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第253期
 http://www.wordpedia.com 每週三發報|2008.07.02  
研發學習科技‧創新知識價值
【第253期】閃電裡的秘密


熱帶台灣怎麼會有冰河?為您解開台灣氣候變遷的黑盒子!

【熱帶冰河‧台灣】七月正式上市,預告片先睹為快!


  「英文環境」直接影響 學習英文的效果,《視覺系英文》透過實景照片,帶你到北美實際生 活環境中學好英文。
  >>我要學英文

夏日午後,常見滂沱大雨伴隨雷電交加的情形,使得路上的行人、騎士反應不及,淋成落湯雞。閃電是大氣中發生的火花放電現象,其中「地閃」除了對人類的生命財產造成威脅,也可能導致森林野火,短時間將人類多年保護林木的成果化為灰燼。

【東方 vs. 西方】

【東方觀點】

閃電
lightning

【摘  自】中國大百科全書
【漢語拼音】shandian
【中文詞條】閃電
【外文詞條】lightning
【作  者】周詩健

知識分類:分類檢索 / 大氣科學‧海洋科學‧水文科學 / 大氣科學 / 大氣物理學 / 大氣電學 / 閃電

大氣中發生的火花放電現象。通常在雷雨雲情況下出現,但在雨層雲、雪暴、塵暴和火山爆發時也會偶爾出現。閃電按發生的部位可分為雲內放電、雲際放電和雲地放電三種,前兩種統稱為雲閃,第三種稱為地閃。自然界中大部分閃電為雲閃。地閃與閃電總數的比值為1/3~1/6(溫帶地區的比值高於熱帶地區)。由於地閃對人類活動和生命安全有較大威脅,故研究比較多。

簡史 閃電現象和它對人類活動的影響,早已引起人們的注意。中國早在公元前14世紀的殷代甲骨文中,就已有關於雷電的記載(見大氣科學發展簡史)。後在西漢劉安等著的《淮南子》中,提出“陰陽相薄為雷,激揚為電”的思想。東漢王充在《論衡》一書中指出:“雷者,太陽之激氣也。”他還總結了雷電活動的季節性:“正月始雷”、“五月雷迅”、“秋冬雷潛”。到18世紀,為揭示閃電的性質,許多科學家進行了探測實驗。如美國學者B.富蘭克林在1750年曾提出,用裝在高塔上的避雷針,由雲中引電進行測量的設想。1752年6月他冒著雷擊的危險,在費城進行了著名的風箏探測雷電的實驗,觀測到了通過風箏引線由雷雨雲產生的電火花,證實了自然閃電和摩擦產生的電本質的一致性。同一時期,蘇聯學者Μ.Β.羅蒙諾索夫和Γ.Β.里赫曼用自製測雷器探測到了雷暴過境所引起的電火花,不幸的是里赫曼為閃電擊斃。自此以後,開始了關於閃電在電學基礎上的近代研究。

閃電結構 由雲中曲折行進到達地面的閃電,人眼看上去似乎是一次瞬間閃光,但通過高速攝影揭示,它往往是由同一條通道、彼此間隔約百分之幾秒的多次相繼放電組成。整個閃電過程的每一次放電,稱為閃擊,一次閃電經常可記錄到數次閃擊,有的多達10次以上。

閃擊一般包含先導和回擊兩個過程。先導是為閃電放電建立電離通道的準備過程,分為梯級先導和直竄先導兩種。梯級先導是象階梯一樣逐級伸向地面的暗淡光柱,它的直徑約5米,每級長約50米,先導約以10米/秒的速度通過這一段路程,然後間歇約30~100微秒,再繼續向前延伸。 ......看全文

【西方觀點】

閃電
lightning

【摘  自】大英百科全書
【中文詞條】閃電
【外文詞條】lightning

知識分類:自然科學篇>地球科學(地理學家、地質學家)

閃電閃光的光譜
By courtesy of William S. Bickel, University of Arizona, Tucson

當大氣中的電荷或電位差足以克服空氣阻力時所見到的大氣放電現象。經常發生於積雨雲(雷雨雲)中,但也發生在雨層雲、雪暴和塵暴中,有時還出現在火山噴出的灰塵和氣體中。雷暴期間,雲內、雲與雲間、雲與大氣間或從雲到地面,都可能發生閃電。

閃電是由於電荷的分離過程使雲中形成電偶極結構。從而出現淨電荷區產生的。在雷雨雲中,電荷的分布是上層雲區帶有大量的淨正電荷,中層雲區帶有大量的淨負電荷,雲的底部則帶有少量的淨正電荷。電荷附著在水滴或(和)冰粒上,如周圍的空氣也帶有淨電荷,就可能從雲中產生空氣放電。

從雲到地面的閃電起因於雲底少量淨正電荷的中和作用,至少包括兩次閃電:1.先導閃電將負電荷從雲中傳到地面,閃光不甚明亮,常呈梯級形,並從主閃道向外分出許多分支;特別是在有教堂尖塔、高樓、大樹等的地方,先導閃電有時也從地面向雲中傳去。2.當先導閃電接近地面時,在即將受電擊處集中感應相反電荷,產生從地面沿閃道將正電荷傳向雲中的回閃。這兩次閃電通常在距地面約30公尺(100呎)的空中相遇,此時,雲與地面之間形成短路,回閃的強大電流經閃道流入雲中,產生耀眼的閃光。

在一次典型的閃電中,雲與地面的電位差可達幾億伏特,峰值電流相當於3萬安培,閃道溫度約為30,000°C(50,000°F)。整個過程極為迅速,先導閃電約在30毫秒內到達匯合點或地面,回閃約在100微秒內到達雲中。

伴隨閃電的雷聲是因在整個閃道上空氣被迅速加熱產生的,被加熱的空氣以超音速向外膨脹。但在一兩公尺內衝擊波衰減為聲波,受到空氣介質和地形的影響,因此產生一系列隆隆的雷聲。

雖然閃電的高壓放電具有危險性,但電擊一般發生在高處,可用導電金屬製成避雷針,將電流安全地導入地下。處在露天下的人員進入室內或躲進壕溝等低凹處也可免遭電擊。

         

華人觀點:野火,是森林的敵人還是朋友?

【摘  自】科學人雜誌2003年1月號
【中文詞條】華人觀點:野火,是森林的敵人還是朋友?
【作  者】林朝欽

知識分類:生態學、生命科學

某些森林生態系藉野火干擾而產生演替,以維持生物多樣性。圖為2000年南投縣丹大地區的林火跡地,火後一個月新芽驟長。

野火會是森林的朋友?爭論多時的「森林野火該不該撲滅」這個問題,背後的理由究竟是什麼?林業試驗所研究員林朝欽要告訴你其中緣由! ——編輯部

野火與森林關係密切且淵源久遠。依考古推測,人類約在100萬年前開始用火,科學家認為這項能力可能來自目睹閃電引起的森林野火;果真如此,則森林野火早已是地球上的自然現象之一。生態學家從遺留在湖底的碳化木材證實了史前森林野火現象,並界定出溫帶地區是地球上森林野火頻繁的地帶,這一個地帶的氣候四季分明、乾濕季有別,生長在這裡的森林大部份是針葉樹林。

森林為什麼會燃火?道理其實很簡單。依物理學的燃燒原理,只要燃料、熱原、氧氣三個因子同時存在,火就可能發生;閃電引起的森林野火就是這個簡單原理下發生的自然現象。野火燃燒必備的這三項因子稱為「火三角」。火三角中最關鍵的因子是燃料,森林是由各種不同的植物所組成,各種植物都是可以燃燒的燃料。植物體的主要成份是碳水化合物所形成的纖維素與木質素,在相當的熱原下很容易產生熱解並引起燃燒。從實驗室得到的結果發現,木材在325℃左右就可以引燃,所以一片茂密的森林也意味著有充足的燃料。但是,不同樹木的樹型結構各不相同,因此影響不同林型著火的難易程度,例如熱帶雨林闊葉樹的樹葉為革質且寬闊、樹形疏散展開,不易引燃與傳播火焰;松樹則是以細緻的松針佈滿平展的枝條,呈緊密三角形,不但容易著火,也能讓火焰持續;松針則富含松脂,在250℃左右就會釋出可燃的揮發性氣體幫助燃燒。

野火燎林

森林植物在種類、組成與生長上的差異,是由於氣候影響所致,而野火則依森林著火的難易度,透過一定的週期、季節及強度,來控制森林應有的面貌。高溫潮濕的熱帶與亞熱帶,野火特性為800~900年的火週期、不明顯的火季節與火強度,因此鮮少能主宰熱帶雨林的形態。四季分明的溫帶則不同,美國北方野火以150~300年為火週期,有明顯的火季節、強度高,主導柱松(lodgepole pine)定期全面毀滅後重生密林;美國西海岸野火卻以5~25年的火週期、明顯的火季節及低強度地表火,不斷干擾西部黃松林成為巨木疏林景觀。同樣的,生長在台灣大甲溪的二葉松原始林也類似美國西部的黃松林,受到週期短、季節明顯及強度低的野火不斷干擾,只能發展成大樹聳立在曠野間的稀疏林型。

植物社會依野火宰制的力量決定其生存與組成的方式,生態學家認為這是演化的結果。他們認為,在野火的威脅下,植物為了適應火的來臨,必須有特殊的方法確保生存並傳遞給子孫。例如美國北方的柱松為因應毀林大火的來臨,會以蠟質樹脂彌封毬果並長期不落地以保護成熟種子,待大火來臨時把蠟封毬果烤裂,至火災後種子才飛散出來,這時大火已為種子備好佈滿灰燼的苗床,使它們可以順利發芽。而美國西部的黃松則須盡速增厚樹皮,以保護樹幹內部不受經常的火燒。這是物種為適應環境改變而必須演化出來的特性,這類植物不但不怕火,更藉野火保持它們的生存競爭優勢,因此稱為「賴火植群」。一旦野火在這類森林受到抑制,原有森林不是被其他種類取代,就是族群內個體自相競爭,一旦野火來臨便全林毀滅而無法重生。

控制還是失控?

遠古人類深知野火與森林間自然運行的法則,視野火為自然界管理森林的工具,如此才有健康的森林環境,得以不虞匱乏地容身其間,即順行自然法則而生活。人類文明日益發展,森林是不可或缺的資源,為確保資源充足永續,人類以「生產最多林木」的原則來管理森林,野火成為破壞森林的一種可怕災害。於是,「森林火災」成為人類給野火的「文明」定義,野火成為森林大敵,防範及迅速有效撲滅森林野火變成保護森林的第一要務。過去100年來,防火與滅火技術控制了大部份森林野火,並獲得空前的成功。美國原本每公頃只有75~100株巨木高聳的西部黃松疏林,逐漸變成每公頃500株的密林;台灣大甲溪上游的二葉松原始林,早期每公頃不到400株,經過防火、滅火之外再加強造林,每公頃已經鬱閉達2500~3300株。一旦野火光顧這樣的森林,常因燃料過多使燃燒強度更猛烈,而使全林遭到毀滅。

過去100年來,世界各地控制野火的做法相當類似,野火受抑制下的森林幼樹密生,過多樹木等於累積了大量燃料,造就了全世界各地森林大火時代的來臨。1987年,中國大陸東北先以燃燒一個月的大火開啟序幕,這次焚林大火燒遍一萬平方公里的林地;1988年,美國黃石公園也以三個月的烈焰,肆虐1萬4000平方公里林地,展示野火反撲的訊息。1990年代森林野火全面來臨的現象更是確切而明顯,發生地點不再局限於溫帶地區︰1993年台灣玉山延燒七天的森林大火震驚大眾,媒體形容為林業史上空前的浩劫;1994年澳州雪梨大火讓許多人無家可歸;1997年印尼加里曼丹森林大火形成大面積霾害,且導致一架飛機失事,200餘人喪生;溫帶國家如美國、加拿大、蒙古、俄羅斯更是大火連年。

21世紀之後情況更惡化,2000年美國發生了12萬次森林野火,2002年更打破過去50年的紀錄,美國為了救災耗費了400億美元;2001年12月澳州雪梨再次發生森林大火,火線直逼城市住宅。面積不大的台灣也飽受野火之苦,2001年梨山林火動員了數百人搶救,而在2002年5月,在梨山林火跡地數公里外的武陵,更烈的森林大火讓人幾乎束手無策,延燒六天動員了1300人搶救,最後得靠老天下了一場及時雨才解除危機。2002年火季結束前,台灣已發生165次大小森林野火,是過去年平均數的五倍。人類雖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與野火對抗,但大火常常還是吞噬了所有林木,直到有天候轉變的幫助才能撲滅,大火過後,人類辛苦建造、保護的森林幾乎沒有多少能夠搶救下來。

森林健康計畫

為了應付愈來愈多的森林野火,世界各國投入更多的研究經費,例如運用新衛星系統做全球野火監測、進行大火的實驗與模擬以更新漸不適用的林火行為預測模式、設計更快速有效的滅火工具等。但生態學家認為,這些作為無法解決問題,改善森林燃料累積與過量的問題才是根本解決之道。他們的建議很簡單,就是把火引回那些賴火更新的森林,讓火遂行它在森林裡清理燃料的角色,可以說是暫停21世紀的時鐘,穿越時光隧道回到17世紀。這個論調已獲得認同,美國總統布希在2002年8月到達美國西部,目睹俄勒岡州大火肆虐的慘狀後,很堅決地宣佈,美國決定啟動生態學家建議的生態恢復工程,他向國會提出「啟動森林健康計畫」,讓火與森林回到自然的關係。

2002年美國火季結束後開始進行這項計畫,先驅工作是以疏伐或人工計畫性引火的方式,先使各地的燃料減量。這一計畫可以說開啟了新的野火觀念,改變了防範與控制野火的舊思維模式,重新認識野火在生態系中的功能,並讓它扮演應有的角色。這個改變是人類與野火大戰近百年來的珍貴收穫,就像史前人類祖先一樣,把野火當成森林的朋友。美國的這項計畫,相信會成為世界各國的參考,並改變現行對野火的作為與模式。

TOP

閃電裡的秘密
A BOLT OUT OF THE BLUE

【摘  自】科學人雜誌2005年6月號
【中文章名】閃電裡的秘密
【外文章名】A BOLT OUT OF THE BLUE
【作  者】杜葉 ( Joseph R. Dwyer )
【譯  者】張雨青

知識分類:地球科學、物理、天文

閃電會產生大量的Χ射線。從雷雨雲觀測到的巨大輻射爆發,竟是γ射線,能量是Χ射線的40倍。

閃電劃過天際,會放出25萬電伏特的能量。這麼高的能量從何而來?

閃電是惡劣天候之下,格外令人不安的現象。它在美國境內所造成的傷亡,更甚於颶風或龍捲風。閃電的來襲毫無預警,有時頭頂除了一片萬里晴空外,什麼也沒有。我所居住的美國弗羅里達州中部,雷暴在夏季是家常便飯。因此,「陽光之州」的居民,常得窩在家中打發午後時光,以躲避從天而降的致命一擊,還真是諷刺呢!

全球各地每天約發生400萬次閃電,在其他行星上也觀測得到雷電。不過,縱然我們與閃電關係密切,但是對其成因卻依舊毫無概念。許多人都誤以為,閃電之謎已於1752年由富蘭克林用家喻戶曉的風箏實驗解開了。

富蘭克林雖然證明了閃電是一種電學現象,但科學家迄今卻還在努力鑽研雷暴如何產生電荷,以及閃電如何發生。有些物理學家假定,閃電可能其實和外太空脫不了干係,與在大氣中引發高速電子流的宇宙射線(從太空轟向地球的高能粒子)有關。

研究人員最近發現了一種研究閃電的新方法:測定閃電自雲端直擊地面時所放射的X射線。過去幾年來,我們的團隊已測得來自於自然閃電,以及雷暴期間發射火箭所激發人造閃電時產生的X射線。由結果可看出,閃電可能藉由迸射出高速電子,劃出一道道鋸齒狀的導電通道。然而,閃電如何使這些電子加速,卻極為令人費解。為了解開這個謎,我們正於弗羅里達州建立一處X射線探測器陣列。

比靜電火花更奇特

從某些方面看來,閃電像個大型的靜電火花。想像一下你在走過一片地毯後,觸摸門把時所產生的那種普通靜電火花。當你踏過地毯,鞋子會摩擦出電子,身體便累積電荷,電荷在你和房內其他物品之間產生電場。對微弱的電場而言,空氣是優良的絕緣體(電子附著到氧原子上的速度,大於受衝撞而游離的速度),並不會有可觀的電流流通。然而,手指接近門把之際,電場會局部增強。一旦達到每公尺約300萬伏特這個臨界值(稱為崩潰電場),空氣即成為導體並開始放電──電流連繫了空氣的間隙。

雷暴的帶電與摩擦地毯放電的例子有部份雷同。地毯上鞋子的這個角色,在雷暴內部很可能是由那些穿過冰晶與水滴而落下的軟雹(霰)擔綱,而精確的機制仍眾說紛紜。這些粒子相互碰撞時,會摩擦出電子而帶電。正負電荷受上升氣流與重力的影響而分離,產生電場。不過,我們若嘗試以門把這個角色進一步類比,就會碰上一個大問題:數十年來,由氣球、飛行器與火箭進入雲層內直接測量的結果,鮮少發現每公尺20萬伏特以上的電場。這麼弱的電場,不足以像我們碰觸門把時那樣使空氣導電。

直到最近,科學家已鎖定兩種解釋來解開這個難題。第一種可能是,雷暴內部確實存在著更強的電場,只是局限於相當小的範圍內,以致難以量測。這樣的說法雖然在觀測上無法完全排除,卻也令人不盡滿意,因為這不過是用另一個問題取代原有的問題罷了:雲層如何在這麼小的範圍內形成強大的電場?第二種解釋得自於實驗結果,當雨滴或冰粒釋放到空氣中時,引發放電所需要的電場會大幅削弱。遺憾的是,雨或冰的加入,僅解決了部份矛盾,雷暴中的電場顯然還是太弱,無法產生一般的放電現象。

科學家也不確定閃電如何能在空中傳送數公里。這個過程起於「導閃」(leader)的形成,導閃為一炙熱的通道,能游離空氣並將電荷做長距離傳輸(見右頁〈閃電,稍縱即逝!〉)。有趣的是,導閃並非是連續的,而是循著一連串斷斷續續的軌跡擊向地面。然而,這一切究竟如何發生,則帶有幾分神秘。為了模擬這些過程,研究者所做的努力仍未竟全功,這些難題已令許多領域中的科學家,包括我在內,懷疑是否錯失了某些重要的線索。例如,將閃電完全視為像門把上的靜電火花一般普通的放電現象,或許並不正確。結果我們發現另一種更不尋常的放電型態:逃逸崩潰(runaway breakdown)。

一般的放電中,所有的電子因為與空氣分子持續碰撞而受阻,因此移動較為緩慢。碰撞會產生有效阻力,就像開車時將手伸出車窗的感受:阻力隨車速增加而變大,車速減慢即變小。但如果電子的速度夠高(至少每秒600萬公尺,約相當於光速的2%),則電子行進越快,阻力反而越小(見91頁曲線圖)。如果有強大電場使高速電子加速,則阻力的降低使該電子移動得更快,進而降低阻力,以此類推。這類逃逸電子可加速到接近光速,獲得巨大能量,並引起放電,這就是所謂的逃逸崩潰。

不過,這個過程必須有一群具有高初始能量的種子電子存在。1925年,蘇格蘭物理學家威爾森(C.T.R. Wilson)首先提出,放射性同位素的衰變,或宇宙射線粒子與空氣分子的碰撞,可能產生高能電子,奔竄於雷雨雲內部的電場中。然而,威爾森的模式預測,放射性衰變以及宇宙射線撞擊所產生的逃逸電子太少,無法引起閃電。

1961年,俄國莫斯科列比德夫物理研究所的古爾維奇(A.V. Gurevich),對逃逸電子的機制提出另一種假說。古爾維奇提出,在很強的電場中,直接加速無處不在的低能量自由電子,可產生大量逃逸電子,從而規避了威爾森所遭遇到高能種子電子不足的問題。為了創造出這類逃逸電子,古爾維奇所採用的暴力法(brute-force method),電場強得令人難以置信,以致部份低能量電子迅速加快,並越過能量門檻而得以逃逸。這種機制的難處在於,必要的電場強度約為一般崩潰電場的10倍,自然也高於雷暴區所觀測到的電場。總之,物理學家似乎搞錯了方向。

終於,一種新概念於1992年浮現,有希望詮釋雷暴內部發生了什麼事,並說明閃電的成因。古爾維奇與美國馬里蘭大學的密立克(G. M. Milikh),以及美國洛沙拉摩斯國家實驗室的羅斯杜普利(R. Roussel-Dupre)共同提出「相對性逃逸電子崩瀉(RREA)」模式。依此模式,逃逸電子會自行創造更多高能量種子電子。它們猛力衝撞空氣分子,撞出其他高能電子。這些被撞出的電子隨後四處奔竄並與更多空氣分子碰撞,又產生更多的高能種子電子,以此類推,結果造成高能電子大崩瀉效應,其規模隨著時間與距離呈指數成長。由於這個過程只要一個高能種子電子就能啟動,因此持續性的宇宙射線碰撞與放射性衰變,即足以觸發逃逸電子的崩瀉效應。而且,只要在具有強電場的區域內,崩瀉效應將會近乎無限制的持續擴大,導致逃逸崩潰。

再者,這個新的逃逸崩潰模式有別於古爾維奇的舊假說。它所需的電場,僅為乾燥空氣中發生一般崩潰的1/10。在發生雷暴的高空,空氣密度低於海平面,這類逃逸崩潰所需的電場約為每公尺15萬伏特,輕易的落在雷暴的實測值範圍內。的確,雷雨雲內所觀測到的最大電場約等於逃逸崩潰所需的電場,這或許並非巧合;我計算出在更高海拔處,逃逸崩潰會讓電場更有效的放電。

正常放電時,所有電子的能量都不高,而且行進速度十分緩慢,因此,靜電火花所發出的電磁輻射,能量最高僅及於紫外光範圍。但逃逸崩潰中,高速運動的電子使大量空氣分子游離,並產生高能的X射線與γ射線,這個現象就是眾所周知的「制動輻射」。因而,檢驗逃逸崩潰的途徑之一,就是搜尋X射線。

超人眼中的閃電

前有威爾森假說的啟發,後有古爾維奇的研究,科學家自1930年代起,即試圖觀測源自於雷暴與閃電的X射線。這類測量極費工夫,而且直到最近所得到的,多半是模稜兩可的結果。難處之一在於,X射線在大氣中的行進距離不長,通常離源頭數百公尺之內就被吸收殆盡。另一問題則是,雷暴是個電磁雜訊充斥的環境,而閃電更是射頻雜訊的大放射源,可在數公里外造成類似調幅收音機中聽見的雜音。偵測X射線必須記錄微弱的電子訊號,如果想在閃電附近進行這類測量,無異於在喧鬧的餐廳裡傾聽一段談話。由於難以區分何者是X射線所產生的真訊號,何者又是發自射頻的假訊號,因此許多早期的結果不易為人所接受。

1980年代,美國華盛頓大學的派克斯(G. K. Parks)與麥卡錫(M. McCarthy)等人運用飛行器進入雷暴內進行觀測,讓局面變得更有意思了。其後,現任職於美國新墨西哥礦業與科技學院的厄克(K. B. Eack)及同仁,則以探空氣球對雷雨雲內部進行一系列探測。這些觀測結果提供了引人入勝的線索:雷暴偶爾會迸射大量X射線。沒有人能分毫不差的指明這些X射線的來源,但輻射似乎與雲層內部增強的電場有關。有趣的是,X射線有時正巧在閃電出現之前放射,在閃電一發生時即嘎然而止。這或許是由於閃電形成短路,使引起逃逸崩潰所需的電場消失之故。

除了逃逸崩潰之外,研究人員不知還有何種機制,能在地球大氣中產生如此大量的X射線。其他與閃電有關的現象,都無法放射出X射線。儘管閃電能將空氣加熱至30000℃,達太陽表面溫度的五倍,但實際上這樣的溫度下並不會有X射線產生。

2001年,科學家總算找到了X射線與閃電之間的直接關聯。美國新墨西哥礦業與科技學院的摩爾(C. B. Moore)和同事們,記述他們從高山頂上發生的數起自然雷擊事件中,觀測到的高能輻射可能是X射線。與早期飛行器與氣球觀測結果不同的是,這種高能輻射似乎發自閃電本身,而非雷雨雲內部的大範圍電場。而且,放射似乎發生於閃電的第一階段,亦即導閃自雲端移向地面之際。這是前所未有的發現。

這就是我研究的切入點。身為物理學家,我一向對X射線與γ射線的成因感興趣。儘管這類輻射在太空中隨處可見,因真空令高能粒子得以暢行無阻。不過,它們在地球上卻希罕得多。因此,古爾維奇、密立克與羅斯杜普利的逃逸崩潰模式指出,如日焰這類事件所產生的同一種X射線,也會自雷暴與閃電生成,使我為之著迷。我決心一探自家後院屢見不鮮的雷暴,親自證實這些傳說中的X射線是否真的存在。

2002年,我在弗羅里達理工學院的研究小組,得到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的贊助,與弗羅里達大學的烏曼(M. A. Uman)團隊合作,展開一項行動,有系統的自閃電中搜尋X光放射。為了降低假訊號的干擾,我們將靈敏的X射線探測器設置於厚重的鋁箱內,隔絕濕氣、光線與射頻雜訊。我們的儀器裝設於美國弗羅里達州布蘭丁營的國際雷電研究與試驗中心(ICLRT)。ICLRT由弗羅里達大學與弗羅里達理工學院負責營運,擁有觀測閃電的配備,尤其是觀測與閃電相關的電磁場與光的放射。此外,該設備亦能運用小型火箭,於自然雷暴中以人為手段激發閃電。

當ICLRT上空發生雷暴,地面的電場亦達每公尺數千伏特,研究人員便從木造高塔上發射一公尺長的火箭。火箭會鬆開一捲包覆著薄層克維拉纖維的銅線,線的一端與地面接觸。當火箭上升到700公尺,垂下的接地線使火箭頂端的電場增強,引發向上傳播的導閃,一路蛇行進入雷雨雲內。而自地面竄升進入導閃的電流,會快速將導線汽化。約半數的發射任務會從上空的雲層引發閃電,而雷電通常會擊中火箭發射台。

自然及人造的閃電,通常皆由數個閃擊所構成。對人造閃電而言,每個閃擊的發生,都呈一束向下傳播的電荷,稱為突進導閃。近地面處,突進導閃大致依循火箭與引線所遺留的軌跡,於行進間將負電荷自雲間向下導引,並使所經通道的空氣游離。一旦突進導閃連接至地面,就會形成短路,並產生強大的電流脈衝,在通道內流通,稱為「回擊」。回擊產生的電流會迅速加熱通道,形成可見光而映入我們眼簾,隨後熱空氣的快速膨脹,則造成響雷傳入我們耳中。回擊後可能尾隨著另一個突進導閃,整個過程於是再來一次。接二連三的快速閃擊,則是使閃電通道閃爍的主因。

自然閃電中,扮演火箭一角的則是步進導閃,它沿著被游離的軌跡徐行,以鋸齒狀的步姿自雲間延伸至地面。然而,自然閃電的後續閃擊,則由突進導閃啟動,與人造閃電極為相似。研究人造閃電的好處,在於可精準控制雷擊的時機與位置,且實驗能一遍又一遍重複進行;每年夏季,ICLRT總要製造幾十次閃電。

說實話,長久以來見多了負面又模稜兩可的X射線觀測結果,使得我們在ICLRT架設儀器之初,其實並不指望能測量到任何源於閃電的X射線。因此,在完成首次人造閃電的觀測後,我把數據擱了一週以上。等到終於和我的研究生戴耶(M. Al-Dayeh)一塊兒坐下,將X射線探測器中的數據繪成圖表時,我差點從椅子上跌下來。令我與幾乎所有人都大吃一驚的是,我們發現人造閃電幾乎每次都產生大量的X射線。的確,X射線的閃現甚強,曾經令我們的儀器受輻射影響而短暫失靈。

翌年的後續實驗發現,X射線的放射起於突進導閃,其中有部份可能來自回擊發生之初。這些X射線的能量達25萬電子伏特左右,相當於胸部X射線檢查的兩倍能量。且X射線並非連續放射,而是以每百萬分之一秒迸放一次的型態快速發生。凡人若有超人般的視覺而看得見X射線,閃電看起來將與往常所見大異其趣:導閃向下傳播時,映入眼簾的會是一連串快速閃爍的強光從雲端下降。閃光接近地面時會增強,隨著回擊開始瞬間的極強爆發而告終。隨之而來的電流脈衝在可見光下雖然耀眼,但在X射線下看來卻是一片漆黑。

觀測閃電所產生的X射線,可說明電子獲得充份加速而產生制動輻射的過程中,逃逸崩潰必定牽涉其中。但結果發現,我們的測量結果與古爾維奇、密立克與羅斯杜普利所發展的相對性逃逸電子崩瀉模式不甚吻合。我們觀察到的X射線,能量比崩瀉模式所預測的低得多,爆發強度則超出預期甚多。事實上,觀測結果顯示,導閃所造成的電場,強度遠遠高於大家先前的認定。諷刺的是,至目前為止,我們的實驗暗示,導閃的作用機制與古爾維奇於1961年提出的舊逃逸崩潰模式較為相似。該模式所需的電場甚強,以致當初乏人問津。閃電究竟如何產生如此強大的電場,至今仍是個謎,不過更進一步觀測X射線應可提供線索。

自從初次發現人造閃電所放射的X射線以來,我們也觀測過數次擊中ICLRT的自然閃電。這些數據展現了步進導閃階段中,美妙的X射線放射,印證了先前新墨西哥礦業與科技學院的探測結果。再者,X射線的快速迸射恰於導閃下行之際同時發生,這項結果證實逃逸崩潰與步進過程有關,也決定了閃電的去向與分枝方式。類似的機制也在後續閃擊的突進導閃階段中發揮作用。

簡而言之,自然閃電所放射的X射線與人造閃電極為相似,逃逸崩潰是地球大氣中常見的現象,這個概念已逐漸明朗。即使空氣分子阻礙高速電子的加速,我們仍然在空氣密度最高的地面附近,目睹了逃逸崩潰的證據。(我們所觀察到的X射線,多半來自閃電通道底部100公尺左右。)因此,在發生雷暴的海拔高度,逃逸崩潰的發生也許更為頻繁。

雷暴的背後

發生在雷雨雲內部的閃電又是怎麼回事?過去幾年,研究人員建立了一套希望無窮的模式,說明宇宙射線衝擊產生的粒子雨(particle shower),如何搭配逃逸崩潰而造成閃電。僅靠一個高能種子電子,即可造成逃逸電子的大規模崩瀉效應,而宇宙射線簇射,動輒數百萬個高能種子電子同時蜂擁而至,所引起的放電規模絕對驚人。如此劇烈的放電使該處的電荷大幅增加,因而可能造成崩瀉前端電場的局部增強。這種作用可能類似門把附近的手指頭,使電場短暫增強到一般電崩潰的發生點。

去年夏天,我們在ICLRT進行的實驗,得到了一項迷人的證據,可支持雷雨雲內部有逃逸崩潰現象。當季最後一次火箭發射期間,我們在距閃電通道650公尺處設置的三具探測器,意外測得一次能量很高的巨大輻射爆發,並非X射線,而是γ射線。單一γ射線光子的能量高達1000萬電子伏特,較我們先前自導閃觀測到的X射線高出40倍左右。那些把科學家想成冷靜又拘謹的人,真該看看我們目睹電腦上顯示出γ射線閃光數據時的反應。不明就裡的人,可能會以為是我們支持的球隊在超級盃中剛完成了致勝的達陣得分。

基於對閃電通道電流、電場以及γ射線特性的測定結果,我們推論放射源可能在數公里高的雷雨雲內。我們沒料到會在這種高度見到γ射線,因為大氣會吸收這類輻射。但顯然放射源的強度相當高,以致部份光子仍可抵達地面。這個發現說明,雷雨雲內可能發生逃逸崩潰的過程,與人造閃電的發生有關。我們的觀測結果證明,在地面上研究這種現象是可行的,在實驗操作上遠比將探測器搭載在飛行器或氣球上來得容易。此外,科學家最近也發表一項報告,在600公里外的軌道上繞行地球的高能太陽光譜影像衛星(RHESSI),也測得與雷暴有關的類似γ射線爆發。

在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的額外補助下,我們現正將ICLRT的X射線儀器數量由5套擴充至36套以上,涵蓋布蘭丁營內一平方公里的區域。擴充後應可提升我們研究自然及人造閃電的能力,並增加從雷雨雲探測到γ射線的機會。在電場測量難度極高處,X射線與γ射線可做為輔助確認電場強度的探針。此結果應能令我們對引發閃電並助長其傳播的崩潰過程,得以有更深入的了解。

利用X射線研究閃電還算很新的手法,也因此幾乎每次實驗都會發現以往未知的新鮮事。我們已明白閃電不只是像觸摸門把時產生的那種尋常靜電火花的放電,它們牽涉更另類的放電現象,會產生逃逸電子與X射線。由於X射線使我們得以透過全新途徑觀察閃電,因此這種研究或許終能助我們一臂之力,解開富蘭克林在兩個半世紀前就已埋首苦思的謎題。 (本文出自SA 200505)

TOP




版權所有‧未經授權‧禁止轉貼節錄

智慧藏學習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 100 台北市中正區南昌路 2 段 81 號 8 樓
電話:(02)2393-6968  傳真:(02)2393-6877
如有任何意見請E-mail至:service@wordpedia.com
©2003 Wordpedia.com Co.,Ltd. All Rights Reserved.
建議最佳瀏覽解析度:IE5.0以上版本 800x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