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能源和產業能否三贏,猶未可知,因為在同一個會議裡,製造業分組對台灣產業結構調整方向的看法並未達到共識。經濟部基於供應內需,在雲林離島工業區所規劃的國光石化與台塑一貫作業鋼廠新開發案,因為可以預見的溫室氣體與環境污染物高排放量,在會議中備受反對者抨擊。依據開發單位估算,台塑一貫作業鋼廠營運期間二氧化碳排放量一年約為1490萬噸,國光石化約為800萬噸,兩者就佔了2002年全台灣二氧化碳排放量2.3億噸的10%。
雖然經濟部長陳瑞隆表示,在國光石化與台塑煉鋼廠之後,近期將不會再新增高耗能產業投資案,但這兩案在產業與環保團體之間所引發的衝突,仍未獲得解決。
台灣科技大學化工系教授顧洋則認為,台灣對於溫室氣體減量的做法似乎不平衡。當高耗能產業變成箭靶時,消耗了約30%以上能源的交通與住商部門,其低效率的運作卻似乎不見受到壓力,「好像不提醒他們的話,溫室氣體減量就跟他們無關似的。」
顧洋表示,工業界的能源使用大戶如台塑、中鋼、台電等對於溫室氣體減量所做的的努力,相對而言,已經比交通與住商等其他部門來得多。「從技術上來說,製程的改善不是那麼容易,把還可使用的生產線上的設備廢掉是不是更浪費?」此外,顧洋認為延宕10年的核四計畫也是發電部門目前因排放二氧化碳過多而備受批評的原因之一,「看看世界各國,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低的國家,如日本、法國等,核能佔其發電裝置的比例都相當高。但非核家園政策,使得台電近幾年必須新建多座火力電廠來因應增長的用電需求。」
「世界各國都面臨了溫室氣體減量的挑戰,核能當然也可能是可以選擇的能源來源之一。」張國龍說,但是不同的地理條件、社經結構及科技管理水準,應有不同的考量。「這20幾年來的觀察,我個人始終認為台灣不適合發展核能發電。但我並不以台灣的經驗去質疑美國、加拿大、澳洲等其他國家的選擇。早期幾個人口密集度高的歐洲國家發展核電,是因為對其風險了解不夠,1986年車諾比爾核災後,讓人重新思考核能發電,像是義大利,就宣佈其非核政策。」
張國龍也指出,生產效率不佳的設備機組應該提早汰舊換新,「像台電有些機組排放了許多溫室氣體,發電效率只有30%,卻堅持要等到使用年限期滿才要換新,這是非常錯誤的想法。如果採用最新技術,效能一下子提升50%以上,大約三到五年就可以回收投資於更新的成本。」
從政策與立法著手
雖然台灣不是京都議定書的簽約國,但溫室氣體排放量約佔全球總排放量的1%,很可能被列入下一波減量的對象,「溫室氣體減量法」、「再生能源發展條例」與「能源稅」的立法,便在這樣的情況下因應而生。
由官方與民間共同制訂的「溫室氣體減量法」,針對溫室氣體排放效能、新增排放源增量進行規範,同時也明訂相關罰則。張國龍表示,針對氣體排放量高的產業,目前僅能從能源效率、空氣污染管制相關法規去管理,卻無法直接規範其排放量,此法的推動,對外可彰顯我國願意參與國際減緩氣候變遷相關行動,善盡地球村成員責任;對內則可建構溫室氣體減量的法源依據,落實依法行政。
「溫室氣體減量法」已於9月20日通過行政院會,近日將轉送立法院審議。不過,許多環保團體對這項法案表示不滿,認為缺乏明訂的減量時程與目標,顯示政府沒有減量的決心。「我們很希望促成溫室氣體的減量目標與時程共識的達成。環保署可以是一個交流平台,讓業界、專家、環保團體一起溝通,世界上其他地方減量的目標與時程都可以拿來參考。」張國龍舉例,美國加州在8月底通過溫室氣體減量目標,預計在2020年以前將排放量減至1990年的水準,大約要減少25%。加州面積約為台灣的三倍,政治生態也很類似,執政黨在議會是少數,但是他們卻可以妥協出明確的減量目標,值得台灣學習。
另外,為了鼓勵節約能源與提升能源使用效率,藉以穩定能源供應,有利於替代能源的開發,進而達成溫室氣體減量的目標,今年7月的經續會也做出結論,應於現階段盡速完成能源稅條例立法程序,針對不同化石能源的單位熱值與含碳量等原則訂定稅額,並以循序漸近的方式逐年調整,以降低對物價及經濟之衝擊,但是在實施前應優先讓國內能源價格反應生產成本,並取消相關化石能源使用的補貼與優惠。
由於專家們對於稅率的制訂有不同意見,目前立法院與財政部各自所擬訂的能源稅制版本仍在協商中。對此,清華大學經濟系教授黃宗煌說:「我不認為開徵能源稅對經濟成長會有多大的負面影響,反正收來的稅金又會用於經濟面向。但是,對於溫室氣體減量的幫助,也不見得有多大。」
「再生能源發展條例」的立法原意是積極推廣太陽能光電系統及生質燃料的使用,並增加再生能源研發經費,進而逐年增加台灣使用再生能源的比例。不過,黃宗煌認為,大幅調整能源結構勢必衝擊台灣的產業競爭力。他以目前台灣的各種條件來推算,每噸二氧化碳排放減量的邊際成本大約為100美元(官方的推估則更驚人,環保署資料顯示,減量每噸二氧化碳約需400美元,約為美國的10倍),他預測,台灣在未來20年內,想提升昂貴的再生能源比例,空間將很有限。「我們必須顧及國際市場分工的結果,諸多條件下衍生成台灣目前的經濟型態,為了擺脫高碳能源而改變產業結構,以國際貿易競爭的角度來說,可能嗎?」
科技洗牌,掌握契機
中華民國企業永續發展協會秘書長黃正忠則認為,能源科技重新洗牌的時代已經到來,繼而將導致材料科技的大幅變革。台灣企業界要在現今注重永續經營及環境管理的國際競爭社會中,取得一席之地,需要更多前瞻性的思考。其實,台灣許多高效能馬達或省電LED燈泡廠商,已經自行打進對產品的節能環保有嚴格要求的歐洲市場,但在本地卻未見政府提出長期輔導計畫。再反觀國外,許多國家早已經鎖定有環保潛力的新興產業,如油電混合車、太陽能產業或者風力發電等,給予支持。「台灣應該掌握再生能源發展的契機,未來從技術、管理到投資等面向,都可能與之密切相關。」黃正忠說。
早在1992年聯合國通過UNFCCC,對人為溫室氣體排放做出全球性防制協議時,各國就對能源的使用狀況重新思考。10幾年來,英國、日本等國都是由首相等領袖級人物,肩負起制訂因應氣候變遷的國家發展重點計畫,各國從「做中學」逐漸修正因應措施。黃正忠表示,台灣雖已位居世界第16大貿易國,是世界工業發展及經濟體系中的一個重要成員,但過去受限於政治現實,較少參與國際環保公約相關事務,以至於從政策決策者、律師等法務人士到金融界,對於能源與氣候變遷等議題都相當生疏。
當現今全球污染物已變成可交易的資產或有價證券,台灣對於相關議題的公開辯論相對稀少,遑論制訂務實的減量計畫或交易機制了。尤其在這段關鍵期間,台灣多次更換閣揆,以至於完全不見任何重要的領導人對氣候變遷有深刻的認知,而提出攸關國家未來競爭力的前瞻性能源政策。黃正忠說:「這樣讓人相當擔憂台灣的競爭力還能維持多久?現在的態度,將決定數十年後化石能源逐漸被替代時,台灣會變成依賴他國相關科技與進口能源替代物的國家,還是擁有先進科技並取得商機的一員。」
低碳社會的趨勢
世新大學行政管理學系助理教授林子倫也認同,台灣對於因應全球氣候變遷的戰略思考,不應忽略全球經濟結構轉型的大趨勢,反而應該積極把握轉型為低碳經濟與低碳社會的契機。「從英國近年發表的能源白皮書,以及各國所提出的節約型社會的未來發展願景,都可觀察到各國發展低碳經濟體系的大趨勢。」
在英國的能源白皮書中,不僅宣示將努力達成京都議定書所規定的減量目標,還願意在2050年以前,使溫室氣體的排放量比目前的基準再大幅降低60%。此外,為因應低碳經濟時代的到來,英國還將積極發展替代能源、提高能源效率、改善能源基礎設施、發展低碳生產、低碳運輸與低碳社區等,企圖全面進行經濟社會體質的調整。英國的宣示也讓歐盟、加拿大以及紐西蘭等國跟進,並紛紛提出邁向低碳經濟轉型的政策方案。這份白皮書還明確指出,短期而言,溫室氣體的減量措施勢必影響經濟,但是長期來說,國家的經濟體質將因此轉型,反而可提升國家長遠的競爭力。林子倫說:「台灣的腳步實在已經慢了。現在還在談盤查方法等枝微末節的事項,而減量目標與時程仍然無法取得共識。我們應該正視低碳經濟的發展趨勢,以更宏觀的思考,早日確立台灣溫室氣體減量政策與長期發展戰略。」
其實,英國的調適策略,也正是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研究小組(IPCC)裡全球數千位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家的建議。在該會最新的分析報告中指出,面對氣候變遷的衝擊,人類必須採行「因應」(mitigation)與「調適」(adaptation)兩項主要策略。因應策略即是積極遏止人為溫室氣體的排放,以穩定大氣中二氧化碳的濃度,這正是京都議定書要求工業化國家在2012年以前強制減量的理由。調適策略則強調當今人類必須正視氣候變遷對於社會經濟與生態環境系統所產生的影響,應該積極準備經濟與社會的結構性轉型。
「倡導建立節約型社會與低碳的生活方式,將會全面改造目前以化石燃料所建構出來的現代文明。」林子倫認為。的確,台灣在思考因應全球暖化的衝擊時,不應只簡化為溫室氣體減量的議題,更不該只考量減量對於經濟面向的影響,而忽略了氣候變遷正對人類的生態環境、社會文化、政治制度所造成的根本性變化,以及京都議定書背後所代表的積極意義:朝向低碳經濟與低碳社會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