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呂俐安
問:就讀中學的孩子有一堂「服務與勞動」的課程,看得出來孩子並不是很開心,因為除了功課壓力外,還要額外撥出時間去從事服務與勞動,服務的內容有維護校園環境、社區服務、弱勢團體關懷,他覺得佔去不少個人時間,所以並不是十分樂意,我該如何向他說明,服務與勞動是一種自我奉獻的機會,得到的快樂也不是獲得成績所可以比擬的,讓他真正體會到服務的好處?
答:首先我建議你自問,你是否認同服務的精神,這是孩子拿出誠心服務的一大關鍵,如果你的態度也是不確定的,那孩子無法從父母身上感受到服務的快樂,他當然會把「服務與勞動」視為學校規定的功課,視為額外增加的勞動,而無法體會服務所帶來的快樂。
如果父母本身認同服務的精神,便可以身作則,從父母身上學習到服務後得到的快樂。父母首先可以向孩子解釋服務的好處,主要有四項,第一,服務是體驗倒生命價值的捷徑,體驗付出後,內心會直接獲得快樂的回饋;第二,服務是人格成熟中超越自我心的的階段;第三,藉由服務學習更多,達到自我充實,增長慈悲與智慧;最後是好心有好報,有些亙古不變的真理,也許此刻的付出得不到報酬,但終有一天會得到好的結果。
由〈一個人一千雙手〉的故事可見到千觀大師因服務他人而改變生命,雖然在朝廷當僧官享受榮華,又得到好名聲,可是他知道修行應該不僅如此,受到空也和尚的啟示,最後在渡船頭免費幫忙搬行李,雖然很辛苦,但也從中得到莫大的滿足感,體會到服務真快樂。
就像我們常說的:「助人為快樂之本。」一個肯放下事事以自己為重的人,並且還願意為他人服務,不只自己得到快樂,心中感到很踏實,最後也會受到別人的肯定
本文摘錄自《人生雜誌第292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