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失和、爭執不休,以離婚收場,似乎沒有影響Burroughs,躁鬱、經常進出精神病院的母親也沒讓他精神崩潰,倒是遺傳了她的創作基因,竟日塗塗寫寫,奠基日後成為出色廣告人、暢銷作家,儘管他從小的「我的志願」是醫師、美髮師。
不按常理的心理醫生,鼓勵宣洩憤怒,因此家中經常處於叫囂互吼的喧鬧狀態,然而他的孩子是否因此擁有心理健康的人生?Burroughs厭惡學校而不想上學,醫生勸阻無效,最後竟教他如何演出「自殺未遂」戲碼,讓他至少半年無須再到學校上課。
父親與母親離異之後,對他不聞不問,連對方付費電話都拒接,也沒讓他從此懷恨父親,成為憤怒青年;母親將他丟給心理醫生,甚至簽字讓醫生成為他法定監護人,也沒扭曲他的人生價值觀。
他在中文版序中寫道,人生面臨的挑戰可能異常艱鉅。它可能讓人傷痕累累,更可能醜陋不堪。但從中存活下來的凡人將充滿力量。我也深信,不管深陷於何種困境中,我們仍然能找到快樂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