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03.10.22
────────全 國 唯 一 教 育 專 業 報───────
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08-09-26
網址:http://www.lihpao.com/

★ ★ 本期目錄 ★ ★
黃金降落傘
美國危機,東亞呢?



【社論】
黃金降落傘
 
 

美國財政部長鮑爾森9月24日宣布,將嚴格管制華爾街金融界領導階層的薪金酬勞。由行政部門下令管制企業菁英的待遇,這在崇尚自由市場競爭法則的美國來說,當然是一個痛苦的決定。限制金融機構執行官薪酬的建議是由民主黨國會議員所提出,鮑爾森原先誓死反對,後來還是不得不接受,主要是輿論的矛頭指向華爾街金融界豪門貴族,認為整體美國社會面臨深重的經濟危機,房價低迷、股票失血、所得降低,國民普遍面臨失業率驟增的威脅,而金融巨頭們不僅未能負擔起管理不善的責任,卻還個個吃香喝辣,坐領天文數字的高薪,這豈能讓人心服?

美國輿論矛頭指向金融巨頭,這一趨勢值得我們深思。長期以來,台灣對於金融界、科技界的「新貴」階層,有一種莫名的崇拜,似乎認為台灣的經濟發展、產業升級,多來自於這些「金頭腦」,他們智力、才氣都高人一等,高薪高所得自是理所當然。尤其是科技界過去行之有年的配股分紅制度,讓許多菁英競相「逐股票而居」,跳槽挖角成為產業界常態。這種配股分紅制度,公司將盈餘轉增資配發股票給自家人,既美化帳面,又將風險丟給金融市場,讓所有股民共同承擔,這不僅助長了貪婪作假的風氣,也扭曲了社會的財富分配。

事實上,大家都知道台灣高科技產的發展,政府不僅挹注了龐巨的資金,還配合完成科學園區各項基礎建設,制訂林林總總促產免稅條例,也就是說,新貴的崛起,是來自全體納稅人的供給。金融界又何嘗不然?銀行賺錢時,有政府的各項稅賦優惠方案;一旦虧損,政府立即專案紓困救急。尤其在扁政府8年期間,二次金改更提供了多家私營金控集團狼吞虎嚥乘機坐大的機會。

布希政府拋出7千億美元的拯救華爾街市場計畫,授權財政部從國內金融機構購買與抵押貸款相關的不良資產,包括房貸、汽車貸款、學生貸款、信用卡債務,以及種種「麻煩的」、「有毒的」資產。這等於是由國庫來沖銷各大銀行過去長期以來的惡行劣跡、不良管理。而最令人難以接受的是,這項高達7千億的紓困計畫,極可能還要包括承擔金融機構執行高層的天文數字酬勞。也就是說,這些金融巨頭們平時坐領高薪、分紅,一旦出事了,還要由政府為它配備「黃金降落傘」,讓他們可以舒舒服服解難脫險。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歐巴馬提出限縮金融高層薪俸的政見,共和黨的馬侃也立即跟進,甚至更具體主張不得高於公務員的最高所得。

其實,鮑爾森在擔任美國財政部長之前曾擔任過高盛集團的首席執行官,他光在2005年的分紅就高達3千8百萬美元,其他的金融巨頭可想而知。於今,美國的金融危機已逐漸延燒到台灣,慶豐銀行這兩天爆發的擠兌解約風波,只不過是冰山之一角。過去,台灣的銀行出現危機,政府一向立即撥款紓困,但是,對於那些經營不善、素行不良的金融巨頭們,我們除了提供「黃金降落傘」之外,也該有一套究責的機制,設下「著陸地雷區」。

(回目錄)



【左右看】美國危機,東亞呢?

【左看】
山雨欲來風滿樓
李亮/文字工作者

從1980年代第三世界的債務危機、1990年代拉美金融危機、亞洲金融危機、美國的IT泡沫破裂、21世紀的次貸危機、最後演變為今日的投資銀行空前危機,全球金融危機可謂愈演愈烈。美國總統布希已一改先前的態度,承認整個美國經濟都受到威脅,並祭出高達7千億美元的金融紓困計畫,以挽頹勢。

此一史無前例的巨額計畫,送交美國國會的草案只有兩頁半,形同要求國會將7千億元的天文數字金額空白授權給出身華爾街的美國財長保爾森,其中可能的弊端自不在話下。但對於身處東亞的我們來說,除了關心其中的弊端或能否確實生效之外,更該思考的是美國即將狂印鈔票挽救金融資本體系,勢必導致美元急貶,實際上是將成本轉嫁給大量持有美元的各國。

更值得深思的是,此次金融危機對台灣的衝擊,遠甚於當初的1997東亞金融風暴,突顯出台灣的金融領域大幅開放、對國際投機資本撤除防線的惡果。美國經濟衰退即將對台灣造成嚴重衝擊,也再次暴露出台灣乃至整個東亞依然高度依賴對美出口。此些宿疾不改,東亞恐怕只能繼續扮演美國轉嫁危機的對象。




【右看】
亞洲崛起的良機
王放/政治評論員

美國爆發史無前例的金融危機,並準備用7千億美元投入紓困;其他先進國家樂觀其成,卻無人回應美國共同配合的要求,令人玩味。說到底,除了各國自身難保之外,華爾街此次遭難,實在是投機遊戲玩得太過火、咎由自取,再加上美國在小布希政權下日益單邊主義的走向,引來了各國的袖手旁觀。

不過,面對危機,悲觀抱怨之外,還是有不少人看到了機會。早先金融泡沫破裂、經歷了「失去的10年」的日本,眼下正以其休養生息後的資本重返舞台,瞄準華爾街撿便宜。三菱UFJ買摩根士丹利、野村證券買雷曼、三井住友買高盛等等,近日來頗受矚目。與此同時,美國與世界各國的大資本同樣有逆勢出手的案例,如巴菲特便買了美國星牌能源集團。其他國家的主權基金可能也將有類似動作。除了金融資產之外,華爾街擁有的高素質人力是美國金融業長期居世界翹楚的關鍵因素,如今紛紛失業,正是其他國家積極徵才的天賜良機。

不論美國的紓困方案是否奏效、何時奏效,美國經濟霸權的衰落已是個逐漸明朗的趨勢。這正是亞洲國家崛起的大好機會。

(回目錄)



 

長期徵稿啟事

台灣立報網站討論區開張!讀者有任何話想說,都可以在這裡一吐快,同時歡迎對立報的任何批評指教。請由立報首頁點選「討論區」,或鍵入網址http://www.lihpao.com/phpbb/。

(回目錄)



本電子報內容由台灣立報社提供
地址: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
若對此電子報的內容有疑問或是建議,
歡迎您寄e-mail至:article@lihpao.com
欲詳完整內容請訂閱立報
電話:02-86676655
傳真:02-82191213
訂報:02-86676655轉214
地址: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1樓
每週一至週六出報,每份1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