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生命.正視生命.同理生命
〉台灣生命教育的缺憾
◎蕭紫菡
「有一次,我要將食物丟給路邊的一隻狗吃,結果,另一個人要我等一下,她去拿了一個盤子來,把食物裝好,再端給狗吃。那時,我真的感受到,我是在施捨,而她是真正尊重生命的人。」
~黃俐雅
在談論孩子為什麼會虐待動物之時,最常被碰觸到的問題就是:在什麼樣的狀況下,人能對另一個生命的痛處失去感受?學校提供給孩子的「生命教育」出了什麼問題呢?五月八日人本教育基金會的座談會上,與會者有以下共識:
情緒出口.同理心.存在感
台大醫院精神醫學部醫生賴孟泉覺得,我們如果想要改變社會,缺少了三樣東西,他說:「首先是情緒表達,成長過程裡,我們的情緒常被抑制,像是不准男生哭,當我們安慰一個人,總是叫他:『不要哭,不要怕。』以致我們的情緒常常沒有出口。而媒體又常教人以『灑狗血』的方式表達情緒,哭就要哭得呼天搶地,間接影響我們的行為。例如:當一個老師生氣,他明明可以直接跟學生說他的感受,但他常用很大的強度去表達,做出不好的示範。」
第二個缺少的,便是同理心的培養。賴孟泉表示,好比當大人看到孩子動手去折金龜子的翅膀時,所能做的可以不只是口頭制止,「大人可以帶孩子一起想像,讓孩子把手背到後面,想像他在走路時,若有人無預警地去動他的身體,是什麼感覺?這些感受是需要訓練的。」
第三,是對存在議題的探討。賴孟泉說:「人要無時無刻去練習面對死亡,才能面對生命。我們常在假設我們不會死的情況下,去面對很多事情,所以,兩岸會不會統一、擁有的財產有多少、考試考幾分…這些外在的問題,往往都比『我為什麼活著』來得重要。當人對死亡失去感受,對生命的意義也就容易失去感受。」
以上三者,都會使我們對生命的感覺流於鈍化。
請尊重的面對生命
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理事長朱增宏則表示,學校大人對待動物的方式,也會影響孩子對生命的態度,是走向關懷還是鈍化?他以英國為例,他說:「英國的學校在談動物教育時,是不贊成將動物帶進教室的,他們往往以布偶代替,重點是老師在講解時,對待布偶的態度就像對待真的動物一樣。」
朱增宏說,反觀現在許多學校,在課堂裡對待動物、抓流浪狗的方式,都一再告訴孩子們:「這樣是可以的!」而當動物變成與人類無關的「他者」時,「距離,就會造成對生命苦痛的鈍化!」
然而是什麼原因,會讓人進而把動物當成虐待的對象?台大法律系教授李茂生從社會階級的面向說,「當我們把生命弄成很多條件、很多分數、很多列表的組合體,那些被排擠到最底層的人看到:『整個社會比我差的,大概就只有動物而已。而當他遇到挫折,社會又沒有提供一個補給站給他時,他就會想虐待、歧視比他更弱的生命。』」
但,社會階層如果是件事實,我們一般人可以做些什麼?讓自己不要成為壓迫生命的共犯?李茂生說:「當你能確切了解死亡,了解那種痛苦,你很難不去熱愛生命。」他舉自己的親身經歷說,「我家的狗『阿弟』在死亡前兩個星期,我看著牠,牠怎麼痛苦,我就怎麼痛苦,牠最後閉上眼睛那一刻,我摸著牠的頭,更了解什麼叫做死亡,什麼叫生命。」
「當你能正視死亡,正視在你面前的每個生命,了解牠的苦悶,理解社會給他的壓力,你就能在這不平等的結構裡多付出一些。」他強調,學校老師不應只是消極放任地面對生命教育,而是,「要透過周遭的生命語言去傳達,什麼叫做尊重。」
帶孩子愛到「點」上
那麼,究竟該如何將培養孩子的同理心,化為實際的教育作為呢?賴孟泉說︰「有相當多的心理學及科學證明,同理心是需要被培養的,首先,我們要相信,每個人都有或多或少的同理心,只是有時我們太忙,或忘記了。平常路上看到一隻小狗,問問牠的感覺,都可以是同理心培養的一環。」
賴孟泉認為,根本的源頭還是在我們生死教育的內涵究竟為何?他說,「生死教育不應只是談自殺防治,那是基於一種『怕死』的心態,而不是面對生、正視生、同理生。生死教育,應該是帶孩子深入地去探討:到底生命是什麼?怎麼關心生命?什麼叫做關心?」
人本屏東分會副主任黃俐雅說,大人應重新帶孩子理解,什麼叫做對動物的「愛」?她以日前熊貓要不要來台灣的問題為例,她說:「熊貓來台灣,許多大人覺得很好,讓孩子多認識一種動物,而且在提供食物方面也沒有問題。但是,讓牠們在這裡生下下一代,真的是好的嗎?在動物園展示的過程裡,看起來大家好像很愛牠,但也無形剝奪了牠的自然能力,如果不養牠,牠活得下去嗎?我們是不是在以復育為名,實質上在消費牠呢?大人如果能帶孩子思考,如果你是熊貓,為了讓你給別人看,你必須失去自由,你的感受是什麼?我們認為對熊貓的愛,真的有愛到『點』上嗎?」
黃俐雅說,一切的愛,要回到「愛的方式對不對」上頭來看。而當愛的點對了,人自然會成為一個真正有生命、有內在有感受的人,她說:「有一次,我要將食物丟給路邊的一隻狗吃,結果,另一個人要我等一下,她去拿了一個盤子來,把食物裝好,再端給狗吃。那時,我真的感受到,我是在施捨,而她是真正尊重生命的人。」
黃俐雅說,大人應該從日常生活裡,帶孩子多從每個小細節,去體驗每個生命的細緻感受,也去正視、激發自己的每種情緒,因為,「當一個人容易感動時,自然對別的生命,更有感覺。」
◎ 原文刊載於人本教育札記229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