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俞伶 │嬉遊文字

俞伶 │嬉遊文字
2008.9.30/報主.俞伶

本期內容:
‧Augusten Burroughs “Running with Scissors”
‧◎追本溯源
‧◎自成一格
‧◎快樂的真偽
‧附註:

Augusten Burroughs “Running with Scissors”

關於童年,你記得些什麼?

為了存錢買錄音帶,每天早餐只吃兩塊熱呼呼的燒餅;一天省十四元,一週就可以買上一卷。

為了可以考試拿滿分,考前一天一定熬夜,老是為了誤了起床時間和家長鬧脾氣。

穿著生平唯一且僅有的桃紅色衣裙,興高采烈的想和同學及其家人到都市遊玩,父親卻板著一張臉,說要去就去。最後,連家門都沒能跨出一步。


◎追本溯源

是因為這樣,當因為轉職而經濟拮据,每日只能以二十元果腹之際,燒餅仍是首選;只是售價從四元變成十元(此刻是十五元?還是十二元?)。

是因為這樣,當盜版音樂氾濫成災,依然癡情地購買著原版唱片?

依然渴望在未來擁有黑膠唱片?為什麼考試一定得拿滿分?好勝心使然?贏了又如何?強出頭只有吃苦,因此也造就了波瀾不斷的人生?

因為桃紅色被賦予了這麼不歡愉的印記,因此衣櫥裡向來只有黑白色系?從來未曾懷有粉色夢幻?不曾有過小女孩撒嬌、任性、可愛姿態?甚至最後改弦易轍,愛上花衣服,桃粉色系依然屈指可數? 


◎自成一格

父母失和、爭執不休,以離婚收場,似乎沒有影響Burroughs,躁鬱、經常進出精神病院的母親也沒讓他精神崩潰,倒是遺傳了她的創作基因,竟日塗塗寫寫,奠基日後成為出色廣告人、暢銷作家,儘管他從小的「我的志願」是醫師、美髮師。

不按常理的心理醫生,鼓勵宣洩憤怒,因此家中經常處於叫囂互吼的喧鬧狀態,然而他的孩子是否因此擁有心理健康的人生?Burroughs厭惡學校而不想上學,醫生勸阻無效,最後竟教他如何演出「自殺未遂」戲碼,讓他至少半年無須再到學校上課。

父親與母親離異之後,對他不聞不問,連對方付費電話都拒接,也沒讓他從此懷恨父親,成為憤怒青年;母親將他丟給心理醫生,甚至簽字讓醫生成為他法定監護人,也沒扭曲他的人生價值觀。

他在中文版序中寫道,人生面臨的挑戰可能異常艱鉅。它可能讓人傷痕累累,更可能醜陋不堪。但從中存活下來的凡人將充滿力量。我也深信,不管深陷於何種困境中,我們仍然能找到快樂的。 


◎快樂的真偽

但真的快樂?還是不得不快樂?曾有人說,無論快樂與否,日子終究得繼續,那麼何苦臭著一張臉?也許臭著一張臉反而比較快樂?因為不用欺瞞自己生活其實一點也不痛苦?苦難沒有終結,因為無能突破重圍,因此你只能想方苟活並勾勒快樂假象,讓自己可以安然置身其中?

喜歡Hope和上帝的關係。她和上帝是死黨,不拘泥傳統和儀式,是親密又自在的朋友。也許我們都需要這樣的朋友,你永遠可以在祂面前示弱,叨叨絮絮、困惑之際,又能透過聖經指點迷津(一種「聖經指」,類似占卜,拿著聖經,詢問懸而未決的事,即便是「我要不要把頭髮剪短」之類的瑣事,然後隨意翻開某一頁,伸手一指,指到哪個字,那就是你的答案。)也許未必樁樁盡如你意,然而至少慰藉你靈魂的不安。

你的童年生活如何?又對你此刻的人生造成怎樣的影響?

此刻,追究童年生活是否形塑成我今日樣貌,我已然無謂,我倒頗想試試「聖經指」,探問,我是否該把這頭亂髮變捲? 


附註:

※Augusten Burroughs官方網站 http://www.augusten.com/html/ 

※電影官方網站http://www.sonypictures.com/homevideo/runningwithscissors/ 

※格友觀影心得 http://www.wretch.cc/blog/guruma/4846878 

※圖片出處 http://www.childrenshomeadopt.org 


報主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