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教育專題 ◎ 2008-09-25
══════════════════【立報】═══════════════════
教 育 專 題 深 入 報 導《2008-09-25》

本期內容
  ◎國際專題:食品安全 事在人為 
  ◎日本毒米事件 帶來食物安全警訊  
  ◎毒奶醜聞影響誰?為什麼? 



國際專題:食品安全 事在人為
  策劃、編譯■陳銳嬪、陳玫伶
中國的毒奶粉與日本的毒米事件相繼爆發,令大家開始關注食品安全議題。

在這兩起事件上,食品的本質是無害的,但是相關業者為了自己減輕成本、賺取暴利,

卻讓這些食品變成了傷害人體的毒物。

在全球化時代,一個國家的有毒產品,可能禍及全球大多數國家的人民,

除了靠商人的良心與消費者的謹慎,各國機構的檢測把關,

也不應在監督食品安全方面缺席。
(回目錄)



日本毒米事件 帶來食物安全警訊
  參考來源:《衛報》
數千名日本官員正接受檢方調查,因為他們可能涉及毒米醜聞。此事件不僅導致日本大量回收毒米製成的清酒,也破壞了日本食品的安全聲譽。

農林省調查指出,米商把受污染的米當成一般食用米販賣,是想賺取厚利。

大阪的三笠食品公司承認截至本月初已經販賣出4百公噸的毒米,這些米原本是用來製作肥料、飼料和糨糊的工業米,但卻被不肖商人以食用米的價格賣給日本各地數百個商家。

已出售的工業用米被製成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