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第256期
 http://www.wordpedia.com 每週四發報|2008.07.24  
研發學習科技‧創新知識價值
【第256期】天狗食日──日蝕


熱帶台灣怎麼會有冰河?為您解開台灣氣候變遷的黑盒子!

【熱帶冰河‧台灣】七月正式上市,預告片先睹為快!


  「英文環境」直接影響 學習英文的效果,《視覺系英文》透過實景照片,帶你到北美實際生 活環境中學好英文。
  >>我要學英文

八月一號在高緯度地區將可觀測到日全蝕,當月球運行到地球與太陽之間,並完全遮住太陽,稱為日全蝕。全球每年至少有兩次日全蝕發生,雖然這次台灣無緣觀測到日全蝕,但喜愛天文的人還是可以透過天文教育館的網站來觀看此次日全蝕的過程。

【東方 vs. 西方】

【東方觀點】

日蝕
solar eclipse

【摘  自】中國大百科全書
【漢語拼音】rishi
【中文詞條】日蝕
【外文詞條】solar eclipse
【作  者】劉寶琳

知識分類:分類檢索/日蝕

日全蝕(1968年9月22日在新疆拍攝)












太陽被月球遮蔽的現象。月球在繞地球運行過程中,有時會走到太陽和地球中間,這時月球的影子落到地球表面上,位於影子裡的觀測者便會看到太陽被月球遮住,這就是日蝕。

日蝕的種類 月球的影子可以分為本影、偽本影和半影三部分。月球繞地球的軌道和地球繞太陽的軌道都不是正圓,所以日、月同地球之間的距離時近時遠。因此在日蝕時,觀測者有時可能在本影範圍內,有時則可能在偽本影範圍內。在本影內,觀測者看到太陽全部被月球遮住,這稱為日全蝕;在偽本影內,則見月球不能完全遮住太陽,在太陽邊緣剩下一圈光環,這稱為日環蝕;在半影內,則見太陽的一部分被月球遮住,這稱為日偏蝕。

本影或偽本影在地面掃過的區域稱為日蝕帶。本影掃過的區域可以看到日全蝕,稱為全蝕帶;偽本影掃過的區域可以看到日環蝕,稱為環蝕帶。日蝕帶的寬度一般為幾十公里至二、三百公里。有時候地面正好在本影和偽本影交界附近,日蝕發生的開始或最後階段可以看到日環蝕,而中間地區則可以看到日全蝕,這種情況稱為日全環蝕。日蝕帶兩旁是半影掃過的區域,可以看到日偏蝕。看到偏蝕的區域遠比看到全蝕或環蝕的區域廣。如果本影和偽本影在地球鄰近掠過不接觸地面,只有半影掃過地面,地球上就只能看到日偏蝕。全世界每年最多可以發生5次日蝕,最少也要發生2次,根據1901~2500年的日蝕統計,每世紀平均發生日偏蝕82.5次,日環蝕82.2次,日全蝕67.2次,日全環蝕4.8次,共計236.7次。對於某一確定地點來說,平均每三年左右就可以看到一次日偏蝕,日全蝕則平均三百多年才能看到一次。

日蝕的過程 日全蝕分為五個階段:月球圓面剛剛和太陽圓面相接觸時稱為初虧,這時日偏蝕開始;初虧以後約一個小時,月球和太陽兩圓面相內切稱為蝕既,這時日全蝕開始;月球圓面中心和太陽圓面中心最近時稱為蝕甚;月球圓面和太陽圓面第二次內切稱為生光,這時日全蝕結束,從蝕既到生光一般只有2~3分鐘,最長不超過7分半鐘;生光以後約一個小時,月球圓面和太陽圓面第二次外切稱為復圓,日偏蝕結束。日環蝕沒有蝕既和生光,而有環蝕始和環蝕終。日偏蝕只有初虧、蝕甚和復圓。日偏蝕蝕甚的時候,太陽圓面視直徑中被月球遮住的部分稱為蝕分(以太陽視直徑為單位)。日全蝕和日環蝕的蝕分的定義是月球視直徑與太陽視直徑之比。日偏蝕和日環蝕的蝕分都小於1,日全蝕的蝕分則大於或等於1。

日蝕的條件 假如月球軌道跟黃道在同一平面,那麼每月逢朔就都要發生日蝕。實際上白道跟黃道平均有約5°9′的傾角,朔的時候月球有時在太陽的上方通過,有時在太陽的下方通過,並不是每次都可以遮住太陽而發生日蝕。只有當朔時太陽離白道與黃道的交點在某一角度以內才會發生日蝕,這個角度稱為日蝕限。日蝕限是變化的,最小為154,最大是185。

發生日蝕需要滿足兩個條件:一是月球在朔的時候,二是太陽同交點的距離在日蝕限以內。月球從朔到下一次朔是一個朔望月,平均長29.53059天。太陽從月球軌道的昇交點(或降交點)再回到昇交點(或降交點)是一交點年,平均長346.62天。朔望月與交點年的最小公倍數就和日蝕的週期有關。

日蝕的週期 古代巴比倫人發現日蝕具有223個朔望月的週期。223個朔望月等於6585.3天,19交點年等於6585.8天,二者差不多相等。這223個朔望月,也就是18年零11天的週期稱為沙羅週期。例如1981年7月31日發生日全蝕,18年零11天以後在1999年8月11日也要發生日全蝕。但 223個朔望月並不恰好等於 19交點年,還有0.5天的差;223個朔望月也並不恰好等於整天數,還有0.3天的差數。因此,經過一個沙羅週期以後,在地面上看到的日蝕的情況也有變化。看到日蝕的區域也並不跟上一次看到日蝕的區域相同。

中國漢代發現日蝕具有135個朔望月的週期。135個朔望月等於3986.6天,11.5交點年等於3986.1天,135個朔望月約合11年少31天。例如1981年7月31日發生日全蝕,135個朔望月以後在1992年6月30日也會發生日全蝕。 ....................................看全文

【西方觀點】


eclipse

【摘  自】大英百科全書
【中文詞條】蝕
【外文詞條】eclipse

知識分類:自然科學篇>天文

日蝕︰月影掃過地面,在本影地區為全蝕;在半影地區為偏蝕。EB Inc.











一個天體被另一個天體全部或局部遮掩的天象。當3個天體排成一線時,發生交蝕現象。天文學家所知的許多交蝕現象共有兩種明顯不同的類型。在第一類中,交蝕天體進入觀測者和被蝕天體之間,觀測者看到的被蝕天體全部或局部地被交蝕天體遮掩。日蝕、月掩星、水星凌日、金星凌星以及雙星交蝕均屬此類。第二類交蝕則僅涉及自身不發光的行星和天然衛星。在此類中,交蝕天體進入太陽或被蝕天體之間,觀測仍可得見被蝕天體,但它被太陽照亮的光輝受到干擾,並因進入交蝕天體的影子而變暗,月蝕就是此類交蝕的一例。日蝕和月蝕由於可以輕而易舉地用肉眼加以觀察,並展示出引人入勝的壯麗景象,自古以來即令人關注。上古先民在日全蝕之際的黑暗降臨時或得見被蝕月亮的奇妙景觀時均會驚恐萬狀。為此,在最古的史書中都可見到日月交蝕的記載,同時,成功地預報日月蝕就成為科學地探索大自然的最早的成就之一。

日蝕 當在環繞地球的軌道運行的月球穿過太陽圓面,月球的影子掃過地球表面之時,發生日蝕。日光不能穿透本影,即影子的中心部分。對於本影內的地球上的觀測者,太陽圓面完全被月球遮蓋。這樣的日蝕稱為日全蝕。由於本影與地球的截面很狹窄,只能在一個很窄的區域內,即全蝕帶,才能觀測到日全蝕。天體之間的相對運動,使影錐在地球表面上迅速地移動;因此全蝕只能持續很短一段時間,在地球的任何地方也不會超過8分鐘。對於位於半影以內,即月影的外圍部分的觀測者,月球的圓面只有一部分投影在太陽圓面上。這就是日偏蝕。因為地球繞日公轉在一條橢圓軌道上,在一年間,日地距離稍有變化。與之類似,月球的軌道也是橢圓形的,在一個月內,月球圓面的視大小也有某種程度的變化。如果一次日蝕發生在日地距離最近,而月地距離最遠時,月球將不能完全地遮蓋上日面,還露出一圈太陽在月球圓面周圍。這種形式的日蝕,稱為環蝕。日蝕在一年中發生2~4次。在罕見的年份可能出現更多次,例如在1935年共有5次日蝕。日偏蝕提供的有天文價值的信息較少,但日全蝕卻能貢獻更多有關色球和日冕的本原的知識。日冕是太陽大氣的稀薄的外層,通常它總是湮沒在發光的太陽表面(光球)的奪目光芒之中。在日全蝕時,月球起的作用有如地球大氣之外的一塊屏幕,它隔斷了直接來自光球的光線,致使天空的輝光大大地減弱,太陽外圍較暗的部分從而得見。日蝕觀測的天文價值近些年來已有所減小,主要是發明日冕儀的結果。這種儀器能人為地屏蔽住光球,從而使科研人員能夠無需等待發生日蝕而主導地研究色球和日冕。

月蝕 當月球運行到地球影子之中,並失掉了它的由太陽照亮的反光之時,發生月蝕。由於地球的影子指向地球背向太陽的方向,所以月蝕只能發生在滿月(望)時刻,即月球正處在和太陽相反的方向時。一次月蝕可以在凡當時月球處於地平線以上的地球上任一地點得見。根據月球的方位不同,月蝕可以是全蝕、偏蝕或半影蝕。當月球穿過地球本影的中心,發生的是月全蝕。全蝕時間可長達100分鐘,而整個月蝕過程約3.5小時。當只有月球的一部分穿過地球本影,觀測到的是月偏蝕。當月球的運行只通過地影的外圍部分,發生的是半影月蝕。月蝕通常是每年出現2次。但有時,一年1次也沒有,而另一些年則有一年1次或3次。月蝕對天文研究僅有較有限的價值。它們能為科學家提供研究月球表面物質在突然消失太陽輻射時的反應。此項研究的成果導致對月球土壤的結構或導熱性質的更好理解。

其他交蝕現象 從地球上看,月球呈現在遙遠恆星的背影上。當月球自西向東在星座中穿行時,偶爾會在一個亮星或一個行星之前通過,於是造成掩星現象。當月面的東邊觸到一個恆星之像的時刻,恆星突然消失不得見(掩始)。在約1小時或不足1小時之後,月球通過恆星之前面,該星復現於月面的西邊緣(掩終)。精確的掩星計時觀測資料用於研究月球的軌道運動。一個恆星消失不見的時間測定,也能提供有關恆星直徑的信息。水星和金星這兩個行星距離太陽比地球更近,它們有時會在地球和太陽之間穿行而過。那時,這兩個行星都呈現為投影在太陽光輝圓面上的小而黑暗的圓盤,並慢慢地跨過日面,這就是凌日現象。金星凌日曾是精確測定太陽視差的相當重要的天象。兩個子星相互繞轉的軌道平面和太陽系的軌道面相接近的雙星系統稱為蝕雙星。這樣,從地球上看去,一個子星交替地通過另一子星的前面和背後,在每一次公轉過程中,出現兩次交蝕。根據雙星系統在交蝕中的星光變化,能夠計算出雙星的軌道和兩個子星的相對大小。

         

沙羅週期
saros

【摘  自】大英百科全書
【中文詞條】沙羅週期
【外文詞條】saros

知識分類:天文

天文學名詞。指長度為18年又111/3日(如含5個閏年則為101/3日)的一段時間間隔,每過這段時間間隔,地球、太陽和月球的相對位置又會與原先基本相同,因而又會發生日月蝕︰例如,1973年6月30日發生的日蝕在1991年7月11日又會在大致同一緯度處發生,蝕的持續時間也差不多。由於天體的位置在每過一個沙羅週期以後略有變動,所以在經過若干個沙羅週期(對日蝕約為71個沙羅週期;對月蝕約為48個沙羅週期)以後,蝕的循環就會終止。每個沙羅週期內約有43次日蝕和28次月蝕。

TOP

金星凌日
The Transit of Venus

【摘  自】科學人雜誌2004年6月號
【中文章名】金星凌日
【外文章名】The Transit of Venus
【作  者】狄克 ( Steven J. Dick )
【譯  者】傅宗玫

知識分類:天文、科學史

這是在1882年,也就是上一次發生金星凌日時所攝得的照片。照片中太陽右下方的小黑點便是金星。

6月8日,金星將由太陽盤面橫切而過。那曾是天文學史上最傳奇的偉大故事之一,而21世紀的我們,都將有機會親眼目睹。

2004年的6月8日將一如往常地破曉,但全世界會有很多人有幸目睹一樁極為罕見的天文景象。地點得宜的觀察者,如果用適當的濾光鏡保護他們的眼睛及雙筒或單筒望遠鏡,將能看到金星的輪廓襯在太陽表面,形成一個黑點橫越烈焰盤面的景象,歷時長達六小時。整個金星凌日過程在亞洲、非洲與歐洲的大部份地區都可看到;澳洲的人們只能在日落之前,看到凌日的開始階段;等到太陽在美國和南美洲的東海岸升起時,金星已經完成凌日過程的四分之三了。美國西岸和南美洲西南部的人們,很不幸地將完全錯過這場盛事。

金星凌日並不像日食那麼壯觀,日食是由月球通過地球和太陽中間造成的。雖然金星有月球的3.5倍大,卻離地球遠得多,因此和太陽比起來只是個小點,約只有太陽直徑的3%。那麼,為什麼科學家、教育人士和業餘天文學家對即將發生的凌日這麼興奮呢?原因之一是這是個罕見的現象:到目前為止,天文學家僅觀測過五次金星凌日,上次發生是1882年12月6日。如果觀察者錯過了2004年的凌日,2012年還有一次機會;但那之後就得交棒給他們的子孫,等到2117年再觀察了。

金星凌日的吸引力,另一部份來自於17~19世紀試圖觀察它而留下的多采多姿歷史。這段事蹟具備科學探險故事的所有要素:國際競爭、神秘的觀測效應,而其爭議性的結果,又會影響天文學史上最重要的問題之一。除此之外,金星凌日也令目前的研究人員備感興趣,因為這個現象可能有助於現代天文學一個熱門問題的研究:偵測太陽系外的行星。

從克卜勒到庫克船長

任何行星凌日的發生都是簡單的幾何問題:該行星必須從觀察者和太陽之間通過。從地球我們可以看到水星和金星凌日;由火星上,還可以看到地球凌日。(科幻作家克拉克著名的短篇小說〈地球凌日〉,靈感便來自知道在火星上的觀察者,1984年5月11日時可以看到地球由太陽面上橫過。)這樣的事件相對來說不常發生,因為各行星的軌道和黃道(由地球上看太陽在天空中的路徑)並不是在同一個平面。例如金星軌道和地球軌道有3.4度的夾角,因此即使金星和太陽在同一個方位(天文學家稱之為「合」),大部份時候金星都遠在黃道的上方或下方,而不是橫過太陽表面(見右頁〈金星凌日的幾何學〉)。同樣地,月球繞行地球也不是每個月都造成日食;它通常會由黃道的上方或下方通過。
金星凌日只有當地球和金星在兩者軌道交叉處附近發生「合」的時候才會產生,所以凌日事件通常每243年只有四次。凌日事件之間的間隔是可預測的:通常一次凌日後8年會有第二次;過105.5年後發生下一次,8年後再有一次;再過121.5年後重新循環。為什麼成雙的凌日通常會間隔8年才發生呢?因為金星繞太陽一周需要224.7天,13個金星年幾乎正好等於8個地球年。一對凌日事件中的第一次發生後8年,金星和地球的軌道之舞又回到幾乎相同的位置,所以它們仍然會大致和太陽對齊。太陽的角直徑(即它在天空中看起來的大小)大約是0.5度,所以能容許些微的誤差;如果第一次凌日時金星由太陽盤面某一側靠近邊緣處橫過,下一次就會由另一側橫過。但是有時候,一對凌日事件中只發生一次凌日,那是因為另一次稍有偏差。14世紀就只發生了一次金星凌日,而3089年12月18日也將是如此。

因為金星凌日很難用肉眼看見,在人類歷史上大部份的時期,人們都不知道有這樣的事情。第一個預測行星凌日的人,是17世紀德國天文學家克卜勒(Johannes Kepler),他編寫的魯道夫星表是當時最為準確的行星運動指南。他指出,水星會在1631年11月7日橫過太陽,接著是金星在同一年的12月6日凌日。克卜勒沒有活著見到他的預言是否正確;他死於1630年。那次水星凌日至少被三個人觀察到,其中最有名的是法國自然哲學家賈山迪(Pierre Gassendi),他留下了詳細的記錄。賈山迪估計水星的視直徑大約是20角秒(約是1度的1/180),這本身就是一大科學進展。不過,那次金星凌日在歐洲無法看見,雖然克卜勒已向全世界發出了消息,但目前未知有任何人觀察到它。

英國天文學家霍羅克斯(Jeremiah Horrocks)則發現,另一次金星凌日會發生在1639年12月4日(霍羅克斯寫下的日期是11月24日,因為英國直到1752年才採行貴格利曆)。他在位於利物浦附近馬奇霍的家中架設了一支小望遠鏡;藉著把望遠鏡裡的光線投射到紙上,他便能夠看到放大的太陽影像。他一直到中午都沒看到什麼不尋常的東西,只好不情願地離開,大概是去了教堂。等到他下午3點多回來的時候,他發現金星已經在太陽盤面上了!雖然霍羅克斯在日落之前只觀察到凌日初期的30分鐘左右,他估計金星視直徑約為1角分,即賈山迪所量測的水星視直徑的三倍。在馬奇霍東南方40公里的曼徹斯特,霍羅克斯的朋友克萊布崔(William Crabtree)用一支類似的望遠鏡,在日落前看到了金星凌日。就我們所知,目睹這次事件的,僅有霍羅克斯和克萊布崔兩個人。

1761和1769年的金星凌日,則是嚴肅得多的科學所觀測的目標。這時,英國皇家天文學家哈雷(Edmond Halley,最為人所知的是以他為名的彗星)已經設計出一套詳細的方法,利用金星凌日來計算地球到太陽之間的距離(現在稱為「天文單位」)。如果科學家能夠由地球表面兩個以上、緯度差距甚遠的地點觀察凌日過程,那麼每個觀察者會看到金星以稍微不同的路徑橫過太陽(見第39頁圖示下圖)。因為每條路徑都是一條弦(連接太陽盤面邊緣兩點的直線),天文學家便能比較凌日持續的時間,而計算路徑間的角差。這個角差稱為金星視差,可以做為地球和金星距離的指標,因為兩個數值互成反比。想了解這個原理,你可以試著把一隻手指放在面前,然後輪流用左右眼看它。手指離你愈近,當你輪流用左右眼看時,相對的位移就愈明顯。

水星雖然每百年會發生13~14次的凌日,但卻不適用於哈雷的視差法或後來天文學家的其他改良方法。因為水星離地球太遠,角差太小而無法準確測量。即使是距離近得多的金星,這個測量也不容易;必須要知道觀測站確實的地理位置,且要能準確測定凌日時金星和太陽發生四次接觸的時間(第一和第二次接觸發生在初切,即金星的盤面由外然後再內接觸到太陽盤面;第三和第四次接觸發生於終切)。但這些觀測潛在的報酬是很可觀的。天文學家已經由克卜勒的行星運動定律知道所有行星和太陽的相對距離,所以他們能夠由金星視差計算出太陽視差,讓科學家得以估計地球與太陽的距離,以及整個太陽系的尺度。

不幸的是,1761年凌日得到的觀測結果並不如預期的好:測量到的太陽視差範圍是8.3~10.6角秒。1769年的觀測結果範圍則縮小許多,在8.43~8.8角秒間,這使得天文單位的估計值約在1.50~1.56億公里之間。1769年的觀測者之一是當時美洲殖民地最傑出的科學家李滕豪斯(David Rittenhouse),他由望遠鏡看出去之後興奮得昏厥。英國探險家庫克船長(James Cook)在奮進號的首趟旅程,主要目的就是在探索南太平洋的同時觀察金星凌日。庫克和他的船員成功進行了觀察,地點就在大溪地一個今日仍叫做金星岬的地方和附近兩處地點。但是庫克回報了一個令其他觀測者也困擾不已的麻煩問題:判定金星和太陽接觸的確切時間相當困難,因為兩者的邊緣似乎有好幾秒鐘是相連的(見右頁右圖)。這個現象後來被稱為「黑滴效應」,庫克猜測是由「金星周圍的大氣或塵埃雲」造成的。

1824年德國天文學家恩克(Johann Franz Encke)分析了18世紀兩次凌日的結果,他的結論是太陽視差為8.58角秒,對應的太陽平均距離是1.53億公里。但是30年後,丹麥天文學家韓森(Peter Andreas Hansen)提出辯駁,根據太陽重力對月球運行的擾動,太陽應當要比上述的估計值近得多。此一說法於1862年又進一步得到支持,當時量測的火星視差(由比較相距甚遠的兩觀察點所看到的火星位置得出)推算的天文單位約在1.46~1.49億公里間。因此到了19世紀金星凌日前夕,地球和太陽的距離仍是個極不確定的數值。英國皇家天文學家艾瑞(George B. Airy)在19世紀中葉說,測定太陽視差乃「天文學中最崇高的問題」。19世紀一位天文史學家克勒克(Agnes Mary Clerke)寫道,太陽視差是「丈量宇宙的標準……天文學裡至為重要的基礎數值,是空間的單位,其估計值若有任何誤差,就會在行星和恆星系統裡以數千種不同方式加乘、重複。」

千辛萬苦測視差

時至1857年,艾瑞擬出了一套觀測1874年金星凌日的計畫,到了1870年英國已經在建造所需的儀器。科學界也有一些類似的計畫正在進行中。當眾人引頸企盼的日子逐漸接近,各國派出的探險隊至少有俄國26組、英國12組、美國8組、法國和德國各6組、義大利3組以及荷蘭1組。「每一個想要維持或爭取科學聲望的國家,都站出來參與金星凌日這場天文盛事。」克勒克寫道。這些探險隊多采多姿的歷史,得用一本專書來記述;每一隊都有自己的故事,而每一隊都有著不同程度的成功或失敗。
美國海軍天文台(當時居美國天文界領導地位)的紐康(Simon Newcomb)力促美國國家科學院研究這個問題。美國國會組成了「金星凌日委員會」,而紐康和海軍天文台的其他天文學家在當中扮演重要角色。委員會為1874年的凌日籌組了八支探險隊,三支在北半球、五支到南半球;國會慷慨撥給了17萬7000美元的資金,相當於今日的200萬美元以上。

每個探險隊都配備了精密的設備:為了能目視觀察金星和太陽接觸的瞬間,研究人員使用的折射式望遠鏡,其上裝配的直徑12.7公分鏡片是由19世紀美國最好的望遠鏡商「克拉克父子」所製造;科學家也使用一種僅發明20年的儀器「太陽照相儀」來拍攝太陽影像。天文學家用鏡子將太陽光導入一架焦距為12.2公尺的固定水平望遠鏡,並緩緩轉動鏡子以保持太陽影像不動,結果望遠鏡拍下多張太陽影像,照片中的太陽直徑達10.2公分,讓天文學家可精確追蹤金星在太陽盤面的移動。

當時Scientific American也密切注意各個探險隊的進展,1874年9月26日出版的那一期報導指出,載送美國探險隊前往南半球的船艦斯瓦塔拉號,僅僅花了35天就由紐約抵達巴西。歐洲方面則大多選擇另一種拍攝配備:焦距較短的小型望遠鏡。他們的器材設計能得到品質較高的照片,但是因為影像比美國團隊小,所以測量金星在太陽上的位置反而變得較為困難。

金星凌日終於在1874年12月9日發生,許多探險隊卻受天候不佳之苦。更糟的是,當天文學家分析以目視觀測的接觸時間點,他們很快地發現,結果並不比18世紀的記錄好。世界各地的問題都一樣。帶領觀測隊前往澳洲塔斯馬尼亞島荷巴特鎮的美國海軍天文台天文學家哈克尼斯表示:「『黑滴』以及金星和地球的大氣再次導致一連串複雜的現象,持續了好幾秒,很難在那期間找出真正的接觸時間點。」

因此,照相觀測變得更加重要,但是這方面也令人失望。哈克尼斯回憶道:「說歐洲天文學家拍攝的照片完全失敗的謠言,很快便甚囂塵上。」英國官方的報告宣稱:「經過費力的測量和計算,再與望遠鏡觀測的結果相較之後,我們認為最好不要發表照片測量的結果。」就如哈克尼斯指出的,因為研究人員無法確定太陽盤面的邊緣,更不可能準確定出金星相對於太陽的位置:「不管肉眼看起來照片上的太陽邊緣多麼清晰,只要用顯微鏡觀察,它就變得模糊而無法描繪;如果把照片放在測微計的精細規線之下,更完全看不出邊緣了。」法國人發表了他們的結果,但是附上很大的誤差。

所有的希望都集中到了美國探險隊上,他們用長焦距太陽照相儀獲得了約220張可測量的照相板。1881年,就在下一次凌日的前夕,美方發表太陽視差為8.883角秒。但是這些結果的誤差之大,使得很多天文學家(包括紐康)都認為金星凌日不是測定天文單位的好方法;但哈克尼斯卻沒有失去信心。美國利用國會追加的撥款,又派遣了八支探險隊觀測1882年的凌日。哈克尼斯花了將近10年的時間分析這次凌日的照片,結論是太陽視差的最佳估計值是8.809角秒,對應的地日距離是1億4934萬公里,而可能誤差為9.6萬公里。現今透過太空船觀測或其他方法精確得到的真正平均距離是1億4959萬7870公里(對應的太陽視差是8.794148)。

金星凌日的觀測對天文學史有多重要?雖然紐康所整理的天文常數系統(這套系統在20世紀大部份的時間裡,廣為國際採用),所使用的太陽視差數值和哈克尼斯的相當接近,但相對於其他估計此數值的方法,紐康只給金星凌日很低的權重。他認為「黑滴」和其他的誤差,嚴重影響了藉由凌日估計天文單位的可行性。

有趣的是,「黑滴」作用的原因仍然是個很具爭議性的問題。18和19世紀學家把它歸咎於許多不同的原因,包括地球和金星兩者的大氣。但是當科學家用「過渡區及日冕探索者」(TRACE)衛星觀測1999年的水星凌日(水星沒有大氣,且TRACE是從遠在地球大氣上方進行觀測),他們仍然看到微弱的「黑滴」作用(見第41頁左圖)。雖然這個發現無法駁斥大氣作用強化「黑滴」的假設,但是真正的成因顯然另有其由。

由美國亞利桑那大學史都華天文台的史奈德(Glenn Schneider)、威廉斯學院–霍普金斯天文台的帕沙可夫(Jay M. Pasachoff)以及史密森尼天文物理觀測站的高魯普(Leon Golub)共同領導的TRACE團隊,所獲得的結論是:「黑滴效應」部份是由行星和太陽盤面之間的光學暈抹所造成。要看到類似的現象,你可以把拇指和食指靠得非常近,然後對著很亮的背景看兩根手指之間的細縫;即使兩根手指沒有碰在一起,它們之間仍會有個暗色帶。除此之外,太陽盤面邊緣亮度變暗也是造成「黑滴」的一大因素。TRACE的研究人員指出,在觀測即將發生的金星凌日時,也許可以用新的技術減輕這個效應。

安全第一

雖然金星凌日對推定天文單位已經不再重要,但今年的凌日事件必定會是天文史上最被廣泛觀測的一次。金星襯在太陽上的景象,或許不加放大也可以看得到;用雙筒望遠鏡或小型單筒望遠鏡則一定可以看到,但是美國NASA哥達德太空飛行中心的艾斯普那克(Fred Espenak)警告,觀察者必須與觀察日食時採取相同的保護措施。如果不使用適當的濾光鏡而由望遠鏡直視太陽,眼睛會立刻受傷,導致永久失明。

觀看凌日最安全的方法之一,是把金星和太陽的影像投射到紙上。用歷史悠久的掩星技術,業餘天文學家的觀測也能幫助接觸時間點的判定,結果(附上地理座標)請寄到美國月球與行星觀測者協會的水星╱金星凌日部門。1882年凌日事件後,很多天文迷都將記錄送到美國海軍天文台,直到今日仍保存在美國國家資料庫中。

加拿大皇家天文學會的2004觀測手冊,甚至費心詳述凌日當時全球各地的平均雲蓋率。根據這本手冊,最好的觀測地點是伊拉克、沙烏地阿拉伯和埃及,其中最佳點是埃及的勒克索,由歷史記錄來看,此地晴天的機率為94%。至少有一艘遊輪的航線將前往尼羅河。

如同1882年的凌日讓20世紀兩位天文先鋒,少年赫爾(George Ellery Hale)和羅素(Henry Norris Russell)對星體燃起了興趣,也許21世紀的金星凌日也能鼓勵年輕人研究天文學。NASA的太空科學室希望充份利用這個教育機會,因此正在推展一系列旨在讓學生和一般大眾參與的活動。由歐洲若干機構組成的一個聯盟,也訂出了類似的計畫。更有甚者,美國著名作曲家蘇沙(John Philip Sousa)在1882年凌日後所作的「金星凌日進行曲」,在塵封100多年後,又被重新賦予生命,並日益頻繁地演出。

太陽系外的凌日

另一方面,世界各地職業天文學家在研究金星凌日的同時,也有一些慶祝活動。當科學家利用太陽來「訓練」地面望遠鏡和太空船儀器時,國際天文聯合會(IAU)將在1639年霍羅克斯觀測凌日的地點附近舉行會議。IAU的金星凌日工作小組並力促在過去曾觀測凌日的地點設立紀念碑。

金星凌日仍然吸引研究人員的原因,在於它為發展偵測或測定太陽系外行星性質的技術,提供罕有的機會。截至目前為止發現的120顆太陽系外行星,大部份都是因為它們的重力導致其所繞行的恆星產生小幅度的週期性運動,而被發現。但是,1999年天文學家宣佈了一顆首次因行星通過恆星和地球中間、導致恆星亮度變暗而發現的行星:有一顆距太陽系153光年的行星,在為時三小時的凌日過程中,使它的恆星亮度降低1.7%。不同於尋找行星的傳統技術,凌日觀測讓天文學家能夠定出太陽系外行星的軌道面,藉此則可以推算其質量。而且因為亮度減弱的程度可以顯示行星的大小,科學家便能估計其密度。

目前NASA正計畫由探測船觀察凌日來尋找太陽系外行星。預計於2007年發射的「克卜勒探測器」,將連續四年監視10萬顆類似太陽的恆星。因為探測船上的光度計可以偵測到恆星亮度的微小變化,便可發現和地球一樣小的行星。今年金星凌日的觀測能幫助研究人員校準儀器,以便得到這些重大突破。

所以,金星凌日的故事由克卜勒開始,繞了一圈,又回到「克卜勒」這艘探測船。紐康、哈克尼斯和他們同一時代的人,想必會對從1882年那一次金星凌日之後的天文學進展感到驚奇。而到了2117年金星下一次接近太陽的時候,科學和文明又會是什麼樣的景況?那時的人們很可能就像克拉克的預言般,已能從火星觀察「地球凌日」。如果2084年11月10日已有人類在火星上,他們會看到他們的故鄉行星緩緩地從太陽盤面橫過,像一顆黑點映襯在明亮的背景上。那想必會是震撼人心的一刻,也會是行星凌日和人類探索歷史上的另一個里程碑。

TOP




版權所有‧未經授權‧禁止轉貼節錄

智慧藏學習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 100 台北市中正區南昌路 2 段 81 號 8 樓
電話:(02)2393-6968  傳真:(02)2393-6877
如有任何意見請E-mail至:service@wordpedia.com
©2003 Wordpedia.com Co.,Ltd. All Rights Reserved.
建議最佳瀏覽解析度:IE5.0以上版本 800x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