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QA】
孩子太害羞,父母別著急!
◎李美華
Q:
人本基金會的朋友們:
我的孩子今年小三,膽子很小,很害羞,遇到人多或新的事物,都要威脅利誘很久才肯嘗試。最近他常常發脾氣,事情沒做好就把責任怪到別人身上,說:「都是你害的!」
我和學校老師談過,老師也反映:他參加活動的時候,經常只會站在旁邊看,不願意加入團體一起玩。問他原因,他回答:「不好玩,玩過了!」有一次班上玩紅綠燈,他不肯玩,經過溝通加入遊戲後,被抓到當鬼就哭了,不肯繼續玩。學校上英語課時,老師要大家輪流回答問題,輪到他時他告訴老師他不會,老師說沒關係,要他猜猜看,他又哭了,還說:「為什麼要勉強人家做不願意的事?!」
實在讓人很傷腦筋。
A:
親愛的爸媽:
雖然我們都聽著「龜兔賽跑」的故事長大,但是,當孩子的表現或特質傾向於烏龜、又慢又縮頭時,我們仍不免著急,就害怕他輸在起跑點上。於是乎,我們會放把青菜在前頭,利誘他前進,再不成,就拿根樹枝戳戳他躲在硬殼裡的腦袋、威脅恐嚇一番…結果是,順利時皆大歡喜;挫折時,小烏龜就理直氣壯的指著龜爸龜媽罵:「都是你戳得我好痛!」「都是你菜不夠害我跑不動!」東怪西怪,就是不怪自己。
小烏龜的氣話聽起來雖然讓人心煩,但如果我們願意靜下來仔細想想,似乎又能窺見那麼一點道理,因為,在龜大人們大大小小的威脅利誘之下,小烏龜可能漸漸忘了自己原來為什麼要跑、想往哪裡跑;他已經忘了,這是他自己的人生賽事,前進是他自己的責任。因此,為了避免繼續成為孩子推責卸任的對象,大人們當下必須做到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停止威脅利誘,把賽跑的各項決定權交還給孩子。
孩子遇到人多或新事物會裹足不前的原因很多,而且,這些原因也常會隨著時空人物移轉。在某些場合,他可能是害羞;在某些時候,他也許只是謹慎;有些事情,他是真的覺得無聊、沒興趣;有些事情,他十分介意或清楚自己能力不足,所以選擇不去強碰。我們必須放下預期的心理和催促,退後一步,給孩子和自己多些空間,才不會錯貼標籤,衍生不必要的困擾;才能真實全面的觀察、認識孩子,陪他一起研究情勢、摸索出適於他自己前進的方式。
同時,相較於默默承受、不敢或不善表達自己的孩子,您的孩子懂得抱怨、會哭泣,其實是好的。他的反應就像閃亮的紅燈,讓我們不得不慢下來,左顧右盼,看看路況,聽聽孩子怎麼了?!
比如說,孩子抱怨受到逼迫或敢對爸媽口出罵言時,他可能已經累積不少情緒,需要被照顧了。我們可以跟他說:「你很生氣吼,被勉強的感覺很不舒服。」「你很不甘心,覺得是我不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