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第254期
 http://www.wordpedia.com 每週三發報|2008.07.09  
研發學習科技‧創新知識價值
【第254期】珍惜海洋寶藏!


熱帶台灣怎麼會有冰河?為您解開台灣氣候變遷的黑盒子!

【熱帶冰河‧台灣】七月正式上市,預告片先睹為快!


  「英文環境」直接影響 學習英文的效果,《視覺系英文》透過實景照片,帶你到北美實際生 活環境中學好英文。
  >>我要學英文

美麗的大海正面臨生態危機,有些海域因為植物與藻類過度生長,氧氣不足,導致海中生物大量死亡,你能想像有一天海浪捲起的不再是雪白的浪花,而是成群的魚類屍體嗎?在享受大海提供的天然消暑功能時,別忘了好好珍惜海洋帶給人類的一切。

【東方 vs. 西方】

【東方觀點】

海洋
ocean and sea

【摘  自】中國大百科全書
【漢語拼音】haiyang
【中文詞條】海洋
【外文詞條】ocean and sea
【作  者】沈燦燊

知識分類:分類檢索/地理學/地理學/自然地理學/水文地理學/水圈/海洋

地球上廣大連續的鹹水水體的總稱。海洋的中心主體部分為洋,邊緣部分為海,海與洋彼此溝通組成統一的世界大洋。世界大洋分為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近期人們又把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南部圍繞南極大陸的水域稱為南大洋。海一般分為邊緣海和地中海兩類,前者指毗連大陸邊緣的海,後者則是位於大陸之間,有海峽與海洋相通的海。

球上海洋面積約3.6億平方公里,佔地球總面積的71%。海洋總水量約13.38億立方公里,其中太平洋水量最多,北冰洋最少。

海洋是水分循環的水汽源地,也是供給大氣熱量的主要能源區,對大氣圈和水圈中的水汽和熱量交換起著決定作用。

海水性質 海水由溶解鹽類、有機化合物、氣體,以及膠體和固體顆粒組成。各種化學物質共佔海水總體積的3~4。目前已知海水中有80多種化學元素,其中主要元素為氯、鈉、鎂、硫、鈣、鉀、溴、碳、鍶、硼、氟等11種。海水中所含各元素的量幾乎保持恆定。世界大洋的平均含鹽量接近35。因受降水、蒸發的大小及洋流性質的差異和近岸徑流的影響,海洋各處鹽度分布是不相同的,而以赤道海域鹽度較低,南、北緯20°附近海域最高,向高緯海域遞減。

海水物理性質包括水溫、密度、水色和透明度等。全球大洋表面年平均溫度為17.4℃,以太平洋最高,印度洋次之,然後依次為大西洋、北冰洋。整個大洋的平均水溫為3.5℃。

海水密度受鹽度、水溫和氣壓三者的影響,用表示,習慣上指海水比重。在一個大氣壓條件下,溫度為0℃,鹽度為35時,海水的密度為1.02768。全球海水密度由赤道向高緯遞增。

水色和透明度是由海水光學性質與懸浮微粒的顏色決定的,通常淺海區由於泥沙多,浮游生物量大,水層混合強烈,溫度變化大等原因,水色低,透明度小。大洋則相反,大洋的亞熱帶海區水色最高,透明度最大;熱帶次之;寒帶更次之。寒流區和暖流區水色和透明度也不相同,暖流比寒流水色和透明度大得多。世界上透明度最大的海區為馬尾藻海區。

海水運動 海流、潮汐、波浪是海水運動的主要方式。按成因不同,海流分為風海流、密度流兩類。風海流由風切應力作用生成,密度流則由不同的壓力梯度(由於水溫、鹽分分布不均引起)形成。世界大洋表層流主要為風海流,其環流系統與行星風系基本對應,並受海陸分布影響。巨大的洋流系統是高低緯度熱交換的重要動力,也是地球上能量平衡的一種動力,影響和調節著沿岸地區的氣候。

潮汐為日月引潮力作用下的海水運動,包括垂直運動的潮汐和水平運動的潮流。潮汐類型分為全日潮、半日潮和混合潮。潮流在海洋中是旋轉流,近河口漸變為往復流,潮流型與潮汐型相應。

海洋中的波浪以由風力引起的風成波為主,波向與盛行風向密切相關,波高則與風力有關。大洋中太平洋的風浪較小,在南緯40°附近的三大洋區,因終年吹颳強烈而穩定的西風,風力很大,故常產生15米高的巨浪,有“咆哮四十度”之稱。

海洋資源 海洋擁有豐富的資源。據估計,世界海洋每年可提供的水產品可達2萬億噸,迄今人類從海洋中取得的漁獲量只及此數的三分之一。海洋無脊椎動物的潛在資源還相當大。豐富的海洋浮游生物可作為人類食物的一個來源。發展海水養殖事業也是利用海洋資源的一個重要方面。估計大陸架海底石油的可能儲量接近2500億噸,開發前景遠大。大洋底的錳結核總儲量達3萬億噸。錳結核中除含錳、鐵外,並有鎳、銅、鈷等30多種金屬和稀有元素。鈾在海水中含量達40多億噸。此外,還有海底砂礦、重金屬軟泥和基岩礦脈等。

海洋擁有巨大的能源潛力。全球潮汐能約10億千瓦,如能充分利用可得電12400萬億度/年。全球海洋中的波能約 10~100億千瓦。海水溫差能僅在南北緯20°間厚500米的水層內便可發電600億千瓦。鹽度差能全球可達300億千瓦。海流能蘊藏量達1700億度。

此外,海水淡化設備也日益完善。可以展望,不久的將來海水也可成為有價值的淡水資源。

【西方觀點】

海洋
ocean

【摘  自】大英百科全書
【中文詞條】海洋
【外文詞條】ocean

知識分類:地理篇>海洋

連綿不絕的鹽水水域,分布於地表的巨大盆地中。面積約362,000,000平方公里(140,000,000平方哩),近地球表面積的71%。全球海洋一般被分為數個大洋和面積較小的海。三個主要的大洋為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北冰洋被看作是大西洋延伸出去的一部分),大部分以陸地和海底地形線為界。三大洋在環繞南極大陸的水域即南極海(又稱南部海〔Southern Ocean〕)大片相連。傳統上,南極海也被分為三部分,分別隸屬三大洋。將南極海的相應部分包含在內,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分別占地球海水總面積的46%、24%和20%。重要的邊緣海多分布於北半球,它們部分為大陸或島弧包圍。最大的是北冰洋及其近海、亞洲的地中海(介於澳大利亞與東南亞之間)、加勒比海及其附近水域、地中海(歐洲)、白令海、鄂霍次克海、黃海、東海和日本海。

海洋平均深度約為3.7公里(2.3哩)。從一般深100~00公尺(330~660呎)的大陸棚坡折開始,大陸坡一路降為廣闊的深海平原。約有75%的海床深度在3~6公里間,只有約1%的深度更深。最深的水域分布在較窄的海溝中,其中大部分與太平洋島弧有關,目前已知最深的是馬里亞納海溝(Mariana Trench)的11,034公尺。

海床表面多半為疏鬆沉積物所覆蓋,其下為固結沉積物和地殼火成岩。雖然海床大部分地區相當平坦,但也有許多類似山脈的地形,如海山。所謂的洋中脊就是一個主要地貌,其主幹與支脈延伸至各大洋。海脊的山峰高於深海海床2~3公里,其火山活動區域是形成新的海底玄武岩地殼的地點,在海底擴張運動上扮演關鍵的角色(參閱板塊構造學〔plate tectonics〕)。近來對太平洋海脊的研究發現,在形成新地殼的活躍地區,海水會在玄武岩間循環流動,並在高溫下起反應而發生劇烈變化。經過這些熱水交互作用的溶液會穿過地殼中的氣孔回到海洋,在某些氣孔測得的溫度最高達350℃(660℉)。

若以地質年表的標準來看,相較於深海中水分子的平均壽命從數百至大約1,000年不等,海洋中的一般水循環可說十分迅速。在洋面,風壓摩擦上層海水製造出洋流。主要風力系統決定主要洋流最初的流向,但流向也會受到地球自轉和地形的影響而改變。北大西洋熱帶及溫帶地區順時針方向的迴旋就是一例,其包含加入灣流(墨西哥灣流)的強西邊界流。其他地區也有類似的迴旋洋流生成。在主要海洋的東大陸邊緣附近,表層的海水通常會被驅離海岸,而被來自中等深度、較寒冷而養分較豐富的海水所取代。這些海水向上湧出的海岸地區往往生態豐富而盛行漁業。風生海流(Wind-driven circulation)在不同深度上對海洋都有影響,但大部分中等深度和所有最深海域的海水特性均取決於熱鹽環流(Thermohaline circulation)。熱鹽環流肇始於海水在高緯度地區因冷卻致使密度變大而下沉,一直下沉到某個水密度相同的深度為止,才開始橫向流動,如此便形成少量溫度和鹽度獨特的水體;這些水體的混合產生性狀各異的水團(Water Mass),充塞在海洋不同區域的特定深度中。大部分不受表層環流影響的水流都成片地由南向北或由北向南運動,但也有明顯的例外,如地中海生成的海水就出現在部分中等深度的大西洋地區。

海洋的許多重要特徵皆由海水的溫度和鹽度決定,此外再加上壓力,便決定了海水的密度。海水的熱量主要來自其表面吸收的太陽能,而表面的水溫會隨緯度不同而有明顯的差異。但表面溫度的分布卻明顯受到表層洋流的熱傳導以及諸如湧升流(Upwelling)等其他區域性特徵之影響。廣闊海洋的溫度從不到-1℃直到28℃(30~82℉)不等。在熱帶及溫帶緯度地區,大洋海水的溫度在溫躍層(位於海水充分混合、深達100公尺左右的表層之下)下降得最為明顯。深於1公里後的水溫變化緩慢,趨向一般在2℃以下的底層水溫。以總量來看,約有50%的大洋水溫介於1.3~3.8℃間。海水表層的鹽度──即海水中所含溶鹽的比率──各不相同,主要視當地海水的蒸發流失量和降雨量之間的對比而定。大洋的平均鹽度為34.7。有大河注入大量淡水或大量冰山融化的地區,海水鹽度會略低;蒸發水量極高的地區,鹽的濃度就會高一點。

海水含有各式各樣溶解的無機物、氣體和有機物。除了以上溶解成分,它還含有懸浮微粒物質(如浮游生物)。除了水之外,最豐富的無機成分依序為氯化物、鈉、硫酸鹽、鎂、鈣、鉀和重碳酸鹽等。這些主要成分不像許多微量物質,其濃度各不相同但幾乎和鹽度成固定比例。大洋海水呈微鹼性,pH值接近8。地球化學家認為,儘管物質不斷進出增減,至少過去6億年來,海水的主要組成特徵多少維持一致。

海洋似乎是在地球史的初期形成的。在地球溫度升高、分成3個主要地帶(地核、地函、地殼)時,火山作用將大量水蒸氣連同其他過剩的揮發性物質一起從地球內部釋放出來,並帶往熔岩的表面。水蒸氣形成熱雲溢出熔岩,隨後凝結成足夠的水量而形成海洋。

         

魚類在海洋

【摘  自】台灣魚類學習知識庫
【中文詞條】魚類在海洋

知識分類:認識魚類/入門篇/魚類在哪裡?/魚類在海洋

大洋

廣闊的海洋中,包含了各式各樣的魚類棲息場所,大致上可以分成三大類:首先是沿岸、近海或大陸棚;其次是大洋;最後則是一般人較陌生的深海。

沿岸、近海或大陸棚:全世界46%的魚種棲息在沿岸、近海或大陸棚,其中包括岩礁、珊瑚礁、沙泥地、河口或紅樹林、海草床及潟湖(又可分為沙洲或珊瑚礁之潟湖及環礁)等不同類型的環境。

一般而言,岩礁棲性的魚種(特別是珊瑚礁的底質環境)均較沙泥底棲性的魚種來的豐富。這主要是珊瑚礁本身不但提供大大小小不同的洞穴及孔隙,適合各種大小體型或日夜習性不同的種類,棲息於此或逃避掠食者的攻擊;珊瑚礁上繁茂的各類無脊椎動物也與許多魚類共同演化出唇齒相依的共生關係,如蝴蝶魚、雀鯛、隆頭魚、刺尾鯛等。珊瑚礁生物的亮麗色彩同樣也使得珊瑚礁魚類的體色變成五彩繽紛,適於隱藏,躲避或是容易相互辨識。

反之,一望無際、平坦荒蕪的沙泥地,魚種則較少,而且體色單調,但是牠們的族群量卻相對地較多,其中不少魚種是重要的食用魚類,如鯛、比目魚、帶魚、石首魚等。在沙泥地上投放人工魚礁是一種以生態工程的方法創造出岩礁的棲地,可以提供許多岩礁及沙泥兩棲的魚種在此地棲息成長,培育更多的魚類資源,特別是仿石鱸、笛鯛及雞魚等科的魚類。

彈塗魚是紅樹林或沙灘地的住客,而河口及潟湖則是許多沙泥地或中表層魚類的幼生,完成其生活史的重要棲息場所。同樣地,岩礁潮間帶不但是?科的主要棲息場域,也是不少亞潮帶魚類幼生的重要庇護與成長的棲地。

大洋:大陸棚以外的遠洋,水深200公尺以淺屬於「大洋表層」,佔所有魚種的1%。鯖(鮪)、鬼頭刀、旗魚、鯊魚、飛魚、鯷、鯡科等都是生活在這深不著底、無處藏身的大洋中。其中鯷、鯡兩科體型雖小,卻是全球漁獲量最大的一群。

有些大洋魚類終生棲息在同一水域,稱為「終生大洋表層性」;有些則會隨著生活史而改變,稱為「階段大洋表層性」。後者又包括成魚生活在外洋,成熟後才至沿岸產卵的種類,如飛魚、鬼頭刀、鶴鱵、鯡、鯖等;或幼魚生活在外洋而成魚棲息在沿岸的種類,如秋姑、金鱗魚等;或終生棲息在沿岸水域偶爾才入侵到外洋的種類,如某些棘鮫、鳶魟、鮆、馬鞭魚、燈籠魚、鰺、鱗魨、二齒魨、箱魨等。

深海:大陸棚以外,水深200公尺以深,非底棲性的屬於「深海水層魚種」,佔所有魚種的5%,其中包括200~1000公尺深的「深海中層魚種」,如燈籠魚、褶胸魚、巨口魚、帆蜥魚等,及1000公尺以深,但不觸底的「深海深層魚種」,如寬咽鰻、BC等。至於生活在200公尺以深的海床上則屬於「深海底棲魚種」,佔所有魚種的6%,如鼠尾鱈、鼬鳚、深海鰻、胸棘鯛、銀鮫等。

深海環境由於高壓(每加深10公尺增加一大氣壓)、低溫(2~5℃)、無光、食物甚少,所以許多不同科的魚類,在此極端環境下平行演化出相似的適應策略,例如眼大、口大、牙銳、頜鬚、體延長、尾尖、骨薄、體色黑、灰白或褐色、日夜垂直遷移、組織密度低、多油脂等。

TOP

拯救死亡海域
Reviving Dead Zones

【摘  自】科學人雜誌2006年12月號
【中文章名】拯救死亡海域
【外文章名】Reviving Dead Zones
【作  者】米伊(Laurence Mee)
【譯  者】涂可欣

知識分類:生態學、化學

從2000年拍攝的衛星照片,可以看出,黑海西岸因河流夾帶著營養鹽,導致浮游生物大量滋生。

人為造成的植物和海藻生長失控已經嚴重破壞海洋生態,海中的動、植物將因為缺氧而大量死亡!

想像在一個炎熱夏日,海灘上擠滿了度假的旅客,孩童們在淺海處戲水,尋找著貝殼和寶藏,然而海浪卻開始把死去或垂死的動物沖上岸,剛開始,還只是幾隻扭動掙扎的魚,緊接著是一大批腥臭腐敗的螃蟹、蚌蛤、貽貝和死魚。聽到孩子們驚嚇的哭叫,父母倉皇將還在水中的孩子拉上岸。然而在地平線之外,漁夫卻垂頭喪氣,開著空船返回港口。

這個情景並非出自二流的恐怖電影,而是1970年代和1980年代多次發生在羅馬尼亞和烏克蘭多處黑海度假海灘的真實事件。在那期間內,估計有6000萬噸的海底生物因缺氧而死,大片海洋由於含氧量太低,除了細菌外,沒有其他生物可生存。

最嚴重的案例發生在1990年,多瑙河出海口西北方,有一塊面積相當於瑞士(四萬平方公里)的海域變成了生物「死區」(dead zone)。而在地球的另一端,墨西哥灣的密西西比河三角洲出海口,在1970年代中期也出現了一大片死區,最嚴重時面積達2萬1000平方公里。過去20年來,世界各地的海岸和出海口水域,陸續都有生物奄奄一息或死亡殆盡的報告出現。

自從我在1990年代初期發表了第一篇有關黑海生態危機的論文後,研究重心就一直在找尋破壞海洋生態的罪魁禍首、如何防範生物死區的形成,以及讓這些海域恢復生機的方法。我和其他研究者,現在已經發現了地球許多沿海生態系遭受破壞的重要細節,並且找到了可以幫助它們復原的新資訊。

優養化導致生物死區

現今的海洋研究人員認為,大部份生物死區的形成都與優養化現象有關:海水裡有過多可促進植物生長的營養鹽(主要是含氮和含磷的化合物)。雖然適量的「肥料」有益於浮游植物的健康(浮游植物是漂浮在海上的藻類和其他行光合作用的微小生物,它們是大部份海洋食物鏈的基礎),以及利於生活在陽光充足的淺海海草和海藻的生長,但過多的營養鹽也會讓植物生長得太快,導致破壞性的藻華和其他麻煩的效應。

這些植物進入食物鏈的方式,可能是被微小的浮游動物、草食性魚類和貽貝、牡蠣等海底濾食動物食用,或因死亡腐敗落到海底經細菌分解,並成為海底沉積物。這些有機物餵養了生活在海洋底層的動物,其中包括了蟲、蝦和一些魚類。

在正常狀況下,浮游植物的數量會受限於光線、營養和攝食動物,但大幅增加氮和磷的濃度,可以讓這些微小的光合作用生物大量增生,浮游植物數量如果暴增,海水最後會變成綠色、甚至褐色,而遮蔽了下層植物所需的陽光,淺灣裡的海草也會因附生海藻覆蓋,最後窒息而死;海藻還會包裹住珊瑚礁,特別是在原本已有過漁壓力、草食動物很稀少的地方。

當浮游植物和附生植物數量驟增時,會立刻對鄰近的海洋生物造成影響,但是底層海水氧氣濃度降低時,情況就更糟了。當水域出現優養化時,動物的排泄物和增生而後死亡的生物,大多累積在海底,這裡的氧氣原本就相對較稀少,而細菌為了分解這些有機物又會消耗掉氧氣,使得氧濃度變得更低。

水中的氧氣來自光合作用和海面上空氣的擴散。如果有一個區域的海底佈滿了死掉的植物,同時又有很強的密度梯度(可能源於不同水深的溫度差或鹽度差),使得上下水層不易混合,底層的氧氣就會很快消耗一空,導致整個動物群死亡。研究人員在調查時發現,幾乎所有生物死區發生的現象都依循這基本次序:優養化導致浮游植物增生,底層細菌活動過盛,氧氣耗損,導致植物及動物死亡。

然而,受當地生物和物理條件,以及陸地排放植物肥料速度的影響,各生態系間仍會有一些小差異。舉例來說,沖刷較少的河口三角洲格外容易受優養化的影響,因為緩慢的水流會使底層海水氧氣的補充較慢,氧氣含量減少一直是美國東岸海域的沉痾,像奇瑟比克灣等許多大河口,都有這樣的問題。

這些沿海地區過量的氮和磷,主要是因為當地人民生活習慣改變造成的,像是使用越來越多的化石燃料(將氮釋放到大氣層中)、大規模動物養殖場和密集農業的廢水。下水道系統的污水,全將大量營養鹽排放到河川流域,最後進入海洋。聯合國在2005年公佈的「千禧年生態系統評估」指出,從1860~1990年,排放到海洋的含氮化合物增加了80%,這份報告也預測,到本世紀中葉,因人類活動而流入海裡的物質,還會再增加65%。除非人類能立即採取一些措施,減少植物營養鹽的逕流,否則生物死區將會更加普遍。

水中墳場

雖然生物死區是在優養化的最後階段才形成,海洋生態系(特別是動物族群)在那之前就歷經了許多變化。一個健康的沿岸海洋食物鏈通常從矽藻開始,這些帶有矽殼的浮游植物是橈足類的食物,而這些微小的浮游甲殼動物又是魚類的食物。營養鹽濃度的增加,會影響浮游植物的物種比例,讓其他較小或較難消化的物種數目遠超過矽藻,當優養化造成嚴重藻華現象時,橈足類動物通常無法攝食這些新增加的浮游植物物種,以及自然生態系統破壞後所產生的大量有機沉積物。這些變化有利於耐受力相當高的膠質生物,像是夜光蟲(這是讓受損海域夜間水面呈現螢光的原因),生物學家有時稱這些像水母的動物為「死巷物種」,因為較高等的掠食者很難以牠們為食,牠們的存在降低了食物鏈的效率,導致魚群日漸稀少。

像這樣食物鏈失衡的情形,在商業漁撈密集的地方則會更形惡化,特別是當漁夫捕撈的目標是具有高經濟價值的上層掠食者物種,像是鱈魚、海鱈、劍魚或鯖魚。失去了位於食物鏈頂端的物種,較小型被捕食魚種數目就會增加,導致牠們攝食的浮游動物變少,結果讓浮游植物益加生長。科學家稱這一連串過程為「營養級串聯效應」。一個效率低的食物鏈,會讓海底累積更多有機物質,而增加生物死區發生的危險。

當有外來物種時,也會讓生態系較易受優養化的破壞。舉例來說,當越洋船隻排放壓艙水時,就有可能釋出外來物種。1980年代,有一種可能源自美國東岸的淡海櫛水母(Mnemiopsis leidyi)開始在黑海繁衍,到了1990年代,這種食慾旺盛的死巷掠食者完全侵佔了整個生態系,數量最多時高達每平方尺有五公斤的水母,密度驚人。

此外,有貝類生長的礁岩有時可避免生態系的瓦解。在美國東岸,許多沿海河口都有牡蠣生長,牠們就像生態系的工程師,從海床層層堆疊出數尺高的大型礁岩。這些礁岩可供各式各樣的生物聚集,包括了比目魚、笛鯛、銀鱸和藍蟹。

舉例來說,美國加州大學聖巴巴拉分校的雷尼罕(Hunter Lenihan),和北卡羅來納大學教堂山分校的彼得森(Charles H. Peterson)表示,在北卡紐斯河口附近的牡蠣礁岩頂端因為高出缺氧水層,已成為底層水域物種的庇護所,牠們因生物死區的形成而無家可歸,流落至此。然而,機械化採收牡蠣經常會縮短這些礁岩的高度,而影響生態系的天然復原力。

黑海浩劫

黑海就是因為營養鹽過多、導致海底生態系遭受破壞的鮮明實例,而且它也能為如何復原海底生態系提供一些線索。從1960年代到1980年代,從陸地排放到黑海西北方海域的氮肥和磷肥增加了一倍,使得當地生態系陷入優養化的困境。這些氮、磷化合物的主要來源是多瑙河,其流域涵蓋德國到羅馬尼亞等中歐11個國家,禍源有農業逕流、都市和工業廢水,以及經由大氣層運送的含氮化合物。增加的含氮化合物至少有一半來自現代化的農耕方法,其中包括大量使用肥料和大型畜牧養殖場。這些農業活動也會增加流入海中的磷,不過影響更嚴重的是工業和都市廢水中飽含多磷化合物的清潔劑。

在1960年代以前,黑海西北方的淺海地區原是一個多樣且生產力高的生態系,廣大的近岸海底鋪蓋著大片的褐藻,遠處的離岸則有全世界最大、面積與荷蘭相當的紅藻群。這些天然的海藻草原,與龐大的貽貝和其他雙殼貝類族群共存,整個生態系養育了大量的無脊椎動物和魚類物種。海藻有助於底層海水的充氧,貝類則可過濾海水,維持海水良好的透光度,有益光合作用的進行。這樣的生態系生機盎然,即使氣候和自然環境發生大幅變化,它也能自我調適。然而當流入海中的營養鹽越來越多時,海面開始出現濃密的藻華。表層浮游植物的繁茂生長卻會降低海水的透光度,剝奪了底層海藻的陽光,導致底層植物死亡,而改變了整個自然生態系。

到了夏天,海水層因密度不同而產生分層結構,氧氣含量(特別是接近海床的地方)開始下降,許多受影響的雙殼貝類可以闔起貝殼,靠體內儲存的肝醣(動物儲存能量的主要醣類)在低氧環境下生存20天,然而,當這些能量耗盡,軟體動物就會集體死亡,細菌和其他生物為了分解這些死去動物的屍體,又消耗掉了僅存的氧氣,並釋放出更多的植物營養鹽。當所有的氧氣都耗盡,所有正常生活在那裡的動物,要不是跟著死亡,就是得遷移到其他地方找尋食物和氧氣。而這個區域的自然生態系也嚴重受創。

這片海域一直到1989年底才開始有恢復的跡象。當時東歐共產政權解體,結束了中央經濟計畫,突然間,農民沒有資金購買肥料,農耕活動減少;許多大型動物養殖場也關閉,因此大幅降低了營養鹽的排放。羅馬尼亞過去有一座豬肉工廠,養殖了超過100萬頭豬,排放出來的廢物相當於一座有500萬居民的城市。

在接下來的六年內,流入海水的營養鹽大幅減少,生物死區的面積也隨之縮小(參見下頁〈黑海復原〉)。但海底的復原是緩慢漸進的。例如,我的烏克蘭同事研究發現,原本受創嚴重的黑海西北海域,到了2002年才有貽貝生長,但其他動物則在多年前就已經恢復生長。今年8月,我們的研究團隊仔細檢查了黑海的狀況後發現,海底藻類群落已在這裡重新建立,雖然現在的主要物種和生物死區發生前的主要物種並不相同。

要讓生物死區再現生機,很明顯的,減少附近陸地排放的營養鹽是最起碼的做法。但因優養化和缺氧而崩潰的海洋生態系,並不會因為人類活動的改變、減少流入河川的植物營養鹽,就立刻恢復正常,它還面臨了三個阻力。

復育的漫漫長路

河川流域通常都有儲存大量營養鹽的能力,營養鹽可能溶於地下水,或吸附在土壤顆粒上,氮肥、磷肥和其他化合物,可能需要數年、甚至數十年,才會不再從陸地瀝出而流到海裡。尤其是含氮化合物,格外容易累積在地下水中。

另一個讓生物死區較難復原的原因,是鄰近地區缺少健康的海洋動物和植物族群可提供「種子」,來復原那些消失的生物群。事實上,原本居住在受損地區的動、植物,甚至可能已經滅絕了。的確,本土種的海洋動物可能漂移到很遠的地方生長,健康生態系釋放的幼蟲也可以移植回空缺的生態區位,然而,有時那些「重返家園」的物種會發現,所有適宜的棲地,都已經被趁隙而入的外來物種佔據了。

最後一個問題是,優養化往往會造成生態系組成的改變,而且這種改變並不容易逆轉。在營養鹽濃度升高的初期,有些物種會減少,但只要自然族群能忍受數量相對較多的浮游植物持續生長,整個生態系大致還能保持健全長達一段時間。然而到了某一個臨界點,當重要物種受創死亡時,就會突然崩塌到一個新的衰退狀態。較能忍受優養化的既有物種,和從別處趁機入侵的新物種,會達到一個新的平衡狀態。不幸的是,這個新狀態通常相當穩定,因此,只是把營養鹽供給量降低到優養化之前的程度,並不一定能讓生態系復原,營養鹽濃度必須降至比原始還低的程度,才能發揮效用。

讓事情更複雜的是,從自然狀態降到受損狀態的那個臨界點,會因過度漁撈降低了生態系的復原力而提前到來。因此在健康的生態系恢復以前,我們也必須減少漁業活動。如果原本生態系中的物種消失了,或有外來物種入侵,這個生態系可能永遠無法回復原貌。

環境政策決定海洋生態

知道如何挽救生物死區還不夠,真正的關鍵是政府必須相信這是一項重要的任務,並且願意肩負起領導的角色。事實上,從科學家記錄的少數生物死區復原案例中可以看出,要降低來自土地的營養鹽逕流,必須大幅改變農耕方法和廢水處理工作。而目前大部份的計畫都只局部縮減陸地的營養鹽溢流。

要減少營養鹽的負載量,必須有涵蓋整個河川流域的全面性計畫,讓氮、磷留在土壤裡而不流到河水中。目前美國奇瑟比克灣和黑海均有這樣的計畫進行中。以黑海為例,在聯合國全球環境基金的挹注下,周邊國家的政府已同意致力於一個劃時代的創舉,讓營養鹽逕流維持在1990年代中期的水準,而改進農耕方法和廢水處理等試驗性質的小型計畫,似乎也有助於生態復原。

然而,黑海生態系要能夠完全恢復並持續下去,還必須先克服兩大考驗。歐洲當局必須採取一些措施,確保經濟發展復甦不會再次增加陸地排放到海洋的營養鹽。舉例來說,他們應投資運用最新科技的大型減廢設施。這點對多瑙河流域來說格外重要,在這地區有六個國家已加入或正準備加入歐盟,那些採取密集農業而常造成河流優養化的西歐國家農民,正準備收購中歐的農地。

政府應致力的下一個目標,是降低商業漁撈活動的密集度,讓掠食性魚群能復原。此外,漁船上的拖網會破壞重要的海底生物族群,因此一定要更有效的管理。

事實上,全世界的濱海國家一定要減輕優養區的漁業壓力。這是個困難的目標,目前全世界有一半以上的國家都有過度漁撈的情形,雖然有一項國際協議希望在2012年以前,建立一個海洋保護區的全球網絡,以降低過度漁撈,並拯救生物死區復育所需的種子生物,但是這項協議的目標看來很難達成,因為它缺少了強制執行的機制。

即使部份優養化的生態系能夠復原,有關當局也應該注意,部份復原狀態極度不穩定。舉例來說,貽貝有驚人的濾水能力,因此許多地區都在人工礁岩上養殖貽貝,以改善水質,但細菌在分解死亡貽貝和其排泄物時,也會消耗大量氧氣,於是在水循環不良和氧氣補充有限的地區,便會出現榮衰週期。在某些案例中,繁茂生長的貽貝會突然全部死亡,留下一片生物死區,直到有機物質完全分解後,才能再度恢復生機,科學家已觀察到波羅的海河川三角洲有這樣的現象存在。那些海洋資源管理者面對的挑戰是,如何讓海洋生態系維持在多樣化且具有復原力的狀態,即使生態系已不可能完全復原。

從更細微的層次來說,在評估一個生態系的健康或品質時,會視當地居民的價值觀而定。對某些人來說,只要有許多小型被捕食魚類,即是整治成功;對其他人來說,當海域裡充滿了食物鏈頂端的掠食性魚類,才算是可接受的復育成果。

海岸的生物死區提醒了我們,人類不能單純以為,自然生態系可以吸收我們排放的廢物,而不會產生嚴重和經常無法預期的後果。我們現在已經知道讓生物死區再現生機的方法,但是最終採取的步驟,取決於我們是否能坦承排放廢物對環境造成的後果,以及我們對全世界海洋生態系的重視程度。

TOP




版權所有‧未經授權‧禁止轉貼節錄

智慧藏學習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 100 台北市中正區南昌路 2 段 81 號 8 樓
電話:(02)2393-6968  傳真:(02)2393-6877
如有任何意見請E-mail至:service@wordpedia.com
©2003 Wordpedia.com Co.,Ltd. All Rights Reserved.
建議最佳瀏覽解析度:IE5.0以上版本 800x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