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書,寫
 
書,寫
2008.9.4/報主.風景沙龍
歐巴瑪現象 出書
歐巴瑪接受民主黨提名,宣布參選下屆美國總統的當晚,北美電視直播,收視率高過京奧開幕式、高過節目收視率拔籌的「美國偶像」決賽。又一場「歐巴瑪布道式」超級演講,句句命中中產階級積鬱塊壘,再度掀動群情,掌聲歡聲雷動。

在群眾中看到商機,觀風查象的經營者,都會抓住機會,順勢而為。就像台灣二度政黨輪替成功,馬英九高票當選總統之屆,一時間馬典馬書紛紛出籠,被臭為「馬」屁文化,此瑪非彼馬,另一場繽紛的拍瑪文化,一樣在美國盛行。

歐巴瑪自政壇快速竄起,表明意願參選至今,打著他的名字Barack Obama當招牌的書籍,多不勝數,如《無限希望:重回美國夢》《我父親的夢想:種族與傳承的故事》《我們相信的改變》《歐巴瑪:從誓約到力量》《歐巴瑪挑戰》….

相對馬總統的名牌包裝,就顯得較為單薄直接:《少年馬英九》《治國:台灣贏的新策略》《原鄉精神──台灣的典範故事》《青春鐵馬向前行──馬英九的台灣單車日記》《看見馬英九》《馬英九元素》《親愛馬英九》《馬英九現象》《誰識馬英九》《馬英九人生長跑》…

出版書籍,同時做為募集競選經費的手段,已經是每逢競選,書界屢見不鮮的現象。文宣見「書」羸;有人捧瑪/馬,一定也有人打瑪/馬。

攻擊歐巴瑪的出版,亞馬遜上同樣羅列不少,下面這一本可能最為有趣,書名不包括標點,用了38個英文字組成,中譯出來叫《剝削:歐巴瑪和華府幫著外國政府詐欺我們的遊說政客正在怎麼訛詐我們,以及該如何對應──歐巴瑪因「恐怖分子威脅、自由主義份子想殺掉談話廣播、國會一事無成、企業支助伊朗」等言論成媒體笑柄》。

內容當然主觀激進,書寫得好不好、賣不賣,不是作者出版的主要目的;它的傳播媒介策略,是搭上亞馬遜網路威力的便車,在無所不在的強勢通路上,傳布出書人的訊息觀點。

反觀及至「去『馬』賽克」的書籍,華文書籍尚未如此這般從媒介反向操作,中文圖書最強大的博客來網路書店平台,《馬英九這個人》《馬經:你必須知道的馬英九》,和《這樣的陳水扁》…等書籍一樣,統統是另外一本反對面的出書,在網路書店布告基本的書介內容。

掌理一國大政、領袖元首的出書,走到今日如此「民主」的地步,恐怕不是當年出版甘地傳、羅斯福傳時可以想像。政治「偉人」傳記一直予人蓋棺論定有公評的印象,國家機器捏塑國民共同意志的量具尺規、模造公民社會秩序少不少的參考提領。莫怪有史以來全世界賣得最多的首領關連書籍──《毛語錄》的紀錄尚未被打破。

加拿大的大選,可能性升高,甚至可能比美國總統大選更早舉行。時間如此迫促,不知哈珀總理、新民主黨雷頓等加國主要政黨領袖的書籍,會不會有更多在近期面巿?
奧運父母的池畔期望
京奧打破紀錄連獲八面金牌的麥可費爾普斯Michael Phelps,每當躍入水中,擺動滑板長手向前奮泳,觀眾席中麥可的母親黛比就聲嘶力竭:「麥可!麥可!」為他加油。

麥可贏得最後一役四人接力賽,領獎後在全場目光中,穿越媒體,走向看台,獻花給母親姊姊。這一刻,期望圓滿,親長榮耀。奧運場中還有其他激動的父母,如親自擔任教練的體操名將瓦列里柳金,當女兒納絮兒終於在全能體操奪冠,父女忍不住相擁而泣…然而,同樣日復一日犧牲自我、敦促子女,卻有更多父母扼腕,此刻未能如願。

天下父母心,當寄託希望期待於子女「希望你最好」,和奧運選手父母的用心,沒有太大差別.。只不過孩子──另一個獨立的生命個體──是不是達成父母的期望,並非孩子自己生命的意義。

早年親子互動的知識供給,「出人頭地」「光耀門楣」等字眼,往往反應出這一類型指導性手冊的核心,以「穿金戴銀」的優秀下一代為目標。一直演進到全人教育觀念引進,孩子適才順性發展、快樂健康的人生,才開始輸入東方傳統教養。

固舊的親子教育以在孩子身上產生作用為目的,直到八0年代《和孩子一起成長》書類出現,點出教育孩子的過程,父母無法永遠扮演指導者、甚或「供給者,所以是操縱者」;父母也要及時學習、改變、成長。

綜觀書市的父母成長系列,為惶惑的新手父母製作的書籍最為普及,反而是父母時而束手無策的子女叛逆期,「孩子不再聽話符合自己期望」,親職學習的知識供給,趕不上下一代這一階段的巨大變化。

納許兒剛好說了「我父親的期望,也是我的期望」,我在《IQ父母 EQ子女》(聯經出版)做了三十個各行業人士的家庭訪談後,彷彿看到一種曲線:父母對子女的期望與孩子的自我期許,兩條曲線越趨近一致,兩代之間的「團隊合作」,越緊密少障礙。

尤其全球的移動趨勢,產生越來越多移民家庭,移民社會父母角色的助讀書冊,更是付諸闕如。追究移民何以遷徙,最大因素是為下一代接受更好的教育。當子女成長融入「他們自己未來的」社會主流,如果父母裹足不前,猶如經過變更場地、調整賽事規則,團隊中的資深選手卻在簇新的競賽場,長期抱殘守缺;若再加上習以「自己什麼都懂」的權威方式和叛逆期的子女互動,家庭團隊中的和諧贏面,難免動搖。

奧運選手比賽的關鍵時刻,有時體能保持最佳狀況,有時偏偏撞牆不如平均水準。父母與子女之間的好日壞日,賽期無限,時時上演。黛比從八歲開始泳池接送麥可,縱然麥可了解單親媽媽所做的犧牲,縱然黛比自身是教育工作者,然而麥可的狂飊青春期,酗酒闖禍,同樣令她神傷頭痛;麥可泳技上的優異表現,沒有阻止同儕妒嫉施暴,她也同樣焦慮縈懷…

天下一樣的父母、一樣的子女。東西方家庭各有文化擅長,移民父母手握兩方優點,子女教養,怎麼不是一場更具優勢的賽事?

 
本期內容:

 

 

 
報主的話
奧運選手力爭金牌,奪冠選手國旗升起,國歌旋律中,獎牌得主難掩激動,觀眾隨之熱淚盈眶。 深獲民心的領導人,承諾即將到來的希望。迫切盼望改革的民眾,鬱卒隨淚水傾洩。 四年磨鍊,兩種熱淚,一樣都是為了夢想。 更多<書,寫>在http://bookswriting.blogspot.com/
 

| 寫信給報主 | 留言板 | 電子報首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