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線,更是開啟人們的想像力,也成為鳥瞰此水域時的一個亮麗的驚喜。
大自然的美常常讓人無法言語,只有用我們的眼睛、耳朵、鼻子、和我們的心一起去體會和享受。 一向在生活裡與大自然較為貼近的歐美國家,早在1960年代末就有些藝術家走到戶外創作,打破藝術與生活的界線,運用大地來創作,成為地景藝術的先驅者。 後來更有些藝術家們反對人工和商業化的藝術,讓藝術更進一步與大自然連結,雖然以大自然為畫布,但在藝術與大自然之間依二者比重的不同,還是有一些區分,有些較重視創作物本身的訊息傳達,而且藝術家的個人角色較強;有些則看重其創作與大自然的之間的加成與融合性,藝術家的個人角色也隱居其後。
在以前這方面的藝術較為冷門,一方面是由於創作地點多在荒野或較偏僻的地方,另一方面則因為在主流的觀念理,藝術創作總是追求永恆,追求某種符合工業或科技社會裡的價值,似乎直至近十多年,回歸自然的風氣興起後,才漸漸受到一些重視。
其中個人較為喜愛的是直接採用現地的自然素材,以大自然為背景的創作。 其實這樣的創作方式並不太容易,因為藝術家們必需要瞭解及接受大自然裡不斷成長、凋萎壞蛀、和再生的本質。 除了要具備美感之外,對大自然的律動、林木花草生長的習性、山巒的地形、氣候和時間的變化等等都要有所體會。 而藝術與大自然連結要順應自然而行,不但不破壞自然的美,還要藉由創作更讓人們看見自然的美並帶來新的體會。
就像我們知道的在雪地上堆雪人或在沙灘上堆砌城堡,也是運用當地的自然素材來創作,這種採取大自然的素材在大地上創作的方式往往只是短暫的存在,隨著氣候或潮汐的漲退產生變化、分解、消逝,最後回歸於大地。
這種與大自然融合的創作方式,有著幾分了悟生命及珍習當下的東方思維,我想這還需要藝術家個人要有一些自我探索和內在轉化的歷練,才能找出那與大地又與心靈相契的靈光乍現,從極簡中發掘出一種自然又極緻的表達方式,引領我們走入一個新的自然意境,去感受那種充滿整個視野的感動。
欣賞的二位地景藝術家恰巧都是來自歐洲,不知是否是因為歐洲人較懂得在生活中享受森林、木屋、大海所帶來的那份閑適,並在其中深刻體味出個人與大自然之間的互動與氣息。 一位是英國的 Andy Goldsworthy,他的作品有種啟發的力量,網站中有一些他的作品及介紹: http://www.morning-earth.org/ARTISTNATURALISTS/AN_Goldsworthy.html 一位則是德國的 Nils-Udo,他的作品也是採用當地的自然素材創作,展現一種質樸而富有詩意的美好境界。 他在前二年也曾為L’OCCITANE (一個法國的天然保養品品牌) 設計過藝術作品,另人印象深刻,那些藝術作品的圖片也出現在該品牌的目錄和手提紙袋的印刷上。 http://www.greenmuseum.org/content/artist_index/artist_id-36.html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美國地景藝術家 Robert Smithson,他於1970年於猶他州大鹽湖所創作的知名作品 Spiral Jetty 螺旋形防波堤,由黑玄武岩、泥土、和鹽結晶體所建築起來。 創作的當時,由於乾旱,大鹽湖的水位非常低,但幾年後水位回復正常而淹沒了這個防波堤創作近三十年,於2004年又由於乾旱,防波堤才又露出來,於2005年又部份被淹沒,原來黑色的玄武岩石因多年受湖水中鹽份的影響顏色已變得較白了 ( http://www.robertsmithson.com/earthworks/spiral_jetty.htm )。 另一位是來自英國,Richard Long,他的創作多在荒野中步行或散步中完成,也行成了他獨特的步行式的藝術風格,在曠野中留下既原始又耐人尋味的印記 ( http://www.richardlong.org/sculptures/sculptures.html )。
台灣在今年四月至九月在關渡自然公園展出第三屆的國際自然裝置藝術,邀請了八位國際級藝術家在關渡自然公園就地取材,現場創作。 很高興相關單位能將這種創作方式介紹給國人,不過想要看到完整的作品,就必需盡早去看,現在可能已看不到作品當初的全貌了,因為經由時間、風、雨、周遭環境中的植物和昆蟲小動物的影響,作品也隨著自然法則而產生著變化 ( http://www.colorfultree.com.tw/gdpark/artist.htm ) 。+
(Fresh Air 網站網址已變更為www.withfreshair.com,舊網址已停止使用。)
* 如您喜歡Fresh Air 電子報,歡迎推薦或轉寄給您的朋友們。 * 免費訂閱電子報,可運用www.withfreshair.com 的簡易訂閱方式。 * 電子報內容為本站版權所有,任何轉載或取用,請先徵求同意。 * 聯絡email: freshair@ms95.url.com.t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