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03.10.22
────────全 國 唯 一 教 育 專 業 報───────
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08-09-30
網址:http://www.lihpao.com/

★ ★ 本期目錄 ★ ★
美國以天量預算購買壞帳
毒奶粉事件再檢討



【社論】
美國以天量預算購買壞帳
 
 

快馬加鞭,美國財政部與國會領袖利用週末協商以7千億美元的天量預算,來拯救天文數字的壞帳。7千億美元相當於美國全年預算的7成,或是台灣整年預算的10倍,其金額之巨大,實屬空前。以不到3天的時間來決定7千億美元預算的追加,相當於每小時決定一百億美元的使用。這種倉卒的大手筆做法,人們不難體會這波金融風暴的嚴重程度。

美國政府這次以如此空前的金額購買這些金融市場的貶值資產,表明它逐漸認識到這場金融風暴的嚴重程度已經遠遠超過美國政府的估計。讓我們回顧一下,不到半年,美國政府已經用天價拯救房利美與房貸美兩大公司,接著提供擔保以成就美國的普通銀行購買貝爾斯登與美林兩大投資銀行,然後又是保險業鉅子美國國際集團(AIG)發生危機等等。每一次拯救都是空前的,每一次拯救都以為谷底已經渡過。但是,不久都發現,金融危機並沒有消除,陷入危機的金融機構繼續冒出,而且規模越來越大。美國統治集團想必認識到,這種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辦法解決不了問題。如果沒有更根本的辦法,不僅解決不了當前的問題,還可能惡化成了全面的經濟危機。這是美國統治集團痛下決心撥出鉅款的根本因素。

美國主流分析認為,這場金融危機源自次級房貸危機,並經由衍生性金融商品的包裝而掩蓋了這些金融商品價格嚴重不足的真相。一旦經濟泡沫破裂,這個巨額的金融商品虧損暴露出來,很快導致金融次序的混亂。各金融機構為避免貸款變成呆帳,資金不敢輕易貸出或拆借,這又造成資金的流動性大幅度降低,其情形有如1930年代世界經濟大蕭條(只不過當時對他國的貨幣缺乏信心,而今日則是對金融商品缺乏信心)。資金流動性降低,必然會影響生產企業的週轉資金之成本,這將帶來全面的經濟危機。從金融危機到經濟危機,這條界線已經快被跨越;而一旦全面的經濟危機爆發,其結果將難以預料。從以上的發展脈絡來看,一切的根源似乎來自金融資產商品大量敗壞所致,因此美國統治集團終於痛下決心,打算用7千億美元來購買這些價值嚴重縮水的金融性商品資產。

但是,這種購買,形同以納稅人的錢來承擔這些資產的虧損。然而,這些虧損等於有少數炒作的人賺了錢。這整個圖象是:一些人在這場空前的金錢遊戲中獲取暴利,留下大量虧損的金融商品資產;政府擔心這些虧損資產引發嚴重的經濟危機,只好用納稅人的錢來填補這些虧損。最終的結果將是全球性貧富更加兩極化。貧富更加兩極化,不但又帶來更嚴重的經濟危機,而且還會帶來嚴重的社會問題以及政治動盪。

(回目錄)



【左右看】毒奶粉事件再檢討

【左看】
認同食品簡單化以自救
康世昊/綠色公民行動聯盟

不論是馬政府或是劉內閣,其執政無能和文過飾非的功力著實可笑和可悲。超低的民調信任數據雖然僅能供參考,也夠羞辱那幫博士學者了。毒奶粉事件暴露了主管機關衛生署的朝令夕改,更暴露了知識養成的缺陷和專家的傲慢。再進一步說,原來我們每天日常飲食把關機制的判斷依據是這麼的脆弱和散亂。無能力的人當然不該再掌權力,問題是我們送走一個扁式無能政府,迎來一個馬式無能政府,真該質疑台灣選舉民主機制的大缺陷了。

出路無他,民眾意識不能再只是偷懶和寄存於政府領導者的承諾。我們必須有所行動。除了類似消基會這樣的民間機構讓民眾的權益和聲音進入公部門,生產履歷的標準和落實的作法不僅要是個規範,更需要我們自己對食用產品生產簡單化、單純化的認同。食品製成過程從原料到加工到包裝,再加上佐料裝配,層層轉包分包的製程和複雜化是這次許多大品牌業者中箭的共同點。其原因無他:用最便宜的方式,製造更多種的產品,取得市場佔有率,是他們的策略。結果就是盤根錯節的流程讓販賣者自己難以監督產品,一出事還可推往上游廠商。力行食品簡單化和在地化,是抑制業者擷取利潤卻無力(責)控制產品生命流程的市場策略的新「衛生署」。




【右看】
企業的利益道德衝突
郭民同/文字工作者

在食品製造過程中加進有毒的物質是因為中國生產者不懂企業社會責任嗎?不,而是中國廠商快速崛起要以廉價打進市場的賭徒心態。平心而論,全世界任何一個乳品製造商不會突然地為了三聚氰胺而設計一道檢驗程式,因為這個動作是個超乎想像的行為,一般廠商想像不到有人會在牛奶裡下這個東西。想想看,未來如果全中國所有產品的生產商都要為了各種超出常人想像範圍的有害物質設置檢驗手續,那麼「中國製造」的監管成本再也不會是那麼便宜,短期內可能還會是全球最昂貴。

中國走向市場經濟的改革開放30年,的確在後半段的15年裡,興起一堆大型「民族品牌」。區區15年如何打造得出這許多獨霸一方、衝擊全球市場的名牌呢?然而許多商家卻是以各種難以想像的特許手段或質差但價廉的方式,犧牲產品責任但快速獲得顧客。他們雖然也把西方百年公司被民眾不斷監督而被迫訂下的企業社會責任拿來標榜,但說穿了,在沒有公眾監督的制度裡,這些不過就是搞公關賣廣告的包裝。從這個角度看,「毒奶粉事件」就是過去15年中國經濟發展的某種泡沫爆破了。它揭出的真相是:不計責任的利潤,才是中國經濟發展的動力。

(回目錄)



 

長期徵稿啟事

台灣立報網站討論區開張!讀者有任何話想說,都可以在這裡一吐快,同時歡迎對立報的任何批評指教。請由立報首頁點選「討論區」,或鍵入網址http://www.lihpao.com/phpbb/。

(回目錄)



本電子報內容由台灣立報社提供
地址: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
若對此電子報的內容有疑問或是建議,
歡迎您寄e-mail至:article@lihpao.com
欲詳完整內容請訂閱立報
電話:02-86676655
傳真:02-82191213
訂報:02-86676655轉214
地址: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1樓
每週一至週六出報,每份1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