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股市相關專有名詞介紹
A股、B股、G股與S股
在滬深交易所所上市的證券包括股票、債券、基金和權證等四大類。其中股票又可分為A股及B股。A股僅供境內投資者和合格的外國專業投資機構(QFII)認購和交易;B股則供合法持有外匯之境內、外投資者認購和交易。1990年首批8檔A股掛牌,1992年首檔B股掛牌。在短短的十五、六年時間內,中國上市公司與掛牌股票數目有著突飛猛進的成長。
A股即人民幣普通股,是由中國境內公司發行,供境內機構、組織或個人(不含台、港、澳投資者)以人民幣認購和交易的普通股股票。目前A股即為大陸股市交易之大宗,交收期限為T+1。
B股即人民幣特種股票。是以人民幣標明面值,以外幣認購和買賣,在上海和深圳兩個證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股票。投資者必須留意的是:在上海上市的B股是以美元來進行交易的;而在深圳上市的B股則以港幣交易,其交收期限為T+3。
B股市場成立的原意是為提供境外投資者及港澳台投資者一個可以買賣中國股票的管道,並避免外匯大量進出而影響金融市場秩序,唯自2001年2月,中國開放境內合法持有外匯之投資者,可以自由交易B股,及開放QFII可經申請後購買A股後,B股存在的空間已愈來愈小,AB股合併之日應該不遠矣!
所謂『G股』,是在2005~2006年,中國實施股權分置改革(簡稱「股改」)時所出現的一個過渡性名稱。凡已經實施股權分置改革並恢復交易的股票,均在其股票前標示一個「G」的特殊標記,標示『G股』的出發點主要是區分完成股改和未完成股改的兩類公司。自從首家實施股權分置改革的三一重工(600031.SH)於2005年6月1日恢復交易並將股票簡稱改為『G三一』起,深滬股市就新增了一個被稱為G股的新名詞,爾後上市公司只要實施股權分置改革,並在恢復交易時,即在股票的簡稱前加上特有的標識『G』,成為G類股票。
隨著完成股改的公司愈來愈多,未經股改的公司反倒成為少數族群,於是自2006年10月9日起,一些已完成股改並標示「G股」符號的股票,被取消「G股」的註記,取而代之的是那些尚未經過股改的上市公司,在行情顯示版上,這些未經股改的公司會被冠以「S」的註記,此類公司即為「S股」。
目前尚未股改的公司,多數都屬經營陷入嚴重困境,業績不良或股改難度特別巨大的類型。包括:連續虧損的ST股,到了退市邊緣的*ST股,還有SST股票和S*ST股票。對於這些公司而言,恐怕唯一的股改模式就是重大重組與股改相結合。這些公司自2007年元月8日起,將漲跌幅比例統一調整為5%,滬深證券交易所亦對該類股票採取與ST、*ST股票相同的交易資訊披露制度。
下次再來介紹ST、*ST與PT等特殊股份。
國企H股
「H股公司」指那些在「中國」註冊成立並獲得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中國證監會)批准來港上市的公司。這些在聯交所上市、以港幣或其他貨幣認購及買賣的中國企業股份稱為「H股」,自從《證券上市規則》列載有關H股的上市規定後,「H股」一詞已為市場接受並廣泛使用。「H股」中的「H」字代表香港 (Hong Kong)。
1993年6月19日,聯交所、中國證監會、香港證監會、上海證券交易所和深圳證券交易所的代表,在北京簽署證券市場監管合作備忘錄,正式打通中國企業來港上市之路。同年7月15日,青島啤酒股份有限公司成為首家發行H股在聯交所上市的中國企業。中國石油(00857.HK)及中國人壽(02628.HK)、青島啤酒(00168.HK)、中興通訊(00763.HK)、海螺水泥(00914.HK)等均為重要的國企H 股。
紅籌股
「紅籌公司」指至少有30%股份由中國內地實體直接持有的公司;及/或該公司由中國內地實體透過其所控制並屬單一最大股東的公司間接持有;又或由中國內地實體直接及/或間接持有的股份合共不足30%,但達到20%或以上,而與中國內地有聯繫的人士在該公司的董事會內有重大影響力的公司。中國內地實體包括國營企業及由國內的省、市機關所控制的實體。中國海洋石油(00883.HK)、中國聯通(00762.HK)及中信泰富(00267.HK)等均為重要的紅籌股。
「紅籌公司」跟「H股公司」的最大分別在於「紅籌公司」並非在中國註冊成立。
紫籌股
凡指個別股份身兼紅籌股和藍籌股的地位,而紅色與藍色混合便為紫色,即被市場泛稱為「紫籌股」。中國聯通(00762.HK)、中國海洋石油(00883.HK)、中國網通(00906.HK)、中國移動(00941.HK)等均被稱之為紫籌股,第一檔紫籌股為中信泰富(00267.HK)。
民企股
民企股跟國企股及紅籌股的主要分別,是其最終控股股東並非省市政府機關或國家,通常是一般的內地平民百姓。由於這些企業是以個人名義創立、發展及持有,故民企股又被稱為P(Private)股,突顯其私有概念。浙江玻璃(00739).HK、國訊國際(08128.HK)、海爾電器(01169.HK)、北大青鳥寰宇(08095.HK)等均為重要之民企股。
QFII
QFII是英文Qualified Foreign Institutional Investors的縮寫,即「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亦即台灣所稱的外國專業投資機構。QFII制度是指允許經核准的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在一定規定和限制下匯入一定額度的外匯資金,並轉換成當地貨幣,通過嚴格監管的專門帳戶投資當地證券市場,其資本利得、股息等經審核後可轉爲外匯匯出的一種市場開放模式。這是一種有限度地引進外資、開放
資本市場的過渡性制度。
開放國內證券體系以吸引外資,已成為全球趨勢。日本於50年代即制訂「外資法」,廣場協議後,證券市場正式對外開放,80年代即取消外資投資上限;同時期,香港也開始有大量的外資進駐;90年代,台灣亦開始實施QFII制度,讓外資有機會參與國內的股票投資;韓國開放外資的腳步與時程則與台灣差不多。
QDII
QDII即Qualified Domestic Institutional Investors,俗稱「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它與QFII相反,是允許在資本帳項目未完全開放的情況下,內地投資者往海外資本市場進行投資得一種管道。
中國人民銀行突然於日前宣佈:放寬外匯管制政策,取消外匯帳戶開戶事前審批並提高外匯帳戶限額、簡化服務貿易售付匯款憑證並放寬審核權限、放寬境內居民個人購買外匯,及符合條件的銀行、基金和保險業可集合資金往境外投資,新規定於2007年五月一日起實施。
此話一出,受益最大者恐非香港莫屬,君不見五一長假前後,恆生指數的那股衝勁,市場預估將有超過二百億港元資金會進入香港金融市場,而最有可能的情況是,內地居民將所持外幣通過基金管理公司投資港股。如果您也這麼看,那是對的,不過本欄有另外的看法:這只是中國開放匯率自由化的一個過程而已,當兩地的資金均可經由適當的管道相互流通時,中國龐大的儲蓄資金將可找到新的境外投資管道,人民幣與港幣的匯價也將日益趨於一致,這是為人民幣升值預作準備,也可讓香港成為中國的外匯資金調控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