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報】═══════════════════ |
教 育 專 題 深 入 報 導《2008-09-08》 |
本期內容 | |
◎世界閱讀:首屆讀寫賽 盧安達好熱鬧 | |
◎新加坡父親節 上萬名爸爸陪孩子讀書 | |
◎鼓勵兒童閱讀 美基金會送出百萬本書 | |
◎童書翻拍大螢幕 紐西蘭用電影教小孩閱讀 | |
◎逆境中成就的非凡人生 |
世界閱讀:首屆讀寫賽 盧安達好熱鬧 | |
譯寫■葉興台 | |
為了培養年輕一代更好的讀寫能力,盧安達的麥克米蘭盧安達出版公司(Macmillan Rwanda Publishers)結合婦女雜誌《新時代》(New Times)和Radio Flash等單位,日前在四星級飯店Mille Collines舉辦了第一屆兒童讀寫比賽。 根據盧安達媒體報導,這項比賽的主題為「閱讀一本書,快樂無窮」(Reading a book, there is more fun),來自13所中小學的學生將在比賽中展現讀寫能力。參與比賽的學生將獲頒價值2百萬盧安達幣的獎品,包括童書、麥克米蘭盧安達出版社T恤和筆、圖畫書等。 麥克米蘭盧安達出版社總經理亞瑟‧穆古嘉(Arthur Muguga)表示:「這項比賽是為了協助培養孩童的閱讀風氣,家長和學校很少幫孩童購買書籍,因此透過舉辦比賽,我們可以說服年輕一代讀寫。」 儘管很多學生可用英文和金亞汪達語(Kinyarwanda)閱讀和表達自我,但對於法文還是不太熟悉。 學生在作文比賽中展現了獨特的天份。例如,來自李維拉中學(Riviera High School)的三年級生葛洛麗亞‧桑巴,寫了一首很棒的性別平等的詩,將刊登在本月發行的婦女雜誌新時代上。 新時代編輯大衛‧古松戈瑞(David Gusongoirye)強調,閱讀與寫作等能力互有關係,兒童應大量閱讀,因此,他們比沒有大量閱讀的同儕,更能了解語言的意義。 大衛‧古松戈瑞表示:「盧安達有3種官方語言,在這個競爭激烈的世界裡,擁有3種語言能力將勝過其他人,孩童應利用這個機會學習3種國際語言,並利用他們的閱讀能力加強文法和字彙。」 瑞米拉私立學校(Remera Academy School)和基嘉利幼稚園(Kigali Infant's Scool)創辦人尤金‧魯達辛瓦(Eugene Rudasingwa),感謝麥克米蘭盧安達出版公司等贊助單位所舉辦的比賽很具創意,也具有教育意義,因為孩童可以分享知識,並從同儕的錯誤中學習。 佛伊女子學校(Fawe Girls School)老師卡羅‧穆巴巴濟(Carol Mbabazi)表示:「我認為閱讀的邁向成功的重要之路,學生應大量閱讀,才能高分通過考試。」 亞瑟‧穆古嘉表示,這類比賽將繼續在盧安達其他地區舉行,激發每個盧安達小孩閱讀的動機。他說:「我們決定給每個盧安達小孩讀寫的機會,事實上,約兩個月後,我們將在北方省舉辦同樣的比賽。」 |
|
(回目錄) |
新加坡父親節 上萬名爸爸陪孩子讀書 | |
  | |
為了鼓勵父親為小孩朗讀,新加坡國家圖書館和全國父親中心(Centre For Fathering),在全國家庭協會(National Family Council)和東南亞社區發展協會的協助下,去年推出了「萬名父親閱讀」(10,000 Fathers Reading)活動,今年這項活動已邁入第二屆,從6月1日開始,8月31日結束,共有1萬8千名父親參與。 根據新加坡媒體報導,這項活動除了慶祝父親節(每年6月的第二個星期天),也是希望父親能多多參與孩子的識字發展過程,增加親子之間的互動。主辦單位表示,家庭若能共讀,成員可以同步成長。 新加坡國立圖書館館長瓦拉普拉薩德(N. Varaprasad)博士表示:「傳統上,母親更可能為小孩朗讀,或者帶小孩上圖書館,但由於愈來愈多婦女在生育後曾繼續就業,父親的親職角色也愈發重要,對父親而言,為小孩朗讀是輕而易舉的事,對小孩的發展將帶來莫大的幫助。」 今年的活動增添了兩項新花樣,希望吸引更多父親參與,包括「與父親共讀一個故事」(Read A Story With Your Dad!),共吸引超過6千名父親,另外一項則是「父親,當場為小孩朗讀」(The Dad! Get Spotted Contest),共有2百名父親在公共圖書館為小孩朗讀;2百名父親為小孩朗讀的照片,正在Woodlands區圖書館展出,也是希望喚起新加坡社會對親子共讀的重視。 在8月31日的閉幕儀式上,有4組父子進行即席演出,劇本是在半小時前才給的,還有與觀眾增加互動的戲劇演出。新加坡國立圖書館閱讀活動策畫人林賴娟珂(Kiang-Koh Lai Lin)表示:「萬名父親閱讀活動目的,是希望父親能多多參與孩子的識字發展過程,增加親子之間的互動,父親也能藉此樹立典範,讓小孩明白,教育和閱讀是邁向成功的要素。」 有20名父親參與「父親,當場為小孩朗讀」而獲獎,其中一名彼德‧穆蘇說:「共讀已改善我與小孩相處時的品質,增強我們的關係,幫助我更加關心小孩的教育,提高我身為父親的滿意度,我花愈多時間與小孩相處,就愈確信小孩未來會變為成功而有自信的大人。」 |
|
(回目錄) |
鼓勵兒童閱讀 美基金會送出百萬本書 | |
  | |
在威斯康辛州佛斯特基金會(Ferst Foundation)擔任社區行動聯絡員的泰拉‧柯克蘭(Tera Cochran),有天與13歲的兒子到雜貨店購物,在結帳前,兒子的眼睛一直盯住架子不放。 泰拉‧柯克蘭的兒子想買的不是汽水或棒棒糖,而是青少年熱門書籍《末日迷蹤》(Left Behind series)系列的最新小說《時間的終結》(The End of Times)。 泰拉‧柯克蘭一開始搖頭,不同意買書給兒子,後來才想到:一個青少年有多常買書呢?她說:「如果兒子想讀書,我就應該鼓勵他,我樂見兒子迷上閱讀和以閱讀為樂。」 泰拉‧柯克蘭明白閱讀對兒童教育的重要,認為兒童愈早迷上閱讀就愈好。 根據布魯什維克新聞報報導,佛斯特基金會向來關注兒童閱讀,是知名影星桃莉‧芭頓所創辦的閱讀基金會──桃莉想像圖書館(Dolly's Imagination Library)的分支機構,佛斯特基金會免費送書給5歲以下兒童,每個月一次,直到兒童滿5歲為止,第一本書是《小火車做到了》(The Little Engine That Could)。 泰拉‧柯克蘭表示:「這是一本經典童話,我們希望小孩在出生時就能參與閱讀計畫,培養更多新世代的閱讀者。」 佛斯特基金會是在1999年成立,並在2000年春季開始送書,迄今已送出100萬本書給威斯康辛州的57個郡,甚至包括靠海的喬治亞州,例如在喬治亞州葛林郡,有4,398名兒童參與佛斯特基金會的閱讀計畫。泰拉‧柯克蘭表示,這只是剛開始而已,希望到了2010年,這項閱讀計畫能擴展到喬治亞州的每個郡。 泰拉‧柯克蘭表示,佛斯特基金會送書的對象涵蓋各種社會經濟背景的兒童,希望為兒童打好教育基礎,培養他們對閱讀的興趣。 佛斯特基金會葛林郡聯絡人約翰‧古瑞奇表示,基金會只能靠社區協助才能生存,捐贈和義工使這項閱讀計畫能夠持續下去,但社區的捐贈不太足夠,擔任義工者都只是暫時性質。 |
|
(回目錄) |
童書翻拍大螢幕 紐西蘭用電影教小孩閱讀 | |
  | |
紐西蘭媒體報導,紐西蘭基督城的4所學校利用電影來教兒童閱讀,學者認為此舉有助於提高兒童的閱讀程度。 這4所學校利用「識字、語言和學習影音成就」(Audio Visual Achievement in Literacy, Language and Learning,Availll)教材,讓學生欣賞由暢銷童書改拍的電影,每節看10分鐘,然後讓學生做練習,包括在字典裡查單字和閱讀電影原著等。 「識字、語言和學習影音成就」教材是由美國學者艾麗絲‧吉拉基(Alice Killackey)所研發,她說,她將這套教材帶來紐西蘭進行同行審查(peer review),主要因為紐西蘭非常重視閱讀研究。 4所學校在經過6週的實驗後,獲得驚人的成果,學生的平均閱讀年齡提高了1.2年,也改善了閱讀測驗成績和流暢度,這套教材對於閱讀程度低於平均水準和少數族裔學生的幫助最大。 艾麗絲‧吉拉基表示:「在聲光影音時代,小孩都迷上影像,閱讀能力卻日益薄弱,我決定利用他們對影響的依賴,來解決他們閱讀能力薄弱的問題,實驗結果證明,這套教材確實有效。」 |
|
(回目錄) |
逆境中成就的非凡人生 | |
■康怡 | |
比新聞更動人,比小說更真實——這或許就是人物傳記的魅力所在。而一些政治領導人的傳記相比其他人則更多了幾分神秘與傳奇的色彩,因而更加具有吸引人的魅力。近期又有一些政治領袖的傳記出版發行,其中有自傳體傳記,如《經營未來:李明博自傳》、《東方的女兒:貝‧布托自傳》;有回憶體傳記,如老布希的女兒多蘿‧布希‧科克所著《我的父親我的總統》;還有採訪體傳記,如《卡斯楚談傳記:我的一生》;等等。同時,這些人物在逆境中的奮鬥歷程也成為這些傳記中最耀眼的地方。 因貧窮而思變 現任韓國總統李明博被稱為是「工薪階層的神話」、「推土機」式的實幹家,也有人說「他的人生就是一部現實版的勵志電視劇」。在《淩晨五點:李明博的心靈告白》一書中我們瞭解到,李明博的童年是從跟隨母親做菊花糕開始的,所得收入都用來維持家庭生計。拮据的生活,迫使他不得不靠打工、勤工儉學讀完了高中。他考上韓國的高麗大學卻無錢就讀,是媽媽擺攤的市場攤販為他提供了清理垃圾的勤工儉學機會,幫他解決了上大學的學費。當他為能吃上軍營中免費的一日三餐而報名服兵役時,卻因在兵營體檢站查出了嚴重營養不良,而不得不立即被送往醫院,好心的朋友讓他在醫院勉強接受了一個月的免費治療。 這樣的經歷,讓他對民生問題有了更透徹的瞭解,對和他一樣疾苦的基層民眾有了血濃於水的深厚情誼。於是,李明博從一個清理垃圾賣苦力的工讀學生,到敢於迎接挑戰的學生會主席,到現代集團最高經營者,再到成為首爾市長。他以民生和環境為施政理念,為了一項動遷22萬名商販和市民的清溪川工程民不生變,和兩旁住戶召開了至少5百次以上的協調會。於是,一個立志做一名「經濟總統」的前首爾市長因贏得民心而最終以絕對優勢當選韓國第17任總統。 經歷相似的還有前任韓國總統盧武鉉,他堪稱是「草窩裏飛出的金鳳凰」。盧武鉉出生在韓國一個偏僻小村落的農民家庭裏。在這個被稱作「即使烏鴉飛來也因沒有吃食而哭著飛回去」的貧窮村落裏,盧武鉉一直生活到初中畢業。 《平民總統盧武鉉》中講述到,由於家境特別貧寒,盧武鉉的求學之路極為艱辛。盧武鉉曾回憶說,小時候「特別羡慕家裏有牛的孩子。由於交不起規定學費,常常挨罰或被迫回家時,感到特別窘迫」。家境的貧寒和生活的磨礪養成了盧武鉉正直、誠實和自強自立的品格。讀到初中三年級時,家中已經一貧如洗,再也無力供他升學了,盧武鉉只得休學回家。為了獲得獎學金以便繼續升學,他報考了釜山商業高中。釜山商業高中成了盧武鉉的最後學歷,也使他成了韓國歷任總統中學歷最低的一位。因此,在他當選後,許多人又喜歡稱他為「平民總統」和「草根總統」。 盧武鉉經過10年艱辛自學,終於於1975年通過了韓國第17屆司法考試,於1978年正式成為專業律師。貧窮的出身讓他對窮人有著特殊的感情,1981年一樁為窮苦人辯護的案件使其一躍成為著名的「人權律師」。盧武鉉一直以底層民眾權利的捍衛者自居,成為釜山「時局案件」的專門代言人,並設立公害問題研究所,開辦了勞動法律諮詢所,免費為窮苦民眾辯護。從1981年的「釜林事件」開始,直到1987年釜山地區6月抗爭、1987年的大宇造船廠李石奎烈士的葬禮儀式、1988年和1990年現代重工業罷工等,他都義無反顧地站在民主運動的最前線。1987年,盧武鉉因為支援「非法罷工」而被捕入獄,並被剝奪了6個月的律師權。但這些「鬥爭」行動和「牢獄之災」卻使他的聲望日益提高,也激發了他走上政壇,實現自身政治理念和為更多窮苦人謀福利的抱負。 因多難而堅韌 「我並沒有選擇人生,而是人生選擇了我。出生在巴基斯坦,我的一生經歷了它的動蕩、悲劇與勝利……因為巴基斯坦不是一個普通的國家,所以我的人生也不是普通的人生……」巴基斯坦前總理也是唯一一位女總理,貝‧布托這樣描述自己坎坷曲折而傳奇的人生。2007年12月27日,全世界把關注的目光投向了巴基斯坦。這一天,因為巴基斯坦前總理、人民黨領導人貝‧布托的鮮血而變得格外悲愴。而在她遇刺前不久所出版的貝‧布托最後的遺墨《東方的女兒:貝‧布托自傳》讓我們得以瞭解她命運多舛的一生及其家族的坎坷遭遇,走進這個偉大女性富有傳奇色彩的、經歷了刺殺、牢獄與動亂等種種苦難依舊堅韌的一生。 貝‧布托在自傳中寫道,不到20歲的她看到父親因政變而被活活絞死,兩個兄弟死於非命,母親被迫害成老年癡呆症,丈夫無辜地坐了8年牢,她自己在骯髒、黑暗的牢房中度過近3年的青春歲月,甚至險些被暗殺在手術台上;後來兩度擔任總理,又兩次被解職,流亡他鄉。有人勸她退出政治舞台,說她可能重演她父親和弟弟的悲劇。還有人說,巴基斯坦的政治舞台不是為女人準備的。她的回答是:「我願意走艱險之路,並準備跳進死亡之谷。」儘管人生如此多難,貝‧布托從來沒有放棄過自己的政治夢想,她選擇繼續父親的事業,治理一個複雜的巴基斯坦。她說:「儘管有這些苦難與悲傷,我仍然覺得自己是幸運的。感謝真主的保佑,讓我突破傳統,成為伊斯蘭國家有史以來第一個女總理。那場選舉成為穆斯林世界爭論的焦點──女人在伊斯蘭世界中到底應該怎樣定位。選舉結果證明,一個穆斯林女性可以被選為總理,可以管理一個國家,可以同時被男女民眾接受為國家領袖。我對巴基斯坦人民充滿感激,是他們給了我巨大的榮耀。」作為一個女政治家,她一直為巴基斯坦的現代化、教育普及、對外交往與科技進步不懈奮鬥。 因歧視而圖強 1963年11月20日,《聯合國消除一切形式種族歧視宣言》第一次宣告,要迅速消除世界上一切種族歧視。1966年3月7日,聯合國大會通過的《消除一切形式種族歧視國際公約》規定:在政治、經濟、社會、文化或公共生活的各個方面,禁止一切種族歧視,人人有在法律上一律平等的權利。儘管世界範圍內推崇種族平等,然而,種族歧視在一些國家仍然不同程度地存在。比如,一些黑人從小就要忍受各種各樣的歧視,要想成功就更是難上加難。不過近些年,我們也看到美國政壇上湧現了不少傑出的有色種族的政治人物,如美國國務卿賴斯、美國前國務卿鮑威爾以及現在活躍在美國總統競選舞台上的奧巴馬(編按:台譯歐巴馬)。歧視的環境,卻讓他們在骨子裏迸發出了倔強的氣息,更加奮發圖強以向世人證明自己同樣可以出類拔萃。 鮑威爾在其自傳《我的美國之路》中講述了他本人、他的家庭和廣大美國黑人受到的種族歧視和侮辱。他是一名美國軍官,但不能與白人在同一飯店吃飯,不能用同一廁所,甚至走在大街上連看一眼白人婦女也犯法。他結婚時不能住一間像樣的旅館,只能把市郊簡陋的汽車旅館作洞房。「一次在乘車返回紐約的路上,我更深切地嘗到了種族主義的滋味。途中在幾個加油站休息,那裏的加油站有3個廁所:男廁所、女廁所、有色人廁所。我只能進有色人廁所。看來黑人似乎已超越了時代,男女不分了。在到達華盛頓以前,我一直提心吊膽,惴惴不安,過了巴爾的摩向北走,我才感到安全放心了。我不由得回想起阿波羅劇院的那段古老的台詞:『嘿,兄弟,打哪兒來?』『阿拉巴馬。』『嘿,歡迎你來美國,只希望你平安過境。』」面對這樣的經歷,鮑威爾先是憤怒,再是思索,最後是用更加努力而求得成功的行動。鮑威爾在歧視的目光中最終走向了成功之路,在他上任美國國務卿不久,他就敦促出台美國將停止實行種族歧視性安全檢查的相關法規,為真正消除種族歧視做出努力。 2008年6月3日,美民主黨總統競選人奧巴馬宣佈他在該黨初選中勝出,獲得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提名。有評論說,這位美國首位黑人總統候選人可能為美國甚至世界帶來大改變。在他的傳記《奧巴馬:我的夢》中我們可以瞭解這位黑人政治家的從政之路。他從底層崛起,立志做窮人代理人。書中說,儘管與父親相處時間不長,但遺傳自父親的膚色,在他的政治生涯中成為一面旗幟。他自言競選過程中,一是為了博得黑人的好感,二是為了博得草根階層的好感,三是為了博得一切反對種族歧視支援人類平等權利的人的好感。作為一個從社會底層逐步取得成就的議員,奧巴馬對於平民階層的號召力是不可估量的。代表全美180萬工人利益的工會組織「勞工服務國際工會」領導人在接受記者採訪時分析道:「奧巴馬擁有許多獨有的『財富』。他瞭解工人們每天的生活,比其他政治家更願意慎重思考該如何幫助他們解決各種困難。」 20多年來,既是民權律師也是憲法學教授的奧巴馬一直在謀求美國社會變革,喊出了很多社會下層民眾的心聲,這讓他贏得了大量底層平民的支援。奧巴馬對政治家們老是把注意力放在富人和有權有勢的人身上深為不滿,他認為政府的一個重要角色是向所有國民開放機會。也正是由於他從小生活在歧視中,他才更能體味社會底層的疾苦,這也成為他政治成功的砝碼。 本文相關書籍: 《凌晨五點:李明博的心靈告白》,(韓)李和馥著,楊琳、金愛魚譯,山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1月版。《平民總統盧武鉉》,範永紅著,東方出版社2007年10月版。《東方的女兒:貝‧布托自傳》,(巴基斯坦)貝‧布托著,皋鋒、王正、江亦麗譯,譯林出版社2008年1月版。《我的美國之路》,(美)科林‧鮑威爾著,王振西譯,昆侖出版社2007年12月版。《奧巴馬:我的夢》,周光凡著,江蘇文藝出版社2008年4月版。 中國教育報8月28日7版 |
|
(回目錄) |
長期徵稿啟事 |
|
台灣立報網站討論區開張!讀者有任何話想說,都可以在這裡一吐快,同時歡迎對立報的任何批評指教。請由立報首頁點選「討論區」,或鍵入網址http://www.lihpao.com/phpbb/。 |
|
(回目錄) |
參觀立報: |
http://www.lihpao.com |
立報地址: |
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1樓 |
欲詳完整內容請訂閱立報 電話:02-86676655 傳真:02-82191213 訂報:02-86676655轉214 地址: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1樓 每週一至週六出報,每份10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