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03.10.22
────────全 國 唯 一 教 育 專 業 報───────
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08-10-22
網址:http://www.lihpao.com/

★ ★ 本期目錄 ★ ★
回顧1944年布列頓森林會議
全球金融風暴的教訓是什麼
  衛報週評:西方國家無能因應俄羅斯崛起



【社論】
回顧1944年布列頓森林會議
 
 

華盛頓G20會議後不到10天,10月19日,小布希與歐盟輪值主席國法國的總統以及歐盟執行主席,在大衛營會談後宣布:將在11月上旬美國總統大選結束之後,召開一系列世界領袖高峰會議,討論全球金融危機,被國際媒體形容為「金融高峰會」。

此前10天內有兩個重要變化:一是美國金融危機已因其蔓延到歐洲,引起更嚴重災難,而被確認為全球金融危機;二是歐洲各主要國家的自救措施,迅速演變成局部性的銀行國有化,並「迫使」美國兩天內跟進。美歐雙方對於實質問題開始爭議:新自由主義的金融放任寬鬆政策應否退潮?金融監管應否收攏趨嚴?如何重建國際金融秩序?法國總統沙柯吉語多譏諷。

在美國與歐盟金融業早就高度國際化之下,現在的銀行國有化措施,實際上就是相關各國政府,對於國際金融秩序迂迴「干預」的準備,所以美國被迫跟進。新自由主義已不是應否退潮,而是事實上已經在退潮了,否則不會嚴肅地討論金融監管的問題。而金融監管是要準備重建國際金融秩序,以遏止正在更大泡沫化的美元全球債務危機。於是,西方國家的領袖中有人提到:1944年布列頓森林會議建立二戰後的金融秩序,現在應可回顧引為參考。

這些說法其實有兩個錯覺吊詭:一是1944年是預測一年之後二戰結束後,全球殘破、物資奇缺,針對美元不足的拯救計劃,而現在是全球繁榮、生產與開發過度、美元超量發行氾濫成災泡沫化;二是最近一年多來美國金融危機累及全球,正是「後布列頓森林時期」的惡果。

1944年7月1日(諾曼第登陸之後不到一個月)在美國新罕普夏州渡假勝地布列頓森林,召開的44國戰後金融會議,在「經濟學之神」凱恩斯主持之下,3週會議決定了戰後成立國際貨幣基金與世界銀行,前者短期融資、後者長期放貸,都是貸出美元,以為戰後殘破、無力生產而物資奇缺的歐洲,購買美國產品之需。附帶的是:只准許美元單獨兌換黃金,全球各國貨幣對美元兌換這種凍結黃金使美元獨霸的情況,後來被稱為「布列頓森林體制」,也就是這幾天歐盟所懷念的,當年十分穩定的全球金融秩序。

「布列頓森林體制」使美國在地球上過了20多年黃金歲月。其間因為韓戰、越戰與冷戰軍備的大量消耗、美元不斷虛值化,最後西歐幾次以多年賺得的大量積存美元,對美國兌換黃金,而情況逆轉。到1971年越戰最晦暗時期,尼克森宣布美元大幅貶值並且對黃金脫鉤、不再承受兌換黃金,而進入「後布列頓森林時期」──國際經貿與金融已無法重返「前」布列頓森林時期,黃金本位制已一去不返,不兌換的美元已習慣成自然地、成為國際「唯一」通貨及外匯儲備貨幣。

尼克森對黃金脫鉤,無意間真正的「殺死」了黃金,而1971年演變至今,尤其是1990年代蘇聯與東歐共黨國家瓦解以來,已繁複無比的貨幣信用擴散文明,保障了美元不可取代的地位,也「保障」了美元可以濫加發行、向全世界舉債、賴債的地位。

當前全球金融危機尚無法釜底抽薪撤換美元,只能先揚湯止沸──從金融監管入手,先遏止虛無信用的繼續擴散。局部銀行國有化的歐美賽跑,是國際金融監管權力之爭的開始。

(回目錄)



【左右看】全球金融風暴的教訓是什麼

【左看】
打破全球市場的神話
許若仁/社會評論者

這次全球金融風暴不僅重創全球資本主義的經濟,而且讓全球資本主義的兩大神話徹底的破滅。

第一個神話就是︰自由市場機能自主運作而達到最佳效益化。這次金融風暴的核心,恰恰就是多年來鼓吹自由市場體制不遺餘力的美國與英國。一個多年來放手讓自由市場自主運作的經濟體制,到頭來卻要兩國政府出面以全民的血汗錢來收拾殘局,這不是笑話又是什麼?

第二個神話是:資本全球化的國際貿易、國際分工或國際金融等運作,乃是最符合當前經濟效益的運作方式。這次金融風暴之所以會如滾雪球般地一發不可收拾,全球各地股災四起,幾乎無一地能倖免,原因正在於全球化資本主義的惡果。在全球資本的橫行無度下,全球人類的命運不僅牢牢地被綁在一起,而且是集體臣服於這全球資本邏輯的操控下。

在這兩個神話破滅後,先進國政客們正企圖塑造出第三個神話︰今後自由市場只要對於過度的金融投機加以適當管制,則全球資本主義還是能渡過難關,重現天日。資本之所以能不斷增值,根本原因在於基本面要好。即,商品生產的總體平均利潤率要能不斷上升,金融資本才能依附於上來運作。但,如今生產資本利潤率的節節下降,金融資本的信貸消費又

已泡沫化,全球資本主義的基本面又怎能有起色?




【右看】
重建全球市場的信心
陳安君/大學教師

這次全球金融風暴,在各方面都重創了全球資本主義體制。

首先,從基本的制度面來說,為了挽救岌岌可危的銀行金融業與市場信用危機,當初全力倡導自由市場機制的英國與美國,這次卻被迫要由政府出面,以國家力量與資源來介入市場,直接收購銀行股份,實質成為私人銀行最大股東。換言之,這即使不是大幅度的銀行國有化,也客觀反映了自由市場根本經不起鉅大投機風險,自由市場是無法獨立自主來達到最佳的效益結果。

其次,即使全球金融市場能在歐美各國不顧一切原則、手段而全力搶救下倖存,但全球資本主義經濟事實上已步入了經濟嚴重衰退地步,而且沒人可預言,要在多久的未來幾年內,全球資本主義還可重見光明。

縱雖如此,以目前的資源與條件來看,我們相信只要各國政府能抓緊基本原則,則全球資本主義仍然可否極泰來。也就是說,政府介入只是權宜之際,等到金融市場信心建立而且金融投機能有適當的管制,則政府就應抽身,讓市場自行運作。

換言之,這次金融風暴我們應學到的教訓乃是︰自由市場並不意味無限制的自由放任,而是有適當規範下自由市場運作。

一個自由的社會必然是一個法治社會,唯有法治保障下,個人自由才華才得以充分發揮。自由市場的規範機制,何嘗不是如此?

(回目錄)


衛報週評:西方國家無能因應俄羅斯崛起
節譯■葉興台

在喬治亞危機爆發後兩個月,西方決策人士仍在思索,該如何因應俄羅斯的重新崛起。被金融危機搞得焦頭爛額,亟欲擺脫夢魘的布希政府,無暇理會俄羅斯,競選總統的毆巴馬和馬侃都明白東方再度出現挑戰,但也沒有清楚說明要如面對。

在第一場總統大選辯論中,歐巴馬的態度強硬,警告俄羅斯的重新崛起和野心勃勃,對高加索地區的和平和穩定是一大威脅,俄羅斯不能一方面想當21世紀的超級強權,在行動上卻像20世紀的獨裁者。馬侃的措辭同樣具攻擊性,他說,俄羅斯因油元而致富,但基本上仍是一個由前蘇聯國家安委員會(KGB)領導的國家。

仰賴俄羅斯石油,但擔心莫斯科當局掀起新民族主義的歐洲國家,雖然表達不滿,但沒有撂下重話,儘管在南歐希夏和阿布哈齊亞事件爆發後,歐洲國家進行過幾項政策評估,對於接下來的作法卻缺少連貫的想法。

儘管各方同意不能再出現新冷戰,歐盟再度延後與俄羅斯恢復戰略伙伴協商的決定。日前由歐盟主導在日內瓦舉行的俄羅斯、喬治亞和平談判,在開幕前夕遭到擱置,計劃在下個月舉行的歐盟俄羅斯高峰會,看起來會成為相當棘手的難題。

美國的謾罵和歐洲的批評進一步激起俄羅斯的對立,使事態變得更糟。具有影響力的俄羅斯專家眼看事態惡化,已大聲疾呼強調對立不能惡化,美國下任總統和其盟友必須採取更有建設性、較不會激起對立的方法,不要只重視自我利益。

一名美國政府情報專家指出:「美國當前面臨的危機在於,無論下任總統是誰,美國都可能陷入與俄羅斯的衝突之中,喬治亞問題是美俄雙方的爭執焦點,而其他議題,如伊朗核子問題,才是當務之急。雙方的關係比任何時期還要糟糕,要等到總統大選結束後才有機會改善,也許屆時還無法改善。喬治亞問題未必會結束,我們也擔心烏克蘭,俄羅斯有可能對位於黑海的烏克蘭軍港Sevastopol宣稱有合法使用權,喬治亞和烏克蘭不得加入北約組織(NATO),是俄羅斯畫下的底線,歐巴馬和馬侃卻努力推動此事。」

前美國國務卿季辛吉和舒茲最近警告,向衝突方向偏離的趨勢必須中止,布希總統和俄羅斯總理蒲亭今年4月採取的戰略架構,是重建基於雙方互利關係的基礎,全球防止大規模毀滅性武器擴散、能源、氣候變遷和飛彈防禦的合作,都是迫切亟需加強合作的議題。

季辛吉和舒茲也呼籲,應以前瞻眼光處裡此一問題,俄羅斯的軍事、經濟或人口實力不像表面上那麼強,俄羅斯領導人也明白此事,他們所尋求的是,在新國際體系中獲得公平對待,而不再是冷戰的輸家。

包括皮克林(Thomas Pickering)和杜比寧(Yuri Dubinin)等6名前美國和俄羅斯大使也呼籲基於相互尊重,重啟雙方新關係,他們發表共同聲明,呼籲針對全球議題展開合作,美俄兩國必須負起領導責任,尤其是兩國亟需更新戰略等武器管制協議。

分析師表示,全球金融危機對俄羅斯經濟和企業造成嚴重損害,加上西方國家因喬治亞事件而減少對俄羅斯投資,可能使蒲亭和他的信徒麥德維夫清醒過來,無論雙方政治人物會採取何種敵對姿態,這場危機已加深俄羅斯和西方的互相依賴。

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莫斯科中心《正反雜誌》(Pro et Contra Journal)主編瑪莎里普曼(Masha Lipman)在華盛頓郵報撰文指出:「美國國務卿萊絲一方面期待俄羅斯協助處理伊朗和北韓問題,一方面又批評俄羅斯只顧捍衛其所視為合法的區域利益,這是不好的舉措,萊斯的繼任者必須更有創造力。目前美國採取的方法──試圖懲罰目空一切的俄羅斯,卻在共同利益地區與之合作,不可能持續太久,美國的憤怒只會讓事情更糟,俄羅斯走向孤立主義和經濟軍事化的危機正在上升,美國對俄羅斯的政策基礎必須修正。」

(回目錄)



 

長期徵稿啟事

台灣立報網站討論區開張!讀者有任何話想說,都可以在這裡一吐快,同時歡迎對立報的任何批評指教。請由立報首頁點選「討論區」,或鍵入網址http://www.lihpao.com/phpbb/。

(回目錄)



本電子報內容由台灣立報社提供
地址: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
若對此電子報的內容有疑問或是建議,
歡迎您寄e-mail至:article@lihpao.com
欲詳完整內容請訂閱立報
電話:02-86676655
傳真:02-82191213
訂報:02-86676655轉214
地址: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1樓
每週一至週六出報,每份1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