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法鼓山電子報●第351期:重倫理, 惜生命, 聖嚴法師為國軍勉勵祝福
  聖嚴法師108自在語:若能真正放下一切,就能包容一切,擁有一切。

收不到電子報嗎?
請看這裡

『響應心六倫,感動千萬人』募集心六倫種子
■我們要募集心六倫種子,讓心六倫的種子在全球各地發芽、茁壯。如果您願意發願成為心六倫的一顆種子,歡迎您加入我們 ! ......我要發願
■『響應心六倫,感動千萬人』部落格連署大串聯 , 從心出發,你的響應將號召眾人參與,讓倫理的能量再次從生活中運轉出來做好心六倫的奉獻, 好願就會實現!
......我要大串聯 .

-------------------------------
【11/2祈福皈依大典】
歡迎報名參加~

活動地點:農禪寺 ( 台北市北投區大業路 65 巷 89 號 )
活動對象:報名皈依須滿六足歲以上 ( 91 年 11 月 2 日 以前出生 ) ,未曾於法鼓山
皈依之信眾。 ......詳內文
------------------------------
法鼓歲末大關懷‧募集善款植福田

期待歲末寒冬裡,請跟我們一起來關懷社會弱勢和貧困民眾。
期盼您的愛心捐款,讓溫暖充滿人間。
97年12月13日農禪寺
97年12月21日法鼓山

.......詳內文
-------------------------------
11/7-11/9 法青冬季二日禪,下半年度僅此一場!

立冬補冬,宜養生調理。
以禪為藥石,以行住坐臥為藥引, 調飲食、調睡眠、調身、調息、調心, 化煩為喜、離苦得樂,準備再出發的能量。 ......詳內文

重倫理 惜生命 聖嚴法師為國軍勉勵祝福

軍隊負有保障人民身家安全,延續國家繁榮興盛的神聖使命。為了讓部隊領導,有效提昇組織團結,增進官兵和諧,10/21下午3點,由國防大學在校內舉辦的國軍重要幹部研習會,特別邀請法鼓山創辦人聖嚴法師於「尋求生命價值」課程,為國軍將領們講解「心六倫」。聖嚴法師精湛的法語,獲得國防部陳肇敏部長、國內各軍種總司令,以及在座近400名部隊主官數度熱情起身鼓掌。 ......詳內文

歡喜看生死 人生真善美

台北市社會局為使已故市民入土為安,10月22日上午10點於富德復育園區「詠愛園」舉行觀自然-台北市故市民聯合植存典禮及彌陀法會,台北市郝龍斌市長偕同法鼓山方丈和尚果東法師一起為故市民上香植存。典禮儀程素雅莊嚴,為遷葬過程中登錄不詳的故市民,圓滿一份不將方寸之地據為己有的理念。 ......詳全文

2009《平安湯》桌曆——365天平安的祝福

時序入秋,今年即將進入尾聲,回顧2008年,全球面臨能源危機、金融風暴,更因毒奶事件,人心普遍浮動不安,生活難得輕鬆自在。在這時局紛擾的歲末時節,法鼓文化特別推出2009《平安湯》典藏桌曆,以「心自在無礙,自然處處平安」為主軸,為你獻上365天平安的祝福。 ........詳內文
由個人的到一切眾生的推善

菩薩度眾生,雖有只為眾生而不為自利的存心,但從佛法的常理上說,總以健全了自己之後,更容易發揮度他的效果。身教總比言教更能夠感人,身教配合了言教,乃是佛法化世的常軌。所以,作為一個佛的弟子,他本身的言行,必須要一致。他的言行必須是:說佛所應說的話,做佛所應做的事。然後才可談到影響他人而攝化眾生。
....詳內文

蟬音伴我禪修

在台北忍受太久的悶熱、污濁的空氣,以及不自然的冷氣,這裡有的只是自然涼風、清新空氣。同時,樹林裡傳來陣陣蟬鳴,讓人感受夏日的活力,「蟬」音伴我「禪」修,饒富趣味!雖然,教師禪修營已經結束,但是一直很想再回到當時的情境,明知這是一種執著,卻寧可讓自己稍稍任性一下,只因為那幾天的生活,真的是我唯一能放下身心,全心修習佛法,浸潤在法的喜悅當中的日子,也是今年暑假最棒的享受。....詳內文

10/31-11/2 生活禪

10/31-11/2 生活禪~學習用禪法.過生活!
........ 詳全文

出清特惠

【冬季禪修斗篷】出清特惠(再送環保提袋乙個)....................詳內文

      【聖嚴說禪】~佛是塵‧法是塵

問:禪師們常用否定、藐視、狂放或不相干的話將一般人心目中早已固定成形的觀念扭轉或打破。香巖義端禪師的這兩句話也是在叫人不要執著嗎?

答:這種用語其實很多,臨濟禪師也常講「佛是魔」,把念佛學法視為下地獄的因。這跟一般常識是違背的,初學佛的人要皈依三寶,要信佛、學法、敬僧,而最後目標是成佛。可是《金剛經》中講過一個比喻:「如筏喻者,法尚應捨,何況非法。」筏是船筏,是指佛法,就好比過河用的竹筏,到了對岸,一定要離開竹筏才能上岸。學佛也要捨舟登岸,擺下一切所賴以超脫生死的工具,亦即理論、觀念和方法,才能真正解脫。有人認為一切皆可放棄,唯獨真理不能放棄。但就禪法而言,不論是執著真理或非真理、迷真理或被真理所迷,都不得解脫。.....詳內文


---本文摘自法鼓文化出版-<< 聖嚴說禪 >>---

 

 

 

 

佛經談的是生命嗎?

一次久違的晤面,一個漢傳佛教學者的三代師生聚首,在十月十一日秋涼的法鼓山的午餐餐敘上,徐徐開啟。原來是一次溫馨的聚會,不過來訪者有心,就在餐桌上追問「生命」的大題,兩小時的餐敘下來,不僅佳餚入胃,心的體味也深刻。

「我們談生命的時候,都把生命當成課題。比如一隻蟲、一隻蝴蝶,我們所看到的生命都在外面,可是真正的生命是內在的。就像《楞嚴經》一開始,佛問阿難:心在哪裡?是在內、在外,在哪裡?阿難搞不清楚,我也搞不清楚了。」


拿出一份預擬的題綱,台北教育大學「生命教育與健康促進研究所」新科碩士林泰石菩薩,把握難得的機會向聖嚴師父請益。他的發問直率坦然,讓陪同前來的玄奘大學講座教授羅宗濤與夫人陳靜雅女士,台北教育大學生命教育所所長陳錫琦與陳淑香伉儷、語創系涂艷秋教授,以及政治大學丁敏副教授及夫婿俞雨霖先生,一邊覺得莞爾,卻也幾許期待──聽聽師父怎麼說。

林泰石菩薩近期才發表一篇論文,題目為「聖嚴法師禪學著作中的生命教育」,這是他取得台北教育大學生命教育所碩士學位的畢業之作。師父相當讚賞這份論文,認為內容超出了一般碩士論文的層次。而該論文的指導教授,正是同席的陳錫琦所長和涂艷秋教授。

冉冉華髮,曖曖含光,玄奘大學中文系講座教授羅宗濤教授,全身流露一股典型的文人風采。羅教授過去在政治大學長期任教,在教育界服務近半個世紀,也在佛學領域享有「敦煌學專家」的美稱。他的後輩,政大中文系丁敏副教授,擅長佛教史和佛教文學經典,2002年曾書寫「當代台灣旅遊文學中的僧侶記遊—─以聖嚴法師《寰遊自傳系列》為探討」一文,意外開啟了喜歡旅行文學的讀者,探索聖嚴師父思想及行誼的新視角。


台北教育大學語創系的涂艷秋教授,則與師父的因緣締結得更早,也令人玩索。她在1988年完成的政治大學中文所博士班論文《僧肇思想探究》,當時的指導教授,一位是羅宗濤教授,另一位即是聖嚴師父。巧妙的是,二十年後,她擔任了林泰石菩薩的碩士論文指導教授,探索聖嚴師父禪學思想中的生命教育。這隔代的師生關係,就像有一條無形的線,接合了這二十年的因緣──聖嚴師父的教導影響了涂艷秋教授,而涂教授的指導,幫助指正了林泰石的論文;如今林菩薩的論文發表,師父一以感謝林菩薩的青睞,也向居中貢獻的涂教授致謝。

這場秋興的午餐餐敘,以漢傳佛學研究為主軸,定位則是「感謝與鼓勵」。師父語道:「我很感謝在今天的台灣,仍有人孜孜努力於漢傳佛學研究,同時我也鼓勵未來能有更多學者,投入漢傳佛學的深研。漢傳佛教的內涵是非常深厚的。」中華佛學研究所所長果鏡法師與聖嚴教育基金會董事楊蓓老師,也在餐敘中分別說明佛研所的「漢傳佛教論叢計畫」,和聖基會推廣聖嚴師父思想及加強漢傳佛教國際能見度的諸多作為。

智慧是有的,但不執著

「師父,我可以向您請問嗎?」餐敘才開始,林泰石忽然拿出一紙題綱,顯然有備而來。

林泰石:首先感謝師父,我在閱讀師父的禪學著作中受到很多啟發,去年也參加法鼓山的默照禪七,在禪修上有更深的體驗。但是我自覺業障深重,雖然讀佛經多年,打坐也十幾年了,可是進步很慢。就好像一個人爬山,爬了好久只到山腰,何時才能登頂?什麼時候才能開悟?

一般打坐,都是教人要放下妄念,可是我讀師父的書,師父也講如來藏,人人都有佛性,其實禪修也強調覺性的開悟。我的問題是,我們可不可能從覺性出發,一手放下妄念,一手提起覺性,即「真妄雙修」呢?

聖嚴師父:這個問題是不成立的,你是被理論給糾纏,自己也迷糊了。如果兩邊一起提,怎麼提得起來?究竟要先提哪個,又先放哪個?若是兩邊一起提,那還要追求什麼嗎?如果兩邊一起放,什麼都沒有了,又追求什麼呢?

禪宗教我們放就全放,提則全提。「提」是世俗諦,「放」是真義諦。真義諦是根本沒有這樣東西,所以要你放下;世俗諦則有東西在,有理論、有觀念,有種種的現象,樣樣都有,所以要藉方法練習,練習著如何放。通常的人是放不下的,觀念放不下,理論放不下,許許多多都放不下。所有講的道理,講「空」、「有」,其實都還是世俗諦,但是卻被人當成是真理,捨不得放。捨不得放,你就永遠不開悟。

而開悟,究竟是個什麼東西?其實根本沒有這樣東西。大家在禪堂打坐幾十年追求開悟,到最後,什麼也追求不到,因為根本沒有開悟這樣東西。但是沒有開悟這樣東西,打坐豈不是白坐了嗎?沒有白坐,因為你沒有追求以前,是不知道沒有的。

林泰石:我今年已經六十多歲了,到現在,我還是不知道生命到底是什麼;我也讀了兩年的生命教育所,但是裡面談的都是人生的種種,我覺得生命和人生還是有所不同。現在很多人都在追求成功、幸福,但是成功的人、幸福的人,他們的生命真的比較好嗎?前陣子我在媒體上看到一個老太太,她的身體是殘障的,必須在地上爬行,看起來她的人生很悲苦,但是我感覺到她的生命是活的。

我覺得很困難的是說,我們談生命的時候,都把生命當成課題。比如一隻蟲、一隻蝴蝶,我們所看到的生命都在外面,可是真正的生命是內在的。就像《楞嚴經》一開始,佛問阿難:心在哪裡?是在內、在外,在哪裡?阿難搞不清楚,我也搞不清楚了。

我一直覺得生命很難。可是我讀佛經,覺得佛經講的就是生命。佛經講「本性」、「真如」、「如來藏」、「本來面目」、「常樂我淨」等等,都是在描述生命或者生命的本質,只是佛經沒有直接告訴我們這就是生命。請教師父,佛經談的是不是生命?

聖嚴師父:「生命學」這個題目,最初是由傅偉勳教授從國外帶回的,中文當然也有「生命」一詞,但不是解釋很清楚。可惜傅教授倡導中國生命哲學的這本書並沒有完成。傅偉勳是個大同家,他集合儒家、道家、佛家與禪學的大同,可惜來不及寫成。日後國內各大學一窩蜂搶開生命教育的課,有的是為了開設宗教課,因為宗教所無法單獨成立,所以開了生命所。至於生命學如何詮釋,則各有各的作法。

生命,是不能用量體來衡量的,只有從功能去表示生命的存在、生命的消失,或者生命的價值。並沒有一個具體的東西說這就是生命。事實上,如來藏也是空的,就是《起信論》也好,《楞嚴經》也好,或者是《金剛經》、《壇經》都講「自性」,這是「自性」是什麼?共同的結論就是沒有這樣東西。假如說一定是有生命這樣東西,那是虛幻;既然是虛幻,又何必去討論?可是,虛幻還是要討論的,因為我們要用它、講它、說它,追求是它,追求到的也是它,因此還是要討論,但是討論的時候要知道,它是不存在的。

就如《金剛經》所說:「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有心可用,但是沒有心這樣東西。如果有,會很痛苦,得到了高興,失去了痛苦。知道它是有的,但曉得它是不存在的東西。基督教和佛教講「我」、講「心」,都是講的生命,「我」也是生命,本來沒有這樣東西,但是大家都在追求,所以假定有這樣東西,叫做「心」。但是,沒有生命這樣東西,如果有生命這樣東西,它不是禪法。禪法不會執著有個生命這樣東西,但是它有用,它是一個功能。

智慧是有的,但是不執著。其他的哲學、宗教講生命,認為生命有一定具體存在的東西。佛教也講生命,但是講了以後,馬上否定它。所以《金剛經》不斷有肯定之後否定,肯定之後再否定這樣的句子。

最好能夠辦個學術會議來討論生命,幫助大家把迷糊的東西弄清楚,把清楚的東西變成迷糊!(眾笑)

 

●本單元文章同步刊於法鼓山全球資訊網 >首頁 > 聖嚴法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