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所有的收穫都是冒險的果實。
請點選圖片可閱聽課程。
課程內容:
财 終值
财 現值
财 年金終值
财 年金現值
财 分期付款
摘要:
貨幣為什麼會有時間價值呢?在金融市場裡,資金可以看做是一種「商品」,而利率是資金的價格,當借款者與貸款者在利率上達成協議,資金的交易就成立了。
讓我們來看現金流量時間線,這是在貨幣時間價值的分析中,非常有用的一個工具。現金流量時間線用來代表現金流量的時程,0表今天,時點1表距今天一期或第一期期末時點,2表距今天兩期或第二期期末,以此類推。期通常是年,但有時也代表月、季、半年或其他。現金流量放在時間線刻度的下方,利率放在時間線上方,在分析中要計算的現金流量(未知數)以問號表示,例如,在第五年可以回收現金$7,000萬,等於現在多少錢的現金?我們由這個圖就可以獲得很清楚的概念。
終值也叫做未來值(Future Value, FV),剛剛說到,在金融體系運作之下,利率的存在給予了今天的1元比未來收到的1元更值錢,因為若你今天有1元,你可以做投資賺取利息,未來收到的錢將多於1元( 1元加利息)。
現值的觀念和終值相反,終值是貨幣在未來的價值,而現值則是未來的貨幣在今天的價值。
所謂年金,是指在一個特定期間內,定期支付的等額現金流量。例如我們看這個現金流量時間線,從第1期開始,每期都有現金流量$1000,也就是有年金$1000。
我們以實例來說明,假設小明的爸爸在今年元旦告訴15歲的小明,從明年元旦起,每年給小明$10,000,存放於銀行,年利率10%,那麼到了小明20歲時,總值會是多少?
年金其實是可以用計算機或者是軟體來計算的,例如微軟office裡面的Excel就有函數可以用,只要套進數字就可以算出來。但為了使大家容易瞭解,我們在這裡還是先一期一期算。
我們看這個表,每期的支付額是$10,000,明年的元旦是第1期的支付額,所以第1期總共有4期的複利,因此終值是$14,641;第2期的支付額有3期的複利,因此終值是$13,310;第3期的終值是$12,100;第4期的終值是$11,000;第5期的終值是$10,000,所以年金的總值是$61,051。
(請參考新局企管網EZ有聲課「貨幣的時間價值」)
當企業導入顧客關係管理(CRM)的時候,經營者心中對於未來總是充滿著期待,他們想像中的CRM能夠促進業務人員的生產力,增進行銷活動的顧客回應率,有效地降低服務顧客的成本,更重要的是,他們希望CRM導入後,能夠帶來顧客滿意度的提昇,以及顧客忠誠度的強化。
這個願景在正確系統建置程序的帶領下,通常是可以實現的,然而,有時卻是事與願違,不少的實際案例是公司花了上百萬或上千萬,結果不但沒有帶來經營利潤的增長,反而損害了長期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顧客關係,根據我個人不精準的推估,有將近30%到50%的個案是以失敗收場的。
但是很少有公司願意公開承認自己的失敗,所以我們很難在媒體上看到相關的報導,零星被披露出來的失敗專案大多是國外案例,美國Context雜誌就曾經於文章中介紹通用汽車金融服務公司商業抵押部門(GMACCM)的失敗故事,該公司對於資訊科技的投入可說是不餘遺力,他們耗資三百萬美元建立起貸款文件數位化平台,以提供顧客最快速的服務,這項先進的IT投資使得他們得以領先競爭者。
GMACCM於IT投資的先期成功,並無法確保後續CRM專案的成功。他們請知名顧問公司PWC幫忙設計顧客關係系統,以因應新世紀的挑戰,其目標是建立起更有效率、更自動化的營運體制,同時讓客服中心人員更加瞭解貸款的客戶,然而其立意雖好,卻為GMACCM帶來大災難。
PWC建議GMACCM採用效率高、成本低的自動應答系統,可是當設備正式啟動後,他們發現顧客根本不領情,有99%的顧客寧願按0選擇與客服人員直接對話,GMACCM的執行副總Mike Lipson事後表示:「銀行的個人帳戶顧客,或許願意按一長串的號碼來進行查詢,就像American Express的金卡客戶,但是打電話來從事商業貸款的顧客可不吃這一套。」
知名顧問公司Bain & Company為探討CRM失敗的原因,花了10年的時間來尋找答案,他們研究散佈於各產業200家以上的公司,結果發現企業在嘗試導入CRM的時候,許多企業主管會犯下1到4個不等的錯誤,而每項錯誤的形成都源於同一個不正確的假設:CRM是一種能為你管理顧客關係的軟體工具。在將CRM視為軟體的錯誤思維的作祟下,企業想要從下列四種陷阱中逃脫,可以說是緣木求魚。
1.在尚未制定顧客策略之前,就開始導入CRM。
2.在組織尚未調整妥當之前,就開始推出CRM。
3.以為技術層次越高的CRM,其解決方案越好。
4.追蹤及干擾顧客,而不是設法討好顧客。
探討國外CRM的失敗專案及實務研究,絕對有助於我們防範於未然,雖然沒有進行系統化的學術研究,可是從個人多年的經驗,以及業界間的非正式討論中,我們發現台灣與國外的狀況有80%的相似性,雖然有少許的本土特殊現象,但基本上是大同小異的,所以只要大家對於可能的錯誤有較深入的認知,同時遵循正確的CRM系統的導入與建置流程,就可以有效地避免及預防CRM專案的失敗。
圖一 CRM系統的導入與建置流程
資料來源:誠邦網絡股份有限公司
(免費閱聽新局企管網EZ有聲課「成功授權」)
創業是個大工程,不能想的太簡單,以為拿了一筆錢出來,就可以開始創業了,又不是小孩子辦家家酒,哪可能隨隨便便當遊戲玩?從無到有這中間有多少工作要準備你知道嗎?那是很繁瑣的,如果不照步走,草率開業,一定會馬上碰到大麻煩,甚至是落荒而逃,信不?不信的話,你先看完這一篇文章再來說。
一.構想階段(從你的腦海浮現出一個業種開始)
「耶?這個東西應該很好賣!」你說過這句話嗎?創業都是從一個「構想」開始的,不管這是成不成熟的思想,都是激發想要創業的一種動力,千萬不要忽視,這也會是一個人生重要契機,可能你會「繼續」認真思考「執行」創業的可能性,也可能你說說就「算了」,那就看自己的造化了。
二.市場調查(認真的將構想變成事實的開始)
構想歸構想,是否真的如你想的這樣「好賣」呢?必須確實的去市場走一走、看一看,並且做一個評估;不過根據我的經驗,如果不是這個產業的經營者或是行銷專家,是無法馬上快速的判斷出這個市場的可行性與否,像我就常接到這樣的詢問案件,除非是要做詳盡的市場調查報告書,若只是做產業諮詢,通常專家是不收費的,專家也能立即告訴你這個產業的大致概況。
若是溝通後,專家初步認定這個事業有其經營的可行性,他會建議準創業者再慎重做一次詳細的市場調查分析,或許在平時準創業者就做了這份功課,溝通時也交給專家閱讀,但根據我的經驗,賣瓜說瓜甜,自己想做這件事,就會失去客觀,況且這種調查通常只是剪報資料,真正的市場調查報告,要委外由別人來做,而且要專家來分析數據,為了投資順利,避免血本無歸,花些小錢仍是值得的,這份調查內容涵蓋如下:
1.市場需求數據,分主要、次要市場規模,未來性的預估。
2.市場供應數據,現在的供應商名稱、佔有率狀況、市場區隔、價格比較、品質差異比較、知名度比較。
3.消費者、使用者的結構,客源商圈分佈,消費行為及影響因素…。
調查數據的來源,可以找同業公會、政府公報、金融單位、外貿協會、圖書館、學術單位、學校的科系辦公室、專業雜誌社、 報社、行銷顧問公司、廣告公司…,這些地方有些是免費服務,也可以進行試用品調查、市場問卷調查、實際現場統計蒐集數據。
數據分析是一項專門的管理知識,必須委託專家來做探討,並且提出客觀的看法,包括優缺點的正反面意見,這樣才能比較正確詳實的評估,來作為創業與否的參考依據。
三.創業諮商(向專家請教,檢討自己是否具有經營此產業的資源)
當市場狀況評估出來,覺得有市場前景時,接下來要開始思考經營管理此事業的資源有多少?這時找個專家來一起探討會比較快速有效,例如商品來源有沒有問題?商品的品質特色有競爭力嗎?有足夠的業務人才嗎?還有其他部門的專業人才容易找到嗎?如果開始正式作業,還有什麼要考慮的呢?資金來源呢?損益初估合算嗎?當這些疑慮都大致無問題的話,你就可以開始寫籌辦事業計劃書了。
四.擬定創業計劃書
如果這份報告是需要招募股東,那必須要講究一點包裝,或許也會寫的較為詳細,甚至樂觀誇張些,這也不為過;如果只是自己人要看,作為團隊成員大家行動的參考,那可以簡化些,內容可長可短、可深可淺,通常要委託專家來寫,會比較正確客觀,否則賣瓜說瓜甜,很多問題點都可能會是「中途夭折」的盲點。
五.開始籌措資金
當計劃書完成後,最具體的行動,就是確定籌備事業的開始,首先是資金要先到位(存入專用帳戶),這也是認股動作,當然資金可分期繳納,絕對不可以一邊花錢也一邊在找錢。
若是合夥事業,股東之間的合約書一定要好好簽訂,最好找「有經驗的」顧問專家來公證,並且指導相關條款的制定。
六.辦理工商登記
從決定好公司名稱後,就正式送件申請工商登記,大概一個月就可以下來了,記得也要申請註冊產品商標;工商登記與註冊商標是兩回事,製造業要申請工廠登記,商業則是要申請服務標章註冊,這些事找會計師就可以了。
如果是小型事業,可以先試著「無照營業」一個月,再來決定要不要申請公司登記,這要看業績大小而定,因為很多新創事業常常籌備了半年還沒業績收入,結果創業資金就花光光,而且後繼無援,因此還沒開業就夭折了,所以,除非必要,不用那麼早就申請公司營業執照。
七.公司營業地點
不論是商店、工廠或公司,都要慎重地選擇,很多人都會以現有的閒置房屋當作創業的開始,當然可以省錢,不過若是地點風水不夠好,那可是損失更大喔!
你是先有地點?還是先有創業產品再來找創業地點?這都要注重「地點的好壞」,俗話說「樹頭站得穩,不驚作風颱」,不要不信邪,我勸你還是看一下「風跟水」,也就是亮度、空氣、水流,聽不懂?那你就找個師父幫你看。
在營業場所裝潢上的開銷,也是資金運用的重點項目,找個有經驗的、可靠的朋友來協助、監工,這個部分可是一開始很重大的決策,不能忽視。
八.人事分工規劃、人員進用
在當初構想階段時,你應該對重要職位的人選已有了腹案,至於幹部或基層員工就必須登報或託人介紹,若要挖角也沒關係,有時加一點預算,請有經驗的人,還是比較划算喔!要善用短期、兼職人員來幫你籌備一些短期性的工作,例如專案承包商、各種顧問、美工廣告商…等,而基層人員可以分階段報到,並且必須要做職前訓練。
九.營業規劃,準備開門做生意
包括營業制度、作業流程、作業表格,還有營業器材用品,這些都是開門做生意的基本配備,只要此事業不是世上僅有的,就可以有範例可參循,營業規劃工作基本上不會太困難。
十.資金運用要做好管制
在籌備的過程,都是在不斷的花錢,一定要先列出各種項目的預算,然後個別統計花費的情形,做好控制,採購時要找內行的人員來承辦,充分比價議價,否則買貴了、買錯了也是常見的。
財務會計由誰擔任?當然找自己人比較可靠,若是沒有,那就靠你的運氣遇到「好人」了。
十一.公共關係多多佈局,有人脈就有錢脈
不管任何類型的事業,都要廣結善緣,對於政府機關、管區派出所、上游供應商、媒體關係、記者、鄰居,還有未來的顧客群…等等,在籌備時就要事先安排(列冊管理)。
十二.準備開幕活動、一砲而紅
當決定開張日期後,就要印請帖,準備所有開幕慶祝活動當天的工作了;若是商店,開張日期及強烈造勢宣傳很重要,一但決定了,就要大作廣告,所以進度要控制好,不能有閃失;如果是公司,那就只是內部活動性質,可能辦個雞尾酒會,邀請一些人來熱鬧熱鬧,討個好彩頭。
當然開幕不是只要個熱鬧而已,能夠開始接單進帳最好不過,因此開幕可以有優惠特賣會,反正不管利潤多少,先入帳見紅討個大吉祥再說了。
十三確保成功經營,聘請專家顧問來幫忙
如果創業者自己不是很懂這個產業或是很懂經營管理,就必須有魄力投資花錢去聘請專家顧問來幫忙經營管理,當然,一開始沒有收入,這種錢就很難花的下去,這可以找顧問商量如何配合的方式。
事業規模不大的話,顧問每週一次的現場輔導或是隨時電話諮詢,其實也夠了,這是不需要花大錢的;若是已經有營運收入,也能有盈餘了,我建議還是要提出一筆預算來聘請顧問,這也算是「安全經營」的保險費。
旁觀者清,這是顧問的功能,開業以後,要確保經營成功,還是要加強經營體質,強化經營實力,找一個優秀的顧問專家來協助,絕對是有必要的投資。
(請參考新局企管網EZ有聲課「長尾理論的概念與應用」
歡迎參觀吳顧問的部落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