■ 呂俐安(作者為台大心理研究所碩士)
問:我發現我兒子從小脾氣就很倔強,凡事很不容易妥協。在學校,師長給的評語也是他的個性缺乏彈性,與同學相處不融洽,人際關係有待改善。雖然我明白自己的孩子太執著了,但我又不知道該如何規勸他,怕引起他更大的情緒反彈,可否請您給我建議呢?
答:聽起來,您兒子的個性應該是固執,與人相處時,不懂得變通,這樣的確很傷腦筋。如果您跟他說做人應該不執著,相信他年紀尚小,不懂得「執著」的意思,還有其中的涵義,更不用說要他「放下」。
也許,您可以試著讓他先瞭解「堅持」與「固執」的不同。
一個堅持的人,是堅持他的原則、理想,心中已經很清楚自己的理念,眼光放遠有遠見。在他心中有大方向,不會拘泥於小細節上;與人相處上,也不因自己的堅持而影響到別人的生活,能適度的妥協。而固執的人,應該說是明就裡的堅持,著眼在小細節上,行事作風已經影響到他人,並且令人不舒服,更不曉得變通,讓人覺得他很難相處。
像〈一封沒有交出去的信〉的重顯大師,是一個眼光放遠,不執著於自己的身分,也不因別人寫了介紹信給他,就認為別人應該對他特別,所以當人家分配他到廚房洗碗,他也歡喜接受,而不是固執地不接受。經過三年後,靈隱寺的住持才知道埋沒重顯這樣的人才,趕快推薦他去當另一寺院的住持,重顯最後還將雲門宗的禪法發揚光大。在重顯身上可以看到他對修行的堅持,但是對於工作的種類卻不執著,無論是洗碗或是住持,他都可以跟人相處融洽、處事圓融,這很值得我們學習。
我們常說不執著,就是放下。但是孩子可能不懂我們要他放下什麼,甚至認為堅持有何不對,其實堅持與固執有個很大的分別,就是堅持不會令人感到不舒服,但是固執會讓人產生不快、溝通困難。固執是可以改變的,做為家長的您要多鼓勵孩子,可以堅持自己的原則,但要能站在別人的立場想,做事要有遠見,不在小細節上計較,這樣就不會讓人覺得不舒服,讓人有固執的印象,當然更不會執著。
本文摘錄自《人生雜誌-第287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