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最IN話題 ▌抗暖化,經濟與道德的兩難 ▌文/布魯姆(John Broome) ▌翻譯/鍾樹人
|
關於氣候變遷,我們應該怎麼做?這是一個道德問題。科學(包括經濟學在內)能協助我們找出氣候變遷的成因與影響,也能協助我們發掘因應氣候變遷的辦法。不過關於我們「應該」怎麼做,卻是道德問題。
不是所有與「應該」有關的問題,全都關乎道德,舉例來說,「你應該怎麼經營一家高爾夫球俱樂部?」就不是道德問題。但氣候問題攸關道德,因為任何經過深思熟慮的答案,都得考慮到不同人們之間的利益衝突。如果這個世界真的要對氣候變遷做些什麼,有些人(主要是目前富裕的一代)就得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量,以免未來的世代可能得悲慘的在一個更熱的世界中求生存。而當利益發生衝突時,關於「應該」的問題一向攸關道德。
氣候變遷引發了若干道德問題。當未來世代擁有的物質生活可能比我們更多時,生存在今日的我們,應該如何評估他們的福祉?許多活著的人以及其他未出世的人,可能死於氣候變遷的效應,每一樁死亡都同樣不幸嗎?所有的死亡事件加總起來又有多麼不幸?許多人可能在孕育後代之前就面臨死亡,所以原本可能出世的孩子將因為氣候變遷而無緣來到人間,這些孩子的消失是件壞事嗎?富人是否因為排放溫室氣體,而對世界的窮人造成不公?氣候變遷造成世界性大災難的機會雖然微小卻真實,我們應該如何因應?
許多道德問題單憑常識就能解決,不太需要動用到複雜的哲學。每個人多少都有能力面對氣候變遷所引發的道德問題,舉例來說,幾乎任何人都會認同這項基本的道德原則(只有少數人例外):我們不應為了個人利益,而做出傷害他人的行為。沒錯,傷害他人有時是無法避免的,有時也可能在不知情的狀況下意外造成傷害,但每當你造成了傷害,通常都應該補償受害者。
他人受害,你也有責任
氣候變遷將造成傷害。熱浪、風暴和水災會造成許多人死亡,同時傷害其他人;熱帶疾病疫區會因為氣候變暖而擴大,奪去更多人命;降雨模式改變將造成有些地區的糧食與安全飲用水的短缺;海平面上升與其他因氣候而引發的壓力,將造成大規模的人口遷移,使得許多人變得貧窮。目前,很少有專家能提出明確的預測數字,但我們根據統計數字已看得出,氣候變遷可能造成多大規模的傷害。據估計,2003年發生在歐洲的熱浪,奪去了3萬5000條人命;1998年中國的水災使2億4000萬人生活不便。世界衛生組織估計,早在2000年,氣候變遷每年造成的死亡人數,就已經超過了15萬。
我們每個人在日常生活中不斷排放溫室氣體,開車、用電,購買任何在製造和運輸過程中會消耗能量的物品,這些活動都會製造溫室氣體,導致氣候變遷。這麼說來,我們每一個人都為了自身的利益而在傷害他人。也許此時此刻,我們無能為力,甚至在過去,我們根本毫無意識,但是根據我剛才提出的基本道德原則,我們應該試著停止這件事,並且補償我們所傷害的人。
關於氣候變遷我們應該做什麼,絕不只是利益與成本之間的權衡(雖然這也是其中一部份),相同的原則也告訴我們,假設你打算和朋友宴客到天明,這會使得鄰居徹夜無法入眠,就算你計算自己和朋友所得到的利益,大於鄰居所受的傷害,也並不表示你應該舉辦派對。又例如,有個工業計畫可在不久的未來帶來利益,但所排放的溫室氣體卻會危害數十年之後的人們,同樣基於利益大於成本的假設,也不表示這個計畫就應該進行,的確,這在道德上可能是錯的,獲益的人不應該把成本強加在未受益的人身上。
衡量成本與效益
關於應該如何面對氣候變遷的問題,雖然衡量成本與效益無法徹底解答,但仍不失為解答的重要一部份。為了減緩氣候變遷所花的成本,就是現代人為了減少溫室氣體所做的犧牲,我們必須少去旅行,讓房子更能隔熱;我們必須少吃一點肉,生活少一點浪費。效益則是未來的人類會有較好的生活,不必因為土地沙漠化而吃那麼多苦頭,也不會因為海平面上升而失去家園,或承受那麼多的洪水、饑荒及大自然的貧瘠。
把某些人的利益與其他人的成本放在一起比較,是一項道德議題。但減緩氣候變遷的成本與效益,卻常常以經濟學的術語呈現,而且經濟學能提供有效的方法,權衡複雜狀況下的成本與效益,因此,經濟學在這裡可以為倫理學效勞。
成本效益經濟學的道德基礎,最近出現在一份重大報告中,那就是英國財政部的史登(Nicholas Stern)與同事合著的《論氣候變遷經濟學之史登評論》(簡稱《史登報告》)。《史登報告》把重心放在成本與效益的比較,並於結論中指出,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所帶來的效益,遠大於除去這些氣體所花的成本。史登的報告引發經濟學家強烈的反應,原因有二:第一,部份經濟學家認為經濟結論不該以道德前提做為基礎;第二,這項評論主張立即採取強烈的行動,控制排放,但其他的經濟學研究,好比美國耶魯大學諾德豪斯(William Nordhaus)提出的報告,卻認為如此急迫的行動並非必要。
這兩項爭議是彼此相關的。史登與諾德豪斯的結論之所以不同,從道德基礎上來看,主要是因為史登的「折現率」較低。一般來說,經濟學家認為商品的價值在未來會比現在低,也就是說,他們會對未來商品的價值打折。不僅如此,商品可取得的時間離現在越遠,這項商品的現值就會打折得越厲害,折現率所測量的是商品現值隨時間降低的速度。諾德豪斯設定的折現率約為每年6%;史登為每年1.4%。結果,舉例來說,在一世紀之後價格一兆美元的商品,史登所認定的現值是2470億美元,但以諾德豪斯的標準來看,在2108年價格一兆美元的相同商品,在今天只價值25億美元。因此,對於發生在100年後的成本與效益,史登所認定的現值幾乎是諾德豪斯的100倍。
這兩位經濟學家對折現率的不同見解,足以解釋兩人結論的差異。為了控制氣候變遷而投注的成本,大多會發生在不遠的將來,所以當代的人必須犧牲部份的消費,但所帶來的效益卻大多會發生在一、兩百年之後。由於史登對這些效益所認定的現值比諾德豪斯來得高,因此他認為目前應該花在氣候變遷上的成本,也高於諾德豪斯的判斷。
窮人與富人的競爭
到底為什麼要把未來的商品折現呢?我們所討論的商品,是人們消費的商品或服務,例如自行車、食物、銀行服務等。在大多數有關氣候變遷的預期場景中,世界經濟都會繼續成長,因此平均而言,未來的人們會擁有比現在更多的商品。而你擁有的商品越多,未來商品的價值就越低,因此就經濟學來說,對未來商品打折似乎相當合理。一個房子裡有一間衛浴,對生活會是重大的改善;擁有第二間衛浴雖然不錯,但對生活的影響已經不是那麼大,經濟學家如此形容:商品的「邊際效應會遞減」。
不過,還有另一個純粹道德上的理由,使得較富有的人所擁有的商品價值打了折扣。根據一種名為「優先主義」的道德理論,相同的效益(我指的是個人福祉的增加)發生在富人身上所具有的社會價值,會比在窮人身上低,優先主義認為窮人應具有優先權。然而根據另一種名為「功利主義」的道德理論,效益不論發生在誰身上,都具有一樣的價值,社會應該單純追求人類總福祉的最大值,而無需顧慮福祉在人口當中的分佈狀況。
那麼折現率應該設為多少?隨著時間越來越久遠,在未來擁有商品的價值也跟著遞減,但影響價值遞減速度的因素是什麼?首先,是一些非道德因素,其中包括經濟成長率,一般而言,這項因素可測出未來的人們比今日優渥多少,也因此可測出今日人們多得到一項物質商品所增加的幸福感,會比未來人們得到同樣商品時高出多少。高經濟成長率所造成的折現率是比較高的。
折現率也受道德因素影響。相較於我們自己現在的福祉,對於未來那些更富有的人們的福祉,我們該認定有多少的價值?假設優先主義是對的,未來人們福祉的價值就會比我們現在的低,因為未來的人會比我們更為優渥。但假設功利主義是對的,未來人們福祉的價值會和我們現在的一樣。因此優先主義下的折現率相對而言較高;功利主義較低。
優先主義與功利主義之間的爭端,讓事情產生一種奇怪、甚至可說是強烈的變化。有關不平等的爭議,原本大多發生在比較富有的人之間──他們會思考自己應該犧牲些什麼,以補償相對貧窮的人。但是當我們在顧慮後代時,所想的卻是我們這些比較貧窮的人,應該為富有的後代犧牲些什麼。通常,優先主義對已開發國家的要求會大於功利主義,但在本文的例子中,優先主義的要求卻比較低。
還有另一項道德因素會影響折現率。有些哲學家認為,我們應該花比較多的心思關心近代未來的人,而不是關心遙遠未來的人,因為兩者與我們之間的時間距離不同。如果這些哲學家是對的,那麼未來福祉單只因為它發生在未來,就應該打折扣了。這種理論稱為「純折現」,意味著100年後10歲孩童的死亡,比不上今天10歲孩童的死亡來得重要。相反的看法則是,我們應該採取時間上的中立,傷害發生的時刻並不會影響傷害本身的價值。純折現之下的折現率較高;時間中立之下的折現率較低。
為了找出正確的折現率,經濟學家至少必須回答兩個道德問題。我們應該接受哪一個:優先主義或功利主義?以及,我們應該採取純折現或是時間中立?
這些問題牽涉的不是基本道德,而是道德哲學裡艱深的議題。道德哲學家在處理這類問題時,會結合嚴格的分析論證與道德直覺的感受。道德哲學裡的論證很少能提出定論,原因之一在於每個人的直覺都不太一樣。身為哲學家,我只能盡其所能地判辨事實,並且提出最好的論證來支撐我的判斷。受限於篇幅所致,我無法列出所有的論證,但我的結論是,優先主義是一種誤解,而且我們應該採取時間中立。想了解更多細節,請參考拙作《權衡財貨》(Weighing Goods)第10章,及《權衡生活》(Weighing Lives)4.3章。
道德高、效率低?
史登也得出一樣的道德結論,而既然兩者都擁有較低的折現率,綜合史登的經濟模型後,得出1.4%的折現率,接著他便提出這樣的實用結論:全世界必須趕快採取強烈的措施,控制氣候變遷。
持反對意見的經濟學家並不否認,史登依據他的道德立場確實會得出這樣的實際結論,他們反對的是他的道德立場。大部份反對者偏好的折現率都比史登的高,但他們卻拒絕提出自己的道德立場。就像我剛剛解釋的,正確的折現率有賴於道德考量,那麼經濟學家既不採取道德立場,又如何得出他們的折現率?
他們的做法是由貨幣市場取得較高的折現率,也就是人們把未來貨幣折為現金,或把現金換成未來貨幣的市場。他們把貨幣市場的利率拿來做為自己的利率,這怎麼合理化呢?
首先,有些價值取決於人們的喜好,這確實可透過市場機制得出。蘋果與柳橙的相對價值由口味決定,並且透過水果市場決定出來。不過,蘋果與柳橙對未來世代的福祉有何價值,卻不是由口味來決定,而是一種道德判斷。
因此,貨幣市場能夠揭露人們對於未來福祉價值的道德判斷嗎?我深感懷疑。證據顯示,當人們借貸時,常常比較重視自己現在的福祉而不是未來的福祉。但大部份人應該不至於愚蠢到認為,老年時的福祉價值比不上年輕時的價值。反之,我們的行為不過反映了我們迫不及待想要現在就享受,這種心情勝過了我們對未來生活的價值判斷。而不可避免的,這種迫不及待的心情,也會勝過任何以未來世代福祉為重的高尚論證。
但為了論證之故,姑且假設人們的市場行為可真實反映他們的價值判斷,但如此一來,經濟學家又如何一方面宣稱道德中立,另一方面卻從市場借用折現率呢?他們這麼做的基礎,據稱是民主,其實就是把道德判斷交付大眾,而非自己決定。批判史登的這些經濟學家主張高度民主,他們控訴史登過於自大,把個人的道德理念強加在他人身上。
他們誤解民主了。民主需要辯論與深思,而不僅是投票。經濟學家──即使是史登,都不能把個人理念加在任何人身上。他們能做的只有建議,以及為自己的建議辯論。正確的折現率需要複雜的理論來決定,而我們這些社會大眾,在缺少專家建議的狀況下並無法達成這件事。經濟學家在民主過程裡的角色,就是提出那樣的理論。他們應該提出個人最棒的建議,並為這些建議做出最佳論證,樂意為了個人結論裡的道德基礎而與他人辯論。然後,我們這些社會大眾才能在專家的協助之下,做出我們自己的決定。少了他們的協助,我們就只能在缺少訊息的狀況下,做出幾乎毫無價值可言的選擇。
一旦經由民主過程做出決定,社會就能行動了。這並非經濟學家的工作,他們的建議只是過程的一部份,而非結果。真正的自大,是自以為是民主過程的最終仲裁者。
決定折現率的過程裡,少不了道德思考。而且氣候變遷還引發了其他許多的道德議題。所提到的災難後果,就是其中很重要的一項。我們應該犧牲些什麼來減緩氣候變遷?這是極需要道德參與才能做出的決定。氣候變遷的倫理學就和氣候變遷的科學一樣困難,有待解決之處仍然很多。我們所面對的不只是科學問題,還有道德議題,而我們必須努力去面對解決。
(本文原載於科學人2008年第77期7月號)
| ▌科學小視窗 ▌北極今夏可能無冰 ▌文╱科科報編輯小組
|
美國科學家預言,受到全球暖化影響,今年夏天北極冰層可能完全融解,船隻將可自由通行,此奇景將是人類有史以來首見。
美國國家冰雪中心研究員Mark Serreze對媒體說,幾年前科學家還認為,北極點夏季無冰要到2050或2100年時才會發生,沒想到來得這麼快,「從科學角度來看,北極只是一個點,但這有很重要的象徵意義,北極應該是冰天雪地而非汪洋一片。」
有科學家憂心當地生態會有改變、北極熊將無立足之地。不過也有人認為,北極冰層消失也會帶來好處,例如縮短北太平洋與北大西洋間航程、油田、天然氣田和漁場也將更容易開發。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