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曲獎不該淪為文化戰場
[責任編輯:曾小惠]
今年擔任金曲獎頒獎人的劉劭希,針對客家音樂遭金曲獎漠視,公開發出不平之鳴:「客家音樂的表演到哪裡去了?今年主題不是說要More Music嗎?怎麼變成No More了?」金曲獎製作人侯文燕解釋,是依照新聞局的典禮規劃,客家、台語及原住民三種語言的表演,每年輪流兩種,去年是客語和台語,今年則是台語和原住民語,所以明天就是客語和原住民語。
其實從前年(2006)劉劭希獲頒最佳客語演唱人獎時即呼籲,金曲獎應提供客家音樂人的表演空間,到去年拿下最佳客語歌手及最佳客語專輯獎的林生祥,更是公開拒領獎座,嚴正反對以語言作為競賽的分類概念。三年的爭議下來,道出了金曲獎以語言劃分音樂的妥適性問題,更突顯出客家語言仍未受到平等對待的事實。主事者看似尊重與保護弱勢族群的音樂創作,實則窄化客家語言與其他語言公平競爭的機會,也壓縮客家音樂向國人 "曝光" 的管道。
其實從前年(2006)劉劭希獲頒最佳客語演唱人獎時即呼籲,金曲獎應提供客家音樂人的表演空間,到去年拿下最佳客語歌手及最佳客語專輯獎的林生祥,更是公開拒領獎座,嚴正反對以語言作為競賽的分類概念。三年的爭議下來,道出了金曲獎以語言劃分音樂的妥適性問題,更突顯出客家語言仍未受到平等對待的事實。主事者看似尊重與保護弱勢族群的音樂創作,實則窄化客家語言與其他語言公平競爭的機會,也壓縮客家音樂向國人 "曝光" 的管道。
語言分類的原罪在歷史
過去禁講方言的國民黨時代,客語作為一種被邊緣化的語言,與台語及原住民語被歸屬於方言的一部份,共同受到「國語」唯我獨尊的凌遲。但當強調本土意識的民進黨執政後,「台語」的政治與文化地位大幅躍升,同時與國語並駕齊驅,客/原語言因此被打入弱勢階級的地位。
在一種彌補的心態下,民進黨政府賦予客/原文化與語言特殊待遇,從創設客/原委會以提升客/原文化的舉措,到在金曲獎中設立「專屬」獎項,藉此保障各種語言的音樂創作,殊不知此舉實為鞏固一個對相對弱勢語言族群繼續被邊緣化的文化體制,一旦客/原語言及文化被型塑成只是某些情境或場合中,才會被抬出來觀賞或供奉的時候,即宣告這個語言及文化的凋零。
給我表演機會
台灣自1987年解嚴,行政院新聞局為提倡與擴張台灣地區的音樂市場,在1990年將《好歌大家唱》徵選優良詞曲創作的電視節目,擴大為金曲獎。金曲獎早期以國語歌曲為最高榮譽,直到2003年才開始增設台語、客語及原住民語言的獎項,以反應新的多元文化社會的現實。
不過依照新聞局的表演團體規劃,每年金曲獎的表演組合大約只能安排六至八組,外籍歌手表演一至二組,國內資深藝人表演一組,新進歌手表演一組,流行音樂表演一至二組,入圍/得獎表演一組,而原住民語、客語及台語的表演每年則以三擇二組輪流演出。邀請外籍歌手是拉抬收視率的一種商業考量不說,國語歌曲每年至少可表演四組,而且不必輪替,就等於獨厚國語歌曲,反觀同樣身為台灣語言一部份的台、客、原等語言,不僅每年被迫採輪流制度演出,甚至還須承受次等文化的異樣眼光。
我們不禁要問,為何一個由官方主辦、民間機構承辦並由納稅人買單,以鼓勵台灣各個語族的歌曲創作獎項,竟普存著歧視他種文化的傲慢思維?
還給音樂一個單純的空間
如果說金曲獎成立目的在於凝聚國內所有的音樂人與愛樂者,而且更進一步發展成國際性音樂活動,那麼主事者可透過設計更有意義的機制,例如提供更具扎根且普及的支援,使有心致力於客/原音樂創作者獲得實質的贊助,而非僅設立專屬音樂獎項便宜行事。
除此之外,我們也不必急著想要複製美國葛萊美獎的標準來分類台灣的音樂獎項,畢竟國情不同,體認多元文化的心態也有所不同,而毋寧是努力深化在地社會共同文化的融合。當有一天我們不再把客/原音樂視為客/原音樂,那才是真正跨越語言藩籬的音樂時代。
Our Questions:
1.當你在金曲獎聽到客/原音樂創作者的表演時,你是否曾理解作為少數族群想要為自己發聲的心情?
2.你認為應如何重新制訂金曲獎的獎項?
3.你認為優秀的主持人,當頒獎者在台上公開表達自身文化受到歧視時,應做何種反應?裝作沒聽見、含糊帶過、或是挺身主持公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