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報】═══════════════════ |
教 育 專 題 深 入 報 導《2008-11-18》 |
本期內容 | |
◎環境前線:捍衛家園組織戰 需要在地肯定 | |
◎海角、發展與BOT | |
◎芝加哥警局設投棄箱 便民丟棄多餘藥品 | |
◎烏賊車 怠速車 紐約市嚴加取締 |
環境前線:捍衛家園組織戰 需要在地肯定 | |
■康世昊 | |
這是一個在台灣典型的沿海村鎮,沒有大型產業或公共設施,但卻是政府污染性政策必然的落腳處。素樸的愛鄉護土心在頭人的號召下,曾激發出高度的社區團結和行動力。長達10年的時間裡,鄉民們為了一起國民黨執意興建的重大建設案,發展出台灣社會少有的抗爭動員能力。不僅如此,鄉民們的社區凝聚力還展現在產業活動組織和信仰組織的參與,漁會站出來協助動員,媽祖廟的管理委員會站出來支持。像其中最有趣的是,媽祖遶境時有另外一筆的香油錢,是提供給自救會組織去運用的,由此可見地方居民對於反對興建重大污染設施高度認同的影響。 但是多年行動的期待落空後,重大污染建設仍持續動工且即將完成,挫敗經驗已經將這個村鎮轉變成一個失去內外信任的社區。所有曾經捲動起的信仰活動、產業活動跟著銷聲匿跡,對政治失望,連帶地對外界環保團體也失去信心。參與動力消逝後的反噬,是讓不得不接受殘酷現實的社區居民,開始進入一種黑格爾哲學的狀態期:「凡是存在的,即是合理的。」原本被反對的政策,現在被低調地承認,甚至安慰自己:鄉土天公會保佑大家,可能產生的污染災難,可以被當地的氣候特色帶走!既然行動多年沒有結果,既然一切不是政府就是老天決定,過去的認同和動員的經驗只好放棄。一個廣泛參與、富有行動力的特殊台灣社區,就這樣消失! 拒絕兩黨蹧蹋 有趣的是,熱愛這個小鄉鎮的人們其實四散各地,甚至有許多外地到此居住過一段時間的「準本地人」。李太太不甘於這個曾經激盪她生命熱情的動人鄉鎮,就這樣被台灣兩黨丟下的污染大物蹧蹋,她寧願辛苦地每個禮拜回到這裡,和當地的幾個婦女們,創造了一個新的社區關懷團體 ──「社區報」。 社區報辛苦經營了數年,利用報導來和社區居民對話,希望居民重拾可以參與地方公共議題討論的快樂,訂報率竟然穩定成長。從2008年以來,這個新團體逐漸站穩了腳步,開始化觀察和對話為行動。一系列設計過的活動包括泛舟、割稻摘筍、上船體驗捕魚等,都特意地讓外地的報名參與者在體驗鄉野勞動樂趣之餘,再次走過備受爭議的反污染建廠歷史。這些活動的目的,簡單地說,即是讓台灣國民親身體驗:為什麼一個可以帶給他們快樂的純樸鄉鎮,要承擔那麼沉重的鄉土保衛戰?還有,如果默許帥哥馬政權一貫傾財團的產業能源政策,未來還有多少鄉鎮要淪陷? 李太太和朋友們的默默付出,已經培育出一種比較完整的「社會責任旅遊行動」。這樣的行程首先是一種特殊假期休閒活動,因此對某些人們有吸引力,而不以營利為目標的社區報眾人,將活動結合了生態關懷和社會人文關懷,打造出很接近他們原始理想的工作成果:一種近期可成又可持續發酵的培力行動。也就是說,當這個活動變成常態性,並且確定由每次活動的參與者被邀請成為共同舉辦下一梯次活動的執行者,這個旅遊活動於是逐漸在集合更多的「李太太」。有了更多的李太太在小鎮社區裡穿梭走動,在地人被澆熄的認同和行動,就可以有明確的宣洩管道,更多的李太太更可以聚在一起集思廣益,分擔理想目標的執行和管理。一但有了5個甚至10個理想堅定的李太太,原本的「社區報」就不只是被動報導,還可能領導社區活動! 讓社區動起來 但是這個活動的確也面臨某些瓶頸。一個是當地居民的直接參予和當地頭人的肯定;另一個是對污染建設的抵制和監督需要的直接行動是否能即時傳遞。 和許多社區自力救濟組織類似,李太太熱愛的這個小鄉鎮過去都依賴地方頭人的號召,一旦這些頭人猶疑不決或是不願參與,地方居民即使諸多抱怨也不會自行動員。「社區報」之所以慢慢經營,一部分原因就在原本的地方意見領袖紛紛過世,其他地方頭人又互相指責,或無威望繼續號召鄉民,抵制政府一波又一波的污染設施建廠行動。作為「準外地人」,李太太過去只能等待地方頭人的積極配合,無法給予壓力或是直接舉辦大型社區活動。「社會責任旅遊行動」的成功推廣,已是下一步李太太和地方居民合作時,爭取被認同的另一個關鍵轉折。唯有李太太等人已經得到地方資源或人力的奧援,我們才有機會看到這個被帥哥馬和貪污扁所屬政黨共同毀棄的社群,有能力告別這幾年來那種備受冷落又互不信任的「原子化社區」病狀。 另外,由於台灣各地鄉鎮居民面對的政策多是有爭議的工業、能源建設,始終面臨政府與利益團體以專業為名否決或限制地方人士參與,好比像核四興建等政府與利益團體以專業為名否決或限制地方人士參與程度。所以要提高居民反對意見的正當性和能見度,還需要有站在居民這邊的專家,從政策高度的部分協同行動。兩者關係像是如果只有步兵沒有砲兵,卻單獨面對資源雄厚的機械化作戰部隊,絕對無法好好作戰。但是目前來說,砲兵仍然要在專家領域去訓練和集結。這方面的工作,應該由和李太太能夠長期合作的環保或社會團體承擔!(綠色公民行動聯盟) 註:本文特意略去該鄉鎮名稱和建設名稱,一方面是希望能夠讓讀者想像串聯其他地區是否可行,另一方面避免給予李太太等人過度的壓力。 |
|
(回目錄) |
海角、發展與BOT | |
■卞中佩 | |
電影《海角七號》裡的經典台詞「山也BOT,海也BOT,什麼都BOT去了!」,沒想到正在墾丁南灣上演。墾管處計畫將南灣的水上活動以BOT的方式給廠商經營管理,引發當地業者不滿,集體至墾管處抗議,電影中的鎮代主席本尊洪國榮也在抗議隊伍中,還真「魔幻寫實」。 其實目前的墾丁國家公園一年4百多萬旅遊人次,其中南灣更是最激爆的景點,人潮帶來錢潮,環境的代價也不小,密密麻麻的海上摩托車、沙灘機具讓海洋充斥油污、海底生態破壞殆盡、沙灘有如被割了無數道疤痕的美女,而垃圾、污水更是不計其數,南灣還能賺幾年觀光財,實在誰也不敢保證。從政府的角度來看,乾脆就便宜行事交給財團經營,一方面向中央上報BOT達陣表功,另一方面則省下經營管理之責,可以想見為什麼許多觀光景點的管理單位,都樂於BOT。 其實類似的情況也曾在幾年前澎湖著名的海豚沙嘴灣吉貝島出現過,政府打算以BOT引進財團經營,整頓越來越紊亂的當地民眾經營的遊憩業,後來在民眾的抗議下不了了之。但這些事情其實不能以單純的「財團vs.當地居民」對立觀點視之。 把眼光放遠一點,其實由地方人士掌握當地經濟命脈的發展模式,一直都出現在台灣各個鄉鎮,這裡也是地方派系的養分。1990年代風起雲湧的社區總體營造,除了在文化面想要改造城鄉風貌之外,政治上的目的,也是李登輝想透過中央的資源挹注加上意識形態包裝,對地方派系產生新的競合關係。所以我們可以看到在許多社區,社區發展協會的設立,固然有促進文化產業發展的意涵,但也的確和原來的村里行政系統有既競爭又合作的態勢。 但舊有國民黨的派系盤根錯節,並且很快的也學習到社區營造的形式,加上許多營造單位專注於文史的去政治化,並無影響地方政治實力,到了2000年民進黨執政,BOT就成為由中央主動發動,藉以形構地方政治治理的新模式之一。也就是說,既然社區總體營造的文化路線撼動不了地方派系利益的盤根錯節,乾脆引進資源雄厚的財團來和地方派系競合,而台灣主流社會對財團經營神話的信心,更增添了支持的後盾。 這種模式陸續在台灣各地上演,吉貝島反對成功的案例,其實只是少數的案例。的確,公產BOT並不是解決台灣鄉鎮發展問題的藥方,尤其以營利為目的,常常使得經營地點更必須服膺擴大再生產的邏輯,對生態的破壞更大、更深,並且無視於當地文化脈絡,運用強大的行銷資源張冠李戴以販賣最大銷售可能的商品,更造成台灣的鄉鎮文化被淘空。但這些缺點,不代表現有由地方派系把持的模式沒有必須改造的合理性,它具有的無政府式過度及淺碟競爭缺陷,每每成為政府推動BOT的最大藉口。 BOT排山倒海的出現,其實是台灣政府面對全球化浪潮的一種治理方式,至今不歇,我們不同意它之外,其實有更大的挑戰在前面,就是又該是什麼?吉貝島反對BOT成功後,有沒有和以往不同的經營型態?但更重要的,台灣有更多沒有搖錢樹的敗落鄉鎮市,在毫無希望下,當地僅能選擇張開雙臂歡迎各種財團進駐,例如澎湖的賭場,是長期在發展絕望下的反挫,其結果就如同雲林接納六輕般帶來整個生態、人文環境的不可逆毀壞。 |
|
(回目錄) |
芝加哥警局設投棄箱 便民丟棄多餘藥品 | |
編譯■丁秋仁 審校■蔡麗伶 | |
一般民眾對於過期或是剩餘處方用藥的處理方式,常常因觀念不正確而直接丟入馬桶沖走。儘管眼不見為淨,這些廢棄藥物卻對供水系統造成可觀的污染問題。美國芝加哥市、伊利諾州與聯邦政府為了改善此問題,聯手提供民眾處理這些藥物可靠又便利的管道。 即日起,芝加哥5處警察局轄區中心將設置投棄箱,箱內的廢棄藥物經封裝後,將被運往州立焚化爐銷毀。在這整個處理過程中,廢棄藥品回收部份由美國環保署出資補助,而後續處理工作的花費則由伊利諾州環保署來擔負。 芝加哥市長戴萊(Richard Daley)拍胸脯保證,市民的飲用水水質完全符合,甚至低於聯邦和州立環保署訂定的安全標準,故請民眾安心飲用。 伊利諾州水資源局在2008年3月水質採樣計劃裡,從該州包括芝加哥市在內的5處公共生水或飲水的供應水源中,發現16種藥物和個人照護用品。不過報告內明確指出,若將採樣結果對照伊利諾州環保署和衛生部的保育監測值,受檢驗的水源水質並無危害人體健康的風險。 在芝加哥市排水道內所驗出的微量藥物反應,主要是來自於人類與牲畜的排泄物。 不正確拋棄處方或非處方用藥,容易導致市內的水質出現藥物殘留;而正確的處理方式已被證實可以減少處方藥物對用水系統的污染。 芝加哥市因4項社區處方藥品回收計劃奏效,若扣除位於鵝島的家庭化學物品與電腦回收設施,今年已回收累積超過1公噸的藥品;換句話說,市民日常使用的用水系統已免受到1公噸藥品的衝擊。 戴萊市長指出,以警局作為廢棄藥物回收據點,所有物品在焚毀之前,都將依法律規約受到妥適保存與監控。 這些投棄箱中回收得的藥物將會被運往鵝島封裝,再由州立環保署運送至焚化爐處理。 該廢棄物處理場係經評估有能力處理這些物品,並且搭載最新科技,控管焚燒廢棄物時排出的氣體。 伊-印州際海洋暨大湖生態專家莫莉(Beth Hinchey Malloy)就指出:「利用馬桶沖水之便棄置藥品的做法,容易產生藥中的化學物質無法受到污水處理場過濾、破壞化糞池系統或是污染鄰近的排水道等後果。」「將藥品丟入垃圾筒雖然可以被清除,但是也有可能因垃圾滲出水而造成進一步污染。」 海岸沈積物專家伯梅(Susan Boehme)補充道:「部分藥局將開始回收一些剩餘藥物,而許多社區也發起一日廢棄藥物回收的活動;雖然這些努力皆值得肯定,不過各界目前尚無法針對這條不斷茁壯且具潛在危險性的廢棄物流,提出長期有效的對策。」然而,「對於社區首長、州級長官、藥師、醫師、固體廢棄物處理商或是環保人士,我們維持每周積極答覆,提供他們所需資訊、協助與解決方法。」 |
|
(回目錄) |
烏賊車 怠速車 紐約市嚴加取締 | |
編譯■范仕穎 審校■蔡麗伶 | |
排放大量廢氣的烏賊柴油卡車與怠速卡車,將是紐約市保護公眾健康的長期執法新目標。 市環保局將會在重型卡車進出社區的地點執行定期但無預警的執法行動,也會在柴油卡車聚集的地點執行相同的檢查。在這些特定地點,環保局將會攔下明顯排放廢氣的烏賊卡車。每次烏賊卡車執法行動開始前,環保局和紐約市環保部門也會巡視怠速公車和卡車的聚集地點。 除了在紐約市執行本計畫之外,市環保局也計畫在其他地區執行類似的環保行動。這項行動來自於2007年在東哈林區紐約市政府和州政府聯手打擊卡車和引擎污染的成果,東哈林區有大量的卡車經過,同時當地也有很高的氣喘人口比例。 環保局的執法人員將361輛卡車攔下檢查,開出了163張違反州立空氣和安全規範的罰單,執法人員也針對怠速的情形開出10張罰單。紐約市環保局則開出了33張怠速和11張違反市規的引擎罰單。 在東哈林區的合作經驗之下,環保局估計20%在該區域進出的卡車違反了州立的空氣法規。 交通流量研究顯示大約1萬輛卡車每天經過東哈林區,意即大約2千輛卡車每天在該區排放超乎合法範圍的空氣污染物。 這個計畫的主要特色是讓當地社區居民一起加入,提供居家附近怠速的常見停車地點,紐約市民可以撥311幫助執法人員找到更多怠速卡車和公車的停放地點。 「PlaNYC是紐約市長彭博長期的永續發展計畫,透過減少有害肺部、造成氣喘的空氣污染物,讓紐約成為全美空氣最乾淨的城市,而減少車輛的排氣就是這個計畫中的重要策略。」環保局行動小組組長拉維特(Steven Lawitts)說。 「毫無疑問地改善我們的空氣品質可以幫助預防氣喘,這也是為什麼會和州政府一起合作執行排氣標準的行動。」 「我們的目標是發現和鎖定那些車輛和柴油卡車停放聚集的地點,此舉將會持續減少空氣污染、保護孩子和社區居民的身體健康。」 「我們可以解決紐約市的柴油污染問題。」紐約環保局資深律師卡瑟(Richard Kassel)表示,「執行現有的反污染法來清理空氣,讓氣喘兒呼吸地更自在。」 (ENS環境新聞通訊社,台灣環境資訊協會提供) |
|
(回目錄) |
長期徵稿啟事 |
|
台灣立報網站討論區開張!讀者有任何話想說,都可以在這裡一吐快,同時歡迎對立報的任何批評指教。請由立報首頁點選「討論區」,或鍵入網址http://www.lihpao.com/phpbb/。 |
|
(回目錄) |
參觀立報: |
http://www.lihpao.com |
立報地址: |
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1樓 |
欲詳完整內容請訂閱立報 電話:02-86676655 傳真:02-82191213 訂報:02-86676655轉214 地址: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1樓 每週一至週六出報,每份10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