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教育專題 ◎ 2008-09-15
══════════════════【立報】═══════════════════
教 育 專 題 深 入 報 導《2008-09-15》

本期內容
  ◎世界傳真:考高分送現金 德州策略未必奏效 
  ◎評鑑教授網站登陸英國 引發正反意見 
  ◎來自左翼的「反對主流高教擴張」論 高教政策的迷思系列之四 



世界傳真:考高分送現金 德州策略未必奏效
  譯寫■葉興台
為了提高學生的課業表現,美國愈來愈多學區利用現金獎勵,例如發給考試得高分的學生1千美元,但這招是否有效還很難說。

根據華爾街日報等媒體報導,在最新公布的學生現金獎勵計畫研究中,研究人員檢視德州一項實施12年的計畫,發現用現金獎勵考試拿高分的學生很有效,但先前在俄亥俄州、以色列和加拿大進行的研究結果相當分歧,紐約市的一項計畫預計10月會有結果,而進一步比較美國各學區相關計畫,則出現更為分歧的結果,主要因為各學區執行計畫的方式截然不同。

儘管如此,過去兩年美國很多學校主管和慈善家在數百個學區致力推動按表現給獎(pay-for-performance)計畫,倡議人士指出,獎勵是增加學生學習動機和回饋教師教學的有效方式,尤其是對貧窮和少數族裔學生,但也有人批評說,這類計畫無法解決教室擁擠或學校辦學不佳的根本問題。

在德州,選修大學先修課程(Advanced Placement)的高中生,若在數學、理化和英語考試中拿高分,就能拿到5百美元獎金。由康乃爾大學經濟學教授基洛波‧傑克森(Kirabo Jackson)所進行的這項研究發現,愈來愈多學生選修大學先修課程並參與考試,而且在高中畢業後順利就讀大學,而且多數是少數族裔學生,這項研究是針對40所高中的近7萬名學生所進行,將在史丹福大學胡佛研究中心出版的《下一代教育》(Education Next)刊出。

熟悉基洛波‧傑克森這項研究的哥倫比亞大學財政經濟學教授約拿‧羅柯夫(Jonah Rockoff)表示:「對於按表現給獎計畫的成效,大家還有很多意見,但目前相關研究還很少,而且多數研究不是在美國做的,我想他(基洛波‧傑克森)做了非常仔細的評估。」

執行德州這項計畫的大學先修策略公司(Advanced Placement Strategies),先前蒐集的數據顯示,在最先實施這項計畫的10所學校中,頭一年通過大學先修考試的人數增加一倍,第二年增加三倍,而且人數繼續上升。目前這項計畫在全州61所學校實施。

但現金獎勵對於改善學生成績究竟有多大幫助,目前還不得而知。若學生在大學先修考試中拿到高分,德州這些學區的老師可獲得額外的訓練機會和最高1萬美元的獎金,因此,無法確定現金獎勵學生、回饋老師教學或兩者合一,是否導致學生改善成績。

在紐約市,貧窮和少數族裔學生比例較高的31所高中,上個學年度發給通過大學先修考試的學生最高1千美元獎金,在某些科目(例如化學),學生通過考試的比例最高達82%,但整體而言,通過大學先修考試的學生人數較一年前略為減少;日前這31所高中共發出近1百萬美元獎金給1,161名學生,從本學期開始,學生拿高分的老師,將可獲得額外的訓練機會。

一向批評學生鼓勵計畫不遺餘力的紐約大學社會學教授佩卓‧諾圭拉(Pedro Noguera)表示:「如果我們要投資,為何不投資確實有效的事情,例如縮小班級人數或延長學習時間?很多學生有學習問題,因為他們上的學校很爛,這個問題不是發錢就能解決的。」

今年阿肯色州、阿拉巴馬州、康乃迪克州、肯塔基州、麻州和維吉尼亞州將複製德州的計畫,這6州在5年內將從非營利組織「提升全國數理教學行動方案」(National Math and Science Initiative,簡稱NMSI)各自拿到1千3百萬補助,該組織是由艾克森石油公司去年所成立。

肯塔基州馬利安郡高中高三生克里斯多福‧明斯表示,現金獎勵措施讓他第一次選修大學先修課程。

前美國教育部官員、「提升全國數理教學行動方案」執行長湯姆‧魯斯(Tom Luce)表示,整體而言,今年上述6州參與計畫的高中,選修大學先修課程的學生將比去年增加逾60%,該組織計畫在5年內將計畫擴展到20州,最終目標是在全國實施。

先前公布的現金獎勵計畫研究結果不一。麻省理工學院經濟學教授約書亞‧安格利斯特(Joshua Angrist)共同進行了兩項現金獎勵研究,一次是針對以色列高中,另一次是在加拿大一所大學,研究發現女學生對現金獎勵的反應較佳,因此考試分數較好,但德州和俄亥俄州的研究並未發現性別在考試分數上有顯著差異。

史丹福大學教授艾瑞克‧貝丁傑(Eric Bettinger)正對俄亥俄州柯蕭柯頓郡多所小學進行研究,這些小學的學生考試若拿高分,學校將發給20美元獎金,研究發現學生在數學考試的成績明顯進步,但現金獎勵對理化、閱讀和社會科考試並無效果。

史瓦茲摩學院認知心理學教授貝瑞‧史瓦茲(Barry Schwartz)批評:「要是不給現金,學生是否就失去了學習動機?」
(回目錄)



評鑑教授網站登陸英國 引發正反意見
   
在大學校園中,學生和教授的權力關係向來引起討論,學生多半只能被動接受教授打的成績,對於教授的課程或教學表現卻不能發表太多意見。

美國有個「評鑑我的教授」網站(RateMyProfessors.com),讓學生可以匿名對大學教員進行評鑑,對教學表現和外觀打分數,頗受學生歡迎,現在這個網站登陸英國了,根據英國廣播公司報導,這個網站把勢力範圍擴大到英國,引起了英國高等教育界的擔憂和強烈批評。

「評鑑我的教授」網站自1999年開站以來,已收到近6百萬篇評論,評論以匿名形式發表,遭到評鑑的大學教員已累增至約7萬5千名,除了美國以外,網站已登陸加拿大和英國,而自網站登陸英國以來,被評鑑的英國大學教員已達1,284人。

學生要在「評鑑我的教授」網站上發表意見或參與評鑑,必須先上該網站註冊為會員,然後再就課程的容易度、幫助度及清晰度三個類別,為自己教授開的課程評分,每個項目從最差到最好,滿分5分,然後系統會再依平均得分,給予該教授開的課程標出一個小圖示,如「黃色笑臉」表示不錯、「綠色臉」表示普通、「藍色苦臉」表示不太好,若出現「小辣椒」圖案,表示這門課或這位教授很火(hottest)。

在英格蘭省,被評論鑑的大學教員約9百人次,若以被評鑑的教員人次計算,位居榜首的是米德爾塞克斯大學(Middlesex University),遭評鑑的教員達147人次;居第二位是位於倫敦的美國國際大學(American Intercontinental University),遭評鑑的教員有89人次,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遭評鑑的教員有86人次,牛津大學遭評鑑的教員有78人次,多數大學教員被評鑑的次數只有一次或兩次,有些卻多達21次。

英國大學教員對「評鑑我的教授」網站登陸英國反應不一,有人說這是學生的一種回饋,更多教員則厭惡這個網站。

從學生回饋的角度來看,學生的評鑑確實有苛刻的一面。其中一篇評論說:「女老師很善良,也樂意助人,可是班上的男生讓她神經錯亂,使女老師不那麼善良了。」

「評論我的教授」網站上發表的評鑑有些頗具爭議,一個大學教員得到的評論是:「傲慢、粗魯、無用、自私自利,他的專業領域就是他自己。」另一位女大學教員則被指責為:「忽視學生,個性虛假,尤其是在讚揚別人時,不可思議地擺出恩人的姿態,不太明智。」

有些大學教員抗議說,匿名學生發表的評論用語,是對他們的欺淩和毀謗。這些大學教員認為,針對全國學生調查所得到的評價更加可信。

英國大專院校聯盟(Univeristy and College Union)秘書長薩利‧亨特(Sally Hunt)表示,所有教職員和學生都有權在不受威脅的情況下工作。

薩利‧亨特表示:「在網站上散播流言閒話看起來無害,但可能導致嚴重的後果,如果學生對大學教員有疑慮,應循正常管道反映。」
(回目錄)



來自左翼的「反對主流高教擴張」論 高教政策的迷思系列之四
  ■林柏儀
還記得,有一個偶然的機會,與法國共產黨的新聞部總編輯談到了「究竟站在左翼立場,該不該支持高教擴張?」,「如果支持,又要怎麼面對資本主義下人們必須相互競爭,得越念越久只為取得好文憑?」這個問題,他的回答是:「讓普羅大眾都可以接觸到高等教育,透過知識啟蒙讓每個人都能認識世界,以尋求自主和解放的可能,一直都是左翼的古典立場。所以我們原則上是支持高教擴張的。但是,現在法國的高等教育體系越來越『美國化』,強調『市場法則』、『私有化』,這種模式就不是我們要的高教擴張。」雖然沒多爭論,但我心中的疑惑是:問題會不會不只是私有化、市場化與否,而是更多的教育不會自然帶來更大的解放可能,反而是更激烈的競爭?

透過普及教育邁向解放的許諾與失落

「透過知識啟蒙讓每個人都能認識世界,以尋求自主和解放的可能」,的確令人心嚮往之。百年來的教育改革爭戰中,菁英化、不普及的(高等)教育體制,也往往被批評為是維繫階層化社會分工的工具:透過教育過程逐步篩選、分流、淘汰,只讓少數菁英能取得專業知識與領導文化,成為未來統治階級的「繼承人」,而多數人在此過程習得順從工作和尊重菁英,無法認識不公義的社會壓迫結構,去除了反抗的意識來源。

於是,追求讓高等教育從「菁英化」到「大眾化」(或有人稱為「民主化」),成為了自由派改革人士、甚至左翼中相當有力的訴求。「大眾化」,多麼有正當性的措辭啊!相形之下,各種質疑、反對高教擴張的論述,在「菁英化」的大帽下,成為了保守、既得利益階級的代名詞。但是,反對高教擴張,必然就是一種菁英主義的保守主張嗎?而支持高教擴張,就真能讓人民更認識社會壓迫、邁向自主和解放?

我認為,教育具有使人「認識世界,以尋求解放」的可能性,是有「前提」的。除非我們努力追求一種教育內容的「質變」──對抗培育商品化勞動力的教育過程,而邁向對資本主義的社會批判和改革實踐──解放才有可能;否則,未經改變的主流教育並無法讓人通往解放,仍然是階級社會「再生產」的一環機制罷了!而在未追求達成「教育質變」之前,單純的「教育量變」基於資本主義的勞動力競爭規則,並無法帶來人類的解放,反而是延長壓力、增長剝削,同時也將使「質變」更加困難。

工作競爭壓力下的教育異化

這其中的原因在於,教育所傳遞的結果,在資本主義社會的環境下,產生了一種系統性的「教育異化」。倘若將教育提供給學生的成果區分為「認識世界並滿足求知慾的知識」與「用於工作競爭的知識與文憑」兩種,我們會發現,教育同時傳遞著這兩種成果給學生,但在資本主義結構與制度的限制下,前者的成果,將漸漸讓位給後者,反過來吞噬了前者的空間。而主流教育越是擴張,這樣的變遷邏輯將越加強烈。

站在左翼的立場,我們都能同意讓更多人民接受教育以「認識世界」,獲得「能滿足求知慾的知識」,將促進個人和社會的進步,並無任何不妥,而且應當積極推廣。在這之中,教育的確隱含著透過認識世界、而採取批判與實踐行動的解放可能。

但是,巧妙的問題在於,資本主義社會中,人民必須將自身化為「勞動力商品」,成為受雇勞工才能生存。在這種情況下,儘管教育過程主要目標是提供「認識世界並滿足求知慾的知識」,但基於勞動力競爭的壓力,人民求學的目的將被迫用於「工作競爭」,為的是求取「能賺錢的知識」及「能換取好工作的文憑」,而並非「認識世界」或「滿足求知慾」。於是,「認識世界並滿足求知慾的知識」將讓位給「用於工作競爭的知識與文憑」,原本能促成個人與社會解放的教育內容將「異化」成了滿足資本需求、用於工作競爭的內容,並進一步結晶為「文憑」,失去了原本承諾的解放可能。

並且,在教育總量受控制、文憑還未貶值的時候,教育體系還能避免「工作競爭」帶來的壓力,有著「相對自主性」來強化傳遞第一種知識,積極探究世界、批判社會;一些「非主流的科系」、「另類的知識」,因為未來還是能取得好工作,並不至於乏人問津。但當高教擴張、文憑貶值後,學生們間的競爭更加延長、強化,不只是要取得高等教育學位,更得要念名校、念「好科系」、念名校研究所、寫主流的論文題目、取得夠多的證照……才能避免失業危機;於是,教育的異化更加嚴重,純粹化約為勞力市場上交換工作機會的貶值貨幣,哪來的解放可能?

評‘廣設高中大學’及‘普及社區大學’

我認為,除非我們的教育發生了「質變」,公開表明挑戰資本主義下的工作競爭壓力,或者根本不傳遞「用於工作競爭的知識與文憑」,才有可能挽救這樣的系統性「教育異化」變遷邏輯。

容我以評論黃武雄教授曾主張的「廣設高中大學」及「普及社區大學」其社會後果為例來說明。教改推手黃武雄教授曾推動的「廣設高中大學」與「普及社區大學」兩項教改運動,兩者立意其實相當類似,都期望透過知識的普及、解放,來促成一個較為平等、愛智、民主參與的社會。但我觀察到,基於兩者在對抗或區隔「工作競爭」上有著不同的效果,也因此造成了相當不同的後果。

「廣設高中大學」的訴求基於並沒有改變中學教育的內容,甚至更強化了文憑競爭的壓力,在「量變、質不變」的情況下,其社會後果恐怕只是延後了競爭壓力、增高了教育負擔,而對真正滿足人民的求知需求仍相當有限。我們也明顯觀察到,儘管在當前有更多的學齡人口可以接受到高等教育,但只要為了追求少數「尊嚴工作」的競爭依舊,青年們還是日日處在壓迫之中,教育也仍舊與解放無涉。考試、補習、升學、拿文憑……依舊是教育的核心劇碼,不會是思考、批判、認識世界、解放自我與社會。

相對地,「普及社區大學」因為內容和制度上遠離了「工作競爭」,不但「沒有發文憑」,也強調辦學精神在於「公民社會、解放知識」,在部份堅持理想的社區大學中,持續維繫了社會改革的種子動力,也的確滿足了更多人民的求知慾望。雖然許多社大發展上遭遇了「消費化」、「世俗化」傾向的批評,但至少其避開了傳遞更多「用於工作競爭的知識與文憑」,未給社會帶來更大的競爭壓力,而為追求「認識世界並滿足求知慾的知識」保留了空間。

所以,站在左翼的立場,高等教育並非不能擴張,但要擴張的是一種能對抗培育商品化勞動力、與「工作競爭」相隔離的高等教育,才能落實古典左翼透過普及教育以認識世界、追求解放的理想;否則,在既有的資本主義結構下單純擴張主流教育,將帶來相反方向的效果,將是更多、更長的異化教育,無止盡地追求「用於工作競爭的知識與文憑」,吞噬了原始的解放期望。

(青年勞動九五聯盟執行委員)
(回目錄)



長期徵稿啟事

台灣立報網站討論區開張!讀者有任何話想說,都可以在這裡一吐快,同時歡迎對立報的任何批評指教。請由立報首頁點選「討論區」,或鍵入網址http://www.lihpao.com/phpbb/。

(回目錄)



參觀立報:
http://www.lihpao.com
立報地址:
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1樓
  欲詳完整內容請訂閱立報
電話:02-86676655
傳真:02-82191213
訂報:02-86676655轉214
地址: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1樓
每週一至週六出報,每份1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