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教育專題 ◎ 2008-10-14
══════════════════【立報】═══════════════════
教 育 專 題 深 入 報 導《2008-10-14》

本期內容
  ◎環境前線:金融危機 生態轉機 
  ◎美國大選與環境政治(下) 
  ◎保護區自然聖地岌岌可危 
  ◎聯合國提倡和諧環保都市 



環境前線:金融危機 生態轉機
  ■馬康多
次貸危機、華爾街的崩盤、冰島政府的破產、國際貨幣基金「全球崩潰」警告……此新一波的風險事件,如同食物污染與氣候變遷的風險般,又將逼使人類回頭檢視其基礎維生體系的不堪。但若是如同以往一般,將各風險事件的回應獨立看待與處理,是否將會促使風險移轉:例如將金融風險的短期影響,轉嫁至長期的生態危機?

面對這波經濟危機,出版著名的《史坦回顧》的英國經濟學家史坦爵士指出,對於經濟蕭條的畏懼會引導出兩種危機:「一是由於大眾在同一時間內,通常只能聚精於少數特定議題,另一則是大眾會對增加的成本較為敏感。」進一步解釋,史坦爵士擔心的是近兩三年各國將氣候變遷視為重要議題的趨勢,將被「如何救經濟」取代。另一方面,面對氣候變遷與環境問題所投注的經費也會因而降低。而前述的憂慮,已具體呈現在以下事件。

歐盟各國於10月中旬所召開的理事會上,將就新的氣候變遷行動方案進行表決,這次的方案是要確認整體的溫室氣體減量目標:在2020年相較1990年減量20%;此外更將針對碳交易中的核配方式與核配量進行討論,因為在歐洲議會中,環境委員會表決通過各電廠的核配量應在2013年時,百分之百採用拍賣的方式進行分配,而針對能源密集產業,至少也要有15%以上核配量需採拍賣,並於2020年時達到全部核配量均需經由拍賣。但各國政府現則紛紛提出因為當前的經濟危機,不應再增加企業負擔之類的說詞,試圖弱化減量目標以及在碳交易制度上的修正。

然而歐盟的情景,是否會對接下來全球的後京都時代的協議過程產生影響?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秘書長德布爾,亦憂心各國將以對產業競爭力會有影響為藉口,延遲在氣候變遷的具體行動。特別是原本期待歐美國家仍基於清潔發展機制的精神,協助發展中國家因應氣候變遷。但如今歐美各國均需提供大量資金進行紓困的狀況下,先進國家還有多少餘裕能提供落後國家科技與制度建構所需?更令人擔心在此議題上的南北鴻溝擴大,導致談判的破裂。

但此次金融危機,既然顯示現行全球資本運作體系的困境,是否能找出新的方向,使其成為發展全球綠色經濟的轉機?特別是當今各國財政部門,經由不同的紓困措施,強化對市場的影響,若公部門能發揮史坦爵士所指出面對金融危機與氣候變遷雙重風險事件下所需的領導力,而非僅是將可用的全球資本,又優先用於支援浮誇的金融市場,再度將落後國家的苦難與危機,埋藏至身背黃金降落傘的資本掮客之後。

以美國為例,所提出的7千億紓困方案中,即包含對綠色產業與消費者有利的措施。如該方案中提供了太陽能產業30%的投資賦稅減免,每家戶原本僅有太陽能發電設施扣除額,也由原本的兩千元美元的限制,增加至設備成本的3成,而若購買油電混合車以及其他能源效率較佳的車輛,亦同樣可獲得3千美金的扣除額。而地球之友美國分部,更進一步指出依紓困方案所接管的金融機構,如AIG集團,其應停止提供污染性產業的貸款,改為資助再生能源發展,促進能源革命。而且這些機構後續的放款計畫,應進行環境影響評估,方能確保此次的紓困案,是對環境有益的。

金融風暴,從美國、歐洲、冰島再到南韓,對台灣的影響是必然也是已經發生的,重點是若仍同樣採用淺碟型的思考,僅單一就將金融與資本的流動,侷限對GDP成長率以及股市漲跌幅度的關聯,忙著呼應工商團體的訴求,減稅、環評鬆綁、促產條例持續展延、限縮溫減法的功能,這些都無助於促進台灣迎接所謂的低碳經濟。況且金融資本的流失,經濟景氣的循環,這些均屬5至10年的變化,而自然資本的流失,影響的層面,所需的復育時間都是人類經濟活動難以比擬的。如根據德國學者蘇克德夫(Pavan Sukhdev)最新研究的數據指出,喪失生物多樣性所提供的效益,每年將耗損世界2至5兆美元,高達全球6%的國民生產毛額,而當前金融危機所造成華爾街的損失,則約為1.5兆左右。因此若當前馬政府任何救經濟的方案,仍是採用犧牲台灣的自然資本為導向,走回兩蔣時代的老路,則我們所能預見的台灣,將陷入「國破,山河也不在」的窘境。

(綠色公民行動聯盟)
(回目錄)



美國大選與環境政治(下)
  ■倪世傑
說得白話些,美國的保守派運動是亦步亦趨地跟在進步運動的腳步後對著幹的。他們反對1960年代的一切新社會運動:民權運動、反戰運動、消費者權利運動以及婦權運動,就更不消說冷戰下美國政界與主流學界視之為仇寇幽靈的社會主義運動了。

學者梅耶與史塔根博格(David Meyer and Suzanne Staggenborg)歸納出保守派運動出擊的三個條件:首先,某一進步運動展現出成功的聲勢;第二、某一進步運動的目標會損害某些群體的利益;最後,擁有政治上的盟友,並會給予支持。從環境運動來看,1990年代國際追求環境保育的呼聲極高,形成了環保運動外在有利的條件,而這會傷害包括自由貿易所助長的無止境開發的全球現代化、市場化的發展前景,在後冷戰時期環保的「綠色恐怖」很快填補了蘇聯東歐傾倒下的「紅色威脅」;之後,1994年共和黨在聯邦眾議院的多數一直持續到2006年,期間再加上小布希總統統治的6年,這12年共和黨分別在聯邦政府行政與立法長期主政期,為反環保保守主義運動提供了相當的養分。環保人士高喊物種多樣性的喪失、全球氣候變遷,並呼籲已開發國家民眾必須改變過去生活方式的種種呼聲,對美國保守派民眾而言無疑是相當刺耳的,他們最常抱持的論點,就是美國經濟的成就無與倫比,因此他們要繼續捍衛這一套「美國人固有的生活方式」(American way of life)。

除了繼續保守地捍衛過去的生活方式,保守派繼續採用「懷疑論」的攻擊態度,突襲環保人士、環境科學家以及對環保較友善的政策制定者。由於美國高度依賴於提供各種數據以佐證環保訴求的專家,環保議題變成專業間的論辯,因此,懷疑論者往往在「科學論據」上與環保專家展開猛列的攻防,而集中的焦點就在於生物多樣性的喪失、氣候變遷是否發生、臭氧層破洞的起因、生態系的承受程度、自然資源是否衰竭這幾起事件上,直接了當的表示以上這一切的存在存有疑義。既然存有疑義,那源頭就是環保的科研出了問題,因此,提出質疑環境科學研究的「科學戰」,也是一條重要的戰線,甚至直接以「垃圾科學」(junk science)稱之。

另外一條戰線在對當前經濟秩序的辯護。反環保人士常指出,全球化不僅讓先進國家持續富裕,就連發展中國家的人均所得也出現了實質成長。這條戰線背後隱含了環保規則的無用化以及財團對環境破壞的除罪化。最後,保守派認為現代性以及西方文明,都會因環保運動的訴求遭受威脅。

顯而易見的,美國共和黨籍的競選搭檔是站在保守主義這一邊的,無論就信仰、經濟以及政治上的意識形態。甚至,副總統候選人培琳還幫總統候選人馬侃爭取到更多保守派運動人士的支持,認為副總統候選人似乎更具備競選總統的資格。

但狀況些許有了改變的跡象,而且就在全球暖化這一個議題上。培琳在過去兩年間,一再表示,「氣候變化與人類活動無關」、「我可不是高爾(Al Gore),那個將一切問題歸諸於人類活動的前景黯淡的環保人士」,但培琳在上個月的態度已趨和緩,她終於鬆口表示,人類活動造成了當前的氣候變遷。這究竟意味著什麼?是向「現實」低頭?還是自覺要爭取更多的選票、就必須在一些問題上表達更「開明」的意見?還是,美國部分財團已經開始瞄準全球氣候變遷下的市場商機?唯一不會存疑的是,美國共和黨與保守派運動,存在千絲萬縷的關係,其軍容之壯盛,恐怕將是全球進步政治一股不可忽視的逆流。

(政治大學政治所博士生)
(回目錄)



保護區自然聖地岌岌可危
  編譯■潘忠廷 審校■禾引
一座山、一座噴泉、一個洞窟與一叢樹……雖然世界上有數千座神聖的自然景點都位在保護區內,但世界自然保育聯盟(IUCN)7日指出,這些景點仍仍岌岌可危,聯盟特於巴賽隆納所舉行的「世界保育大會」(IUCN World Conservation Congress)中,針對這些特別區域發表一套管理守則。

世界超過8千多個永續發展決策者包含政府、非政府組織、商業、聯合國與學術界直到10月14日,全部齊聚巴賽隆納,參加4年一次的世界保育大會(World Conservation Congress)。

管理守則的貢獻在於IUCN對文化與精神價值保護的努力,以及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人與生物圈計劃(UNESCO's Man and the Biosphere Program),共同對願意付出並保存具有特別精神意義的自然神聖領域,包括土地、水源的信仰團體與原住民族給予支持。

以《自然聖地:保護區管理守則》作為書名,本書著重在如何認知、計畫以及管理保護區內與周圍的自然聖地。

書中指出:「自然聖地可以是聖者、自然神、祖靈之地,跟隱士、先知、聖人與心靈導師等所居之地。他們可以令人懼怕,可以令人親近,更可以是進行儀式、冥想與祈禱的所在。」

全世界10萬8千個保護區,總面積已超過非洲大陸達1,175萬平方英里,但對於保護區的具體定義與施行方式卻仍無共識。

書中宣稱:「我們必須承認許多保護區交疊了當地社區的傳統用地、原住民用地以及信仰所在。世界各國在劃分保護區時,往往遺忘了聖地價值與傳統用途的重要性,影響當地文化基本權力。」原住民被迫排除、遷離傳統領域,遠離世族生存的聖地。

書中的44條守則與16個個案研究,主要是針對世界各地的原住民聖地,其中仍與在地信仰有關。

奧維耶多(Oviedo)聲稱:「我們重新改變一切,奔走各地,為的就是搭起原住民聖地管理者、宗教與僧侶社群間的橋樑。」

自然聖地同時具有生物性與文化性保存意涵,使得世界上有越來越多人重視自然聖地的重要性。但國際自然保育聯盟表示,受到全球化的影響,導致全世界的生物文化多樣性的加速流失。

世界保育大會將有4個工作坊,針對加強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公約進行討論,探討其扮演的角色與管理的效力,以及協助保護區內旅遊以及生物多樣性保育的景況。其他周邊會議則將著重世界海洋遺產與文化景觀的討論。
(回目錄)



聯合國提倡和諧環保都市
  編譯■謝芳怡 審校■禾引
聯合國人居署官員在世界人居日(World Habitat Day)慶祝活動上指出,截至2008年年底,全球超過半數的人口居住在都市區域內,可說是史無前例,也讓氣候變遷成為國際爭議話題的焦點。

聯合國人居署主要工作在推動永續社會環境城鎮都市,以及為每個人提供適當的住所。每年10月的第一個星期一被定為世界人居日,署長提貝盧卡(Anna Tibaijuka)在當天發表的談話中表示:「全球都市消耗掉全球75%的能源,並排放出相對大量的溫室氣體,因此都市勢必是任何減緩氣候暖化行動不可缺的一部份。」

2008年世界人居日的主題為「和諧城市」,全球慶祝活動從西非安哥拉首都羅安達開始起跑,安哥拉在經過近30年的內鬥衝突後,透過都市建設服務以及新的都市發展策略,已逐步打造出一個和諧的城市,而慶祝活動的重點,就是將這些經驗分享給全世界。

非洲各國住房建設部部長,特別是南部非洲發展共同體會員國,都出席了首次在非洲大陸舉辦的慶祝儀式,主要內容包括文化活動、頒獎典禮和政府官員演講談話。

提貝盧卡表示,非洲擁有全球67億人口,其中超過10億人居住在都市貧民區,她強調確保都市化快速發展的同時,也需兼顧良好的生活條件以及有效維護環境。

她指出:「減少都市排放導致氣候變遷的溫室氣體,以及預防氣候變遷效應對於都市所造成的損害,必須被視為改變全球人類生活條件的重要關鍵,都市人口中最為弱勢的族群也應當包括在內。將這些成果加以結合,是目前我能想到讓都市城鎮更加環保、安全和公平的方法。」

2008年世界人居日慶祝活動在第4屆世界城市論壇之前先行舉辦,此屆世界城市論壇將於11月3日到11月6日在中國南京召開,屆時聯合國人居署也將發表兩年一次的刊物《全球都市現況》。

ENS環境通訊社,台灣環境資訊協會提供
(回目錄)



長期徵稿啟事

台灣立報網站討論區開張!讀者有任何話想說,都可以在這裡一吐快,同時歡迎對立報的任何批評指教。請由立報首頁點選「討論區」,或鍵入網址http://www.lihpao.com/phpbb/。

(回目錄)



參觀立報:
http://www.lihpao.com
立報地址:
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1樓
  欲詳完整內容請訂閱立報
電話:02-86676655
傳真:02-82191213
訂報:02-86676655轉214
地址: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1樓
每週一至週六出報,每份1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