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03.10.22
────────全 國 唯 一 教 育 專 業 報───────
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08-09-22
網址:http://www.lihpao.com/

★ ★ 本期目錄 ★ ★
毒的不是奶粉
對博士治國的省思



【社論】
毒的不是奶粉
 
 

由三鹿集團開始的「毒奶粉」事件越演越烈,中國陸續爆出21家奶粉也含三聚氰胺,而受影響的台灣進口乳品商也增為18家,範圍不斷擴大;甚至中國星巴克發言人也表示,中國所有星巴克連鎖店已緊急停用牛奶,改用豆漿代替。可是眾所周知,中國是少數積極擁抱基因改造作物的國家,改用豆漿的咖啡難道就「安全」了嗎?

為什麼奶粉裡要用三聚氰胺呢?關鍵是含氮量很高,生產方法簡單、成本又低,而含氮量高可讓檢驗出來的蛋白質量多,有人估算用三聚氰胺的花費只有真實蛋白原料的5分之1。增加產品的蛋白質含量,就是添加三聚氰胺的主要原因。儘管長期或反覆大量攝入三聚氰胺可能對腎與膀胱產生影響,導致產生結石,不過只要產品的「賣相」好、成本低,就有人會昧著良心鋌而走險。

同樣的邏輯,基改作物雖然至今仍無法確定是否會對人體造成不良影響,不過容易標準化、大量生產的特性,和抗凍、防腐以利於長程運輸,成為更加能適應市場需要的商品,所以投入種植基改作物者亦前仆後繼,絡繹不絕。

如此一來,無論喝牛奶或喝豆漿都會陷入不可避免的風險之中,再加上各國家機關的檢驗把關,礙於成本與效率考量,不可能針對每一項食品進行全面性的毒物測試;換言之,即使要求政府嚴格把關,也不可能確保百分之百的安全。有人語焉不詳的學舌西方理論,謂之為現代「風險社會」的必然,或者由於此次「毒奶粉」事件恰好與美國宣傳多時的「中國黑心貨」論述配合,在台灣亦不乏有人隨之唱和。

然而,這些現在因果論的分析,勢必只能在如何精進檢驗技術、提高政府嚴格把關的理性判斷等枝節上作文章,治標而不治本,殊不知真正「毒」的根源,在於食物作為商品的資本主義運作規則。商品是為販賣而生產,人的實際需要在此已無關宏旨,對人體是否有不良影響更不在商品生產的考量之中。當然,為了維護「商譽」,資本家理應不會自毀前程,才能「永續經營」,可是資本主義在生產上的無政府競爭,往往是在當下若不能確保超額利潤,下一步便無以為濟,況且「商譽」多是以廣告行銷包裝出來的,遠不如壓低成本、賺取利潤重要,才會有許多大廠牌、老字號也紛紛中箭落馬。要之,資本主義之毒不除,各種光怪陸離的食品安全問題必層出不窮。

(回目錄)



【左右看】對博士治國的省思

【左看】
養成過程即是失能原因
厲卓正/學運工作者

馬政權的第一份閣員名單中,不少閣員擁有博士學歷。從某方面來說,顯示出馬英九心中理想的閣員,可能必須是選任接受過社會資源栽培訓練成熟的人才,但閣員們上任後的施政表現卻也再三引起不滿。部分論者認為是升學主義所致,然事實卻非單純的「升學主義」四字所能充分解釋。

事實上,要取得博士學位,除了入學前的考試外,更必須不斷鑽入書籍文獻之中「汲取前人學術研究之精華」。然而此一過程卻造成每位博士從學生生涯即與社會現狀逐漸脫離、與群眾逐漸疏遠。不但脫離現實、疏遠群眾,甚至必須以此為習、為樂、為傲!我們如何能夠相信在這樣的歷程中培養出來的人才,擔任公職之後能夠面對現況、以改善普羅人民生活為施政目標?

再者,即便其博士論文的主題觸發於現實中當下發生的某人某事、即便其採用實證調查作為研究方法,但最詭譎之處,便在於完成論文、取得學位後,從事研究者並非朝向「再度回歸現況、運用研究成果投入實踐、嘗試解決問題」邁進,而是登上學術地位甚至官位的更高峰!這又讓我們如何期待其「學術專業」能用於為人民服務?

因此,博士治國的問題,絕不只是「因專注考試而疏忽實作能力」而已。其培訓教育的過程本身,就是迫使當局者失能的關鍵!




【右看】
升學能力排擠實作能力
江仰德/文字工作者

記得當馬英九公布閣員名單之時,曾因閣員中擁有博士學位者不在少數,故被媒體稱為「博士內閣」;然而上任4個月以來,博士內閣卻只為馬英九帶來施政滿意度屢屢下滑的慘酷成績。為何這群曾經被許多人民寄予厚望的博士閣員,治國績效如此不理想?若試著從每位「博士」必經的升學之路來探究,或可稍釋其因。

博士也者,乃是菁英份子、是升學領域中具備在極高考試競爭力的菁英。無論任何與升學考試相關的紙筆測驗,向來皆只強調既有知識之記憶背誦,以及抽象概念的理解;但一旦入閣為官,所必須面對、處理的事務一方面如潮水般紛至沓來,一方面又幾無固定公式可循。由是可以想像,慣於閉關苦讀、一昧反覆練習舊有之招式套路的考試菁英,掌政後自然惡評如潮。

再者,凡是升學戰場上的菁英,尤其通過論文寫作取得博士學位者,必長期專注且習慣於考試能力或學術能力的培養,而非嘗試學以致用、力求培訓實作能力;加上升學戰場獲勝的菁英身上,多半存有許多功利、冷漠、爭強好勝等不利於任事、更不利於與人共事的心態或價值觀。台大學生受雇主喜愛度往往「屈居」清交之後,亦是明證。

博士治國原非壞事,但若整個教育體制只訓練學生服從升學考試,那麼博士治國恐成為災難一場。

(回目錄)



 

長期徵稿啟事

台灣立報網站討論區開張!讀者有任何話想說,都可以在這裡一吐快,同時歡迎對立報的任何批評指教。請由立報首頁點選「討論區」,或鍵入網址http://www.lihpao.com/phpbb/。

(回目錄)



本電子報內容由台灣立報社提供
地址: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
若對此電子報的內容有疑問或是建議,
歡迎您寄e-mail至:article@lihpao.com
欲詳完整內容請訂閱立報
電話:02-86676655
傳真:02-82191213
訂報:02-86676655轉214
地址: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1樓
每週一至週六出報,每份1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