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報】═══════════════════ |
教 育 專 題 深 入 報 導《2008-11-05》 |
本期內容 | |
◎教育論壇:教師必須面對的真相(四)正視退撫基金財務危機 | |
◎英語充電站:大學生的英文核心能力與國際觀 |
教育論壇:教師必須面對的真相(四)正視退撫基金財務危機 | |
■羅德水 | |
「公務人員退休撫卹基金」(以下簡稱「退撫基金」)自民國84年7月1日成立迄今已逾13年,茲將「退撫基金」最新財務狀況整理如下: 一、「退撫基金」淨值 從表1可知,「退撫基金」淨值從民國85年的156億元逐年增加至96年的4,094億,然而,由於過去一年遭逢全球性金融風暴,截至97年9月止,「退撫基金」淨值已縮減為3,640億。 表1:退撫基金歷年基金淨值表(單位:新台幣千元) 二、「退撫基金」歷年收支 「退撫基金」歷年收支係指基金繳費收入與基金退撫支出之比率,收支比例越低表示基金財務狀況相對健全,越高則表示基金財務壓力相對沈重。 從表2可知,自退撫基金成立以來,其收支比例呈現逐年上升趨勢,從85年的1.06%,(亦即每100元收入,僅有1.06元用於支付已退休人員之退撫新制給付),上升至97年9月的67.73%(亦即每100元收入,已有67.73元用於支付已退休人員之退撫新制給付),換算退撫基金自成立以之平均收支比例則達到32.66%。 表2:退撫基金歷年收支表(單位:新台幣千元) 三、「退撫基金」(教育人員部分)歷年收支 由於「退撫基金」係由軍公教三類人員依身份別,「分戶設帳」管理,茲將教育人員部分之收支比例整理如下。 從表3可知,教育人員部分之退撫收支比例,從85年的0.26%(亦即每100元收入,僅有0.26元用於支付已退休人員之退撫新制給付),大幅上升至97年9月的74.83%(亦即每100元收入,有達74.83元用於支付已退休人員之退撫新制給付),惡化之程度尤甚於總體退撫基金之收支比例。 事實上,軍公教三類人員之退撫收支比例惡化程度,以軍職人員為最。97年截至9月止,軍職人員基金撥繳收入僅59億6,705萬餘元,但退撫支出已達61億5,346萬餘元,收支比例為103%,透支18億6千餘萬元。亦即,軍職人員從民國97年起,其退撫支出已大於收入,收支比例呈反轉態勢,未來財務壓力之鉅,可見一斑。比起軍職人員,近年來,教育人員退撫收支比例同樣日益惡化,值得正視。 表3:退撫基金(教育人員部分)歷年收支表(單位:新台幣千元) 四、退撫基金運用收益率明細 從表4可知,至民國96年止,退撫基金歷年之「已實現收益率」均高於法定收益率(亦即台灣銀行二年期定期存款利率),惟在加計「未實現損失」後,民國87、89、90、91、97(9)等年度之收益率,已低於台銀二年期定存利率,其中,89、91、97(9)加計「未實現損失」之收益率均呈現負數。合計歷年之「已實現收益率」(2.790%)僅達法定收益率(4.127%)之67.6%,列計未實現損失後之平均收益率(1.486%)更僅為法定收益率之36%,基金整體收益率以「慘不忍睹」來形容亦不為過。 退撫基金這樣的營運績效,依「公務人員退休撫卹基金管理條例」第5條第3項之規定:「本基金之運用,其三年內平均最低年收益不得低於台灣銀行二年期定期存款利率計算之收益。如運用所得未達規定之最低收益者,由國庫補足其差額。」應由「國庫補足不足法定收益率之差額」,然而,過去幾年,政府相關部門竟然以主計處一紙函釋,逕行解釋只有「已實現收益率」低於「法定收益率」時,方產生國庫撥補的責任,以致於「退撫基金」成立迄今,未曾發生需由國庫撥補情事。 進一步言,所謂國庫撥補之規定除不曾發生外,其實已然影響基金的理性管理,這是因為,退休基金係以追求長期穩定之收益率為運作目標,但為免於產生國庫撥補情事,基金操盤者卻極有可能在不適當的時點賣股套利,為實現短線獲利犧牲了較高的長期性報酬率。對此,我們建議,國庫撥補應以「列計未實現損失後之收益率」為計算基準,否則現行國庫撥補機制反而有可能傷害基金之長期收益率。 表4:歷年退撫基金運用收益率明細表 (教師) |
|
(回目錄) |
英語充電站:大學生的英文核心能力與國際觀 | |
■李振清 | |
提升當代大學生的英(外)語文核心能力,以及全球性的宏觀視野,藉以廣泛汲取新知,培養適應多元社會的現代人才,已經是世界各國高等學府積極努力的教育目標。若從外語能力表現、人文素養,以及實質國際化程度等面向來觀察與評量,則最近10年來的台灣高等教育品質,好像與世界的高等教育主流趨勢逐漸脫軌。有鑑於此,國立政治大學公企中心於10月24日舉辦了「大學生的核心能力與素養」高等教育系列論壇,邀請專家學者與會。當前社會所關切的高等教育品質、專業知能、人文素養與大學生國際觀問題,成為教育部官員和與會學者們熱烈討論的議題。 當政府以「5年5百億」為誘因,極力改善國內重點大學的潛在本質與國際競爭力時,廣大的社會大眾仍然對當前公私立大學、科技大學,以及技術學院的教育品質與人才培養成效,至為憂心。這場精心規劃之「大學生的核心能力與素養」高等教育論壇,不但可藉以提醒政府與學術界對現代高等教育應該展現的前瞻視野,更宜以國際上卓越高等學府的現代教育精神為借鏡,以便確保我國高等教育品質的有效提升。 新世紀的大學發展趨勢 在全球各國一片提升高等教育品質、改善英(外)語教學,以及推動教育國際化的浪潮中,無論是官方的政策推動,或學術界的省思,大有愈來愈重視全方位的高等教育成效,以及藉由國際交流以促進人才培育目標之趨勢。曾擔任美國教育部部長整整8年(1992-2000)的芮理察(Richard W. Riley)博士,在任內不停地藉由「全國州長教育組織」(Education Commission of the States),改善中學與大學的教育品質,並成功地透過聯邦法案之制訂,推動國際教育交流,與外語學習計畫。同時,芮理察部長也不時喊出「教育外交」(Education Diplomacy)的口號,鼓勵美國大學輔導更多的菁英學生,繼續前往外國深造。這種透過國際高等教育以彰顯國家軟實力(soft power)的理念,已經在各先進國家快速滋長。 芮理察部長出身律師背景,也擔任過南卡羅萊納州州長;他有效地治理南卡州,政績斐然。已故的王永慶先生之能率先成功地在南卡州設立台塑(Formosa Plastic Group)的生產據點,與時任州長的芮理察博士之前瞻視野與國際宏觀有密切關聯。 為了進一步提升高等教育的核心價值(core value),芮理察部長特別重視家庭倫理、品德教養、英(外)語核心能力培養,和國際學術交流與合作。卸任美國教育部長職務後,芮理察博士投入全球最大的大學國際學術合作交流組織「全美外籍生顧問與國際學者協會」(NAFSA: Association of International Educators),擔任前瞻政策輔導志工,繼續規劃並推動美國各大學的國際學術交流政策與實務。 從90年代起的世界大學評比紀錄,美國至少都囊括了前10名中的7至8所大學。難怪教育部前部長黃榮村校長曾於2003年在教育部長任內感慨地說:「美國到底是高等教育的原鄉。」其實,這種美譽,與美國的學術傳統,跟芮理察部長的遠見和教育政策有密切的關聯。 與芮理察部長在國際化教育前後呼應的,是耶魯大學校長雷文(Richard Levin),及前哈佛大學校長波克(Derek Bok)二位學者。兩位聲望卓著的校長之大學教育國際化論點,極可作為當前台灣高等教育發展的參考指標。 耶魯雷文校長的大學國際化主張 雷文校長在2006年8月24日出刊的《新聞週刊》(Newsweek)中,以「大學的拓展」(Universities Branch Out)為專題,描繪21世紀大學教育的趨勢;其主題為:「從大學生成員到研究的實踐,大學愈來愈趨向全球化」(From their student bodies to their research practices, universities are becoming more global.)。文中一段鞭辟入裡的論點,極具高等教育啟發性: As never before in their long history, universities have become instruments of national competition as well as instruments of peace. They are the locus of the scientific discoveries that move economies forward, and the primary means of educating the talent required to obtain and maintain competitive advantage. But at the same time, the opening of national borders to the flow of goods, services, information and especially people has made universities for global integration, mutual understanding and geopolitical stability. 在歷史的長河裡,大學從未像現在(21世紀)一般,已經成為國家競爭與世界和平的工具。高等學府是科學發現之所在,藉此推動經濟的發展。大學同時也是培育菁英藉以達臻並維繫競爭優勢的主要方法。在這同時,開放國界以促成貨品、服務、資訊,尤其是人才的流動,已經使得大學成為全球接軌、相互瞭解與地緣政治穩定的巨大力量。 對優秀外籍學生至為重視的雷文校長,不但鼓勵他(她)們要積極提升英(外)語文能力,同時將之視為耶魯的瑰寶。至於本國的菁英學生,耶魯大學的政策是對大一新生妥善安排由具有風采的大師(如諾貝爾獎得主、國家科學院院士)進行教學,並規劃大一新生「啟蒙」的機制。如此可讓甫由高中畢業,進入大學接受嶄新挑戰的新鮮人,受到名師的薰陶後,逐漸培養起多元化的高等教育核心價值。高中生的心智成熟度與學習方法觀念,與大學生不同。因此,大一及大二階段是培育大學菁英、建構高等教育核心價值的關鍵時刻,應該善加掌握。 這一點,台灣的大學校院鮮少領會,以致於造成當前的大學生在進入大學後,往往要先玩兩年才開始唸書的弊病。等到兩年過去,大學生的英文也忘得差不多,而一切正規的人才培育進程,也嫌太遲了。大學校園裡的風氣落得如此反常,則大學要在國際排名上提升,當然會有困難。如此一來,國家整體的競爭力也會跟著衰退。 波克校長對提升國際觀的呼籲 為了提升大學教師教學、研究、輔導與服務的品質,當前美國一流學府及州立大學,均普遍設有實質編制的「Center for Faculty Development (and Teaching Excellence)」,或類似的單位,對新進教師提供「教學方法」之輔導策略,以便協助甫獲得博士學位的助理教授走上講壇時,能於授業、解惑外,還懂得傳道、教室經營與師生溝通的藝術。 美國哈佛大學前校長波克(Derek Bok)2006年的暢銷作品《回歸大學之道》(Our Underachieving Colleges;台灣譯為《大學教了沒》),書中揭櫫了高等教育核心政策與檢討。波克校長以治理哈佛大學20年的經驗,與對全美各大學校院的觀察與研究,特別強調大學的教育在質與量的平衡下,所應達成的總體目標,必須包括:語文(含外語)與各種型式的表達能力、批判性思維能力、道德推理能力、多元意識、全球化素養、廣泛興趣,以及就業準備等內涵。為了落實這種多元化的教育目標,大學教師必須重視教學的「藝術」,學生輔導的方法,以及國際化教育的全方位思維。 波克校長在書中所強調的主張,特別強調英(外)語能力與國際化教育交流的核心能力。在該書的第75頁中,他特別提倡「全球化素養」(Living in a more global society)與國際觀的培養。他對美國大學師生的這段呼籲,其實更適用於台灣的大學校院。 Americans increasingly find themselves affected by circumstances beyond our border - by other governments, distant cultures, foreign nationals and international crises.... Changing methods of commutation and travel multiply opportunities for compact across national boundaries....All these developments suggest that students today will need to know more than earlier generations of undergraduates about international affairs and about other countries and cultures....No one can hope to gain even a rudimentary knowledge of the many nations of the world, each with its own language and culture. Nor can undergraduates foresee in college just which cultures and languages will prove important to them after they graduate. No one can predict future events in the international arena with any certainty. Thus the peculiar challenge colleges face is how to construct a foundation of knowledge and understanding that will help their students adapt and respond effectively to whatever international problems and opportunities may confront them in their later lives. 美國人發現自己越來越為國際環境所影響,包括外國政府、異文化、外國僑民、國際危機等。通訊和旅行方式的轉變,促使跨越國界的機會倍增。 所有這些變化都意味著今天的學生,需要比他們的前輩了解更多有關國際事務與外國文化的知識。大學必需直接面對這些挑戰,因為大學畢業生很可能以企業行政主管、政府官員、律師或者普通公民的身份,進入外國或接觸外國僑民。但是,究竟如何幫助學生為此做好準備,卻是個很難的課題。世界上國度眾多,語言與文化各異,我們無法明確指望學生能掌握所有國家的有關知識。因此,大學面臨的特殊挑戰是如何建構一套知識基礎,以便讓學生有效的適應任何可能出現的國際問題,把握任何可能出現的(國際)機遇。(參考侯定凱、梁爽、陳瓊瓊譯本) 波克校長強調的外語與文化學習,以及國際化教育主張,明顯地反映出前校長James Conant(任期為1933-1953)的國際化教育與批判性思考理念。如今,這種以英(外)語和國際化教育為目標的理念,已經成為全球高等教育的核心價值和主流趨勢。 台灣的大學應正視之高教核心能力問題 在這次政大公企中心舉辦的「大學生的核心能力與素養」高等教育系列論壇中,討論的4項前瞻性高等教育主題,包括「菁英教育的出路」、「國際化素養與人才培育」、「科技能力的培養與落實」,以及「大學生能力與未來職場挑戰」。與談人中的戴嘉南(高雄師範大學校長)、吳重雨(交通大學校長)、賴明詔(成功大學校長)、周行一(政大商學院前院長)、方光瑋(104人力銀行公關經理)、林振德(虎尾科技大學校長)等學者專家,均一致強調英(外)語能力、國際觀與專業領域知能融合的絕對重要性。 從實務面來衡量,方光瑋先生在「核心能力的培育與落實:大學生能力與未來職場競爭」報告中,特別指出,無論是公、私立大學、科技大學、技術學院等,「國際觀、外語能力,以及專業知識」,是當前台灣大學生最需加強的特質。他又以數據驗證,「不同產業企業篩選社會新鮮人的標準」,除了專業知識與技能外,首重「國際觀與外語能力」。至於「新鮮人自認尚未求職成功的原因」,也是缺乏英(外)語溝通能力與國際觀。外語能力、國際觀,與專業知識與技能是相輔相成的。 最近本人在課堂上看到來自美國的Kristy Hart與Patrick Miller,及智利的Carlos Araneda這幾位國際交換學生在上課時的專注與熱忱,令人感動;班上學生也因此受到「感染」,終能逐漸肯定努力學習英語文與建構國際觀所帶來的成就感。的確,班上的國際學生影響了本地生的學習動機與倫理信念。 台灣的大學生亟需在老師們的啟發下,靜下心來實踐芮理察部長、耶魯雷文校長,以及哈佛前校長波克揭櫫的英(外)語歷練,與國際觀建構。果能如此,則台灣的高等教育即使沒有5年5百億,照樣可在國際上揚眉吐氣,一如紐約時報所推崇的80與90年代之台灣奇蹟一般。 (世新大學英語系教授) |
|
(回目錄) |
長期徵稿啟事 |
|
台灣立報網站討論區開張!讀者有任何話想說,都可以在這裡一吐快,同時歡迎對立報的任何批評指教。請由立報首頁點選「討論區」,或鍵入網址http://www.lihpao.com/phpbb/。 |
|
(回目錄) |
參觀立報: |
http://www.lihpao.com |
立報地址: |
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1樓 |
欲詳完整內容請訂閱立報 電話:02-86676655 傳真:02-82191213 訂報:02-86676655轉214 地址: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1樓 每週一至週六出報,每份10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