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03.10.22
────────全 國 唯 一 教 育 專 業 報───────
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08-10-23
網址:http://www.lihpao.com/

★ ★ 本期目錄 ★ ★
騙徒與狂徒
地球向左轉
  井邊之蛙:經營之神的突破性
  咄咄集:慎防自辦基測破壞就學公平



【社論】
騙徒與狂徒
 
 

依據兩岸協商的進程,大陸海協會會長陳雲林即將造訪台灣。民進黨策劃於10月25日以示威遊行抵制,而10月21日更在台南孔廟前爆發暴力事件,受邀來台參與學術活動的海協會副會長張銘清,遭逢民進黨台南市議員王定宇帶頭推撞毆打。民進黨主席蔡英文雖對此一暴力事件「表示遺憾」,卻也同時向陳雲林喊話,要求他「慎重考慮是否來台」。

陳雲林來訪與否,已成為台灣朝野的拉鋸戰。民進黨傾全黨之力,街頭、拳頭並進,意圖阻嚇陳雲林來台。國民黨方面受制於毒奶粉事件,對於海基、海協兩會在台復談,也顯得忐忑遲疑,內部主張陳雲林暫避鋒頭、延緩來台的聲音不絕於耳。

所幸,做為兩岸事務統籌者,陸委會主委賴幸媛第一時間明確表示:陳雲林來台行程不受影響。

賴幸媛入閣前擔任台聯不分區立委,與綠營中人有長期周旋的經驗,當前執政團隊中鮮少有人比她更了綠色陣營的思維與意圖;當然,也很少有人能夠將心比心,從在野者的角度思考問題。此次,她堅持立場,聲明兩岸事務既定步調不受惡意挑釁所影響,如是態度,當然受到昔日綠營「同志」的責難。但是,從另一個角度來看,賴幸媛的明確立場,卻何嘗不是為綠營中的理性思維保留了一線生機,不讓民進黨和台聯內部的基本教義派為所欲為,不讓他們以勝利者和指導者的姿態凌駕於政黨之上,全面挾持在野的力量。

事實上,關於陳雲林來台一事,民進黨內部的危機,遠大於國民黨。因為,綠營當中以陳水扁為代表的貪腐派,以及以王定宇等人之行徑為代表的基本教義派,正在合謀透過阻擋陳雲林來台的行動,奪取民進黨的領導權。若是執政當局果真畏於其造勢恫嚇而取消陳雲林形程,延滯兩岸協商進度,那麼,這無疑是助長了民進黨內部的惡勢力,從今而後,民進黨將被一群失去道德信念的貪腐者,和失去理性價值觀的極端派信徒所把持,民進黨將從此喪失再生、重建的契機。

這對台灣的民主發展,當然也是一大危機。因為,一旦台灣最主要的反對黨淪為貪腐集團的護衛者,淪為失去社會公信力的祕教組織,民進黨將只能是騙徒與狂徒的組合。那麼,台灣歷經數十年艱苦錘鍊方才培育出來的民主政黨制衡機制將成泡沫,美麗寶島重回昔日兩蔣時代一黨獨大專政的局面。我們相信,民進黨內不乏痛恨貪腐、反對邪僻,對於民主理想和理性價值依然心存厚望者。如果這些人也只能在騙徒與狂徒聯合的惡勢力下銷聲匿跡,那麼,對於台灣的民主前途,除了憾恨,我等夫復何言!

(回目錄)



【左右看】地球向左轉

【左看】
權為金用 新國有化
趙萬來/大學教授

資本主義碰壁了,但屍居餘氣,作祟人間。

自1989到1991「蘇東波風潮」後,國家統制式經濟全面潰敗,在獨霸美國護持下,市場遂成一馬平川之勢,擴及地極,抹除國境線,是謂之「全球化」,並在2000年發生網路泡沫化之後,進一步創造衍生性金融商品,向未來借水救火,也就是資本運行突破了空間限制又超越了時間限制,市場得到最大可能的發揮。如今,危機總爆發,表明資本主義不是歷史的終結,而是歷史的問號。

時論媚俗,立即出籠「地球向左轉」、「馬克思回魂了」、「資本論熱賣」等等奇談怪論,不過是吸人眼球、賺人鈔票的文棍伎倆,怎麼會把美英政府接管銀行的措施當做社會化呢?蘇聯業已證明,國有化非社會化,恰是官僚化、極權化的前奏曲,只要私有財產不消亡,國家就不脫階級性質,必為有產階級服務,蓄積下一回危機的能量。最可笑的是,美國財長保爾遜是高盛老闆轉職過來的,一手惹禍,又一手拿大家的錢去救禍,權為金用,金權政治至此赤裸裸呈現,更離社會主義、馬克思主義一萬重。

國家與市場兩無可取,人與人的交往與交換必須回復為直接、透明的關係,這才是社會主義的真諦。倘欲達成這一步,必須深切反省國家與市場之失,跳出兩造,而不是依違於其間。重讀資本論確實十分必要,從中可獲得解決方案,而在此之前,資本主義再糜爛,也還會作祟人間。




【右看】
市場不敗 只是傷風
甘向西/政治評論家

金融海嘯似有緩和跡象,然前瞻實體經濟,則又忐忑景氣衰退,乃至大蕭條之不可避免。鑑於此前一個月美國政府帶頭奮力搶救金融危機,是又預見到未來各國對各項產業的干預必然不遺餘力,於是有好事者驚呼:市場制度不支了、國有化大流行、社會主義重返人間等云。

其實,市場從來就不是巍然自存、獨存的,但看金融作為商品,完完全全是政治──法律的建構,勞動力的買賣不也受到國家嚴密的監管嗎?甚至農、礦、工的林林總總產物,有哪一樣是純任自然形成而又純任自流交易的呢?不可否認,近卅年來,海耶克一派的新自由派是說過頭了,他們源於冷戰時代的反共情結,唯恐西方在凱因斯經濟學主導下而步上奴役之路,所以疾呼管制要不得,終在1979的英國和1980年的美國獲得牛刀小試的機會,並在1991年後隨著共產國家瓦解而大行於全球;如今闖出大禍了,實際結果覆按理論之不可取,勢必要轉向、轉回凱因思派,就此而言,是從極右派轉回中間偏右,但非向左轉,轉到左派、轉成馬克思主義,倘有類此流言,那是聳人聽聞罷了。

國家干預主義殊非新奇事,上個世紀從大蕭條到80年代,整個50年都有賴國家進行宏觀調控,才得以長保繁榮,但主奏旋律的第一提琴仍是市場。市場當然有失靈時,既係人工建構,自可以人工扶正,但尊重市場是主體,就像人也會生病,自體不癒,就得靠他力的吃藥、打針、開刀,但仍得靠自體為根本。市場不敗,只是傷風。

(回目錄)


井邊之蛙:經營之神的突破性
■徐世輝(企畫人員)

其實大家都小看王永慶在台灣資本主義發展史中的位置了。他之所以被譽為「經營之神」,關鍵並不是媒體提到的白手起家、錙銖必較,而是為台灣的商人找到晉身資本家的「關鍵技術」:政治。

王永慶最大的突破,是掌握到商人介入政治領域的know how。這是一個有錢的在地商人,要變成「資本無祖國」的資本家,必須要具備的能力。

以台塑的奠基之作PVC而言,現存的資料,包括王永慶的回憶錄顯示,台灣在1950年代發展PVC產業的出發點,是不成熟的規劃案。在王永慶之前,政府找過台鹼、竹玻,以及當時PVC加工的龍頭永豐餘,不過,他們都認為會生產過剩而予以拒絕。工業委員會規劃的每日4噸產能,是全世界最小的規模,被美援公署譏為「大學實驗室等級」,負責評估美援案的懷特顧問公司內部,也分裂成兩派,而美國化工業者Monsanto,還透過參選美國總統的參議員Symington施壓,計畫一度停擺。當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就以這個計畫為例,說「美國人的援助,其實只是欺騙中國人」。這也是後來台塑用美援經費,向日本採購設備的背景。

依照李國鼎在1961年的回憶,當時國際PVC價格高漲,最後各方勉強同意工廠開工。王永慶本人,還依據國產PVC每噸價格,比國際價格低2百美元的數據,評估了資金回收時程。

但是,台塑開工後,國際PVC價格大跌,台塑的產品開始滯銷,原先在規劃階段所擔心的問題全部出現。媒體一提再提的「擴大產能逆向操作」,其實是美援經辦人沈觀泰等人,拿出原先日產7噸的評估數據,所做的決定。

如果說,PVC案是王永慶成為「經營之神」的關鍵,那麼,它其實告訴我們,「經營之神」的核心能力,並不是「控制成本」這麼簡單的層次。那是全世界創業者都會經歷的階段,也是台塑成立前,各方在角力時就已經出現過的東西,並非王永慶「成功」的關鍵。

王永慶最大的成就在於,將一個失敗的政策規劃案,從谷底救起來,然後找到了一個參與政治運作的模式。這個模式,不是靠婚姻、應酬來締結人際關係,畢竟,當案子背後牽連龐大的跨國政治、商業利益糾葛時,人際關係,甚至賄賂的作用,就顯得微不足道。此時,唯有從抽象政治層次提供利益交換,才有可能打通跨國投資的任督二脈。

觀察王永慶在台塑成立後的重大投資決策,包括塑膠王國、投資報業、進軍水泥、海滄、六輕、漳州等案子,都可以看到類似的思維,這也是台塑能遊走藍綠、國共之間的關鍵。

(回目錄)


咄咄集:慎防自辦基測破壞就學公平
■吳忠泰(全國教師會理事長)

北北基三縣市上週一(13日)晚上向媒體說明的所謂自辦基測,經過媒體大幅報導後被各界圍剿,不僅親師團體不支持,朝野立委也難得的咸表質疑。該方案若實施,代表北北基9成高中職(含轄區內的國立高中職)的招生名額在第一次國中基測就被用掉,而這一次基測,是可以由地方政府主導,可以指定特定教材為命題內容的。由於時間與目前的首次基測衝突,所以將造成國高中職生態的重大變化。雖然事後北北基又聲稱這只是520前的備案,但更證實了「為與中央對抗,不惜據地為王,傷及無辜學生的教育選擇權」。

自北北基不顧現有法令的規定,執意在今年夏天以行政誘導方式統一轄內國中升學學科的版本後,為了對統一使用的版本有交代,「指定教材加以測驗」就成了必要的配套(所以可以稱本案是一綱一本的連體嬰);而要能依指定教材考試,就必須關起門來自辦升學考試,至於其他縣市守法、尊重學校選擇權,則不在北北基尊重之列;換句話說,是北北基自行逾越法令──選一本考一本,卻要守法縣市吃虧;非北北基學生要跨區就讀,只能去爭第一次剩下的10%名額,而且還要和所有不滿意聯測成績的北北基學生相爭。

有人認為高中招生應依法回到地方自主,沒錯,高中招生辦法依現有法令,確應由各主管機關訂之,但實務上台灣生活圈犬牙交錯,國立、市立、縣立學校位置交叉林立,如果全部授權,則各縣市使用不同的測驗工具和入學規則,都自己走自己的路,實務上會累死家長,沒有意義。所以自林清江部長時期起,就由教育部來整合出全國一致性的升學途徑和方式(遊戲規則);當初整合全國方案的人,如今竟仗著優越的公立高中職數量,進行地方與中央的對抗,主張圈地自辦,令人遺憾。

我們必需說:共用資源是高中職入學方案應遵守的基本原則,高中職跨區就讀的道理,和國中越區就讀有著根本上的不同,前者是為了彌補幾十年財政劃分不公、城鄉就學機會不均(北市公立高中職容量對其國中畢業生的比率,是桃園或嘉義地區的2到2.8倍),而高中職只有招生區、考區,沒有學區的劃分,因此部份國中畢業生跨區就讀是正常的自救,即使在目前可以由考生自行兩次基測擇優選定登記分發區之下,北市第一志願的非北北基學生仍只有7%到10%左右,這些歷史因素所形成的離家就讀,形成學生的特殊生涯,也豐富了所謂名校的學生來源。這是家長及學生的教育選擇權,更不要說高鐵、高速公路及台鐵捷運化已改變了都會周邊區域的交通不利情勢,劃地為王的過時思維早該丟掉了。

(回目錄)



 

長期徵稿啟事

台灣立報網站討論區開張!讀者有任何話想說,都可以在這裡一吐快,同時歡迎對立報的任何批評指教。請由立報首頁點選「討論區」,或鍵入網址http://www.lihpao.com/phpbb/。

(回目錄)



本電子報內容由台灣立報社提供
地址: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
若對此電子報的內容有疑問或是建議,
歡迎您寄e-mail至:article@lihpao.com
欲詳完整內容請訂閱立報
電話:02-86676655
傳真:02-82191213
訂報:02-86676655轉214
地址: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1樓
每週一至週六出報,每份1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