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Q&A】
媽媽的罪惡感
◎李美華
Q:人本基金會的朋友們,大家好:
我遇到一個困擾,覺得很痛苦,也有很深的罪惡感。
我的兒子小四,在他小二時,我去上了夜間的學位進修班,孩子交由他姑姑代為看顧,到了孩子小四時,因為爸爸不再加班,所以改由爸爸照顧,問題就產生了。
本來孩子晚上都不看電視,到了九點就乖乖的上床就寢,睡眠充足,但是跟了爸爸後,爸爸看八點檔連續劇,孩子也在旁陪看,甚至有時到了十點還在看。我下課,十點多回到家,看見孩子匆匆要去睡覺,一股氣就冒了上來,不知是在氣大人或是小孩。曾和先生談過,該給孩子一個知性的環境,如果大人可以犧牲一個小時(晚上八至九點),陪他玩玩遊戲,看看書,聊聊天,或是聽聽音樂都好,盡量避免看沒營養又暴力的電視節目!但是先生並不認同,他認為看電視是他的休息時間;至於小孩,該自己去判斷何時該做什麼事,如果他堅持看電視到很晚,導致隔天起不來遲到,這也是他自己該去承受的。
如果當初我不去進修,是否就不會發生這種情形了,這是我罪惡感的來源。我深深覺得對不起孩子,因為大人的做法不同,使得孩子承受來自大人的怒氣。我真的不想這樣,請問,我該怎麼辦呢?怎麼和先生溝通?又怎麼和小孩談呢?
邱媽媽 敬上
A:親愛的邱媽媽:
我工作的位置在三樓窗邊,窗外緊鄰一叢大樹冠,碧綠的枝葉間常有綠繡眼前來造訪,我很陶醉於牠們的嬌巧和美聲,總是輕手躡足的活動,深怕驚嚇到牠們。前幾天,屋裡不知如何飛進一隻大蒼蠅,不時干擾我的工作,好不容易,昨天那隻蒼蠅飛站在窗片上,我很想抓住機會開窗趕牠出去,又不想嚇到綠繡眼,幾經掙扎,最後還是拉開了紗窗,蒼蠅如願離開了,綠繡眼也非我所願的嚇跑了。這兩天,窗外沈寂許多,不免令人失落,可是,回頭想想,如果事情重來一遍,我還是會選擇開窗,畢竟,那隻蒼蠅對我造成的困擾更大,而且,只要我繼續保持靜默,綠繡眼還是有回來的機會。這樣一想,也就比較釋懷了。
人生,不就是這樣一連串的選擇?每一個選擇都伴隨著各種收穫和損失。
從邱媽媽的來信中看得出,您對孩子的教養十分重視,也很願意花時間陪伴孩子,而且晚上上課、兼顧家庭學業非常辛苦,我相信,當初您一定有某些重要的考量和需要,提起很大的勇氣,才下決心將孩子託付他人,去夜間進修。如果您現在依然選擇繼續學業,肯定它的重要,就不要再苛責自己了,我們都想給孩子最好最完善的教導與照顧,但我們的時間、能力畢竟有限,如果不能接受這一點,就無法放下不切實際的期待,就無法饒過自己,放過別人。結果,我們的怒氣由自責而生,先是懊悔自己沒有三頭六臂,無法兼顧孩子,轉而氣先生不肯當自己的分身,氣孩子不聽話,造成夫妻、親子間的衝突,得不償失。
其實,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您去進修,雖然暫時失去了夜晚督導孩子的時間,卻也收穫豐盛。您讓孩子看到了一個如此認真生活、努力成長的媽媽,讓先生、孩子有了獨處互動、學習自理的機會,也讓您自己發現了媽媽不在家的夜晚,先生、孩子的不同樣貌。全家人因而更有機會相互瞭解、接納、欣賞,讓各自的生命得以原貌展現。
「一天專心陪孩子一小時」「給孩子知性的環境」,邱媽媽的要求真的不多而且合理,但重點是,當我們認為「我的要求已經這麼少、這麼合理,你還不肯配合」時,我們就很容易心生委屈,很難再去聽見別人的道理。然而,溝通的第一步,永遠是「放下己見,專注傾聽」。先放下我們的立場,無論那個期望多麼卑微,我們才能真正打開耳朵,聽見對方。當對方相信我們願意聽見他、聽懂他,他才會感受到我們的善意,知道我們願意瞭解而不是一味命令、指責,他也才會打開心房、撤除防衛,反過來願意傾聽我們的想法意見。這才真正開啟了「溝通」的大門。
比如說,先生說自己很累,需要看電視休息,我們可以回應:「原來看電視可以讓你這麼放鬆。」他說:「孩子要學習為自己負責。」我們也可以同理他:「我也認同這一點。」多瞭解、多傾聽一下先生的感受和想法,之後再討論:「那,除了連續劇,你還喜歡看哪些節目?」「除了看電視,還有哪些事情可以讓你放鬆?」「八點檔的連續劇幾點重播?可以錄下來晚點看嗎?」「你對孩子現在晚上的作息有什麼看法?」「你覺得我們怎麼做,可以讓他更懂得為自己負責呢?」「你太累,沒辦法陪孩子一個小時,那可以陪多久?半小時?十五分鐘?」從先生的需求、觀點、能力和興趣去發展他陪伴孩子的策略,會比我們提出「理想的」方法,可行性更高。
同時,在溝通的過程中,我們要盡可能避免批判性的字眼,例如「沒營養」的電視節目。很多事情沒有絕對的好壞或對錯,每個人的價值觀和生活態度不一樣,都需要被尊重,而且,類似的字眼和「你錯我對」的心態不但是溝通的終結者,還會將對方推得更遠,更加深了溝通的難度。
有時候,透過文字、信件,我們或許能將自己的心情表達得更貼切,想法說明的更完整。或者邀請先生和您都信任的親友做個客觀的中間人,也可能有助於雙方的溝通。最好的方法,是在平日就透過一些文章、社會事件、週遭親友的故事…培養和先生分享教養觀念的習慣,不一定等到問題出現了才開始溝通,大家都帶著情緒,不知從何說起。
不過,無論爸媽如何溝通,別忘了孩子是自己的主人,如果爸媽已經稍具共識,或可以平心靜氣討論彼此不同的觀點了,不妨邀請孩子一起加入討論,開個家庭會議。把爸媽所擔心的、想到的告訴他,聽聽他對自己學業、生活、時間安排的看法。孩子生活在一個快速變遷、越來越多元化的社會,他要學的不是爸爸、也不是媽媽的既定價值和生活方式,而是,長出「他自己的」判斷和選擇能力。
如果暫時還不適合全家溝通,媽媽也可以私下和孩子討論他的狀況和自己的期望。當孩子清楚晚上他可以有哪些活動的選擇,不同的安排會帶來哪些不同的後果,他會試著分辨自己比較需要/想要睡眠,或是和爸爸一起看電視,或是去看書、寫功課…如果這次的選擇帶來負面的結果較多,下次他還可以調整,一次又一次的調整。隨著經驗、判斷能力的增強,他將越來越懂得為自己量身訂做一個適當的抉擇!
邱媽媽,我不知道,如果您當初沒有去夜間進修,家裡是否就不會出現眼前的問題,或者會衍生其他的問題,因為孩子年紀漸長,他的睡眠需求很可能會改變,他對自己活動的安排也會產生更多的想法和意見;因為您的先生晚上不加班後,您依然得面對家裡晚上兩個人變成三個人的狀況;因為您犧牲了自我學習成長的機會,不知是否會因此抱憾…人生本來就是接續不斷的變化,不斷面臨新的挑戰、新的抉擇、一長串的未知。
我只知道,在生命這齣戲裡,我們不是導演,無法擺佈任何人,就讓先生、孩子去揣摩自己的角色,演出自己的生命吧!
人本基金會敬上
◎ 原文刊載於人本教育札記230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