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莫讓漢生法案再度胎死腹中 ︾︾︾︾︾︾︾︾︾︾︾︾︾︾︾︾︾︾︾︾︾︾︾︾︾︾︾︾︾︾︾︾︾︾︾︾︾ *本期內容*
◎國內人權新聞摘要
◎國際人權新聞摘要
◎人權文選
========================================================================
◎ 台灣人權新聞摘要 政大不續聘前教育部主秘、政大公行系助理教授莊國榮,受到各界質疑,校內已有八位校教評會委員連署要求重開教評會,政大學生會則發表聲明,質疑校教評會未徵詢受教學生意見,不續聘案有影響學生受教權之虞。 政大校長吳思華昨首度出面表示,政大今天會決定要將不續聘案照舊報部,還是向教育部展延,等到原先排定的七月九日下次校教評會重審。吳思華坦言,他已陸續和八位連署促重開教評會成員溝通,如果校長一旦決定重開,校長有權力過大之虞,且此例一開,衝擊校教評會的權威性,日後恐導致爭議不斷,因此,八位成員已暫時打消連署重開校教評會的動作。 另一方面,政大學生會昨質疑,校教評會的不續聘案,有影響學生受教權之虞,根據公行系學生表示,莊國榮在教學表現上獲正面評價,同時,校方只以家長、校友、關心人士意見為依據,「嚴重忽略學生參與校務的權利」。對此,吳思華則強調,在調查小組調查期間,有請兩位莊國榮推薦的學生發表看法,已有顧及學生意見。台灣教授協會等社團昨天也前往政大聲援莊國榮,質疑政大不續聘的決議有藍色恐怖之嫌,希望政大重新決議。民進黨立委昨天也召開記者會,指出政大校教評會成員多人具有國民黨背景,莊國榮的不續聘案顯然是國民黨的政治追殺,呼籲政大重辦校教評會。
由於台灣沒有難民法,許多來台尋求政治庇護的大陸異議人士,甚至海外中華民國裔難民因此無法合法取得在台居留身分。對此,行政院大陸委員會發言人劉德勳表示,陸委會和內政部等相關部會已經規劃一部完善的難民法,並已經交付立法院審議,希望能儘速完成法案三讀,給予這些難民必要且合理的協助。包括中國異議人士蔡陸軍、陳榮利、吳亞林,以及近四百在台求學的泰北華裔學生,上週不約而同選擇走上街頭,呼籲政府正視他們的困難,給予他們合法在台居留權。一時之間,難民法草案何時能通過,再度成為外界關注的焦點。 劉德勳表示,難民法草案的規畫與提出,基本上屬於內政部業務,但由於兩岸政治現實,許多牽涉其中的難民往往來自中國大陸,因此由陸委會出面協調各單位,並制訂、規劃難民法草案。劉德勳指出,早在去年一月底,行政院就已經通過難民法草案,並送交立法院審議。今年二月份,新一屆立法委員上任後,行政院提出的優先審議草案中,也將難民法納入其中,就是希望能儘速完成難民法審議。 根據難民法草案規定,外國人或無國籍人,在其國籍國或原居住國外,因種族、宗教、國籍、屬於特定社會團體或持特定政治意見,有充分正當理由恐懼受迫害,不能受該國的保護或因該恐懼而不願返國者,得向台灣聲請難民認定。難民法草案並明定,中國大陸地區人民、香港及澳門居民有前述認定情形者,除另有規定外,依難民法規定辦理。經許可認定為難民者,其申請居留、長期居留或定居之期間,適用外國人居留、永久居留及歸化規定。 為與國際接軌,難民法草案也規定,當事人向政府申請難民認定後,政府得依個案情節,要求申請人先經聯合國難民事務高級專員辦事處認定或轉介。劉德勳表示,難民法草案中,會納入中港澳人士主要是因為在現行法律中,中港澳人士不屬於中華民國國民。但基於兩岸政治現實考量,未來難民法一旦通過,這些地區居民如果也有類似情況,也得以向台灣申請難民庇護。 在難民法尚未通過前,劉德勳表示,目前是依照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第十六條,佐以過去的經驗協助處理。同時陸委會也有專人專責和這些異議人士聯繫,協助他們在台一切生活、居留、語言問題。此外,這些大陸異議人士在取得身分前,因為無法合法工作,為協助他們的生活,目前陸委會以法政處的特別費用支付部分人士,但因為無法合法申請單據申報,也為陸委會帶來業務費用處理上的困擾。劉德勳表示,未來難民法通過後,在費用處理上也能有比較明確的處理細則,有助於解決日後的經費報銷困擾。
行政院長劉兆玄表示將優先推動興建「蘇花公路危險路段替代道路」,引發爭議。台灣綠黨等環保團體今天到行政院抗議政院決策粗糙、大玩文字遊戲,意在「讓蘇花高分段興建」,他們揚言,未來將發動大規模抗爭,為後代子孫爭權益。交通部昨天傍晚解釋「蘇花公路危險路段替代道路」不是高速公路,只是有高速公路品質的省道,但會以先前規劃的蘇花高速公路南澳到和平段為底案送環評審查。 台灣綠黨、台灣環境行動網協會、荒野保護協會、化作春泥更護花聯盟、太魯閣學生青年會等環保團體代表,上午到行政院前表達對蘇花公路替代路案不滿,批評政院決策粗糙,只想玩弄文字遊戲,讓換湯不換藥的蘇花高案過關。他們也質疑劉揆「搶著當總統」,讓總統馬英九「審慎評估」是否興建蘇花高的競選政見跳票。 台灣綠黨秘書長潘翰聲表示,所的蘇花公路替代道路案與蘇花高速公路案根本一模一樣,行政院的真意是讓「蘇花高分段興建」,且最先興建的還是蘇花高爭議最大的山區段,「頭過身就過」的企圖相當明顯。太魯閣族學生青年會代表 Ciwang 呼籲行政院,與其把精神、經費放在爭議極大的蘇花高案,不如先解決花蓮內部的問題。她指出,花蓮地形狹長,境內交通、城鄉差距、教育及原住民弱勢問題長期未解決,這些問題遠比是否興建蘇花高還要急迫,「花蓮的問題不是只用一條高速公路就能解決」、「不要再用蘇花高掏空花蓮」。 環團人士表示,無法接受行政院草率決定興建蘇花公路危險替代道路的決定,未來將集結發動大規模抗爭行動,重回街頭為環境及後代子孫爭取權益。
《中視擬裁員減薪 勞資協商仍無解》(07.08)
《尤美女遭封殺 婦團抗議》(07.08)
〈新聞來源:中時電子報、聯合新聞網、自由時報電子新聞網等等參考網站〉
◎國際人權新聞摘要
《韓國警方應停止對於反美國牛肉進口的抗議人士之非理性行動》(07.02) 韓國人權團體PSPD(Peopole's Solidarlity for Participatory Democracy)呼籲韓國警方應停止對於反美國牛肉進口的抗議人士之非理性行動。受週將近有十萬人聚集在首爾,抗議韓國政府進口有問題的美國牛肉。韓國總統李明博下令鎮壓,造成將近四百位參與者受傷。6月30日破曉,韓國警方突襲了「人民反對狂牛病聯盟」及「韓國進步運動聯盟」的辦公室。「人民反對狂牛病聯盟」是由韓國各地1700個民間團體所共同組成,李明博政府卻認為這個行動是由「韓國進步運動聯盟」(KAPM)所策劃的。警方帶走了「韓國進步運動聯盟」(KAPM)辦公室的22台電腦,並逮捕了正在值班的Hwang Soonwon先生。警方已經逮捕了八位抗議者。「韓國進步運動聯盟」(KAPM)今天發佈了對於李明博總統的聯合公開譴責信,指出這些和平的抗議人士有表達意見及集會遊行的權利,呼籲韓國政府應立即釋放他們。
《亞洲論壇呼籲菲律賓政府調查對於菲律賓國家人權委員會的攻擊事件》 ﹍﹍﹍﹍﹍﹍﹍﹍﹍﹍﹍﹍﹍﹍﹍﹍﹍﹍﹍﹍﹍﹍﹍﹍﹍﹍﹍﹍﹍﹍﹍﹍﹍﹍﹍﹍ ★《莫讓漢生法案再度胎死腹中》⊙文/邱伊翎(台灣人權促進會文宣部主任) 2005年10月,日本東京地方法院判決,日本政府應向台灣漢生病人道歉賠償。台灣政府當時即承諾,針對過去國家錯誤政策,研擬賠償與相關立法措施。當時在立法院第六屆任期中,最高曾同時出現了六種版本的法案,朝野立院黨團經過多次協商達成共識的條文內容,最後卻因個別委員堅持保留「不得強制拆遷」的條文內容,無法即時完成黨團簽署而出局。面對第七屆立法院全新的國會生態,關心本案的相關民間團體只好重新再來,成功地遊說了佔據國會絕對多數的國民黨立院黨團把漢生法案列為本會期優先法案。2008年5月馬英九新行政團隊到位,新衛生署長林芳郁也公開表示,就職後最想做的第一件是就是推動漢生法案的完成。但是本屆立法院會期開議到現在為止,漢生法案仍靜躺在立法院抽屜裏,從末被應付起召集協商責任的委員列入本會期議程。 從2005年10月至今,樂生院內已有45位院民往生。眼看著樂生院的老伯及阿嬤們一個個的凋零,我們的立法院及政府卻連最基本的道歉跟補償都不願意給他們。在這個由政黨協商通過的漢生補條例版本中,最具爭議性的院區保留條文早已刪除,老實說,我們真的無法理解,這樣的法案為何遲遲無法被立法院通過?刪除院區保留的條文,並非代表支持修法的民間團體放棄院區保存,而是我們認為這應該是二件不同但都重要的事情。漢生補償條例,是國家對於所有不論是樂生院內或院外、不論是已往生或還生存著的漢生病患的道歉跟補償。我們認為這是對於這群長期因為國家錯誤政策人權受到侵害的院民,最基本的法源依靠。政黨協商過後的版本,雖然不見得是最完美的版本,但至少它確立了國家的責任、要求國家擔負起回復漢生病人的名譽、推動消除歧視的社會政策,同時也明文規定了漢生病患醫療照護的權益及設施等。目前推動漢生人權法案的民間團體也都願意支持這個版本可趕快順利過關。 目前,樂生院民除了尚未獲得國家為過去錯誤政策的正式道歉及補償之外,在醫療照護上也面臨許多窘境。大多數院民都是依靠政府微薄的補助津貼生活,除了日常生活的開銷之外,主要會有的經濟負擔在於一些意外傷害或其他的疾病醫療問題。我們認為長期被國家錯誤政策而造成強制隔離事實的樂生院民,國家應該要在他們晚年提供可以使他們獲得尊嚴的生活品質及妥善的安養照顧,這才是一個邁向高齡化社會的民主國家對待老年人應有的態度。 日本與韓國的漢生補償條例草案都比台灣還要晚完成,卻早就已經都完成立法。還有三個星期立法院就要放暑假了,這屆會期的國民黨能交出什麼樣的成績單呢?漢生法案就是一個最透明也最殘酷的指標。
★《是科技的新里程碑還是社會災難?》 日前台北醫學大學蔡篤堅教授以「讓台灣人基因庫全民共有」一文,把「台灣人基因資料庫」形容成一種台灣科技民主的機制建立。然而如把這等說法放在人權法治的標準與實際的運作檢視,卻發現此種空洞的語言既回答不了常民的疑問,恐怕也經不起研究倫理指引的監督。 科學技術專家向以推動科技文明進步為己責,近代基因科學與資訊電腦的大突破,更讓生命組成、健康病理發展的探究破解,不再是遙不可及的夢想。如此一個吸引著醫學研究者的「潘朵拉盒子」就要被打開,隨之而來的是科技帶給社會是災難還是福址,卻沒有人可以保證。 根據「台灣人基因資料庫」計畫在其網站上輕描淡寫的說法,先期打算先收15000人的血液樣本,同時蒐集這些採樣對像的飲食、工作、生活型態等相關生活資訊,透過長期追?比較,分析基因和環境因素是否會對某些疾病產生影響(但並未說明要針對哪些疾病進行研究)。由此可知,這是一種把檢體提供者放在一個長期被追蹤研究的觀察結構下。而我們必須認知到,醫學研究從來不可能是純然學術中性,不帶任何社會價值的過程,它往往會強烈暗示著「健康╱疾病」、「正常╱異常」的區別,從而影響了人格主體的形塑。因為社會壓力鼓勵了個人追求符合「健康」、「正常」的形像,則不符合此等價值的個人就很可能被污名、岐視、邊緣化。例如蒐集某一特定社群、社區的基因資料,其研究結果顯示其多具有肥胖基因,若其處在一個崇尚輕盈、苗條的社會中,則容易成為社會歸責的對像。如日前內政部改變計程車證照中有關司機體重--身體質量指數(BMI)的規定,更將實質地影響到人民工作權問題。遑論對大多數台灣民眾而言,資訊自主隱私權侵害仍是模糊抽象的概念,更常因為行政機關的「方便管理」、研究計畫的「立意良善」,處於資訊、資源弱勢的國民往往容易在半騙半哄的情況下交出了個人資料。而蔡教授特別點名的「數位典藏計畫」雖因文物資料典藏與分享而與台灣人基因資料庫同具有在資料庫中利用資料的性質,但該計畫並無對個人蒐集新資料,較諸台灣人基因資料庫計畫所能引發的社會效應以及因此所期待的規範治理需求,兩者根本完全無法相互比擬。把人權團體對「台灣人基因資料庫」的批判、監督與質疑,當成是國家型科技計畫間的競爭與攻訐,實在是搞錯對象、會錯意了。 正因為「台灣人基因資料庫」是如此高度涉及了資訊隱私保護所欲保障的人格形成空間,其相關研究題目需要讓個人、社群、社會共同討論了解,例如要針對哪些疾病進行研究,要如何面對解讀其研究結果,對此進行必要的價值判斷與取捨,任何研究過程結果可能引發的社會問題,事先進行預防準備。這包括的不只是形式上的受試者「個人同意」,也不只光機關審查的背書。目前台灣根本沒有任何法律規範人體檢體採樣實驗(只有衛生署行政命令),難道我們就把這些問題留給科學家自律的善意嗎?倘蔡教授追求其一再標榜的「公眾參與」與「倫理治理」的心意為真,何不說服敦促計畫團隊與衛生署,待相關的參與和治理機制切實法制化後,再讓這個高度關切國人福祉與社會資源分配正當性的科技計畫,在學術界與社會大眾的充份見證下,對相關的倫理、人權、資源分配和法律爭議,進行「資訊對等」的公共辯論,再定其去留?如今「台灣人基因資料庫」團隊挾龐大資源之優勢強力推銷,宣稱為促進全民健康之利基,少數阻撓者只是為了研究經費的爭奪。身處於弱勢的人權團體、台權會以及五十多個民間團體組成的「全民個人資料保護聯盟」將持續監督和針砭國家機關的?措與專家菁英的研究,是否真如蔡教授所言,建立了「台灣科技民主的新里程碑」。
﹡﹡﹡﹡﹡﹡﹡﹡﹡﹡﹡﹡﹡﹡﹡﹡﹡﹡﹡﹡﹡﹡﹡﹡﹡﹡﹡﹡﹡﹡﹡﹡﹡﹡﹡﹡﹡ *歡迎轉寄,如欲轉載請先告知台權會* 【人權電子報】及【人權雜誌】長期徵稿,所有的來稿將刊登於【人權電子報】、台權會網站【人權文選】以及當期【人權雜誌】,原作者擁有文章百分之百的所有權及使用權。本會屬小本經營之民間社團,經費皆來自善心人士之捐款,故來稿恕不計酬,敬請見諒。 歡迎大家對於任何議題給予回應與挑戰!我們歡迎「異言堂」 歡迎參閱過期電子報https://enews.url.com.tw/human.shtml 台灣人權促進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