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報】═══════════════════ |
教 育 專 題 深 入 報 導《2008-05-28》 |
本期內容 | |
◎教育論壇:再為國中小校長遴選改革進一言 | |
◎教育家的噩夢:當大學披上資本家的狼皮 | |
◎千名師生徒步穿越死亡山谷 |
教育論壇:再為國中小校長遴選改革進一言 | |
■羅德水 | |
自去年6月1日台北市議會完成「台北市國民中小學校長遴選自治條例」(以下簡稱「自治條例」)修正以來,台北市政府教育局今年首次以新版自治條例,進行所屬各國中小校長遴選作業,各界頗有期待。 「自治條例」前次修正主要有以下三項重點:「增列教師浮動委員」、「明訂家長與教師浮動委員之權責」、「增置候用校長員額」,整體來說,應可相當程度改善以往國中小校長遴選之缺失。然而,實際觀察校長遴選過程,仍有部分環節亟待改進,舉其大者如下: 首先,候用校長員額仍有不足:自國中小校長實施遴選制度以來,由於候用校長數量不足額,校長出缺學校與校長候選人之比例幾乎呈現1:1之勢,使得校長遴選淪為形式主義,備受各界批評。台北市議會有感於此,乃增訂「自治條例」第11條之1:「候用校長之儲訓應定期辦理,並每年維持出缺學校校長員額3倍供候用。」其立法精神正是希望藉由增加候用校長之儲訓員額,達成「為學校選校長、不為校長找出路」的目的,各界對此修法精神均給予高度肯定。 由於吾人事先無法預估任滿6年、7年之校長是否提出轉任申請(依國民教育法第9條第4項規定:連任任期屆滿2分之1以上,可申請轉任),因此無法確切掌握所有校長出缺學校數,無論如何,有資格參與校長遴選之候選人(現任校長+候用校長),至少應是申請退休+任滿4年+任滿8年之學校總數的3倍,以此而論,今年教育局儲訓之候用校長顯然仍有不足,應於明年校長遴選前補足差額。 其次,應開放候用校長參與第二階段遴選:雖然「自治條例」已明訂應增加候用校長名額,不過,「自治條例」第20條仍規定: 遴委會辦理校長遴選作業程序順序如下: 一、第一任任期屆滿校長連任之審議作業。 二、現職校長申請校長出缺學校之遴選作業。 三、現職校長、候用校長及曾任校長申請校長出缺學校之遴選作業。 四、候用校長及曾任校長申請校長出缺學校之遴選作業。 五、前款作業後,仍有校長出缺學校,得由遴委會推薦候用校長或曾任校長為該校校長候選人。 準此,教育局復於「台北市市立國民中(小)學校長遴選作業要點」規定,國中小各階段遴選作業順序分別如下: 1.第一階段遴選:現職校長任期屆滿4年連任審議。 2.第二階段遴選:現職校長任期屆滿8年轉任審議,及任期屆滿4年未申請連任或連任任期屆滿2分之1,轉任出缺學校之校長遴選作業審議。 3.第三階段遴選: (1)辦理第一次校長出缺學校之遴選;由未獲連任或轉任之現職校長、曾任校長、候用校長參加遴選審議。 (2)如有缺額,辦理第二次校長出缺學校之遴選;由未獲連任或轉任之現職校長、曾任校長、候用校長參加遴選審議。 4.第四階段遴選:前三階段遴選辦理完成後,仍有校長出缺學校,遴委會得徵詢合於自治條例第11條規定之候用校長及非現任校長同意,依本要點之作業程序推薦為該校校長人選。 易言之,依現有規定,候用校長只能參加第三階段以後的校長遴選作業,使得「第一階段」與「第二階段」成為現任校長的專利,建議市議會應修訂「自治條例」第20條,開放候用校長自校長遴選作業的「第二階段」即可參與遴選,以落實遴選精神。 再者,監督各校依法產生校長遴選浮動委員:在「自治條例」修正後,自今年開始各校長出缺學校之教師與家長均可推選一名浮動委員參與校長遴選委員會運作,依「自治條例」與「台北市市立國民中(小)學校長遴選作業要點」之規定,浮動委員如何產生均有明確規定,且浮動委員行使職權時,應分別以家長代表大會、全體教師之意見為依據,不得表示個人意見。不過,近來仍傳出少數學校未依法推選教師浮動委員與家長浮動委員之情事,教育局應協助並監督各校依法推選浮動委員,俾使制度更臻健全。 此外,由於各出缺學校之教師與家長意見,已可充分交由浮動委員表達,「自治條例」第14條:「遴委會審議各國中、小學校長候選人期間,得同時邀請該國民中、小學行政人員代表列席表示意見。」之規定,已無存在必要,建議市議會一併刪除。 最後,校長遴選相關資訊應公開透明,接受各界公評:對於校長遴選,多數老師共同的感受是:雖然國中小校長形式上已經由遴選產生,不過,從遴選制度相關法規,到遴選委員會如何運作、學校教師如何參與,甚至究竟有哪些校長候選人可以參與遴選,這些候選人的學經歷與學校經營理念如何,卻在在讓老師感覺陌生。 之所以如此,正是因為地方教育局處的消極態度所致,高雄縣教師會即批評高雄縣教育處,公告的竟然盡是外縣市校長遴選訊息,高雄縣本身的校長遴選資訊反而不予公告,可謂一針見血。呼籲各縣市教育局處應著手建構國中小校長遴選網站,並完整公告相關法規,與校長候選人理念,共同為提升校長遴選品質努力。 (教師) |
|
(回目錄) |
教育家的噩夢:當大學披上資本家的狼皮 | |
■賴建寰 | |
反高學費運動,自90年代中期發展至今,一直未獲政府的重視。520之後,馬英九政府正式主政,其中,教育部長由前政大校長鄭瑞城出任。鄭瑞城長期在政治大學擔任教職與行政職,想必對於學費問題有一定的見解。可惜的是,經由《台灣立報》的報導,他最近公開表示「考慮學雜費調整不以『學校』為觀念,而以『領域』為考量,有些科系成本高,如醫學院等,學雜費應可調高」,實令人驚愕莫名。 新自由主義的下的大學 近年學費不斷調漲的聲浪,事實上,即是新自由主義邏輯展現。廖元豪教授在〈既無效率,又不學術,更不辦教育:新自由主義下一無是處的大學〉一文中,點出新自由主義下的大學,非但達不到原本增加競爭力的目標,反而嚴重降低學術水準、教育品質、逐利。 我也曾在《台灣立報》上,撰寫〈大學自主應奠基於公共化之上〉,指出現今所謂「大學自主」或著「去管制」,其實只是市場化、階級化、商業化,甚至加強對內的控制。 只是,諸多位居教育要津者,顯然不懂得這種道理。以輔仁大學校長黎建球來說,他在今年3月29日的《聯合報》上,感嘆「我們有一個把大學當作廉價商品的社會觀點」、「我們有一個愛管,甚至會用行政命令指揮大學的教育部」,顯然,他的想法,透露出在此邏輯的指導下,大學經營上講究「成本法則」,與要求「政府去管制」。 至於,鄭瑞城提出,以領域作為調漲學費的依據。仔細拆解之下,所謂「領域」就是成本,亦即實際按照各系的經營成本,調漲其售價(學費)。這種將成本精細化的作法,自然比起將全校一概而論,更符合成本效益。 校園的質變 當大學政策不斷向新自由主義獻媚的時候,更應當警惕在校園內產生的轉變。今年年初,政大種子社向校方抗議,至去年底為止連續5年承攬校內清潔勞務的「金都建築物管理維護有限公司」,有諸多違反勞基法的狀況。 後經北縣勞工局進行勞動檢查,金都公司確實違反勞基法。其後,政大種子社去函要求校方,為監督不周負起責任時,政大卻委由律師復函答稱,政大並非清潔工的實際雇主,因此,並無任何法律責任,其責任應由「金都建築物管理維護有限公司」擔負。 我想起去年12月間,一位由派遣公司派往第一銀行上班的員工,因穿著牛仔褲而被非法解僱的事件。事件中,第一銀行表示,該人並非第一銀行的員工,而是派遣公司的員工,聘任與解雇都與一銀無關。 不願見到的事情發生了,政大竟然與第一銀行如此口徑一致,簡直讓人分不清誰是教育家,誰是資本家。對於「外包」、「勞動派遣」稍有理解的人便知,資本家為了規避法律責任,降低人事成本,獲取利潤,近年多偏愛使用外包工、派遣工(嚴格上,外包與派遣兩者不同,但其壓榨勞工的精神卻如一,故在此不作區分)。然而,派遣制度卻是榨取勞工血汗的剝削制度,也將勞工的人格尊嚴視若無物。 我想問,政治大學打算如何成為教育家呢?身為教育家,不以身教教導學生,應該捍衛自身權利、人格與尊嚴;反而告訴學生應無止盡地滿足資本家的獸慾,應該自我踐踏。我的憂慮是,在新自由主義下的大學,除了荒廢本身應有的職責之外,甚至處處自甘墮落地,與資本家作同樣的思考、說出同樣的語言、幹下同樣的壞事。 在前文中,黎建球於該文中接著又問:「為什麼台灣解嚴後,在政治民主、經濟自由之餘,教育仍然沒有解嚴呢?」是的,我們應當教育解嚴,但如何保證不是以新的壓迫形式,取代過去的戒嚴呢?至少,在以上這兩人的藍圖中,我們只是從被國民黨所豢養,轉變成資本主義的奴隸罷了。 (輔大歷史系學生) |
|
(回目錄) |
千名師生徒步穿越死亡山谷 | |
■柯進、張聖華、周滋麟 | |
5月24日下午,記者趕到綿陽市一中時,一群學生正在學校操場臨時搭建起來的帳篷教室裏,圍坐在老師身旁,低聲談論著;一名女生頭靠著老師的臂彎,帳篷裏不時傳出師生們咯咯的笑聲…… 然而,誰都無法想像,他們就是11天前從上百公里之外的北川羌族自治縣陳家壩鄉翻山越嶺第一批轉移出來的受災師生。 在此次512汶川大地震中,不少正在上課的師生永遠掩埋在了廢墟下。然而,陳家壩初中、陳家壩小學和陳家壩幼稚園的教師,全然不顧自己的親人和孩子,冒著山崩地裂、餘震不斷的危險,結伴翻山越嶺,長途跋涉,帶著近千名倖存下來的學生,最終不僅奇蹟般地實現了一百公里的安全大撤離,而且將失去兩天聯繫的陳家壩鄉災情及時帶出了大山。 臨危不亂 兩小時三次緊急大撤退 5月12日下午2點27分的陳家壩中學,初一1班班主任雲碧瓊與往常一樣,正在教學樓的3樓辦公室裏批改學生作業;她的學生正在物理實驗室裏做「指南針實驗」。 一分鐘後,雲碧瓊感覺身下的椅子開始左右搖晃。「地震!地震!」起初,雲碧瓊這位長期生活在大山裏的羌族女教師雖然有些警覺,但並沒有太大驚慌。因為此前,她經常能感覺到地板的微小顫動,而且學校師生大多知道,學校處在一條地震帶上。 幾秒鐘後,窗外突然飛沙走石,天崩地裂,雲碧瓊所在的教學樓開始左右劇烈搖晃。隨後,後山傳來巨大的地裂聲。 見勢不妙,雲碧瓊邊喊邊迅速衝出辦公室,直奔實驗室疏散學生。 實驗室內,正在指導學生做實驗的張鵬老師示意學生趕緊鑽進實驗桌下。 然而,此時劇烈的搖晃震裂了幾張實驗桌。情急之下,張鵬和前來通知學生疏散的雲碧瓊迅速組織學生,沿著教學樓中央的樓道,往操場撤離。3分鐘後,學生們全部被轉移到了操場上。老師們迅速吩咐學生全部用手護著腦袋,趴在地面上。 幾分鐘後,地面停止移動。老師們高聲呼喊學生手拉手,跟著老師一起,迅速向外操場開闊地摸索前進。然而,剛剛轉移到外操場時,地面開始出現裂縫。 時間緊急,此處不可久留!得趕緊向更開闊的地方轉移! 因校舍維修,學校教室不夠,學校臨時借用鄉政府的一棟老舊的兩層樓,初二4班58名學生暫時借讀於此。地震發生時,整座樓轟然倒塌。一塊巨大的預製板從二樓掉進一樓樓道口。王文翠、母凱賢兩位老師和40多名學生被埋在了廢墟下! 街道兩旁的建築,在地震中先後倒塌。從校本部趕來的男教師們穿過街道,冒著隨時有房屋倒在身上的危險,迅速趕到現場救援。經過兩個多小時的緊張施救,前來增援的老師們用手從廢墟中救出了30多名學生。 遺憾的是,母凱賢和10名學生不幸遇難。而被救起的王文翠,下半肢則完全失去知覺。 得知學校「大部隊」在鄉政府指揮下已全部轉移至鄉派出所旁一處空曠地帶後,蔣科等老師帶著倖免於難的學生,匆忙趕去與「大部隊」會合。 地震發生時,幸運的是,陳家壩小學教學樓沒有垮塌,這為他們的大規模轉移贏得了時間。當時,在校長的統一指揮下,全校老師衝上教學樓組織學生緊急疏散。當老師們把全校包括幼兒在內的1千餘名學生有序地撤到空地上時,學校的圍牆倒塌了,煙囪倒了,教學樓也出現了幾道深深的裂縫。 危房搶來麵包 學生三塊 老師不吃 不久,有些孩子被慌慌張張趕來的家長領走。最後,剩下的4百多名孩子只能跟著學校一起大轉移。 地震後兩小時,陳家壩鄉小學、幼稚園也都在教師的帶領下,集中轉移到了鄉派出所旁的空曠地上。 為了讓被轉移出來的學生晚上不受凍挨餓,陳家壩所有教師都將鄉政府分發給師生的餅乾和礦泉水,集中起來,分發給學生,學生每人三塊餅乾、老師一塊都不吃! 夜深了。四周一片漆黑。山石滾落的巨聲七零八落,街邊的一家店鋪又燃起了熊熊大火。半夜時分,天下起了小雨,氣溫急劇下降。 驚魂未定的師生們緊緊地偎依在一起,相互取暖。暫時避難的空地下方,水壩裏的水位在不斷上漲。被轉移出來的1千多名師生,就這樣在惶恐中度過了這個漫長的雨夜。 早上醒來,水壩的水位急劇上升,必須得繼續轉移! 「只要堅持,我們就能活下去」 因為交通和通訊中斷,陳家壩與外界失去了聯繫,鄉政府要求學校自救,組織學生徒步轉移。 往哪裡轉移更安全呢?3所學校商議,沿著桂溪鄉,往地勢平坦的綿陽市轉移。但是,這就意味著要帶孩子翻越兩座大山,前往17公里外北川縣的桂溪鄉,然後再到綿陽。 13日早上7點,這支師生大部隊開始徒步轉移。但是,地震後氣候惡劣,雨越下越大。沒有雨具的師生們只好冒雨繼續前行。左躲右閃的老師們背上背一個、懷裏抱一個3至4歲的幼兒,艱難地跋涉在濕滑的山路上。師生們被雨水淋透,凍得瑟瑟發抖,不時路旁還有山石滑落下來,許多老師和學生的腳已經被磨得不成樣子。由於身體透支嚴重,加之近20個小時幾乎沒有進食,許多學生都開始失望,有的學生行進速度明顯慢了下來。 但是,「大部隊」必須在最短的時間內走出大山谷。因為,隊伍行進在餘震不斷的山谷中,隨時都有被泥石流或巨石掩埋的可能。 為了鼓勵大家走出這段「死亡山谷」,一路上,各班帶隊老師不斷地給學生們打氣:「政府的直升機正在全力救助災區,只要我們大家堅持,就能活下去!」 憑著這種活下去的信念,大部隊走了3個多小時,將近千名孩子帶出死亡地帶,安全抵達桂溪鄉。 在即將抵達桂溪鄉時,走在隊伍最後的陳家壩中學初三學生,正好遇上一輛從永民鄉駛往災區救援的農用車。於是,帶隊的付紅梅和雲碧瓊老師立即招手示意。就這樣,坐著這輛農用車,初三4班30多個學生在兩位老師的帶領下,終於在13日下午5點安全到達綿陽市。 這也是綿陽市接收的第一批轉移出來的災區師生。至此,與外界中斷了40小時通訊聯繫的陳家壩鄉,與綿陽市取得了聯繫。這也為陳家壩此後大規模的抗震救災帶來了寶貴的第一手災情資訊。 隨後,陳家壩中學其他年級和陳家壩小學師生都成功走出大山,長達一天的緊張百里大轉移終獲成功。陳家壩小學4百餘名師生終於走出了死亡陰影,順利轉移到江油和綿陽,創造了無一人傷亡的奇蹟。 學生安全轉出 老師的親人今何在 據瞭解,這些老師目前大多數人仍然沒有親人的音信,但為了這群無家可歸的孩子,他們義無反顧地選擇了留下。 (中國教育報記者) 中國教育報5月26日頭版 |
|
(回目錄) |
長期徵稿啟事 |
|
台灣立報網站討論區開張!讀者有任何話想說,都可以在這裡一吐快,同時歡迎對立報的任何批評指教。請由立報首頁點選「討論區」,或鍵入網址http://www.lihpao.com/phpbb/。 |
|
(回目錄) |
參觀立報: |
http://www.lihpao.com |
立報地址: |
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1樓 |
欲詳完整內容請訂閱立報 電話:02-86676655 傳真:02-82191213 訂報:02-86676655轉214 地址: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1樓 每週一至週六出報,每份10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