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大田電子報
第39期 2008.09.25 每週四出刊│訂閱/退訂看歷史報份大田出版
...........................................................................................................................................................
編輯物語
重點所在
鮮活閱讀
論文樂劇
鮮活閱讀
經過森林
搶眼新書
朵朵小語-花開的時刻
搶眼新書
重點所在
搶眼新書
疾病的隱喻
 

重點所在
儀主編◎文

  我從來沒有以如下的觀點去聽過華格納。

  他的故事都跟水有關。水、血、治療香油、神奇藥水。
  他厭惡女人,血液是男人身體內的血液,女人不會見血死亡,只會簡單斷氣而死。
  他設定女人只有兩種身分:治療者與引誘者,但真正的身分則是屠殺者。
  他是第一個讓致命與抒情結合的作曲家。
  他的音樂,波特萊爾說是鴉片,尼采說是酒精,更說「他的痛苦顛覆每一種品味」。
  據說《崔斯坦與伊索德》早期演出時有人昏倒或嘔吐被抬出劇院……
  他的影響力,十九世紀沒有其他藝術家能超越……

  我從來沒有以如下的想法想過舞者。

  他們即使結束一場完美的演出,仍然會苛責自己漏了一拍、一步沒跳對、一段複雜的雙人舞差一點滑倒……
  如果你想要成為舞者,就得學會殘酷地自我懲罰缺點,就得比觀眾更嚴苛的角度,從舞蹈之神的角度來警惕自己。

  我從來沒有以如下的角度想過電影的生存之道。

  如果迷戀電影已死,那麼電影也會死……

  以上這些角度和觀點都是蘇珊‧桑塔格在《重點所在》這本書裡告訴我的。

  我後來又認識了「文樂劇」,新井一二三也提到過大阪的國立文樂劇場,設計大小剛好無論坐在哪裡都可很清楚看到表演,於是我決定默默將這個地點放入明年的旅行計畫中。

  也去找了胡安‧魯佛的小說《佩德羅‧帕洛莫》,賈西亞馬奎斯曾默誦整本,我興奮一夜就要噬讀完畢,實在驚異。

  有人說蘇珊‧桑塔格是頑固的左派。
  有人說蘇珊‧桑塔格的作品《疾病的隱喻》改變世界女性。
  有人說了許多關於她的評價、地位、影響、重要性,而之於我,她確確實實開啟了我的眼光,影響了我的知覺。於是我也開始反對庸俗、反對美學的膚淺與漠不關心……開始憤怒與好鬥了…

 

 

論文樂劇
蘇珊‧桑塔格◎文

藝術存在於真與不真之間的纖細邊緣……
藝術是不真的,但也非不真的;藝術是真的,然而也非真的。

—近松門左衛門

(近松門左衛門(Chikamtsu Monzaemon, 1655-1725),日本偉大劇作家,一生共有一百多部劇本,大部分是為文樂木偶戲所寫。)

  文樂劇中,劇本主要被視為有形物體:文本。文本是神聖的,也就是說能繁衍的。因此,每場表演都以嚴肅的儀式揭開序幕,主要朗誦人以手取出劇本,對劇本鞠躬,而後坐在低矮的講台上開始朗誦。文樂劇藉由增加與取代戲劇的感傷因素,使戲劇的重要性超越演員。

  戲劇表演應該說是戲劇朗誦。弦樂器稱為三味線,製造音樂為的是強調或是凸顯劇本(朗讀著、歌唱、吟唱、哀訴)。同時還有約三分之二真人高度的大木偶,表現敏銳。戲劇表演恰恰佔據觀眾面前寬廣的長方形舞台,演出的木偶及木偶操縱者在舞台上移動。朗誦者與音樂家同樣在表演,朗誦的聲音與音樂就是出自坐在舞台右邊的講台上的他們。對白並沒有切斷,如同某些敘事電影,但是對白偏離中心,表現與形體被轉移、賦予自主權。

  戲劇有雙重轉移情緒、雙重標準,雙重形體、雙重情緒步伐。舞台上合宜的演出原則是不歇斯底里,主角不是真人而是沈默無言的木偶,操縱木偶動作的人平靜且無所不在。至於朗誦者,(從觀眾的角度看來)不只是偏離中央,而且身體不能動,任務卻是要表現最強烈的情感。大多數的劇本包含敘述、評論,以及對白,文字華麗富有感情,能以漸強的啜泣與喘息調整敘述。朗誦者的演出好似代理人,代表木偶,只是一種演出設備,文樂木偶藉由朗誦者孤立在演出中,分解、闡述、超越、強化演出內容。

  木偶的原型是單人操縱的柔軟娃娃。木偶於一七三四年發明,需要三個人操作,木偶的情感表達與姿勢展現潛力達到無可比擬的程度。日本木偶會轉眼珠、挑眉、微笑、握拳、變得虛弱、穿衣、跑、讓人確信木偶具有生命。懸絲木偶(string puppet)或是掌中木偶(hand puppet)都無法表演如此複雜、精細的動作,而文樂木偶有能力感動觀眾、讓觀眾落淚,其他木偶戲傳統都無法比擬。

  除了大大擴增木偶的情感範疇與表達能力之外(可將此等同或是也不等同「現實主義」),操縱者不得不上舞台的狀況重塑與改造木偶劇的情感範疇。操縱者的數量超過木偶,將木偶包圍、環繞、操控。三個特大號操作者的存在使木偶的動作與努力帶有感傷。木偶顯得無助、天真、容易受傷。然而,小巧、精緻、優雅也使木偶顯得至高無上、專橫。

  文樂劇與空間的關係有兩種尺度。精心製作的舞台裝置是針對木偶的尺寸設計。操縱者是巨人、闖入者。每一個高貴木偶的頭旁邊都有三個操作者的大頭,操作者操作時注視著木偶。觀眾看著操作者監控木偶,賦予戲劇生命力的觀眾也是戲劇主要的旁觀者。整體而言,三名操作者就是神,既看得到卻又無感情,其中一名操縱者露出臉,另外兩個戴著黑色兜帽遮著臉。木偶擺弄姿勢。幾名操作者一起移動,好似一個龐大的身體,以絕妙的分工賦予木偶身體的不同部位生命。觀眾看到的既是表演也是移動。(同時也是被監視)扮演就是歸順命運。露出臉龐的男人與兩個遮住臉龐的男人,是文樂劇另外一項特殊的手法,有雙重意義:誇大與謹慎、戲劇本質的存在與缺席。

  操縱者與木偶之間的關係不單只是生產力關係,還是殘酷的謎,正是文樂劇的中心。給木偶梳子、推木偶去死,有些時刻操縱者像是木偶的僕從,有些時候木偶又像是操縱者的俘虜。有時候木偶會堅定地依靠操縱者,有時候又被操縱者平穩地高高舉起,有時候會倒楣地不斷飛來飛去。大小不斷更換,取悅感官,攪動情感。有時候陰暗處的操作者會縮小身體,木偶會膨脹成正常大小。然後操縱者再次恢復身形,木偶又變成脆弱、飽受迫害的小人國的小人。

  可稱之為藝術的場景通常需要專注觀看,同時也需要「往後」觀看(或是看「透」)被視為障礙物、分心、不恰當的事物。歌劇演出時,目光會穿過樂隊聚焦在舞台上。但是觀看文樂劇時,不能將目光越過陰影中的黑衣操縱者。操縱者的存在使文樂劇有崇高且神祕的非人格性,提升、淨化情緒。近松認為,為使木偶的表演能夠媲美真人演員,劇本必須「充滿感覺」。但是他也補充:「感傷力之於我完全取決於節制。」巴蘭欽(喬治‧巴蘭欽(George Balanchine, 1904-1983),俄羅斯裔芭蕾編舞家,出生於聖彼得堡,一九二四年離開俄國,曾經為歐洲各大樂團編舞,一九三二年在美國與林肯‧柯爾斯坦創立美國芭蕾舞學校(School of American Ballet),其後更合作創立紐約市立芭蕾舞團(New York City Ballet),被視為本世紀對現代芭蕾最具影響力的人物。)將古典芭蕾的單純情感提升到最高點,是藉由發展所有參與舞者的感官,而非發展個人的崇高感覺,巴蘭欽的觀點是:「沈默、平穩、固定,可能就是最有影響力的力量,甚至比憤怒、發狂、狂喜更令人印象深刻。」

  眾多深刻思索木偶劇(可延伸到舞蹈)傳統的西方文字中,克萊斯特寫過:最無生命的木偶正是表現精神理想狀態的先決條件。克萊斯特的奇妙想像寫於一八一○年,為懸絲木偶而寫,卻在文樂劇中體現與完成。

摘自蘇珊‧桑塔格新書《重點所在》
賀!《重點所在》博客來網路書店近期銷售最快
>>想看更多

  
 

經過森林
朵朵◎文字
萬歲少女◎圖畫

遠遠經過森林的邊緣,你對那濃蔭密佈之處投去一瞥,心想不知森林裡有些什麼?
也許有砍柴的樵夫,活潑的野兔……。
也許有獵戶的小屋,溫馴的小鹿……。
也許埋藏著一樁謀殺案,或是埋藏著驚人的寶藏……。
如果你不走進去,那麼你永遠不會知道,以上那些究竟存
在或不存在;你也永遠不會知道,森林裡是不是還有一池色澤碧綠的湖水。
親愛的,就像與朋友交往,如果你沒有用心去認識一個人,那麼你永遠不知道他內心深處有些什麼;
如果你不曾認真去對待過他,那麼也就像是遠遠地經過森林邊緣一樣。

摘自大田九月新書《朵朵小語-花開的時刻》
賀!《朵朵小語-花開的時刻》榮登博客來‧金石堂暢銷排行榜!
>>朵朵官方網站http://www.titan3.com.tw/flowe

 
 

朵朵◎文字
萬歲少女◎圖畫

 

 

朵朵小語-花開的時刻

賀!《朵朵小語!》榮登博客來‧金石堂暢銷排行榜!

真愛綻放的時刻,就是花開的時刻。
在負面情緒裡跳脫,就是花開的時刻。
在捆綁中體會自由,就是花開的時刻。
在忙碌裡放鬆,就是花開的時刻。
在痛苦下抬頭看見星光,就是花開的時刻。

 

>>朵朵官方網站http://www.titan3.com.tw/flower/

 
 

蘇珊‧桑塔格◎著
陳相如◎譯

 

 

重點所在

賀!《重點所在》博客來網路書店近期銷售最快
南方朔專序導讀

她以熱烈的獨到思維,披荊斬棘打造閱讀價值的瑰寶路徑,
只有精力充沛的讀者才能從中找到細細密密的驚奇;
她提煉電影、舞蹈、攝影、繪畫、歌劇、建築空間的精緻批判,
凡視覺所及,洞察力穿透概念、感覺、印象、刻版;
她顛覆那裡與這裡,她擁護自由,提倡激情,她從不熱中慣例,
她省思,以過去二十年間發表的四十篇長短不一的傑作,抵抗假象。

美國最重要的知識份子、最具爭議、最受注目的女作家蘇珊‧桑塔格,冷靜的真知灼見,永遠維護思想的尊嚴與風格。

>>想看更多

 
 

蘇珊‧桑塔格◎著
刁筱華◎譯

 

 

疾病的隱喻

2008年重新改裝出版
柯裕棻專序推薦

翻開疾病的歷史,我們發現疾病被眾多隱喻所糾纏,
隱喻讓疾病本身得到了被理解的鑰匙,
卻也對疾病產生了誤解、偏見、歧視,病人連帶成為歧視下的受害者。
蘇珊‧桑塔格讓我們脫離對疾病的幻想,
還原結核病、癌症、愛滋病的真實面貌,
使我們展開對疾病的另一種思考。
疾病是我們生命組成的一部分,
唯有正視它、理解它,生命才有另一種超越的可能。

>>想看更多

 
 
大田出版部落格 熱血改版發言
恩佐最新作品《寂寞很簡單》,金石堂網路書店預購開跑!還可獲得恩佐親筆簽名喔~
【特別預告】喜歡高木直子的讀者 讓你們久等了……
賀!《每天只要30分鐘》博客來商業理財類TOP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