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Q&A】
我的兒子超敏感
◎李美華
Q: 人本基金會的朋友們:
我兒子今年九歲,剛結束小學二年級的課程,快升小三了;關於兒子的心理問題,一直感到困擾,又不知該求助什麼管道,這幾天兒子的一些狀況又讓我憂心起來,想起人本教育基金會,希望能為我指明一條路。
從何說起呢?
兒子是一個心思很細密、膽怯、沒有安全感的孩子,他常說不想長大,害怕長大要一個人獨立、長大了要工作、長大了爸媽會老、長大了不能玩玩具。他很瘦,但他希望自己再瘦一點,這樣同學都可以抱得動他;我說壯一點才夠力氣,還可以保護女生,他說希望女生保護他。他害怕死亡,自從他知道人會有死的一天,他為這件事睡不著,哭著和我討論許久,說他死了怎麼辦,這樣他就不能和同學一起玩了;他也怕爸媽死,這樣他一個人怎麼辦。
他就是這樣總是想好多,想好遠,想些這個年紀不該去煩惱的問題。我的做法只是不斷的和他溝通,說你還是小朋友,人要到很老很老才會死,到時候你就不會害怕了,諸如此類的話,但我不知道他聽進去多少,他還是會害怕,說那發生意外也會死啊,生病也會死啊。我說那你應該珍惜每一天和同學相處的時間,要愛護自己,要健健康康,要快樂的過每一天才對,這樣他似乎就能接受了,但之後仍然哭個不停。
他很倔強,抗議的方式和別人大不相同,就舉昨天發生的事吧,中午買外面的便當吃,裡頭有他不愛吃的苦瓜,因為他食量小,所以通常都和我共用一個便當,我知道他不愛吃,但還是為他夾了兩小塊,他一開始抱怨的說:「幹嘛給我苦瓜阿,這個很苦捏!」我說你吃看看嘛,如果你細細的咀嚼會有甘甜的味道哦,而且它很營養哦…其實兒子不算太挑食,只有很少數幾樣東西不敢吃,所以我一向不會對他太嚴苛,只是希望他能試著接受,不要也不勉強,但是兒子還是不斷的抱怨,幹嘛給我這個?我仍然說你吃一口看看就好,真的不喜歡就算了…通常這時候,兒子會用「接受」來表達抗議,他表情痛苦的把苦瓜含在嘴裡,直說好苦哦!我說好啦,那就別吃了。但他會再次痛苦的吃下第二塊,然後跟我說:「媽媽,我還要,我要全部的苦瓜。」我說不要啦,不敢吃就不要啊,我和爸爸都清楚,他開始發脾氣了,他說:「我要吃你為什麼不給我,那個很營養啊,我要吃很多啊,為什麼不給我。」
我承認我也發脾氣了,就這樣他堅持要,我堅持不給,一直僵持許久,而且他不再承認苦瓜很苦,硬是說很好吃,我不知道這時候究竟應不應該順勢給他,既使明知這是他的抗議?
他有時並不誠實,並不是說他愛說謊,而是他經常會找理由來掩蓋小錯誤,可能只是個無關緊要的錯誤,甚至不能說是錯,就好像他是個超完美主義者,他不希望自己有任何缺失,例如前天放假在家,他玩線上遊戲,是賽車,我在一旁觀看,突然他一個轉彎,甩尾甩過了頭,我很自然的脫口而出說:啊,甩過頭了啦,結果他馬上回答說,都是別人撞我啦,但事實並不是這樣,我也馬上告誡他,怎麼又怪別人。隔天,就是在吃完苦瓜餐後,重新和他提這件事,舉例告訴他說,沒有一個人是完美的,要誠實面對自己,一點點錯沒有關係。結果他竟然說:「哦,我知道了,我被撞應該是我自己活該對不對。」
說起他說自己活該這件事,就是目前最令我憂心的事,他的觀念有很大的偏差,以前他偶爾在學校或安親班會有打人的行為,但了解後知道他通常是反擊的,可能別人先打他或是搶他的東西,我告訴他即使如此還是不能動手打人,碰到這種狀況還是請老師處理比較好,打人的話變成自己也有錯,我常教他將心比心,自己不希望別人這樣對待你,當然也不能這樣對待別人,但他的回應竟然是:「別人可以打我沒關係啊。」他似乎認為如果他侵犯了同學,那麼同學可以打他也沒關係,所以他就會去合理化自己打人的行為。
他很膽小,他最愛看哆啦A夢卡通,看時很投入,常常被劇情感染而害怕,例如劇中大雄走在路上,胖虎正在另一個轉角處,就要碰面了,通常這兩人一碰面,大雄又要被胖虎欺負,這時我兒子會很緊張的摀住耳朵,跑到我身邊躲,或是任何可以躲藏的地方,或是趕快把電視暫時關閉。
他的成績還算不錯,自我要求很高,以前曾經為了考試沒有一百分而哭,但老師總是說他上課不認真,總是沈浸在自己的世界裡,或是東摸摸西摸摸,怪的是既使如此,他的成績似乎沒有受到影響。
他的表達能力很差,述說一件事往往沒頭沒尾,或是畏畏縮縮的;只有在討論電玩時生龍活虎,表達變得清晰有自信。
除此之外,他是個很棒的孩子,我只希望他可以過得快快樂樂、享受無憂無慮的童年,是否能給這對徬徨的父母指點指點,感激不盡。
A:憂心的媽媽:
閱讀完您鉅細靡遺的來信後,很想稱讚您如此細心的理解、關照孩子,卻又擔心,這麼做會不會是鼓勵您用更高倍的放大鏡去審視孩子,造成您更大的負擔?雖然,我們一向鼓勵父母多親近孩子,理解孩子,和孩子談心,但就您所描述的的狀況,我們比較擔心的,反而是您的細心、您的焦慮;心裡猜想:「更需要被照顧、放輕鬆的,會不會是您和孩子的爸爸呢?」
從您的描述裡,我們看到的是,您的孩子滿聰明的,懂得選擇要做個比較輕鬆的被保護者;滿害怕的,尤其面對死亡和衝突暴力;滿勇敢的,敢承認自己要做個「弱者」、敢說出自己的害怕;滿可愛的,用堅持吃完苦瓜來表達抗議(或自我挑戰?);滿正常的,會諉過、說謊、合理化自己的行為;滿讓人心疼的,因為追求完美的確得吃比較多苦…這些,在在顯示了他是位敏感、聰慧而正常的孩子。或許有些讓人想幫忙的狀況,或許會多吃些苦頭,相對的,他也可能會有更多的體會感受,更豐富的成長和思考。
世上沒有絕對的完美,無憂無慮的生活也只存在另一個世界。如果能夠接受這一點,媽媽和爸爸或許就能比較放鬆的看待孩子辛苦的一面,耐心陪伴孩子從自己的害怕憂慮中找到成長茁壯的養分。
我們的社會,家中的孩子越來越少,孩子互動的對象多是大人,因此往往過早接觸許多成熟的議題,包括死亡。加上電視、網路、報章雜誌等的推波助瀾,播報內容、方式的千奇百怪,有時候連大人都難免受到負面的影響,何況是未經世事的孩子。因此,心智尚未成熟的孩子會害怕、胡思亂想是自然的,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這也是他為了保護自己而發展出來的一種能力。
媽媽不妨觀察,孩子通常會在什麼情形下談到死亡、害怕死亡?多久發生一次?媽媽不妨也自問:「我自己難道不怕死嗎?在怕與不怕之間,我是怎麼轉換過來的?」和孩子分享我們自己的心情、故事,往往比「教導」「安慰」他不要害怕,更有意義。這是可以探討一輩子的問題,不必急於一時,也不要妄想能一勞永逸的解決它。
至於打人的行為,我知道您很擔心…可是,除了教他不能打人,我們不妨陪他進一步想想,生氣時,他還可以做些什麼,才不會傷到自己、傷到別人?才可以讓自己的心平伏下來。而且,孩子打人,要處理的往往不是打人行為的本身,而是他想藉著打人來達成的目的。他是想引起誰的注意嗎?他是太無聊了嗎?他對哪些人、哪些事情,甚至是對自己不滿嗎?他想抗議什麼?他是否默默積壓了一些心事,不敢訴說…每一件事情,都值得我們陪他慢慢釐清,一起克服。
此外,從您對於「苦瓜事件」的嚴肅、詳細觀察記錄來看,隱約感覺,除了孩子有追求完美的傾向之外,是不是媽媽本身也是個完美主義者,媽媽本身也超敏感呢?因為,這件事情重要的不在苦瓜,更不是吃與不吃,而是大人是否能尊重孩子的選擇,是否能容忍孩子無論是在食物或其他方面的「不完美」「不符期待」。經常,我們的行為會比語言更有力量,更能影響到孩子。我想,孩子的戲劇性表現,說不定正是想提醒我們這一點呢。
對孩子過度的點滴關照,有時反而很難讓孩子自在的成長,當然也會造成媽媽和爸爸的壓力,輕鬆不起來。世上沒有完美、理想的爸媽、孩子,沒有完美的人。只要我們轉個念頭,很多事情就不會顯得那麼嚴重。只要大方向抓對了,睜一眼、閉一眼,留些時間疼愛、照顧我們自己,留些空間讓孩子自己去測試、跌倒、舔傷口、摸索、長大吧。
世界何其大,變化何其多,孩子的未來,豈是我們所能點滴掌握的呢!
人本基金會敬上
◎ 原文刊載於人本教育札記23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