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教育專題 ◎ 2008-06-18
══════════════════【立報】═══════════════════
教 育 專 題 深 入 報 導《2008-06-18》

本期內容
  ◎教育論壇:教師才是校務發展的主體 
  ◎英語充電站:人生何處不相逢It's a Small World 



教育論壇:教師才是校務發展的主體
  ■羅德水
本年度各縣市國民中小學校長遴選作業即將進入尾聲,雖然少數縣市在法制面取得些許突破,但總體而言,絕大多數縣市之中小學校長遴選作業幾乎處於「零競爭、零淘汰」的狀態,甚至不乏舉校教師全力反對,教育局仍強行安插的例子,無異假遴選之名行調動分發之實,完全喪失校長遴選的意義與精神。

有關現行中小學校長遴選的缺失,各界已有許多批判,不過,若要說起現行中小學校長遴選的荒謬性,大概沒有比以下這個例子更為離譜的:在甲校聲名狼藉、毫無教育專業可言的某校長,竟然成為乙校教師、家長亟欲爭取的校長候選人,經過遴選,某校長果然也如願以償。真是好個行禮如儀,皆大歡喜。

也正因為如此,有越來越多的縣市教師會幹部,對校長遴選的現況均有深刻體認,咸認以目前虛有其表的作法,倒不如回到官派來得權責相符、名正言順。相較之下,各校長出缺學校之教師仍然十分在意校長遴選的結果,若遴選結果符合預期,歡欣之情溢於言表,彷彿學校校務發展從此一帆風順;相反地,若是不符預期,就好像學校大限之日迫在眼前一樣。

表面上,這兩種情況的出發點大不相同,可實際上,其對校長一職的認知卻有高度的一致性,一言以蔽之:校長本身的因素決定學校辦學成敗。我們以為無論是那種情況都不利於學校發展,毫無疑問,校長遴選做為校園內重要公共事務,學校教師當然應該關心遴選過程,並從中凝聚教師集體意志,進而落實校園民主。不過,教師若將整體校務發展寄希望於校長一身,並以此作為校務運作良窳的唯一指標,則不僅誇大了校長的權限,更是教師漠視自身責任,甚至是將自我工具化的體現。

進一步分析,教師之所以認為校長的因素決定校務發展良窳,相當程度是因為不少教師普遍存有:「把書教好就好,校務發展是校長與行政同仁責任」的想法,然則,我們不得不指出,在校長仍處於官派,相關教育法制、學校章則未臻健全的年代,校長本身的因素確實對整體校務發展有決定性的影響,不過,十多年來,在各界共同努力下,校園法制日臻完整,以目前各中小學之實際校務運作狀況而言,各項重大校務均可透過校務會議與各委員會之運作做出決定,校長一職之重要性實際上已逐漸降低。

既然如此,何以多數教師仍然如此在意校長遴選結果呢?很大原因出自於校園權力關係轉換的扭曲與落差,簡言之,在校園民主日漸深化之後,理論上,校長在行使權力時已從過往的「傳統權威」(traditional authority)過渡成為「法理權威」(legal-rational authority),但多數教師卻仍然視校長為學校的家父長,校長權威仍是至高無上無可挑戰,在這樣的脈絡下,為了避免校長與教師的關係陷入緊張,多數教師希望透過遴選為學校找到「平易近人」的校長,也就不足為奇了。

其實,以現行校長遴選機制而言,這樣的想法不僅消極,更是不切實際,我們以為,無論校長遴選結果為何,教師都應體認:教師才是校務發展的主體,教師與其寄望經由遴選制為學校找到適任的校長,不如反求諸己,是否敢於校園內據理力爭,甚至為校務之健全發展不惜挑戰校長權威?這才是教師面對校長遴選時應有的基本態度。

(教師)
(回目錄)



英語充電站:人生何處不相逢It's a Small World
  ■李振清
早在5月2日,筆者就收到了英國貿易文化辦事處代表Michal Reilly(麥瑞禮)的請柬,邀請參加6月10日為「慶祝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華誕」的盛大酒會。請柬的設計,典雅大方,文字與編排也十分講究。仔細端詳著這封請柬,腦海裡立刻泛起麥瑞禮先生和藹慈祥的面容,與熱心幹練的學者型外交官身影。

On the occasion of the birthday of Queen Elizabeth II

the Director of the British Trade and Cultural Office

& Mrs Michael Reilly

request the pleasure of your company

At a reception

at the Grand Hyatt Hotel, 3F Ballroom

on Tuesday 10 June 2008-06-16

From 6:30 pm to 8:30 pm

No. 2, Song Shou Road, Taipei

筆者與麥瑞禮先生原本素昧平生,可是就為了化解2000年間,英國與台灣之間所發生的「英國教育訓練中心營業與招生」爭執問題,麥先生與筆者在台、英兩國外交部的安排下,於2000年10月5日至6日,會同雙方人員進行了兩整天的斡旋與商談,最後終於在2001年9月,分別在倫敦與台北正式簽署了開展台、英正面關係的「中英教育文化協定」(Agreement on Educational and Cultural Matters between Taipei Representative Office in the United Kingdom and the British Trade and Cultural Office in Taipei)。

「中英教育文化協定」的簽訂,歷經很多時間、毅力與智慧的考驗。過程中的協調、研判與深思熟慮,也充分地代表著國際外交的高度藝術之運用。其中,麥瑞禮先生的國際思維、縝密研判與人文素養,也是促成台灣與英國共同邁向合作、共榮的伙伴關係之重要推手。

紳士風度的職業外交官

筆者有幸,在國內外參加過不少官式與私人性的外交聯誼活動和酒會。然而,身為大國代表,學富五車,卻又誠懇隨和如麥瑞禮先生這樣的外交官,甚為少見。他的紳士風度與職業外交官的特質,總是令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也許是「緣分」吧!我們成為很投緣的朋友。這一切的體認,要追溯到2000年的初次結緣。

2000年10月5日在台北外交部進行「中英教育文化協定」雙方諮商時,英國外交部自倫敦派來的主談代表,就是曾經擔任東亞與太平洋司副司長,後來升任為文化關係司司長(Cultural Relations Department, Foreign and Commonwealth Office)的Michal Reilly(麥瑞禮)。同時,英國選派英國文化協會東亞部主任Richard Walker (Director, East Esia, the British Council)前來助陣。英方並另聘請一位國際律師,會同英國貿易文化辦事處處長David Coates(寇大偉),及文化部總監Geoff Evans(伊哲夫),參與「中英教育文化協定」諮商。

我國的出席者,除了外交部歐洲司林前司長永樂、研究設計委員會及條約法律司的官員外,尚有財政部與國稅局的人員。當時的氣氛相當凝重,大有山雨欲來風滿樓之勢。

然而,當激烈攻防的諮商會議開始後,擔任主談的筆者發現,對方原來是一位溫文儒雅、談吐風趣,出自名校,且有國際教育經驗的職業外交官。這麼一來,雙方原本劍拔弩張的氣氛,就逐漸化解為「冤宜解不宜結」的共識了。這次圓滿的雙方諮商,跟麥瑞禮先生的教育背景與國際交流經驗有密切之關係。

麥瑞禮先生在英國利物浦獲得歷史學博士學位後,曾經赴韓國首爾著名的延世大學深造將近兩年。因此,他不但能說流利的韓語,對亞太文化更有深入的瞭解與熱愛。當然,對台灣與中華文化的心儀,自不在話下。

在兩天密集的諮商會議與其他非正式的交談中,筆者深深體會到反映自麥瑞禮先生的「風雅君子」(a true gentleman)之真諦。

諮商會議圓滿結束後,當時的外交部政務次長李大維博士設宴款待參與「中英教育文化協定」諮商的雙方成員。席間,更可感受到麥瑞禮先生談吐間展露的高度學養,與待人接物之風範。

「中英教育文化協定」諮商結束後,麥瑞禮先生與筆者各自回到倫敦與台北原有的崗位繼續打拚。難得的是我們從此不斷地以e-mail往返聯繫,分享工作有關的國際經驗,包括筆者負責的亞太經合會教育分組(Education Network, APEC)國際文教交流與合作任務。

台北再相逢原是有緣

世界真小;人生何處不相逢?2005年初,筆者從新聞報導中讀到一則短訊:新任英國貿易文化辦事處代表麥瑞禮將來台履新。

看到「麥瑞禮」三個字,筆者眼睛一亮,深覺「有緣千里來相會」,莫過如此;而且此行麥瑞禮先生是來此長期為國際社會共同開創新局。

筆者迫不及待地上網檢索英國貿易文化辦事處的最新消息。果然這位新任代表就是2005年為促進台灣與英國國際教育與文化外交而結緣的「麥瑞禮」先生。

筆者利用麥瑞禮先生的英國電子信箱,試著聯絡。沒想到在不到5個小時內,日理萬機的麥瑞禮先生就熱烈地回覆了。

筆者當時的預感是:麥瑞禮代表奉派駐節台灣,必然能提升台灣與英國之間的實質關係與文化教育發展前景。在這同時,筆者也是試探性地詢問擔任駐台要職的麥瑞禮代表,有否意願到筆者任教的世新大學跟學生們演講。

麥瑞禮代表的熱誠與積極態度,一如8年前我們初次見到一般,沒有任何改變。他在e-mail上立刻爽快地答應了,並於2006年3月15日蒞臨世新大學,先拜訪牟校長宗燦之後,即對全校師生發表題為「Higher Education in a Global Age - Studying in the UK」(全球化時代的高等教育:赴英深造)。

與麥先生在台北再度相逢,原是有緣;但更重要的是這種「善緣」也帶給了更多人美好的喜悅。

以3月15日麥瑞禮代表在世新大學的演講為例,講堂中座無虛席。更難得的是麥代表深入淺出,具有啟發性的演講,撼動了在場聽眾,連甫入學的大一新鮮人羅絜心、朱行恩,都提出令人讚嘆的好問題。

放下身段以啟蒙台灣後進

如今已位居要津的麥瑞禮代表,走到任何地方,和藹親切的處世風度,永遠如一。3月15日麥代表在世新大學演講後,網路與師生間的電子郵件討論絡繹不絕。其中,有一位來自屏東的大一王姓同學,深感未能完全聽懂麥瑞禮代表的演講而自責。在筆者回函中,也順便用「副本」(cc)的方式,副知「好友」麥代表。沒想到麥瑞禮代表竟主動寫一封電子郵件給這位大一新生William:

Dear William

Thank you for coming to my lecture. I was sorry to read that you had difficulty understanding me. I know its never easy understanding someone giving a talk in another language. I know too that some students are more used to hearing American English spoken and find British English very different until they are used to it.

I am therefore sending you the notes for my speech, in the hope that you may find them helpful.

Kind regards,

Michael Reilly

Director General

BTCO Taipei

麥瑞禮代表親自主動為學生化解英語學習問題的親和態度,讓我們的台灣學生感到無比的溫馨和震撼。這種跨國傳承教育、啟蒙後進的積極主動態度,讓筆者聯想到現任史丹佛大學(Stanford University)校長John Hennessy的類似故事。

2005年筆者在《紐約時報》上,讀到一則有關史丹佛大學「傅爾布萊特獎學金」(Fulbright Scholarships)學生Amy Biehl,滿懷理想到非洲貢獻所學,結果卻在當地遇難的報導。史大John Hennessy校長以此為例,鼓勵學生開拓心胸,不要因此而退卻。筆者把這訊息e-mail給負責台灣「傅爾布萊特獎學金」的學術交流基金會執行長吳靜吉教授參考,同時也副知(cc)史大校長。沒想到翌日就收到John Hennessy的簡函如下:

Dear Professor Li,

Thank you for your kind words. Ms. Biehl was an incredible woman - one that Stanford and Fulbright should be proud of!

Best,

John Hennessy

從文化的異同中,我們可以透過國際交流而體驗到最美好的文化素養與境界。麥瑞禮代表與史丹佛大學校長John Hennessy的作為,正是今天生活在地球村的知識分子,應該加以學習並實踐的榜樣。

麥瑞禮先生的正式頭銜雖為「英國貿易文化辦事處代表」,但他的職位其實「等同大使」(de facto ambassador)。麥瑞禮「大使」是一位典型的現代文人外交官,同時也是「國際化教育」與「文化交流」的典範。

感性演說、知性啟發

麥瑞禮先生的演說,永遠溫馨感人。在6月10日的「慶祝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華誕」致詞中,他以一位歷史學者、外交家與國際教育學者的情懷,述說了150年來的密切「台英關係」。筆者謹摘錄講詞,讓讀者們欣賞麥瑞禮代表的文采,以及發自他心中的國際關係情懷,與共同解決21世紀問題的誠摯呼籲。

This year marks 150 years since the first British diplomat visited Taiwan.【It is】A fitting anniversary for the BTCO to move into new offices here in Taipei.

150

We have much to celebrate in our shared history. The United Kingdom was the first country to open a consulate in Taiwan. By end of nineteenth century we had three - at Kaohsiung, Tainan and Tamsui. British merchants played a major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Taiwan's tea industry. British engineers were responsibl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island's first railway line.

19

But any successful relationship must move forward and look to the future. The extent of our co-operation and links is greater now than at any time in history. British companies are active here in Taiwan in almost every sector: in petrochemicals, in semiconductors, in banking, retailing and much more. Taiwanese companies are just as active in the UK, creating jobs and adding to the dynamism of our economy. Taiwanese students enrich our universities. We are grateful to them all, they are all very welcome.

Our two islands face common challenges. At present they include how to reduce our carbon emissions to tackle the threat from global warming; securing a new agreement on reducing trade barriers; how to ensure we are prepared for any major pandemic. We look forward to working with the new administration here on these and other issues of major concern. We especially welcome President Ma's commitment to making major reductions in Taiwan's carbon emissions in the years ahead.

But more important even than the common challenges we face are the common values we share. None more so than our shared commitment to democracy, respect for human rights and the rule of law. We take pride in our democratic traditions in the United Kingdom. And we are proud that we share these traditions with Taiwan. Our Foreign Secretary David Milliband praised the Presidential elections in March as a tribute to Taiwan's vibrant democracy. And as President Ma said in his inauguration speech last month, Taiwan has become a beacon of democracy to Asia and the world.

David Milliband35

So, as we celebrate today the birthday of Her Majesty The Queen, we also celebrate the shared values we have with the people of Taiwan.

(世新大學英語系教授)
(回目錄)



長期徵稿啟事

台灣立報網站討論區開張!讀者有任何話想說,都可以在這裡一吐快,同時歡迎對立報的任何批評指教。請由立報首頁點選「討論區」,或鍵入網址http://www.lihpao.com/phpbb/。

(回目錄)



參觀立報:
http://www.lihpao.com
立報地址:
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1樓
  欲詳完整內容請訂閱立報
電話:02-86676655
傳真:02-82191213
訂報:02-86676655轉214
地址: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1樓
每週一至週六出報,每份1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