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第250期
 http://www.wordpedia.com 每週三發報|2008.06.11  
研發學習科技‧創新知識價值
【第250期】節能減碳,從了解二氧化碳開始!


遠流影音館2008全心推薦:生命教育系列、心靈探索系列


  「英文環境」直接影響 學習英文的效果,《視覺系英文》透過實景照片,帶你到北美實際生 活環境中學好英文。
  >>我要學英文

天災的反撲、氣候的變遷等問題,讓人們警覺到我們的地球真的生病了!溫室效應引起氣候變遷、地球暖化,在城市生活越來越便利的同時,地球的負擔也越來越重,我們能為地球做些什麼?最近各界熱烈提倡「節能減碳」,其實二氧化碳對植物生長有很大的幫助,工業用途更是廣泛,如何善用二氧化碳,並減少不必要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我們需要找到平衡點。

【東方 vs. 西方】

【東方觀點】

二氧化碳
carbon dioxide

【摘  自】中國大百科全書
【漢語拼音】eryanghuatan
【中文詞條】二氧化碳
【外文詞條】carbon dioxide
【作  者】房鼎業/施亞鈞

知識分類:分類檢索/化工/化工/無機化工/〔工業氣體〕/二氧化碳

CO2碳的高價氧化物。無色、無臭的氣體,有微酸味,約比空氣重 1.5倍。在通常情況下,二氧化碳穩定,不活潑,無毒性,可溶於水,水溶液呈酸性。臨界溫度31.1℃。液態二氧化碳冷卻到-21.1℃、壓力為0.415MPa就形成固態,固態二氧化碳又稱乾冰。乾冰吸熱可直接昇華為氣體。

二氧化碳在地球環境中起重要作用。它是大氣的一部分,參加動物的呼吸循環和植物的光合作用。動物吸入氧氣,排出二氧化碳;植物利用二氧化碳和水在光和葉綠素作用下合成澱粉等有機物。

生產方法 工業上,二氧化碳的主要生產方法有:(1)通過石灰石化學加工(或大理石、白雲石燒)而製得,純鹼工業也多用此法。(2)作為氨、氫氣、合成氣生產過程中副產品,在這些生產中往往有脫碳(即脫除氣體混合物中二氧化碳)過程,使混合氣體中二氧化碳經加壓吸收、減壓加熱解吸可獲得純度高的二氧化碳(見合成氨原料氣)。(3)從煙道氣中回收,煙道氣主要組成是氮氣和二氧化碳。直接從富含二氧化碳的天然氣井中獲得。

用途 二氧化碳在工業中有著廣泛的用途。(1)純鹼工業的原料。純鹼是由食鹽和二氧化碳為原料製造的。(2)生產化肥。二氧化碳與氨作用可製得尿素和碳酸氫銨等氮肥。(3)合成甲醇。高溫高壓下,一氧化碳、二氧化碳與氫可在催化劑存在下合成甲醇。(4)無機鹽工業原料。一些無機鹽的生產需二氧化碳,如鉛白是將二氧化碳通入鹼式醋酸鉛溶液而製得的。(5)冶金工業中二氧化碳用於鋼鑄件的淬火。(6)製冷。乾冰具有很大的製冷效果,其昇華潛熱很大。乾冰可壓縮成塊供應用戶。......看全文

【西方觀點】

二氧化碳(CO2)
carbon dioxide

【摘  自】大英百科全書
【中文詞條】二氧化碳
【外文詞條】carbon dioxide

知識分類:自然科學篇>化學

無色而略帶刺鼻氣味和酸味的氣體。地球大氣層次要組分(按體積約占萬分之三)。在含碳物質燃燒、發酵和動物呼吸作用中形成。植物利用它進行碳水化合物的光合作用。大氣層中的二氧化碳能避免地球所接收的輻射能的一部分返回空間,因而產生所謂溫室效應(greenhouse effect)。各種工業上應用的二氧化碳,是從煙道氣中回收或作為製備氫氣(用於合成氨)的副產品,或從石灰以及其他來源回收得到。

早在17世紀,比利時化學家海耳蒙特(Jan Baptist van Helmont)就已認識到二氧化碳是與其他氣體不同的氣體,他發現這是發酵和燃燒的產物。在31℃(87.4℉)和75.35kgw/cm2壓力下,或在-23~-12℃(-10~10℉)和16.18~24.27kgw/cm2壓力下,二氧化碳液化。到20世紀中葉,大部分二氧化碳是以液態形式出售的。如讓液態二氧化碳膨脹到大氣壓力時,則自行冷卻並有一部分凍結成稱作乾冰(Dry Ice)的雪花狀固體。在-78.5℃(-109.3℉),以及常壓下乾冰昇華(不經融化直接變成蒸氣)。常溫下,二氧化碳很不活潑。超過1,700℃(3,100℉)時,部分分解成一氧化碳和氧氣。在高溫下,氫氣或碳也能使二氧化碳轉變為一氧化碳。氨與二氧化碳在壓力作用下反應形成氨基甲酸銨,然後轉變成尿素,後者是肥料和塑料的重要組分。二氧化碳稍溶於水(在0℃和大氣壓力下每體積水可溶1.79體積二氧化碳,高壓下溶解量增大)生成弱酸性溶液。該溶液含有二元酸碳酸(H2CO3)。

二氧化碳廣泛用作冷凍劑,用於滅火器,充氣救生筏和救生衣、爆破採煤、泡沫橡膠和泡沫塑料,它能促進溫室中植物生長,但動物在屠宰前喪失其活動能力,以及用於飲料中。點燃的鎂可在二氧化碳中繼續燃燒,但二氧化碳對大多數物質來說是不助燃的。人在二氧化碳濃度為5%的空氣中長時間停留會昏迷或死亡。

         

全球暖化到底有多嚴重?
Conservative Climate

【摘  自】科學人雜誌2007年5月號
【中文章名】全球暖化到底有多嚴重?
【外文章名】Conservative Climate
【作  者】比艾羅 ( David Biello )
【譯  者】林筱雯

來自格陵蘭伊露莉薩堪格魯(Ilulissat Kangerlua)冰河的冰山,證明了氣候變遷的影響。

知識分類:地球科學

IPCC官方文件可能低估了氣候變遷問題

全球氣候變遷的徵兆非常清楚:冰河融化、春天提早來臨、氣溫上升。事實上,過去12年中,有11年的氣溫登上了最熱年份排行榜。今年2月,跨國氣候變遷研究小組(IPCC)的科學家和外交人員在討論之後,發表了大眾期待已久的摘要報告。這份摘要報告認為全球暖化現象「非常顯著」,但卻刪去一篇有關暖化加速的參考文獻。IPCC剔除了引發爭議的內容,更限制資料只能來自期刊論文,結果完成了一份保守的文獻,它有可能低估全球暖化的效應,就跟該小組在2001年發表的報告一樣。

IPCC今年總計會發表四篇報告,由來自154國、超過2000位的科學家合作。已發表的第一份報告只檢驗氣候變遷的科學部份,報告的草稿由科學家撰寫,再由主要撰稿人分出章節,例如氣候變遷的歷史或區域預測等。在草稿階段,政府代表和其他審稿人提出的意見超過三萬則。最後,主要撰稿人和外交官在巴黎齊聚一堂,逐字審閱最後定稿,更改用字(例如用「非常顯著」取代「顯著」),或刪除爭議性的發現。

例如,在沙烏地阿拉伯和中國的反對之下,IPCC報告刪除了這個句子:人類活動對地球熱收支的影響,是太陽活動的五倍。主要撰稿人、英國里茲大學的佛斯特(Piers Forster)說:「比對歷史記錄,太陽現在對地表每平方公尺多輸出0.12瓦特,而人類活動留住的熱,每平方公尺有1.6瓦特。所以,其實影響差異有10倍之多。」

IPCC報告會這麼保守,其實也反應了氣候變遷科學的現況。許多模式採用不同的暖化腳本來預測海平面上升程度,預估結果從18公分到59公分都有。而且,這些模式並未完全把格陵蘭和南極的冰河融化列入計算,這兩個地方的冰都在陸地上,撰寫模式的氣候學家無法把陸冰融化寫成簡單的方程式(例如:多餘的熱量X=融化量Y)。格陵蘭和南極的冰河對海平面的潛在影響,可能比預估的更大。

格陵蘭的冰河正在融化,移動速度也加快了,然而變化卻不是線性的。例如位於格陵蘭東岸的康格隆薩(Kangerdlugssuaq)開始融化之後,冰河的質量降低,就無法推擠冰塊來加快冰塊移入海的速度。另外,根據美國華盛頓大學科學家霍華特(Ian Howat)的研究,冰河融化增加的流量,80%發生在一年之內,隨後冰河又回到平衡狀態。賓州大學的冰河學家艾利(Richard Alley)指出:「冰河正在融化,融化程度隨時間增加,目前冰河並不是海平面上升的主要原因,但它還是十分重要。」事實上,控制格陵蘭冰河的變數很多。艾利說:「我們正試著研究一頭離我們很遙遠、組成又很複雜的巨獸,這絕不是簡單的事。」

另外一些重要現象,像是導致雷雨的對流胞,發生的尺度則太小了,科學家只能得到近似解。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的氣候模式學家齊比亞克(Stephen Zebiak)說:「模式不可能直接計算這些現象,科學家只能嘗試找出對流過程的淨結果。」

全球氣候模式雖然有許多缺陷,但還是越來越可信了。如果以過去100年的氣候參數為輸入值來預測目前的氣候,全球模式的輸出非常符合目前的觀測值。精確的模式,讓科學家對預測未來更有信心;而且,所有的氣候模式都認為,在未來20年內,地球會繼續暖化至少0.4℃。

今年4月,IPCC發表第二份報告,說明全球暖化的影響,包括乾旱、豪雨,或其他劇烈天氣的發生頻率和強度都增加了。第三份報告會在5月發表,內容將討論如何減緩暖化,以及代替化石燃料的新能源。美國對替代能源的態度還不明確,政府投資更多預算研究生質燃料和氫燃料,但是研究再生能源的經費卻減少了。整體來說,現在美國投資在新能源上的研究經費,比1970年代還低。

艾利說:「有些學生認為,目前支助能源和全球暖化的研究經費不穩定,因此他們對投身研究還有顧慮。」即使語帶保留,IPCC報告的結果也證明了,我們非常需要研究替代能源,以及全球暖化的對策。 (本文出自SA 200704)

TOP

走進低碳社會,台灣準備好了嗎?

【摘  自】科學人雜誌2006年10月號 
【中文章名】走進低碳社會,台灣準備好了嗎?
【作  者】邱育慈

知識分類:其他

台灣有些廠商已經跨足新能源產業,上圖為台達電子公司在台南廠辦的屋頂加裝自家生產的太陽能板,一年可以提供2萬6000度電。

全球暖化對地球生態環境、人類社會文化與政治制度造成了根本性的變化。面對二氧化碳減量的趨勢,我們不能只考慮經濟與能源面向的衝擊。

1903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瑞典學者阿瑞尼斯(Svante Arrhenius)在1896年預測,人類燃燒含碳的化石燃料將提高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繼而導致全球溫度上升,當時他認為較溫暖的氣候將使得物產豐饒,有利於快速成長的人口。一個世紀以來,更多的科學家相繼發表研究,討論全球暖化效應。有別於阿瑞尼斯,多數的科學家為此感到憂心忡忡,甚至有研究指出,唯有將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控制在工業革命前的兩倍以內,才可能避免氣候極端變化導致的災難。

各地愈漸頻繁的氣候異常現象隱約顯示,大尺度的環境災難已經威脅到全人類的生存,氣候變化議題再也不容小覷,其風險之高,讓各國政府願意(或者不得不)努力嘗試各種方法以避險,而降低人為溫室氣體的排放量就是其中之一。

為了遏止溫室效應惡化,聯合國於1992年召開地球高峰會議,通過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United Nations Framework Convention on Climate Change, UNFCCC),期望以全球管制的方式,減緩氣候暖化問題;1997年底再通過具有法律效力的國際環保協定「京都議定書」,並於去(2005)年2月生效,其中規範的溫室氣體包括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亞氮、氫氟碳化物、全氟碳化物、六氟化硫等六種,具體要求全球38個已開發國家,在2008~12年內間,必須將該國的相關溫室氣體排放量,依1990年的排放水準再降低5.2%,否則將可能遭到貿易制裁。

京都議定書生效一年多來,已經有效促使全球多國研擬因應對策,非締約國的台灣,溫室氣體減量的推動與能源政策轉型,則猶在起步階段。事實上,從1988年起至今,台灣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成長就未曾減緩。數據顯示,1990年二氧化碳排放量約1.13億噸,到了2005年,排放量已高達約2.6億噸,居全球排名第22位。

檢視1998年第一次全國能源會議到2005年第二次會議所提出的遠景,很多目標不但沒達成,溫室氣體排放狀況反而持續惡化。「台灣人口僅佔全世界千分之三,所排放的二氧化碳卻達全世界百分之一,這是大家應該反思的問題。」環保署長張國龍說。

根據環保署的資料顯示,台灣溫室氣體的直接排放量以能源產業最高,佔59.9%,製造及建築業佔21%次之。若將用能源發電所排放的溫室氣體分配給各個用電行業,則工業部門的溫室氣體排放量最高,佔全國的54.4%。在環保意識高漲,國際間溫室氣體減量呼聲不斷的壓力下,工業部門自然引來關切的目光。

工業部門首當其衝

經濟部工業局長陳昭義表示,為協助產業執行溫室氣體減量工作,經濟部已經推動鋼鐵、石化、水泥、人造纖維、造紙、紡織等六大耗能產業的節約能源與二氧化碳減量自願協議,這項計畫涵蓋125家能源消費大廠,預計在2004~08年間,透過改善製程及更新設備等措施,合計節能至少139萬公秉油當量,換算後相當於減少了402萬公噸的二氧化碳排放,或者說,年平均減少80.4萬公噸二氧化碳的排放。今年7月,經濟部能源局也與國內五大超商簽訂自願性節約能源合作意向書,期望全台8000多家商店於三年內省下5~10%的用電。方法包括日間關閉原本全亮的招牌和騎樓燈、空調溫度設定於26~28℃、改用省電的變頻式冷藏設備,預計省下20%的耗電,相當於1億7000萬元的電費。

根據資料顯示,目前已經啟動各項措施,如推動再生能源、推廣乾淨能源(液化天然氣)、提高能源效率、節約能源等,估計台灣在2025年時將可比毫無作為的條件下減少1.7億噸二氧化碳排放量。不過,對於溫室氣體減量的目標和時程,政府與環保團體並未達成共識。

的確,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可確保業者在世界市場上的競爭力,要了解自身產能狀況與改善空間,台灣業者必須遵循國際認可的盤查準則進行,才能獲得可信之數據。工業局自2004年起輔導產業界進行溫室氣體排放量之盤查,國內知名的能源使用大戶如台電、中鋼、台塑等公司也已成立專責小組,展開自身溫室氣體排放量盤查工作,但工業局坦承,這些大戶廠數眾多,因此政府至今尚未掌握確實的排放數據。

經濟部於今年6月成立了「產業溫室氣體減量推動辦公室」,依據去年全國能源會議的具體結論,針對工業排放情形推估,設定出減量目標:2015年能源密集度應較2000年下降10%,二氧化碳排放量降低2933萬公噸;而2025年能源密集度較2000年下降16%,二氧化碳排放量降低6240萬公噸。

調整產業結構是唯一解決之道?

在今年7月由經續會召開的會議中,產業界人士因應這一波溫室氣體減量的壓力,建議透過外部成本內部化、建立溫室氣體管制機制、規範產業最清淨有效技術與強化科技運用等四項機制,以創造環保、能源與產業三贏的經濟發展模式。

「一個國家排放越多的溫室氣體,表示同時也會排放越多環境污染物,這意味著要花很多錢去從事環境防治污染。所以,推動溫室氣體排放減量是有雙重效益的。」張國龍說。但他也認為從商業利益出發所採取的減量措施,只是少數產業可做到,而無法普及到各產業,甚至推廣到全民的生活中。「不管是節約能源,還是提升效率,工業界這些作法都是業者迫於國際競爭壓力或基於商業利益所做的調整,而非一種自發保護地球環境的承諾,或確保下一代的生存環境而降低溫室氣體排放。」

環保、能源和產業能否三贏,猶未可知,因為在同一個會議裡,製造業分組對台灣產業結構調整方向的看法並未達到共識。經濟部基於供應內需,在雲林離島工業區所規劃的國光石化與台塑一貫作業鋼廠新開發案,因為可以預見的溫室氣體與環境污染物高排放量,在會議中備受反對者抨擊。依據開

發單位估算,台塑一貫作業鋼廠營運期間二氧化碳排放量一年約為1490萬噸,國光石化約為800萬噸,兩者就佔了2002年全台灣二氧化碳排放量2.3億噸的10%。

雖然經濟部長陳瑞隆表示,在國光石化與台塑煉鋼廠之後,近期將不會再新增高耗能產業投資案,但這兩案在產業與環保團體之間所引發的衝突,仍未獲得解決。

台灣科技大學化工系教授顧洋則認為,台灣對於溫室氣體減量的做法似乎不平衡。當高耗能產業變成箭靶時,消耗了約30%以上能源的交通與住商部門,其低效率的運作卻似乎不見受到壓力,「好像不提醒他們的話,溫室氣體減量就跟他們無關似的。」

顧洋表示,工業界的能源使用大戶如台塑、中鋼、台電等對於溫室氣體減量所做的的努力,相對而言,已經比交通與住商等其他部門來得多。「從技術上來說,製程的改善不是那麼容易,把還可使用的生產線上的設備廢掉是不是更浪費?」此外,顧洋認為延宕10年的核四計畫也是發電部門目前因排放二氧化碳過多而備受批評的原因之一,「看看世界各國,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低的國家,如日本、法國等,核能佔其發電裝置的比例都相當高。但非核家園政策,使得台電近幾年必須新建多座火力電廠來因應增長的用電需求。」

「世界各國都面臨了溫室氣體減量的挑戰,核能當然也可能是可以選擇的能源來源之一。」張國龍說,但是不同的地理條件、社經結構及科技管理水準,應有不同的考量。「這20幾年來的觀察,我個人始終認為台灣不適合發展核能發電。但我並不以台灣的經驗去質疑美國、加拿大、澳洲等其他國家的選擇。早期幾個人口密集度高的歐洲國家發展核電,是因為對其風險了解不夠,1986年車諾比爾核災後,讓人重新思考核能發電,像是義大利,就宣佈其非核政策。」

張國龍也指出,生產效率不佳的設備機組應該提早汰舊換新,「像台電有些機組排放了許多溫室氣體,發電效率只有30%,卻堅持要等到使用年限期滿才要換新,這是非常錯誤的想法。如果採用最新技術,效能一下子提升50%以上,大約三到五年就可以回收投資於更新的成本。」

從政策與立法著手

雖然台灣不是京都議定書的簽約國,但溫室氣體排放量約佔全球總排放量的1%,很可能被列入下一波減量的對象,「溫室氣體減量法」、「再生能源發展條例」與「能源稅」的立法,便在這樣的情況下因應而生。

由官方與民間共同制訂的「溫室氣體減量法」,針對溫室氣體排放效能、新增排放源增量進行規範,同時也明訂相關罰則。張國龍表示,針對氣體排放量高的產業,目前僅能從能源效率、空氣污染管制相關法規去管理,卻無法直接規範其排放量,此法的推動,對外可彰顯我國願意參與國際減緩氣候變遷相關行動,善盡地球村成員責任;對內則可建構溫室氣體減量的法源依據,落實依法行政。

「溫室氣體減量法」已於9月20日通過行政院會,近日將轉送立法院審議。不過,許多環保團體對這項法案表示不滿,認為缺乏明訂的減量時程與目標,顯示政府沒有減量的決心。「我們很希望促成溫室氣體的減量目標與時程共識的達成。環保署可以是一個交流平台,讓業界、專家、環保團體一起溝通,世界上其他地方減量的目標與時程都可以拿來參考。」張國龍舉例,美國加州在8月底通過溫室氣體減量目標,預計在2020年以前將排放量減至1990年的水準,大約要減少25%。加州面積約為台灣的三倍,政治生態也很類似,執政黨在議會是少數,但是他們卻可以妥協出明確的減量目標,值得台灣學習。

另外,為了鼓勵節約能源與提升能源使用效率,藉以穩定能源供應,有利於替代能源的開發,進而達成溫室氣體減量的目標,今年7月的經續會也做出結論,應於現階段盡速完成能源稅條例立法程序,針對不同化石能源的單位熱值與含碳量等原則訂定稅額,並以循序漸近的方式逐年調整,以降低對物價及經濟之衝擊,但是在實施前應優先讓國內能源價格反應生產成本,並取消相關化石能源使用的補貼與優惠。

由於專家們對於稅率的制訂有不同意見,目前立法院與財政部各自所擬訂的能源稅制版本仍在協商中。對此,清華大學經濟系教授黃宗煌說:「我不認為開徵能源稅對經濟成長會有多大的負面影響,反正收來的稅金又會用於經濟面向。但是,對於溫室氣體減量的幫助,也不見得有多大。」

「再生能源發展條例」的立法原意是積極推廣太陽能光電系統及生質燃料的使用,並增加再生能源研發經費,進而逐年增加台灣使用再生能源的比例。不過,黃宗煌認為,大幅調整能源結構勢必衝擊台灣的產業競爭力。他以目前台灣的各種條件來推算,每噸二氧化碳排放減量的邊際成本大約為100美元(官方的推估則更驚人,環保署資料顯示,減量每噸二氧化碳約需400美元,約為美國的10倍),他預測,台灣在未來20年內,想提升昂貴的再生能源比例,空間將很有限。「我們必須顧及國際市場分工的結果,諸多條件下衍生成台灣目前的經濟型態,為了擺脫高碳能源而改變產業結構,以國際貿易競爭的角度來說,可能嗎?」

科技洗牌,掌握契機

中華民國企業永續發展協會秘書長黃正忠則認為,能源科技重新洗牌的時代已經到來,繼而將導致材料科技的大幅變革。台灣企業界要在現今注重永續經營及環境管理的國際競爭社會中,取得一席之地,需要更多前瞻性的思考。其實,台灣許多高效能馬達或省電LED燈泡廠商,已經自行打進對產品的節能環保有嚴格要求的歐洲市場,但在本地卻未見政府提出長期輔導計畫。再反觀國外,許多國家早已經鎖定有環保潛力的新興產業,如油電混合車、太陽能產業或者風力發電等,給予支持。「台灣應該掌握再生能源發展的契機,未來從技術、管理到投資等面向,都可能與之密切相關。」黃正忠說。

早在1992年聯合國通過UNFCCC,對人為溫室氣體排放做出全球性防制協議時,各國就對能源的使用狀況重新思考。10幾年來,英國、日本等國都是由首相等領袖級人物,肩負起制訂因應氣候變遷的國家發展重點計畫,各國從「做中學」逐漸修正因應措施。黃正忠表示,台灣雖已位居世界第16大貿易國,是世界工業發展及經濟體系中的一個重要成員,但過去受限於政治現實,較少參與國際環保公約相關事務,以至於從政策決策者、律師等法務人士到金融界,對於能源與氣候變遷等議題都相當生疏。

當現今全球污染物已變成可交易的資產或有價證券,台灣對於相關議題的公開辯論相對稀少,遑論制訂務實的減量計畫或交易機制了。尤其在這段關鍵期間,台灣多次更換閣揆,以至於完全不見任何重要的領導人對氣候變遷有深刻的認知,而提出攸關國家未來競爭力的前瞻性能源政策。黃正忠說:「這樣讓人相當擔憂台灣的競爭力還能維持多久?現在的態度,將決定數十年後化石能源逐漸被替代時,台灣會變成依賴他國相關科技與進口能源替代物的國家,還是擁有先進科技並取得商機的一員。」

低碳社會的趨勢

世新大學行政管理學系助理教授林子倫也認同,台灣對於因應全球氣候變遷的戰略思考,不應忽略全球經濟結構轉型的大趨勢,反而應該積極把握轉型為低碳經濟與低碳社會的契機。「從英國近年發表的能源白皮書,以及各國所提出的節約型社會的未來發展願景,都可觀察到各國發展低碳經濟體系的大趨勢。」

在英國的能源白皮書中,不僅宣示將努力達成京都議定書所規定的減量目標,還願意在2050年以前,使溫室氣體的排放量比目前的基準再大幅降低60%。此外,為因應低碳經濟時代的到來,英國還將積極發展替代能源、提高能源效率、改善能源基礎設施、發展低碳生產、低碳運輸與低碳社區等,企圖全面進行經濟社會體質的調整。英國的宣示也讓歐盟、加拿大以及紐西蘭等國跟進,並紛紛提出邁向低碳經濟轉型的政策方案。這份白皮書還明確指出,短期而言,溫室氣體的減量措施勢必影響經濟,但是長期來說,國家的經濟體質將因此轉型,反而可提升國家長遠的競爭力。林子倫說:「台灣的腳步實在已經慢了。現在還在談盤查方法等枝微末節的事項,而減量目標與時程仍然無法取得共識。我們應該正視低碳經濟的發展趨勢,以更宏觀的思考,早日確立台灣溫室氣體減量政策與長期發展戰略。」

其實,英國的調適策略,也正是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研究小組(IPCC)裡全球數千位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家的建議。在該會最新的分析報告中指出,面對氣候變遷的衝擊,人類必須採行「因應」(mitigation)與「調適」(adaptation)兩項主要策略。因應策略即是積極遏止人為溫室氣體的排放,以穩定大氣中二氧化碳的濃度,這正是京都議定書要求工業化國家在2012年以前強制減量的理由。調適策略則強調當今人類必須正視氣候變遷對於社會經濟與生態環境系統所產生的影響,應該積極準備經濟與社會的結構性轉型。

「倡導建立節約型社會與低碳的生活方式,將會全面改造目前以化石燃料所建構出來的現代文明。」林子倫認為。的確,台灣在思考因應全球暖化的衝擊時,不應只簡化為溫室氣體減量的議題,更不該只考量減量對於經濟面向的影響,而忽略了氣候變遷正對人類的生態環境、社會文化、政治制度所造成的根本性變化,以及京都議定書背後所代表的積極意義:朝向低碳經濟與低碳社會轉型。

TOP




版權所有‧未經授權‧禁止轉貼節錄

智慧藏學習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 100 台北市中正區南昌路 2 段 81 號 8 樓
電話:(02)2393-6968  傳真:(02)2393-6877
如有任何意見請E-mail至:service@wordpedia.com
©2003 Wordpedia.com Co.,Ltd. All Rights Reserved.
建議最佳瀏覽解析度:IE5.0以上版本 800x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