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03.10.22
────────全 國 唯 一 教 育 專 業 報───────
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08-08-04
網址:http://www.lihpao.com/

★ ★ 本期目錄 ★ ★
經濟大蕭條來臨
日本私立大學招生不足 



【社論】
經濟大蕭條來臨
 
 

1930年代美國經濟大蕭條是許多老美國人的夢魘,尤其是受害最深的勞動人民,工廠裁員、關閉,大量的失業者連生活上的必需品也買不起,且幾乎看不到復甦的希望。如今進入「全球化」時代,作為全球最大消費市場的美國再度陷入危機,對各地的影響將更加直接、龐大,儘管信心滿滿的投機客仍不斷宣傳如何在經濟蕭條中獲利的「投資之道」,但從股市、房市的泡沫到油價、糧價的飆高已顯示熱錢過多,全面性的經濟危機勢不可擋。

美國有超過70%以上的GDP來自民間消費,因此在2000年3月美股泡沫後,聯準會主席葛林斯班的策略就是擴大信用貸款,鼓勵負債消費,並且將利率調降到1930年代以來的最低點,試圖刺激經濟復甦。但至今仍不見起色,反而許多零售業者,包括Ann Taylor、GAP、星巴克和迪士尼商店等分別關閉近百家門市,而今年6月的汽車銷售量,福特減少28%、通用減少18%,豐田也減少了21%,這意謂著另一波失業潮即將來臨。目前美國勞工部公佈的,定義較嚴格的U3失業率為5.7%,比今年6月增加了5萬1千人(0.2%),但另一項官方統計,也是較接近現實狀況的U6失業率,則已高達9.7%。

人民普遍貧窮,舉債消費、寅吃卯糧的策略非但沒有解決問題,反釀成更大的危機。美國聯邦存款保險公司(FDIC)統計「問題銀行」的名單已多達90家,甚至近來許多貸款購屋的屋主索性棄屋走人,估計將造成1兆美元的呆帳,另一波銀行倒閉的金融海嘯已山雨欲來。事實上,自2007年8月美銀行信用系統崩盤以來所加深的經濟緊縮幅度,已高於經濟大蕭條時期。

即使號稱會帶來「改變」的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歐巴馬當選,其推動改革的動力和程度亦令人存疑。其競選籌款部主任潘妮(Penny Pritzker)就是芝加哥的房地產大亨,且10年前由她與美林投資集團(Merrill Lynch)首先發展出的不動產「次貸」模式,正是造成今日金融危機的引爆點。

美國的經濟衰退,不但是美國本身的難題,更是其他國家需要面對的問題。幾個指標性的「新興市場」國家,對美的貿易依賴皆深,在可見的未來似乎都難以擺脫此局勢限制。雖然在美國經濟實力衰退,連帶的政治、軍事影響力下降之後,美國單極稱霸的世界可能從此結束,不過在此之前,如何面對全球大蕭條的來臨,或許是黎民百姓更加關心的課題。

(回目錄)



【左右看】日本私立大學招生不足 

【左看】
大學應朝常態編班化
厲卓正/學運工作者

根據報載,日本47%私立大學招生不足。無獨有偶,台灣在少子化的趨勢下,也面臨大學招生不足的問題。台灣為何招生不足?主因是大學浮濫,隨著少子化趨勢,大學的招生數額勢必超過大學人口數,所以才會招生不足。

針對台灣大學招生不足問題,部分學者希望透過大學評鑑與大學合併政策,淘汰不良大學。但筆者認為這並非上策。淘汰大學,是間接剝奪人民的受教權。百分之百入大學是一件好事,筆者亦樂見人人讀大學。

因此,與其淘汰不良大學,解決大學招生不足的問題,不如將大學更為普及化。如透過小班化教學,降低既有大學人口數,使得所有學校不用為了超收學生而降低教育品質。

再者,針對教育品質惡劣之大專院校,政府應輔導改進,以使不良大學轉型為優良大學;如此不僅可增進大學素質,且可平衡區域教育資源。

最後,應改進目前教育資源不公問題,將教育資源分配公平化。現行政策將大量資源預算挹注於名校,讓名校享盡各種政策好處。反之,政府忽視弱勢學校的發展,放任不良大學向學生「揩油」。這都源於教育資源不公。

總之,筆者認為要解決現行大學浮濫問題,不應以「能力分班」作為政策思考,而應將大學教育朝向「常態編班」,既能解決問題,又符合公平。




【右看】
教育應與市場結合
江仰德/文字工作者

儘管台灣與日本國情發展頗異,但日本與台灣類似,均面臨大學招生不足問題。政府多以市場機制為原則,希望透過淘汰不良大學,以解決此問題。但筆者有另外的觀點。

現行台灣教育主要問題,是與市場需求嚴重脫勾。在全球化浪潮下,台灣所需的人才為具有創造力的人才;但台灣填鴨式的升學主義教育,培養的是只會死讀書的考試機器。考試機器何來創意可言?

而大學教育亦與市場嚴重脫勾。大量的文科與社會科學科系,就不符合既有市場需求。許多理工科也只教導基礎科學教育,以致台灣大學畢業生進入職場後,無法學以致用,一切得重頭學習。

總之,台灣教育不僅耗費大量社會資源、國家預算,卻幾無效益可言,可謂勞民傷財。因此,當輿論憂心大學浮濫、品質低劣、大學生的素質不良等等問題時,是否應探討教育的根本目的。筆者認為,只有讓教育能與市場脈動緊緊聯繫,才能解決目前台灣教育困境。

因此筆者建議台灣高等教育應該廢除與市場需求不符合之科系,現行的教育內容亦要符合市場需求,諸如與企業建教合作、大學研究需與市場發展息息相關。如此改革才能真正的培養百年樹人之人才。

(回目錄)



長期徵稿啟事

台灣立報網站討論區開張!讀者有任何話想說,都可以在這裡一吐快,同時歡迎對立報的任何批評指教。請由立報首頁點選「討論區」,或鍵入網址http://www.lihpao.com/phpbb/。

(回目錄)



本電子報內容由台灣立報社提供
地址: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
若對此電子報的內容有疑問或是建議,
歡迎您寄e-mail至:article@lihpao.com
欲詳完整內容請訂閱立報
電話:02-86676655
傳真:02-82191213
訂報:02-86676655轉214
地址: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1樓
每週一至週六出報,每份1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