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慈濟大愛人物誌
 
慈濟大愛人物誌
2008.10.1/報主.慈濟基金會
大愛台釋離別痛
   鄭梅合和先生曾牽著彼此,走在台北街頭的相思樹下唱著世紀童謠,這過往的點滴已成回憶,先生因多年疾病而往生,鄭梅合心中宛如缺了一角,但堅強的她選擇充實自我,不僅收看大愛台更投入慈濟天母共修處學習抄寫經文、手語與繪畫等等,鄭梅合選擇用學習充實後半人生,填滿曾經屬於先生的時間,活出不凡的老人生活。

   同是教育界出身的鄭梅合與先生是運動健將,無奈老伴疾病纏身,出門時需要輪椅、氧氣筒輔助,還必須隨時抽痰,親自照料老先生,鄭梅合沒有一絲埋怨,還經常帶著先生親近山光,同沐相思樹林間。

  「老伴萬一走了,怎麼辦?」鄭梅合的友人總為她擔心問著,即使擔任輔導出身的鄭梅合面臨生離死別,心頭難免擔憂不已,憂慮心情寫在緊蹙的眉頭,兒女們面對父母親鶼鰈情深,內心也不免擔心母親無法承受別離之痛。

   雖然擔憂生命的逝去,長期觀看慈濟大愛台的夫妻倆反而懷抱著感恩、尊重與愛的理念,體會到「死乃人生的自然法則」,鄭梅合漸漸有了認知也有了心理準備,直到先生離世時,鄭梅合的兒子說:「想不到,全家人表現最好的竟然是媽媽。」
克服障礙 多元學習
   老伴離去後,鄭梅合進一步到住家附近的慈濟天母共修處參加活動,平常就喜歡跟小孫子講慈濟故事的鄭梅合發現,原來慈濟還有手語教學、繪畫教學等等豐富的課程,自此,鄭梅合全心投入慈濟活動,時時刻刻的用心學習,原本令人的喪夫心情也漸漸找尋到後半人生的方向。

   鄭梅合的眼睛在三十多歲就罹患了「視網膜色素變性」,症狀為漸進型的視力模糊,近年尤甚,晚上太暗,白天太亮,出外都得戴帽子、眼鏡,還得加一把傘,醫生特別告誡不可以看電視,但鄭梅合卻傻傻笑說:「多年不愛看電視的我,卻迷上了大愛電視台,就把醫生的話,丟掉了!」。

   「我的,可是我很感恩了,從三十多歲活到現在已經七十歲了!」鄭梅合溫言軟語敘述,一面拿起自己抄寫的《無量義經》說,「我得用特殊的放大鏡,逐字的以粗黑簽字筆,抄成這般大小字體,再戴上眼鏡才看得到。」老太太不嫌麻煩,只希望能把經文全裝進腦海裡,證明學海無涯的寬廣。
不凡的銀髮人生
   高齡七十的鄭梅合多年來的夢想就是要和孫子們良善的互動,然而隔代的差距該如何避免呢,鄭梅合說:「一勤天下無難事。」鄭梅合的動力就十足、疑惑就問並持著「勤能補拙」的態度,不僅運動走路時思考,回到家裡也無時無刻揣摩練習,談到如何成功有效完成夢想,鄭梅合說:「用心預習、專心聽講、恆心練習。」

   學習手語的過程中,鄭梅合仍是會遇到許多困難,台前老師在教手語,因為眼睛不好總是看不到,要不就是記了上一段就忘了上上一段,然而證嚴法師曾說:「一切的成就,就是時間的累積」不放棄的毅力,讓鄭梅合不僅學會了手語增添一份專長,另外就是有了上台表演的勇氣,看著台上的鄭梅合表演手語,一舉手一頭足都是如此典雅,讓人深刻感受到鄭梅合用她的生命告訴大家「只要用心,不要小看自己。」 

   老年的生活,鄭梅合並不孤單,不僅學手語,還參加了讀書會,將失去先生的痛轉化成無窮的動力回饋社區,生命意涵就此更飽滿豐盈,兒子對日日展歡顏的媽媽便表示,以後也希望加入慈濟做志工。鄭梅合開心的回答:「這可是我最期待的事呀!」

 
本期內容:

 

 

 
報主的話
撰文者:慈濟志工 陳怡伶
 

| 寫信給報主 | 留言板 | 電子報首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