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教育專題 ◎ 2008-11-21
══════════════════【立報】═══════════════════
教 育 專 題 深 入 報 導《2008-11-21》

本期內容
  ◎中國現代小說50大之11:人游棋中道自生 阿城的《棋王》 
  ◎玩耍部落客:人的公園‧狗的樂園 布宜諾斯艾利斯 



中國現代小說50大之11:人游棋中道自生 阿城的《棋王》
  ■宋國誠
《棋王》(1984)被視為中國「知青文學」的代表作。但這部小說既不是對此一歷史事件的紀實與記錄,也不是對某種歷史悲劇和錯誤的批判或指控,而是書寫逆境求活的人生觀,彰顯亂世避險的超越論。人們常以之和奧地利作家茨威格(Stefan Zweig)的《象棋的故事》相提並論,實則兩者題旨不同,也互異其趣。文革、上山下鄉、勞動改造、插隊落戶……,雖是大事,但在阿城筆下,卻成了政治雜耍和時代瘟疫。小說通過一個醉心棋藝之「棋王」的故事,表達了一種「玉蘭不染於污泥、清心離濁於亂世」的人生哲理。

激濁揚清、絕聖棄智

歷來,評論家對《棋王》評價素有爭議,但都生動有趣。有人視之為1980年代中國「尋根文學」的代表作,有人以道家、禪學解讀之,視之為古代莊禪美學在當代小說創作中創新與再現,在我看來,《棋王》是一部闡釋如何在瘟疫年代免於病毒侵身,如何在病態世界中保存心靈建全的哲理小說,一部關於生存與選擇的形上書寫。小說寓哲理於棋藝,藉自愛以諷世,並以激濁揚清、絕聖棄智的人生態度,求生活命。

故事描寫文革時期青年下鄉勞動,主述者「我」在一列開往邊區的火車上,遇見綽號「棋呆子」的棋王王一生,一個不諳世事、不近流俗的亂世奇人。「我」與王一生在火車上下起棋來,並建立了友誼和感情。小說以萬人擁擠、只為青年送行而雜亂不堪的車站為起點,以車站旁掛著大紅布標語、喇叭裏重覆播放毛主席語錄的歌曲,以「亂得不能再亂」、「唱得大家心裏更慌」,來襯托「文革」的醜怪、荒謬與令人作嘔。小說一開始,點出了「我」的父母想必是身染「資產階級黑五類」的背景以致無人來此相送,也直言「我」只是為了「一個月二十幾元」的工資而自願插隊落戶。作者並以車站的推擠、哭笑、吵雜、激切,來形容一種政治意識形態的歇斯底里症狀,諷刺人們不知所云的滿腔熱血,一窩蜂、瞎起訌的「鬧革命」,反映了作者對文革一種麻痺不仁的嫌惡。

主人公王一生的棋藝固然精湛絕倫,難逢敵手,但首先映入讀者視線的卻是王一生這一曠世奇人的「吃相」。小說中的吃,不是一日三餐的定食,也不是美食在前的饗宴,而是「饑食」,也就是久餓之下的暴食、一粒不剩的貪食、一餐抵數日的飽食。實際上,「吃」在小說中是一個重要的隱喻,阿城不僅以王一生毫不遮掩的吃相,來表現一個饑荒年代空腸攻心的刻骨經驗,一種「人生幾何,但求一飽」的生存境遇,更以「我」從旁目睹王一生狼吞虎嚥般的狠吃猛食,來表達「文革時代」的荒誕與謬誤,表達作者對錯亂時代與貧困人生的同情與憐憫:

拿到飯後,馬上就開始吃,吃得很快,喉結一縮一縮的,臉上繃滿了筋。常常突然停下來,很小心地將嘴邊或下巴上的飯粒兒和湯水油花兒用整個兒食指抹進嘴裏。若飯粒兒落在衣服上,就馬上一按,拈進嘴裏。若一個沒按住。飯粒兒由衣服上掉下地,他也立刻雙腳不再移動,轉了上身找。……吃完以後,他兩隻筷子吮淨,拿水把飯盒沖滿,先將上面一層油花吸淨,然後就帶著安全到達彼岸的神色小口小口地呷(註1)。

如果以「吃喝拉撒睡」來看人生,最能畢現生活本態,那麼以知青生活的胡鬧瞎攪,也最能透視「文革」這一政治謊言的虛假性。但阿城沒有採取革命樣板下「紅衛兵文體」的強悍筆風,也不刻意渲染知青的悲苦命運,反而以苦中作樂、隨遇而安的筆調,輕描文革的無知與荒唐,淡寫知青的不幸與落寞。然而,阿城也沒有放棄以政治與生活的反差,來暗諷文革的謬誤。在掏心叫魂一般的政治狂熱中,知青面臨的是極度的物質匱乏,在日操夜勞、砍天伐地之下,知青吃的卻是清水南瓜和水煮茄子,吃的是山蟲鼠肉和野蛇大餐。小說揭露了一場政治騙局,因為毛主席殷殷教導的勞動與學習,不過是到荒山野地挨餓受凍,無聊度日、形同乞丐:

這個農場在大山林裏,活計就是砍樹,燒山,挖坑,再栽樹。……常常一個月每人只有五錢油,吃飯鐘一敲,大家就疾跑如飛(註2)。

下雨時節,大家都慌忙上山去挖筍,又到溝裏捉田雞,無奈沒有油,常常吃到胃酸。……尺把長的老鼠也捉來吃,因鼠是吃糧的,大家說鼠肉就是人肉,也算吃人吧(註3)。

棋理如人理

王一生的「棋痴」,對照於發生在他身邊周遭的沒頭沒腦、眾說紛云的奇聞怪事,反映的是群眾的盲目與狂燥,一種集體狂熱的政治燥鬱症。「棋痴」,是指一種對下棋的沉迷、醉心、投入、溺愛,而王一生的棋痴,是一種排悶與解憂,一種遊戲和反諷,是時代暴亂對人們精神摧殘的智慧性抵制,是一顆清心冷腦對一場政治黑幕的揶揄和調侃。

實際上,王一生不僅精於「棋藝」,而且通達「棋理」。中國象棋以將(帥)、士(仕)、象(相)、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