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國 唯 一 教 育 專 業 報─────── |
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08-10-23 |
網址:http://www.lihpao.com/ |
★ ★ 本期目錄 ★ ★ | |
騙徒與狂徒 | |
地球向左轉 | |
井邊之蛙:經營之神的突破性 | |
咄咄集:慎防自辦基測破壞就學公平 |
【社論】 |
騙徒與狂徒 |
  |
  |
依據兩岸協商的進程,大陸海協會會長陳雲林即將造訪台灣。民進黨策劃於10月25日以示威遊行抵制,而10月21日更在台南孔廟前爆發暴力事件,受邀來台參與學術活動的海協會副會長張銘清,遭逢民進黨台南市議員王定宇帶頭推撞毆打。民進黨主席蔡英文雖對此一暴力事件「表示遺憾」,卻也同時向陳雲林喊話,要求他「慎重考慮是否來台」。 |
|
(回目錄) |
【左右看】地球向左轉 |
【左看】 |
權為金用 新國有化 |
文 |
趙萬來/大學教授 |
資本主義碰壁了,但屍居餘氣,作祟人間。 |
【右看】 |
市場不敗 只是傷風 |
文 |
甘向西/政治評論家 |
金融海嘯似有緩和跡象,然前瞻實體經濟,則又忐忑景氣衰退,乃至大蕭條之不可避免。鑑於此前一個月美國政府帶頭奮力搶救金融危機,是又預見到未來各國對各項產業的干預必然不遺餘力,於是有好事者驚呼:市場制度不支了、國有化大流行、社會主義重返人間等云。 |
|
(回目錄) |
井邊之蛙:經營之神的突破性 | |
文 |
■徐世輝(企畫人員) |
其實大家都小看王永慶在台灣資本主義發展史中的位置了。他之所以被譽為「經營之神」,關鍵並不是媒體提到的白手起家、錙銖必較,而是為台灣的商人找到晉身資本家的「關鍵技術」:政治。 王永慶最大的突破,是掌握到商人介入政治領域的know how。這是一個有錢的在地商人,要變成「資本無祖國」的資本家,必須要具備的能力。 以台塑的奠基之作PVC而言,現存的資料,包括王永慶的回憶錄顯示,台灣在1950年代發展PVC產業的出發點,是不成熟的規劃案。在王永慶之前,政府找過台鹼、竹玻,以及當時PVC加工的龍頭永豐餘,不過,他們都認為會生產過剩而予以拒絕。工業委員會規劃的每日4噸產能,是全世界最小的規模,被美援公署譏為「大學實驗室等級」,負責評估美援案的懷特顧問公司內部,也分裂成兩派,而美國化工業者Monsanto,還透過參選美國總統的參議員Symington施壓,計畫一度停擺。當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就以這個計畫為例,說「美國人的援助,其實只是欺騙中國人」。這也是後來台塑用美援經費,向日本採購設備的背景。 依照李國鼎在1961年的回憶,當時國際PVC價格高漲,最後各方勉強同意工廠開工。王永慶本人,還依據國產PVC每噸價格,比國際價格低2百美元的數據,評估了資金回收時程。 但是,台塑開工後,國際PVC價格大跌,台塑的產品開始滯銷,原先在規劃階段所擔心的問題全部出現。媒體一提再提的「擴大產能逆向操作」,其實是美援經辦人沈觀泰等人,拿出原先日產7噸的評估數據,所做的決定。 如果說,PVC案是王永慶成為「經營之神」的關鍵,那麼,它其實告訴我們,「經營之神」的核心能力,並不是「控制成本」這麼簡單的層次。那是全世界創業者都會經歷的階段,也是台塑成立前,各方在角力時就已經出現過的東西,並非王永慶「成功」的關鍵。 王永慶最大的成就在於,將一個失敗的政策規劃案,從谷底救起來,然後找到了一個參與政治運作的模式。這個模式,不是靠婚姻、應酬來締結人際關係,畢竟,當案子背後牽連龐大的跨國政治、商業利益糾葛時,人際關係,甚至賄賂的作用,就顯得微不足道。此時,唯有從抽象政治層次提供利益交換,才有可能打通跨國投資的任督二脈。 觀察王永慶在台塑成立後的重大投資決策,包括塑膠王國、投資報業、進軍水泥、海滄、六輕、漳州等案子,都可以看到類似的思維,這也是台塑能遊走藍綠、國共之間的關鍵。 |
|
(回目錄) |
咄咄集:慎防自辦基測破壞就學公平 | |
文 |
■吳忠泰(全國教師會理事長) |
北北基三縣市上週一(13日)晚上向媒體說明的所謂自辦基測,經過媒體大幅報導後被各界圍剿,不僅親師團體不支持,朝野立委也難得的咸表質疑。該方案若實施,代表北北基9成高中職(含轄區內的國立高中職)的招生名額在第一次國中基測就被用掉,而這一次基測,是可以由地方政府主導,可以指定特定教材為命題內容的。由於時間與目前的首次基測衝突,所以將造成國高中職生態的重大變化。雖然事後北北基又聲稱這只是520前的備案,但更證實了「為與中央對抗,不惜據地為王,傷及無辜學生的教育選擇權」。 自北北基不顧現有法令的規定,執意在今年夏天以行政誘導方式統一轄內國中升學學科的版本後,為了對統一使用的版本有交代,「指定教材加以測驗」就成了必要的配套(所以可以稱本案是一綱一本的連體嬰);而要能依指定教材考試,就必須關起門來自辦升學考試,至於其他縣市守法、尊重學校選擇權,則不在北北基尊重之列;換句話說,是北北基自行逾越法令──選一本考一本,卻要守法縣市吃虧;非北北基學生要跨區就讀,只能去爭第一次剩下的10%名額,而且還要和所有不滿意聯測成績的北北基學生相爭。 有人認為高中招生應依法回到地方自主,沒錯,高中招生辦法依現有法令,確應由各主管機關訂之,但實務上台灣生活圈犬牙交錯,國立、市立、縣立學校位置交叉林立,如果全部授權,則各縣市使用不同的測驗工具和入學規則,都自己走自己的路,實務上會累死家長,沒有意義。所以自林清江部長時期起,就由教育部來整合出全國一致性的升學途徑和方式(遊戲規則);當初整合全國方案的人,如今竟仗著優越的公立高中職數量,進行地方與中央的對抗,主張圈地自辦,令人遺憾。 我們必需說:共用資源是高中職入學方案應遵守的基本原則,高中職跨區就讀的道理,和國中越區就讀有著根本上的不同,前者是為了彌補幾十年財政劃分不公、城鄉就學機會不均(北市公立高中職容量對其國中畢業生的比率,是桃園或嘉義地區的2到2.8倍),而高中職只有招生區、考區,沒有學區的劃分,因此部份國中畢業生跨區就讀是正常的自救,即使在目前可以由考生自行兩次基測擇優選定登記分發區之下,北市第一志願的非北北基學生仍只有7%到10%左右,這些歷史因素所形成的離家就讀,形成學生的特殊生涯,也豐富了所謂名校的學生來源。這是家長及學生的教育選擇權,更不要說高鐵、高速公路及台鐵捷運化已改變了都會周邊區域的交通不利情勢,劃地為王的過時思維早該丟掉了。 |
|
(回目錄) |
長期徵稿啟事 |
|
台灣立報網站討論區開張!讀者有任何話想說,都可以在這裡一吐快,同時歡迎對立報的任何批評指教。請由立報首頁點選「討論區」,或鍵入網址http://www.lihpao.com/phpbb/。 |
|
(回目錄) |
本電子報內容由台灣立報社提供 |
地址: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 |
若對此電子報的內容有疑問或是建議, |
歡迎您寄e-mail至:article@lihpao.com |
欲詳完整內容請訂閱立報 電話:02-86676655 傳真:02-82191213 訂報:02-86676655轉214 地址: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1樓 每週一至週六出報,每份10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