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教育專題 ◎ 2008-07-02
══════════════════【立報】═══════════════════
教 育 專 題 深 入 報 導《2008-07-02》

本期內容
  ◎教育論壇:立刻停止量身修法 
  ◎英語充電站:英文「悅」讀是提升語法與修辭功能的捷徑 



教育論壇:立刻停止量身修法
  ■羅德水
為解決部分縣市國中、小校數較少,導致校長任滿後可能需回歸教職的問題,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於6月25日,初審通過由嘉義市立委江義雄領銜提案的《國民教育法》第9條條文修正草案,未來國中未達15校或國小未達40校之縣市,校長遴選委員會得遴選連任中的現職校長。

修正後之《國民教育法》第9條第3項條文如下:

縣(市)立國民中、小學校長,由縣(市)政府組織遴選委員會就公開甄選、儲訓之合格人員、任期屆滿或連任任期已達2分之1以上之現職校長或曾任校長人員中遴選後聘任之。但縣(市)學校數量國中未達15校或國小未達40校者,得遴選連任中之現職校長,不受連任任期已達2分之1以上之限制,其相關規定由縣(市)政府定之。

針對此次修法,筆者表示強烈反對之意,理由如下:

其一,此次修法破壞校長遴選精神與教育法制:自從《國民教育法》於88年2月3日修法賦予國民中小學校長遴選法源以來,各縣市國中小校長即由官方派任改為遴選產生,儘管各界對於現行國中小校長遴選方式多所批判,然而,各方都無法否認的是,校長遴選之立法精神,旨在為學校找到優秀校長,而非為校長謀求出路。詎料,立法院不僅無力督促各級主管教育行政機關落實校長遴選精神,甚至繼民國93年9月1日放寬「連任任期達2分之1以上」之現任校長均可參加遴選後,再次為小型縣市之現任校長大開轉任的方便之門,立法院此舉無異將使現行校長遴選之規定形同具文,嚴重破壞校長遴選精神與教育法制。

其二,校長任期屆滿回歸教職才是常態:威權時期之中小學校長選任有二大特色,一為官派,一為終生職,在「校長遴選」條文入法後,《國民教育法》第9條第2項業已增訂:「國民小學及國民中學校長在同一學校得連任一次。任期屆滿得回任教職。」另,《高級中學法》、《職業學校法》均有類似規定,易言之,就法制面來說,校長任期屆滿回歸教職才是實施校長遴選制度後的常態,讓人匪夷所思的是,此次立法院竟以擔心校長任滿後可能需回歸教職作為修法理由,無異是倒退修法。

本案之所以由嘉義市立委江義雄領銜提案修法,其壓力來源不言可喻,嘉義市相關教育組織、乃至於全體教師同仁,應團結起來表達嚴正反對之立場;其他縣市選出的立法委員更沒有支持退步修法版本的理由,各界應回歸教育專業看待此一修法。

無可諱言,自中小學校長實施遴選制度以來,各縣市確實有不少問題亟待改善,讓人遺憾的是,過去幾年不但不見國會議員提出進步版本,或嚴格督促主管機關落實校長遴選精神,甚至竟反過來再三為現職校長大開方便之門,立法者淪為傷害教育法制者,豈不荒謬?企盼立委諸公懸崖勒馬,立刻停止量身修法,以維護校長遴選基本精神。

(教師)
(回目錄)



英語充電站:英文「悅」讀是提升語法與修辭功能的捷徑
  ■李振清
英文「悅」讀(voluntary reading)是擴張英語詞彙、熟悉語(文)法、提升語用與修辭等功能的基本途徑;藉此可進一步培養學生的英文閱讀樂趣,從而汲取廣泛知識,開創多元知能。美國華府著名的華人資深記者傅建中先生(筆名為「聞亦道」)在旁徵博引、生動詼諧的《英文無所不談》一書中,引經據典地說明「邊學英文,邊看天下」的訣竅。這是有智慧的人之作為,同時也明確點出學習英語文的秘訣與樂趣。

正視學習英語文的國際功能

學習英語文已經成為各國人士的「全民教育」。台灣當然也不例外。2005年3月7日的《新聞週刊》(NEWSWEEK),繼1982年11月15日的「English, English Everywhere」專題分析報導後,再度以「Who Owns English? Non-Native Speakers Are Transforming the Global Language」為封面故事,強調英語無遠弗屆,並由量化衍生質化的國際事實,其中耐人回味的一句名言是:

English is the language of business, technology and increasingly, empowerment. (Newsweek 2005: 45)

英語已經成為商業與科技的語言,而自我加持(提升)則愈來愈需依賴它。

把這兩篇《新聞週刊》的經典之作前後對照,令人不能不覺察到英語文能力對國家長遠發展與個人生涯規劃的重要性。要提升英語文能力來落實終極目標,則應以廣泛「悅」讀英文來奠定其基礎。

高中生想要在不斷創新的大學學科能力測驗(學測),及指定科目考試(指考)中獲取高分,首先應在老師的指導下,積極培養英文「悅」讀的習慣。大學生更應延續高中的英文基礎,進一步跨領域地廣泛悅(閱)讀各種類科的英文書籍、報紙、雜誌及網路專文,如此方能造就成為具有國際宏觀與全球競爭力的21世紀公民。

遺憾的是當前的高中與大學英(外)語教育,已逐漸偏離了英語能力培養的正軌,造成 Maurice Miller早在1978年所指出的學生「閱讀貧乏」(reading-deficit; reading deficiency)危機。(參考Maurice Miller在ERIC所發表的專文:Readability of Magazines of Interest to Reading-Deficit Students,及Connie C. Hettinger在1982年發表於The Journal of Early Adolescence, Vol. 2, No. 3的論文:The Impact of Reading Deficiency on the Global Self-Concept of the Adolescent)。

目前高中階段的英語文教育,本末倒置地捨正常教學,反向實施密集補習,與死背英文文法規則,卻缺乏有益知能與思考的的閱(「悅」)讀能力培養,與「邊學英文,邊看天下」的樂趣與願景。重視閱讀素養(reading literacy)的英語教學模式與設計,不但能有效提升「指考」與「學測」的英文成績,同時也可實質奠定進入大學後的多元學習成效,並逐步培養國際宏觀、充實現代知識。

有鑑於此,本文將推介5本簡明易讀、導引文法、詞彙、思想啟發的當代英文暢銷書,證明英文「悅」讀的簡易性、多元功能與無限樂趣。證諸當前的大學英文指考與學測,此種策略更為有效。

指考與學測反映出的英語教學問題

自91年起全面實施的「大學多元入學新方案」,採用學科能力測驗(學測),及指定科目考試(指考)作為大學校系甄選高中畢業生的依據。其中的英文考科成績,無論是「學測」或「指考」,明顯反映台灣高中畢業生的英文學習成就,與基本英語文能力,正每況愈下。

在「96學年度指定科目考試試題分析──英文考科」報告中,大考中心的研究員游春琪女士(2008),藉由「定性分析」(qualitative analysis)與「定量分析」(quantitative analysis)的原則,分別(1):探討試題內容結構之題數、配分、文字閱讀量、取材、測驗目標等;(2):依據大學入學考試中心所提供之統計資料,分析考生之人數、成績分布、各試題的難易度、鑑別度、信度與選項分析等。

從大考中心發佈的統計資料可看出,高中生的英文能力表現,已經明顯由早期的「雙峰」,惡化為「低分單峰」現象。等到這些英文能力欠缺的高中畢業生進入大學之後,絕大多數的學生根本看不懂原文書籍,進而排斥英文,並退而求其次地大量選用翻譯教本;一般的學習動機跟著日趨低落。待大學畢業進入職場後,大家才真正領會到「書到用時方恨少」的徬徨。於是為了爭取就業機會,寧可花大錢積極補習英語文「聽、說、讀、寫」實用能力,形成社會上不正常的時間與金錢的浪費現象。影響所及,政府部門的英語文品質,也隨著低落。這種現象可由英文文書與政府的英文網站品質和維護情形看出。

要杜絕這種當前日益惡化的英語教育現象,除了高中英語教師要有英文「悅」讀素養外,大學教師也要能有效提升教學品質,與廣用英(原)文讀本教學的策略。如此,方能藉由較為正常的高中英語教學成效,納入大學裡有效的多元教學與學習內涵。

當代的英文作品可讀性高

高中生與大學生由於「閱讀貧乏」,以致於無法培養「悅」讀能力的原因,主要出於老師的英語教學策略與觀念,以及學生本身對英文的排斥性和恐懼心理。事實上,包括《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