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傳播學生鬥陣電子報
無∕報主.傳播學生鬥陣電子報
 
 
傳播學生鬥陣電子報第三六二期

編輯室

由民間力量看媒體改革

 [責任編輯:黃敬涵]

近年來,媒體爭相為收視率競爭的情況下,導致報導嚴重失衡,許多民間團體、學者及學生也不斷針對媒體提出批判,然而這股學院和民間的勢力也逐漸強大,也不再侷限於文字批判,開始有所行動力。

像是輔仁大學新聞系一年級學生,認為媒體在報導總統大選時缺乏客觀報導,不論政論節目或新聞內容皆可見政黨特定偏好,因此在「媒體素養」課程老師鼓勵之下,十八位同學一齊上街頭抗議,以「請支持媒體客觀中立、請反對媒體內容不公」的口號沿街呼喊,連續兩天在中正紀念堂發傳單,並且向NCC (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提出意見,NCC處長何吉森則表示,客觀中立雖然是理想化的境界,但因標準難以定立,無法立法規範,目前也僅靠媒體自律和民間監督。

抗議的活動也不僅侷限於街頭抗議,如近期在5月24日、25日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與媒體改造學社聯手舉辦的「媒體公民會議」,針對兩項傳播政策《公共廣播電視法》和《通訊傳播管理法》發表研究報告,且邀請多位媒體相關人士、學者、社會運動工作者等,分享媒體改革的經驗及討論現今媒體現象,探討內容大致為:公廣集團修法、媒體所有權修法問題、通訊傳播事業進退場機制、社會運動經驗分享、紀錄片與公民運動、公民社會的發展等,藉由彼此間的激盪,探出往後將如何運用、凝聚民間力量以進行改革。

在輔仁大學學生抗議事件中,將課堂理論體現在社會上,更是傳播系學生的一大突破,然而,學生上NCC抗議卻無用,主因在於目前台灣NCC為法規上管制媒體的主管機關,並無法實際約束媒體立場不公的言論內容,應直接向電視公司進行抗議,因此,監督的職責在於人民身上,這也顯示民眾主動要求媒體改革的重要性。

在此次學生抗議事件中,雖然學生訴求媒體客觀中立,但是卻忽略導致現今媒體狀況的原因。表明政治立場正是電視台商業操作手段,電視台以藍、綠政黨言論拉攏各自觀眾群,電視台越是極端、明顯的政治立場,更能吸引偏好於該黨的觀眾,相較標榜中立客觀的公共電視,卻成為市場競爭下的弱勢,收視率明顯偏低。究竟是什麼導致電視台劣質的內容?是否人民的『胃口』也該負點責任呢?

上述兩件媒體改革事件中,雖然可以感受到公民團體的力量逐漸茁壯,但是在這股力量成長的同時,媒體惡質的內容仍舊無法改善,即便民眾普遍對媒體不滿,但是願意主動改變這個現狀的人民卻是少數,大多人選擇被動的處理方式-轉台或是關掉電視,在媒體演變成社會亂源,民眾面對色煽腥內容的同時,卻依舊無動於衷,真正應該思考的是,公民對於媒體識讀的基本能力。

十八世紀資本主義興起後,新興的中產階級(布爾喬亞Burgeoisie)開始茁壯,在當時的社會辦報紙、開讀書會、在沙龍討論歷史、哲學、社會、國家政治等議題,成社會主要的輿論。工業革命後,資本家不斷增加,資本主義的發展隨著權力形式的改變,越來越多人進入公共領域之中,而使公共領域的結構出現轉型,人們參與公眾事物需要依賴大眾傳播媒體來進行溝通,以維持公共領域的功能。

理想上,媒體被視為公共領域,一個介於私領域和公(權力)領域的場域,人民可從中討論公共事務、批判國家公共政策之缺失,其中最重要的是保障公共領域有集會、結社、出版,及言論自由,如此才能使公眾在公共領域的空間中,擁有權力並敢於批評公共政策的疏失;反觀現今狀況,媒體的功能性已為商業利益、政黨操控取代,和所謂的公共領域背道而馳,各家媒體充斥著扒糞式新導。

因此,更應該加強公民對媒體識讀的基本概念,反思傳播媒體在社會中扮演的角色,擁有批判性的分析能力。公民意識的發展是需要加強的重點,雖然部分公民團體努力改變媒體現況,但是真正力量依舊在於全體公民,而目前進展速度緩慢原因之一,在於民眾缺少對媒體素養的基礎。公民必須知道自己所擁有的基本權利為何:

六種基本傳播權、知的權利、傳佈消息的權利、討論時政的權利、保護個人隱私的權利、接受與使用媒體的權利

在理解公民基本權利後,更懂得善用近用媒體權,以要求媒體提供充分的空間與時段,讓公民探討、發表公共議題之意見,得以逐步實踐媒體視為公共領域。   

除了公民自身意識外,改革的方式也是一大重點,如同此次2008公民會議中,經由傳播相關人士和公民團體間的對談中,提出法規可能修改方向,如《公共廣播電視法》和《通訊傳播管理法》的建議,以及利用抗議行動加速促使立法通過法案成立,和空泛謾罵媒體相較之下,更實質提出媒體改革的可能性。公民更應該培養參與社會事務的態度,近用媒體和政府溝通,以達到彼此間相互監督的模式,媒體應該成為人民與政府溝通的管道,人民自發性地監督政府政策施行外,更能督促媒體自律,以達到三者(公民、媒體、政府)間的相互交流。

Our questions:

你對現今媒體的看法如何?

你認為媒體應該改變些什麼?該如何改變?

你覺得自己具備基本的媒體素養能力嗎?

參考文獻:

曹衛東譯(2002)。《公共領域的結構轉型》,台北:聯經。(原書Habermas. J. [1989]. The Structural Transformation of the Public Sphere. Boston: The MIT Press.)

李天佑(2006年9月20日)。〈媒體近用權&新聞評論〉。上網日期:2008年:2008年6月15日,取自http://tw.myblog.yahoo.com/j550112/article?mid=272&sc=1

 

媒大事

新聞挖挖哇:「公主」與「美麗化妝師」再現

[責任編輯:alien]

已經不是第一千金身份的陳幸妤,卻持續承受媒體對她的跟拍,例如平面媒體刊出陳幸妤買麵包、闖紅燈的照片。或是,電子媒體不斷播放陳幸妤辱罵公公趙玉柱的畫面。同樣身為女性,剛上任的新聞局局長史亞平,也是媒體熱愛報導的對象,平面媒體給她美麗化妝師的封號,大幅報導她的婚姻危機。而,史亞平回應,有關私領域的報導,她不作回應。

小編媒批:

台灣媒體缺乏創新思考的態度與採集新聞的能力,不斷沿襲對閱聽人喜愛收看內容的既有預設,重複炒作過去的舊聞。回想爆發台開案時,陳幸妤因為丈夫遭羈押,電子媒體不斷呈現她失心瘋的形象,如今已不再是第一千金的身份,記者依然不斷突顯她非理智情緒的一面。同樣地,媒體對於史亞平的報導,不對她專業能力在新閣員的位置該如何發揮,而是炒作個人婚姻的狀況,以及側封美麗女性的形象。值得我們反思與詢問的是,新聞媒體作為公領域,像陳幸妤以及史亞平兩人獨立、專業的特質,為何不曾是新聞報導的焦點?

今年七月份 開放大陸媒體來台灣駐點

[責任編輯:alien]

2000年首批大陸記者獲准駐台採訪,當時開放的原則初期以「少量、限時、限地」,也就是一開始先允許幾家,並非全面的大陸媒體,且每家媒體以兩人為限﹔到台灣「駐點採訪」也以一個月為期,原則上不能延期﹔採訪區域以大台北地區為主。而2005年時,民進黨以全面評估為理由,終止中共兩大官方媒體新華社、人民日報來台駐點採訪。今(2008)年,新執政黨國民黨,再次宣佈今年七月底以前,同意放行大陸媒體來臺駐點。

小編媒批:

目前關於大陸媒體來台灣駐點採訪的議題,多半只是甜點,而,討論議題的主菜是兩岸協商內容中:「周末包機」及「陸客觀光」。以政治角度來看,開放大陸媒體駐點臺灣,將會利於建立兩岸互信制度,並且有助於推動兩岸各個領域的合作。以新聞媒體專業的角度,我們應要求負責任的政策。考量當今科技發展,資訊流通更為便利的狀況下,資訊流通不再只是傳統媒體採寫過程的想像,例如,國外公民記者的行為應該如何界定?兩岸記者的新聞專業,應該有更大對話交流的空間,而不再只限於政黨轉換下政治決定、附屬在政治議題範疇內討論。

 

2008年暑期訪調計劃

WANTED!

2008年傳播學生鬥陣 暑期訪調計劃

紀錄片工作者的20:30:40】

在今年的春夏讀書會中,傳學鬥邀您一同探索紀錄片工作者的生存狀態,透過書上的知識,約略拼湊出紀錄片的生產、勞動過程,但有感於「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傳學鬥在暑期將安排訪調計劃-【紀錄片工作者的20:30:40】,以延續讀書會的討論,進一步了解紀錄片工作者從20歲、30歲、到40歲的生存狀態與心路歷程。

本次訪調將與紀錄片工會合作,訪問20、30及40歲的導演們,讓參與夥伴能一睹導演們的風采,並對導演的工作過程有更深一層的理解,此外,還可參與拍攝過程,實為千載難逢的機會!在此號召對傳播事業、理論與社會運動有興趣,願意投注心力理解,並具責任感的朋友,加入傳學鬥今年的暑期訪調計劃。

詳見傳學鬥該期快報,或上我們的不辣閣http://blog.roodo.com/scstw/archives/6181109.html

 

媒轉載

「卯上主流」暑期營隊 全球暖化、糧食危機、蘇花高、環評、反核、有機農作、永續發展,環保議題發燒,我們越來越常在新聞裡看到這些關鍵字;但環境新聞不只是關鍵字,媒觀邀請你深入了解環境新聞,培養環境新聞寫作的基本能力,除了看新聞,我們也能自己寫新聞,試著透過文字為我們的環境盡一份心力。

延續「卯上主流」的精神,今年的媒觀暑期營隊以「環境新聞」為主軸,除了邀請環境新聞的線上工作者分享實務經驗,參與學員也必須分組完成一則環保相關的專題報導大綱。

「卯上主流」暑期營隊將於今年七月十九日到二十日於富邦教育中心(近紅樹林站)舉辦,即日起開始報名,詳細內容請參考「卯上主流」營隊部落格: http://blog.roodo.com/mwworkshop/

課程主題與講師:

1.自己幹:另類媒體與文化行動(紀岳君,斷境音像工作室、都市原住民影像協力小組)

2.環境新聞採訪寫作實務(林靜梅,公視新聞文字記者)

3.綠色產業:農業發展與永續生態(舒詩偉,青芽兒永續教學中心主持人)

4.民謠痛(FINN,Singer/Song writer)

 5.環境、影像、人:鏡頭底下的紀錄觀點(洪淳修,《河口人》導演)

 6.電視沒敎的事:環境新聞識讀(彭瑞祥,台灣環境資訊協會主編)

7.採訪大綱報告與討論(彭瑞祥,台灣環境資訊協會主編、郭志榮,公視《我們的島》記者)

營隊時間:2008年7月19日(週六)至20日(週日)。

地點:富邦淡水教育中心(紅樹林捷運站,台北縣淡水鎮八勢一街39巷20號)。

招生對象:有志於媒體工作,或有興趣瞭解媒體與社會多元發展的大學生、研究生、社會青年五十名。報名者須事先準備自己有興趣的環境相關議題,以利小組討論。

報名截止日期:2008年7月7日。

洽詢專線:02-23648917。

報名方式:

一、請至「媒觀網站」或「卯上主流營隊部落格」下載並填寫報名表。

二、營隊費用1800元。以ATM轉帳或劃撥方式繳款。

1.ATM轉帳。銀行名稱:台北富邦銀行仁愛分行(代碼012);帳戶號碼:704-12000-2179。

2.郵局劃撥(戶名:財團法人台灣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劃撥帳號19419651)。

三、郵寄報名表與繳款證明到媒觀(10643 台北市和平東路一段10號6樓之1 記者營組 收)。

四、媒觀收到資料後會以電話與您確認報名成功。報名順序以繳款順序為準。

 

綠林好漢媒來稿

傳學鬥電子報秉持網路公有地(commons)精神,提供社會團體刊登公益活動訊息,歡迎與傳學鬥電子報編輯連絡(scstw2003@gmail.com)。此外,傳學鬥作為開放平台,若您對媒體或社會現象心有所感,傳學鬥電子報也提供讀者們互動與分享空間,只要是任何有關傳播與社會之媒體觀察、時事評論、我見我思、讀書心得等,都歡迎您來稿,來稿請附上姓名(或筆名)及所屬單位。為求慎重,傳學鬥對來稿會經過內部討論,並適時給予回應。考量人力,一個月內未見刊出視同退稿或請來信詢問,尚祈見諒。

傳學鬥相關網址:

綠林好漢媒來稿 scstw2003@gmail.com

狡兔三窟發報不辣閣: http://blog.roodo.com/scstwenews.url.com.tw/category_new.asp twmedia.org/scstw/

傳學鬥歡迎您與我們鬥陣在一起

└────《下次再見囉。》────┘

 

報主的話:
請與我們一起關心傳播與工作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