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第251期
 http://www.wordpedia.com 每週三發報|2008.06.18  
研發學習科技‧創新知識價值
【第251期】氣象萬千──「氣旋」對天氣的影響


遠流影音館2008全心推薦:生命教育系列、心靈探索系列


  「英文環境」直接影響 學習英文的效果,《視覺系英文》透過實景照片,帶你到北美實際生 活環境中學好英文。
  >>我要學英文

天氣的變化與氣旋息息相關,在19世紀的時後,人們就發現並且開始研究氣旋的結構與移動。新聞中提到的颱風,其實就是中心風速較強的「熱帶氣旋」,由於伴隨著強大的風勢、雨勢,登陸後往往導致人類生命財產的損害。

【東方 vs. 西方】

【東方觀點】

氣旋
cyclone

【摘  自】中國大百科全書
【漢語拼音】qixuan
【中文詞條】氣旋
【外文詞條】cyclone
【作  者】仇永炎

知識分類:分類檢索 / 大氣科學‧海洋科學‧水文科學 / 大氣科學 / 天氣學 / 天氣系統 / 天氣尺度天氣系統 / 氣旋

北(南)半球,大氣中水平氣流呈逆(順)時針旋轉的大型渦旋。在同高度上,氣旋中心的氣壓比四周低,又稱低壓。它在等高面圖上表現為閉合等壓線所包圍的低氣壓區,在等壓面圖上表現為閉合等高線所包圍的低值區(見天氣圖)。氣旋近似於圓形或橢圓形,大小懸殊。小氣旋的水平尺度為幾百公里,大的可達三、四千公里,屬天氣尺度天氣系統。氣旋中,天氣常發生劇烈的變化,是人們最關心和最早研究的天氣系統。

研究史 早在19世紀60年代,人們就發現並開始研究溫帶氣旋的結構和活動規律。英國氣象局首任局長R.菲茨羅伊,根據H.W.多沃的見解和自己在航海過程中所積累的資料,於1863年首次提出溫帶氣旋和反氣旋地區的地面氣流結構圖。1878年,R.艾伯克龍比結合氣壓場給出了一個氣旋天氣圖模式,將氣壓形勢和天氣結合在一起。20世紀初期,英國氣象學家肖,N.提出了反映氣旋中氣流切變和風暴特徵的氣旋模式,並將降水分布同氣流聯繫起來。1918年和1921年,挪威學者皮耶克尼斯,J.和H.索爾貝格提出了新的氣旋模式和氣旋生命史模式,首次將氣團、鋒、氣壓場和天氣分布有機地結合在一起。挪威學派的這些成果,一直被氣象界廣泛採用。30年代,皮耶克尼斯,J.和芬蘭學者帕爾門,E.H.等,根據高空探測資料,對溫帶氣旋和鋒面的三維結構作了很多研究。40年代末至50年代初,帕爾門進一步將氣旋族和長波聯繫起來,確定了溫帶氣旋和高空大氣長波的關係。這些結論,已為60年代的衛星雲圖所證實。 ......看全文

【西方觀點】

氣旋
cyclone

【摘  自】大英百科全書
【中文詞條】氣旋
【外文詞條】cyclone

知識分類:自然科學篇>地球科學(地理學家、地質學家)

圍繞一個低氣壓中心循環的大系統風,在赤道以北按逆時針方向旋轉,以南則按順時針方向旋轉。除赤道帶外,幾乎地球所有地區都有氣旋風吹過,並常伴有雨或雪。上述大多數地區也會發生圍繞一個高氣壓中心旋轉的反氣旋(anticyclone)。之所以稱「反氣旋」是因為其氣流旋轉方向與氣旋相反,即北半球按順時針方向旋轉、南半球按逆時針方向旋轉的外螺旋形運動。反氣旋的風一般沒有氣旋強,而且通常不帶來雨水。

氣旋主要發生在兩半球的中高緯度帶。南半球大部分是海洋,氣旋在各個經度的分布很均一。其特點是形成於南緯30°~40°之間,一般向東南方向移動,到南緯60°左右趨於成熟。北半球的情況則完全不同,在這裡,大陸陸塊從赤道延伸到北極圈,高大山脈地帶又阻礙中緯度的氣流,使氣流(和反氣旋)的發生有很大的變化。風系造就了某些路徑。主要路徑位於洋面上,經常往東橫越過山岳屏障和大陸的海岸線。

在鄰近赤道區(南、北緯10°~25°的洋面上)形成的氣旋同溫帶氣旋(extratropical cyclone)的特點稍有不同。這種風系稱為熱帶氣旋,直徑比氣旋小得多。溫帶氣旋的直徑從近1,000公里到4,000公里(620~2,500哩),熱帶氣旋的直徑通常則只有約100公里到1,000公里。熱帶氣旋比發生在中緯度的氣旋更為猛烈,能造成相當大的危害。其風速可高達90公尺/秒(200哩/小時),而溫帶氣旋則不同,最大風速約30公尺/秒(67哩/小時)。在大西洋和加勒比海地區,熱帶氣旋通常被稱為颶風(hurricane),平均一分鐘瞬間風速至少有33公尺/秒(74哩/小時),而在西太平洋和中國海則稱之為颱風(typhoon)。

         

華人觀點:追風的故事

【摘  自】科學人雜誌2004年11月號
【中文詞條】華人觀點:追風的故事
【作  者】吳俊傑

知識分類:地球科學、其他

機艙內部設置許多精密的儀器,由兩位科學家控制電腦系統,一位科學家做資料的處理,正、副駕駛位於前艙,右下角則為飛行技術人員,左下角即為投落送發射器。

台灣有一群「追風」科學家,每當颱風可能來襲時,他們就搭乘噴射機,飛到颱風上方,冒著可能的生命危險在空中進行觀測。他們不僅對科技、民生、防災有重大貢獻,也期望能在國際學術研究領域佔有一席之地。

1996年,一部以科學家「追風」做為故事背景的電影「龍捲風」,勾起了許多人對大氣科學研究的好奇與嚮往。在電影情節中,科學家發明一種饒富創意的感應器,只要將這種帶有翅膀的小型物件置入龍捲風的中心,便能從感測器接收寶貴的資料進行更深入的研究;科學家在曠野上馳騁著吉普車,無所畏懼地追逐一個又一個深具毀滅性的龍捲風,一幕幕充滿了浪漫的冒險精神。

你知道嗎?從2002年起,在台灣有一個由國科會所支持的重點研究計畫,每當颱風可能侵襲或影響台灣周邊時,一組科學團隊成員便搭乘向漢翔公司租用的噴射機,裝載著最新的科學儀器,飛到颱風上方約13公里高空,釋放稱為「投落送」的大氣偵測探空儀。這些投落送在張開的拖曳傘協助下,以每秒五公尺的速度緩緩降落,量測大氣風場、溫度及濕度資料,並立即透過無線電訊號及衛星通訊系統,將資訊傳送到飛機上、中央氣象局及世界各國氣象單位的電腦系統中,以便進行即時的颱風分析及電腦模式預測。這項研究有個動人心弦的暱稱──追風計畫。

為什麼要追風呢?只是為了滿足幾位瘋狂科學家的好奇心而如此大費周章嗎?當然不是。如〈掌控颶風〉所述,我們的大氣(如颱風)是一個高度複雜的非線性動力系統,任何初始誤差都可能對預測結果產生重大影響。而颱風的生成及發展卻主要發生於觀測資料稀少的海洋上,使得我們難以使用電腦模式準確地預測颱風的未來動態。為解決此一難題,大氣科學家在過去數十年來已發展出各式先進的觀測系統,例如衛星及雷達遙測、飛機觀測與投落送等,得以細窺颱風究竟,並結合電腦模擬及預報系統,逐漸揭開了颱風神秘的面紗。

投落送的妙用

美國飽受颶風危害之苦,有鑑於此,近年來投入相當多的研究經費及科學人力進行颶風研究。每當有任何颶風在加勒比海區域活動或靠近美國本土時,隸屬美國國家海洋及大氣研究總署的國家颶風研究中心,便會出動數架不同功能的研究專用飛機,直接飛入颶風中及繞行颶風周圍進行觀測,並投擲投落送,以充份掌握颶風的整體結構及其環境動態。他們的研究成果大幅提升我們對於颱風的了解,同時也顯示這些投落送測得的資料,可以改進颱風路徑預測的準確度達30%。

可惜的是,在浩瀚的西北太平洋海域,也是全球颱風頻率最高、強度最大的地區,並無任何颱風偵察飛機的觀測資料。基於颱風對於台灣地區的重大威脅,在國內、外學術界及政府單位的通力合作下,我們於2002年啟動追風計畫,成為全球以偵察飛機觀測西北太平洋颱風的先驅研究團隊。

大家可能很好奇想問,我們除了將飛機飛到颱風周遭,又是如何決定在哪些時間、哪些地點投擲這些所費不貲的投落送呢?這牽涉到一項相當新穎且重要的科學議題:策略性觀測。雖然大氣是一個混沌系統,但我們仍可以推知哪些位置的初始誤差是較不穩定的(即其誤差隨時間呈較快速成長,因此也稱為敏感區域),而這些敏感位置便是整個動力系統以及電腦模擬時的關鍵誤差來源。我們的策略便是針對颱風周圍的這些敏感區域進行額外的重點觀測,以達到最有效率的觀測成果。但我們又是如何預先知道敏感位置何在呢?

追風科學團隊目前已設計出相當先進的觀測策略──我們結合四種分別依不同大氣動力假設與統計原理而發展出來的方法(包括「系集散落」、「系集轉換卡門濾波器」、「奇異向量」及「共軛敏感度」等,詳見追風計畫網站)以預先評估關鍵的敏感觀測位置,配合飛機航程及航管限制以決定投落送的最適當投落位置。簡而言之,追風計畫巧妙地用飛機,將控制大氣運作的數學方程式,運送到大自然中最猛烈的颱風風暴周遭進行檢驗與試鍊,透過蒐集關鍵敏感區域的資料,一探颱風預測改進的奧秘。

2003年至今,追風計畫已針對杜鵑、米勒、妮妲、康森、敏督利、梅姬、艾利及米雷等8個颱風完成10航次的飛機偵察及投落送觀測任務,總計在颱風上空飛行48小時、並投擲166枚投落送。在觀測同時,這些寶貴的投落送資料便即時進入中央氣象局及世界各國氣象單位的電腦預測系統中,協助預測颱風路徑及分析其周圍結構,如暴風半徑(對放颱風假與否具關鍵性影響)。目前為止,針對追風計畫所得資料的評估結果顯示,投落送資料平均可改進美國氣象局電腦模式(該電腦模式為全球最具權威的預測模式之一,特色為預報結果可即時顯示在網路上,供研究及作業人員下載使用)對24~72小時內的颱風路徑預測準確度達20%。另一方面,投落送也已被成功用來驗證及校正衛星與雷達遙測資料,藉此提升遙測颱風參數的可信度。

台灣特有的研究金礦

值得一提的是,台灣位居地球最大陸塊與最大海洋交界處,大氣科學的研究素材極為豐富多樣。從颱風、梅雨、季風及聖嬰現象一一呈現,全球的大氣科學家都很稱羨我們所擁有的研究金礦。然而,科學家的幸運並不能取代人民的困境。颱風豪雨每年奪走不少民眾的生命與家園,人為災害也在無知下助紂為虐。被視為天賜及可再生資源的水與空氣日益珍稀,我們的下一代可能處於全然陌生的生態環境。因此,開採這研究的金礦與保衛國土是大氣科學工作者的使命。在颱風這個議題上,我們有幸已到達一定的成熟度,並透過追風計畫初步做出突破性的研究成果。我們期望能藉由追風計畫,對國內科技、民生與防災有重大貢獻,並在國際學術研究領域佔有一席之地。

有關追風計畫詳細內容,可參考追風計畫網站:http://typhoon.as.ntu.edu.tw/DOTSTAR/home2_chinese.htm

TOP

氣候越暖,颱風越強
WARMER OCEANS, STRONGER HURRICANES

【摘  自】科學人雜誌2007年8月號
【中文章名】氣候越暖,颱風越強
【外文章名】WARMER OCEANS, STRONGER HURRICANES
【作  者】川柏斯 ( Kevin E. Trenberth )
【譯  者】林筱雯

知識分類:地球科學

美國路易斯安那州的葛倫特那市,遭到卡崔娜颶風襲擊,這個城市位在紐奧良近郊。

全球暖化讓海面溫度升高,助長了颱風威力!

2004年的夏天似乎是個嚴重警訊:這年,四個颶風襲擊美國弗羅里達州,前所未見;十個颱風登陸日本,比過去的最高紀錄還多四個。科學家嚇壞了,提出各種理論,解釋熱帶氣旋為何增加。這些理論彼此矛盾,而對於全球暖化如何影響熱帶氣旋,意見更是分歧。大自然就像脫韁野馬,2005年,北大西洋的夏季颶風數量再度打破紀錄,其中包括破壞力強大的卡崔娜和莉塔颶風。2006年,美國東南部的房屋保險費用大漲,但颶風總數卻遠低於預期。如果全球暖化真的對颶風有影響,為什麼2006年的颶風那麼少?

科學家分析天氣型態並提出理論,同時說明為什麼颶風在2004和2005年大幅增加,在2006年卻意外地平靜。不幸的是,理論也預言了未來我們將遇上麻煩。

颶風的前身是熱帶大氣的擾動。當擾動發展成有組織的雷雨系統,開始旋轉,風速超過每小時62公里,氣象學家就會為它命名。如果系統最大風速超過每小時119公里,則稱為熱帶氣旋,大西洋和東北太平洋地區使用的名稱是「颶風」,西北太平洋地區稱「颱風」,印度洋地區則簡單稱為「氣旋」,在本文中,我會交替使用這些稱呼。

科學家必須先了解熱帶風暴如何形成,才能討論全球暖化對颱風的數目、大小、強度(也就是風速)有什麼影響。過去幾年,科學家發展出更細緻的模式,模擬颱風如何生成。颱風需要溫暖的海水,所以大多在熱帶地區形成。在熱帶,太陽近乎直射地球,海水吸收大部份的入射能量,並主要以蒸發作用將多餘的熱排出,當水蒸氣凝結形成雨,會釋放潛熱到大氣中。冬天,風把熱送到高緯度,再輻射到太空;但是在夏天,潛熱會一直留在赤道,並透過對流,上升到高空,對流過程造成許多現象,從積雲到雷雨都有可能,當環境適當時,雷雨群可以組成渦旋,從海洋汲取大量熱能,並形成颱風。

大氣中必須先有擾動,才能觸發渦旋形成。北大西洋的大氣擾動通常由非洲中部的西海岸傳來,非洲內陸的沙漠和海岸山脈的森林之間的溫度差異,會造成大氣擾動。其他有利於渦旋形成的條件,還包括海面溫度必須高於26℃、水氣要充足、洋面有低壓帶,以及高低緯間的風切微弱(太強的風切會撕裂新生氣旋)。

海洋是颱風的溫床

海面溫度是颱風生成的關鍵要素之一,科學家對近年的颱風型態感到好奇,所以就想要知道海溫在過去數十年有什麼改變,而颱風的數量、大小、強度又隨著改變了多少。如果海溫真的對颱風有影響,那人類活動導致的全球暖化,會是導致海溫上升的主要原因嗎?還有,2004、2005這兩個破紀錄的年份,有什麼特別的環境條件?科學家已經很了解,溫室氣體(例如,燃燒化石燃料產生的二氧化碳)大量累積會讓地球變暖,然後讓海溫升高,水氣的製造量也會變多,使颱風形成前的對流運動更容易發生。在2005年之後,我們的問題是:海溫真的升高了嗎?全球暖化究竟讓海溫升高了多少?

1970年之前,衛星觀測尚未普及,全球颱風的數量統計並不可靠,但氣候學家認為,熱帶北大西洋的颶風記錄從1944年起就很可信了,因為偵查飛機開始定期監測熱帶風暴。查看歷史記錄後,我們發現,1994年起,有命名的北大西洋風暴和颶風數量逐漸增加,值得注意的是,北緯10~20度的北大西洋海溫也上升了,這和颶風數量的增加非常吻合,這股變暖的海水由非洲延伸到中美洲,而且正好位在赤道北邊,是颶風形成的重要地區。

有些科學家認為,1994年以後北大西洋的海溫上升,只不過是反映大西洋多年代振盪(AMO)的影響而已。AMO是一種自然循環,北大西洋海溫在保持數十年的相對低溫後,會升高數十年,之後又逐漸降低(最大溫差約0.5℃)。專家認為,這種循環源自洋流的變化(例如環繞大西洋的墨西哥灣流帶來的暖流)和海洋較深處的回流。1970年代起,直到1990年代早期,北大西洋的海溫比較低;1990年代以後,AMO再回到較暖的狀態,颶風形成數目比低溫時期來得多。不過,從電腦模式來看,AMO循環並不能完全解釋颶風為什麼自1995年起大量增多,也無法解釋2005和2006年發生了什麼事。

雖然,人類大量排放溫室氣體到大氣裡,就像正在進行一場無法控制的大型環境實驗,然而氣候學家卻無法真正進行改變地球的實驗,他們必須改用氣候模式,才能測試影響海溫和颱風的各種因素。這些模式的目標是重現所有影響氣候的重要物理、化學、生物過程。在多年努力之後,美國國家大氣研究中心(NCAR)以及其他研究單位的科學家,發展出一套全球氣候模式,可以合理重現過去一世紀以來全球大氣、海溫的實際變化。模式也把其他變因考慮進來,包括大氣化學成份的變化、太陽的能量輸出,或是大型火山噴發產生的灰燼阻隔太陽輻射、讓全球氣溫暫時降低一、兩年。

透過氣候模式,我們能單獨研究人類造成的變化(例如,排放煙塵和污染物到大氣裡),並且估計改變的後果。研究結果顯示,剔除AMO因素之後,大西洋的暖化和人為導致的大氣增溫有關係。美國勞倫斯利佛摩國家實驗室氣候學家桑德(Ben Santer)與同事最近發表一項研究,把熱帶大西洋與太平洋的暖化歸因於人為溫室氣體的增加。初步估計指出,1970年起,全球暖化導致海溫增加了0.6℃,雖然這樣的海溫增加幅度聽起來很小,卻能夠大幅影響熱帶風暴的強度,就像卡崔娜颶風經過墨西哥灣流的時候,海溫只要上升1℃,就能讓颶風的強度整整增加一個等級(例如從第二級變成第三級)。

熱帶氣旋活動受海溫影響非常大,因此我們能夠推論:全球暖化讓熱帶風暴更加強烈。2005年6月,我在《科學》發表的論文中,詳細討論了海溫和熱帶風暴的關聯,兩個月後,麻省理工學院的伊曼紐(Kerry Emanuel)在《自然》發表直接的觀測證據,我們兩人的研究是完全獨立進行的。伊曼紐證明,1970年之後全球氣旋強度與生命期的顯著增加,和海溫增加有關,就算根據其他專家提出的質疑修正結果,也只小幅改變某些特定的相關性,整體結論並不會改變。2005年9月,喬治亞理工學院的韋布斯特(Peter Webster)和同事在《科學》發表研究,證明1970年以後,四級和五級颶風的數量,有明顯的增加,而且佔所有颶風的比例也增加了,他們認為,既然我們已經觀測到海溫升高,颶風的數量本來就應該跟著增加。

反聖嬰現象趕走了颱風

2004與2005年的颱風數量破紀錄,和我們的研究結論相當符合。但是,如果海溫增加真的是主要原因,為什麼2006年的颱風季節這麼平靜?2005年夏天,熱帶北大西洋(北緯10~20度間)的海溫創下歷史新高,比1901~1970年的平均海溫還高0.92℃,就算把全球暖化和AMO的影響加起來,也還不足以造成這麼高的溫度變化,還有什麼現象會影響海溫?主要的外加因素是2005年冬季到隔年春季發生的聖嬰現象。聖嬰現象是洋流和大氣環流耦合過程所發生,發生時熱帶太平洋的海溫會升高。

在2004跨入2005年的冬季,北半球有一個中等偏弱的聖嬰現象發生,它使得熱帶大西洋地區的天空晴朗、風速微弱,因此蒸發冷卻減少,海溫增高的幅度比預期多出0.2℃;此外,聖嬰現象在夏天前逐漸減弱,北大西洋的風切變小,創造了另一個有利颶風生成的環境,2005年颶風的發生和強度都破紀錄,這是聖嬰現象、AMO,以及全球暖化共同造成的結果。

2005年到2006年間發生的反聖嬰現象,效果正巧相反。反聖嬰現象讓熱帶太平洋變冷、北大西洋的信風比正常情況下更強、海水釋放更多的熱到大氣裡,使得2006年的颶風季節,平均海溫跟正常水準差不多,甚至稍微偏低;而且,2006年夏季時,下一波聖嬰現象又開始形成,大西洋附近的風切逐漸增強,海溫較低、風切較強,兩者都不利颶風生成,徹底改變了熱帶大西洋的環境條件,使得大西洋從2005年破紀錄的颶風數量,變成2006年的平靜,雖然平均海溫升高了,但是每年的變化還是可能扭轉海溫升高的影響,並主導每一年的颶風數量。

當然,只有觀測和模式結果值得信賴時,前面提到的理論才會成立,因為觀測和模式結果是理論的根基。在NCAR,我們模擬與預報颶風時,使用的模式稱為「天氣研究與預報模式」,它以4公里寬的網格分割真實世界的氣候資料,以一般的標準來說,這樣的解析度相當高;美國國家氣象局的全球模擬系統解析度是35公里,而他們的地區模式,解析度也只有8~12公里。要用4公里的解析度來計算,需要大量電腦資源,耗費的時間也很長,因此氣象預報的解析度頂多維持在8公里,否則計算時間太長,來不及預報天氣。我們的模式也直接處理對流效應。

海溫升高1℃,雨量增加19%

我們將真實的觀測資料輸入模式,結果重現了已發生的風暴,尤其是2004年和2005年的颶風,軌跡相當符合,這使我們對模式更有信心。我們把卡崔娜颶風經過墨西哥灣那幾天的海溫資料輸入模式,模擬出來的颶風軌跡跟真實的非常接近。

這些測試結果證明模式是可信的,因此我們也試著研究,海溫上升是不是會影響颱風的降雨量。以卡崔娜颶風來說,海溫上升1℃會讓環境中的水氣量增加7%,最大風速也增加了,風把更多水氣帶進風暴裡,並增加蒸發速度,整體來說,模式的預測是:海溫上升1℃,颱風眼周圍400公里內的降雨量會增加19%。

所以,我們可以說:全球暖化讓熱帶氣旋的降雨增加了。1970年以來,全球暖化導致海溫增加0.6℃,也就是說,氣候變遷讓大氣裡的水氣在過去37年裡增加了4%。我們的模擬結果也和衛星觀測一致,衛星微波儀器的觀測發現,自1988年以來,大氣中的水氣增加了2%。我們知道,當熱帶氣旋的水氣增加,水氣凝結,釋放潛熱,導致更多空氣上升,流入氣旋的風速也隨著增加。水氣增加4%,會讓降雨量增加8%。

根據這些計算,我們認為,卡崔娜颶風帶給紐奧良的300毫米總雨量中,大概有8%,也就是25毫米,是全球暖化的結果。我們不能說某個熱帶氣旋是全球暖化「造成」的,但是,地球變得更暖,必然影響了熱帶氣旋的強度和降雨量。

無論是觀測或理論都指出,當地球變得更暖,颱風也會變得更強。不過,我們很難預測,颱風的數量會不會因此上升,因為熱帶風暴從海洋裡汲取熱量的效率,比一般雷雨風暴更高;一個大型風暴也許比兩個小型風暴更有效率,所以熱帶氣旋的數目有可能變少,但一旦形成,規模會更強大。大型風暴過後,海洋變得比較冷,至少會暫時減少更多新風暴生成。

而且,過去的風暴觀測記錄還有其他問題,有些科學家說,歷史記錄不夠一致,所以結論並不是那麼可信;其他人說,我們可以相信北大西洋的資料(至少1944年之後的),但是對太平洋就不是那麼確定。解決方式之一,是以最新技術重新處理所有的衛星資料,讓過去風暴的強度、大小、生命期和其他活動的測量更一致。運算更快的電腦會讓模式更進步,更多的實地實驗也能提供新知識,這些進展會讓我們的模式表現得更好,也能提高模式的可信度,讓我們更了解未來的發展。

不過,不斷更新的科學記錄證明,全球暖化讓海溫升高,可能讓颱風強度增加,包括可能侵襲美洲的颶風。今年5月,跨國氣候變遷研究小組(IPCC)發表的報告指出:「觀測證據顯示,1970年起,北大西洋的熱帶氣旋活動強度增加了,同時,熱帶海溫也升高了。」當模擬和觀測技術持續進步,我們也最好有所準備,因為在未來,颱風的威脅可能更致命。(本文出自SA 200707)

TOP




版權所有‧未經授權‧禁止轉貼節錄

智慧藏學習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 100 台北市中正區南昌路 2 段 81 號 8 樓
電話:(02)2393-6968  傳真:(02)2393-6877
如有任何意見請E-mail至:service@wordpedia.com
©2003 Wordpedia.com Co.,Ltd. All Rights Reserved.
建議最佳瀏覽解析度:IE5.0以上版本 800x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