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可能主要有三點吧。第一,意識上都比較多了,有幾個點,一個是去年Al Gore這個片子,還有一些其他的報導阿,氣候變化慢慢地成為了社會的一個熱點話題了,氣候變化這個概念大家形成的比較深。
第二就是,國家提出節能減排,同時在06年底提出了這個「國家氣候變化影響報告」,又在07年6月4號發了這個氣候變化應對方案(註三),這裡面十四個部委 加上中央,也專門發了一個氣候變化的宣傳教育的方案,推動的力量比較大了,加上一些媒體的配合,可以說在民眾中概念已經比較明確,大家也都認識到這點。在 行動方面,行動方面我覺得NGO的力量很大,也有些民眾意識到氣候變化要作一些行動,但我在這邊覺得有一個小小的問題,就是呢氣候變化在中國不是孤立的, 而在中國我們在宣傳時有一種現象,就是說,「喔之前是環境污染,現在是氣候變化」,這是錯誤的觀念,這點我們中國跟歐洲的情況是完全不一樣的,我們的環境 污染還在惡化,同時有氣候變化有這個重要問題浮現,其實已經十幾年了,這是最近突然在輿論上爆發了,這點很重要,並不說我們現在環境污染「轉」成了氣候變 化,而是我們面臨了更大的問題。
那在第三點就是呢,對於國家節能減排的政策,他的宣傳口徑中,會在公眾意識上造成一定的混淆,因為我們我們國家說「節能」,雖然一定要應對氣候變化 的意義,但是在我們的判斷上,節能減排政策還是以能源安全以及污染控制方面為主導,它並不是一個為了應對氣候變化所做出的國家政策,同時呢,在減排這一 塊,在國際或是國內我們說的是GHG Emission,但很多時候國家想的常常是污染物的排放,所以這裡很容易有概念上的偏差,這個偏差在媒體上,在輿論上都體現出來,這也造成混淆,雖然說 推動概念是好的,但這可能是個有問題的推動。
張: 我個人的感覺是,這我不能代表自然之友來說,我們在這方面還沒有形成一個明確的立場,這點我們也在努力中。我個人的感覺是極端天氣會越來越多,有人說氣候 變化主要會影響小島國或是海平面低的國家,中國兩者都不是,中國也已經不是最貧困的國家了,但是呢,中國的特點就是中國是個轉型國家,在各方面上都在轉 型,原有的那套已經被打破了,新的秩序和社會體系沒有建立好,這種時候他的脆弱性,恐怕連貧困國家也不能相比。所以說對於一些極端天氣對於弱勢群體來說 是很大的威脅。
|
社區藝文人才培訓計劃在台北市文化局長期深耕下已逐漸開花,從「文化就在巷子裡」到「公藝達人」的計劃落實,也肯定了社區住民就是最好的藝文種子的角色。今年計劃邀請社區營造經驗豐富的老師與專家,共有三階段的課程學習及之後的社區實地交流參訪,深入瞭解藝術創作與社區營造,完成課程之學員將擁有參與明年度社區環境藝術創作實作計劃的優先權,持續散播藝文種子。
‧課程內容
第一階段:基礎培力課程 9月19日至10月3日,共8小時
第二階段:進階研習工作坊 10月4日至10月25日,共12小時
社區環境美學工作坊、社區行動藝術工作坊
第三階段:社區參訪與社區交流會 共4小時
第四階段:企劃書寫作工作坊10月28日至11月8日,共8小時
‧招收資格
居住於台北市及其他縣市,並屬於任一組織、各類特色族群或公寓大廈之民眾。
除正式學員外,可開放其他縣市的民眾報名修習及旁聽。
‧課程說明
課程費用:所有課程一律免費!歡迎旁聽!惟請自備餐點,恕不提供便當。
課程期間:97年9月19日~11月15日之週間或週末。
課程班隊規劃為週間、週末兩種不同的班隊,完成至少四階段課程總時數2/3以上之學員始能取得結業證明,缺課學員亦可藉由跨區補課方式補足修課時數。
‧報名方式
請至崔媽媽基金會網站 http://www.tmm.org.tw/ 下載報名表及課程表後,選擇以下任一方式即可:
線上報名:填妥報名表後存檔寄至:weh517@mail.tmm.org.tw
寄件報名:106台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三段269巷2-3號2樓 崔媽媽基金會社發部
傳真報名:(02) 2368-3073
‧報名期間
即日起至97年9月15日止,詳細內容請至崔媽媽基金會網站查詢。
有任何疑問歡迎來電:(02) 2365-8140分機236王小姐、238山小姐
(詳情請見)
|
|
第二點,我覺得就是氣候變化伴隨來的能源安全問題,是我們完全不能迴避的問題,還有一個就是在氣候變化的大背景下,中國的環境污染跟生態破壞,這是 會加劇的,因為中國的評估報告裡也寫到了,在內蒙到華北的草原,氣候變化會帶來正面的影響,其他地區還是負面影響加劇的,包括太湖藍藻這種事件,不是直接 肇因於氣候變化,但是氣候變化的確讓他更快爆發,還有很多地方我們也看到了這樣的情況,所以我們看到污染加劇的態勢,這幾點是我覺得比較嚴重的。
劉:對於緩解氣候變化,你覺得現階段哪一種政策最重要?
張:我覺得宏觀調控非常非常重要,利用經濟的槓桿,像去年這個禁止兩高行業出口退稅,這就是一個很有效的遏止,還有區域發展,是不是能夠在規劃上更多的考慮到能源分配和溫室氣體排放,是不是能把我們談了很多年的科學發展觀和這個有所結合。
還有一些法規的政策上,包括現在這個「規劃環境影響評價」(按:類似台灣政策環境影響評估),還有這個公眾參與環境影響評價,能不能把溫室氣體排放概念也放 進這裡,當然我知道這非常難,但是這會是非常有力度的作法。另外我們從民間的角度來看,能給民間多一些空間,不過從我個人的判斷看來,在環境保護,反污染 跟生態破壞方面,這幾年民間組織會證明他們的作用,是政府從經濟從政治方面都起不了的,但是對於氣候變化,我覺得這幾年政府還是佔據主導的作用。
劉:那對於適應方面呢?
張: 我覺得一定要放開讓民間介入到社區層面,社區適應,一定要有,這方面的備災、培訓,我覺得這次地震是一個特別好的契機,民間介入非常重要。然後我覺得很多 緊急的預案非常重要,我們要有一些預案,不能說有事我們再來。雖然我對Adaptation Fund不是特別的…對中國來說也不見得特別重要,但是在這方面我覺得吸取國際資金、學習國際經驗非常重要。
劉:最後問一個可能比較敏感的問題,您剛剛說到希望政府可以放開給民間多一些空間,在自然之友工作的過程中,你有感受到政府很大的壓力嗎?
張: 我覺得因為自然之友是個全國性的社團,相對來說,在北京還是比較好,沒有說針對自然之友怎麼樣,但是對於一些民間組織,如果你要組織作一個上百人的活動, 可能會有一些吧。這方面民間在做這種工作時還是會遇到這樣的阻礙,這阻礙有兩方面,一是國家可能有些地方還沒有放開,二是基層執政水平不夠,這個很重要, 這個非常重要。有很多活動,他根本不知道你要作什麼,就隨便給你安一個帽子,我覺得這不能上來就說是國家的理念有問題,而是我國不光是安全部門啦,很多部 門都是基層執政水平相對較低導致的,他們很多時候缺乏了解和判斷力,也缺乏對這方面了解和增強判斷力的主動性。然後我認為作為一個民間組織,我覺得我們也應該開放一些,你豎起對立面,人家自然就是這樣子,所以我們盡量不創造對立面。這是我們的策略。
–---------------------
註三:中國政府在2007年6月4日提出《中國應對氣候變化國家方案》
,請參看此處。
[留言 / 轉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