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布蘭傳說
四百年來,有關林布蘭畫作的討論不斷,人們一次又一次深深被他畫中溫暖的情感和對小人物入微的觀察所感動。雖然有關這位畫家被疑為是猶太人等歧異看法時有所聞,但始終無法撼動林布蘭在西洋畫史中為巴洛克畫風代表的地位,有關討論他的畫作和生平的畫冊和書籍也從無間斷。


藍色,是色光紅藍黃基本三原色;又有一說是心靈的第三隻眼。
熟知林布蘭畫風的讀友都知道,藍色是鮮少出現在林布蘭畫中的元素。但是,在《藍》這本小說中,蘇霍夫發現了一幅畫,畫中用了一種詭異鮮亮的藍色,但從筆觸及構圖,怎麼看都像出自林布蘭大師之手,他向林布蘭求證,這位大畫家斷然否認。
在當時,這種藍色顏料不易取得,這幅畫是如何找到這種顏料的配方呢?
更奇怪的事發生了,城裡接二連三發生一連串喪命意外,在這幾件案子中,被害者或多或少都接觸過這幅有著詭異藍色的畫。而據稱看過事發現場的人都說,被害者都呈現出神智不清或意志渙散的情況。
蘇霍夫曾是林布蘭的學徒,為了追查這一連串的詭譎事件,他又乞求林布蘭再度收他為徒,搬進畫室中,想要找出「藍色之謎」。

林布蘭特曾被形容是17世紀荷蘭畫派最偉大的藝術家,他的一生執著於一系列自畫像的創作,林布蘭一生中畫過超過八十幅的自畫像,他的肖像畫讓他成為超越其他畫家,而備受推崇。《藍》這本小說,即是以真實與虛構交織的故事,解釋了林布蘭身為一位畫家,如何將他悲劇起伏的人生,反映在刻畫人生的自畫像中;又是如何掌握光源與黑暗交織在繪畫裡,而自成特殊的風格呢?在我們走進林布蘭的生命與靈魂時,體會他抑鬱外表和人生,以及隱藏在古典畫風裡的洋溢才華和強烈情感後,才能了解這些都是其他畫家遠無法超越的成就。
就有學者逐一檢視他的自畫像,甚至去丈量他的眼白,希望找出林布蘭每隻眼珠的焦點,結果卻意外發現大畫家的雙眼凝視焦點竟然不同,甚至可能是欠缺立體知覺。《藍》這本小說,即針對這種無法解釋的現象,寫出一個合理的故事。也許可以讓大家對這位畫家,有更多的想像空間。

專家分析說,從林布蘭的作品中,可以發現一個有魅力的元素,那就是「光」。林布蘭似乎在玩味素描的本質,也就是說,探索白色紙張與線條輪廓之間的關係。林布蘭曾說:「表現光線時不要使用太多色彩,要讓紙張表現它自己的白色。」
在《藍》這本小說中,可以看見林布蘭在繪畫的想法和理念上的堅持,他並不因為窮困潦倒而對世俗有所堅持,而仍然持續著他對繪畫基本理念原則的堅持。持續的研究著一切他認為是重要的繪畫元素:關於光影、質感、情感的表露。
沒有人曉得林布蘭如何去玩光與影的遊戲。他的第一個計畫就是
把解剖學上課情形畫在畫布上。這樣受到不少好評。「Dr.Tulp解剖學課」這一幅畫現在收藏於海牙莫瑞泰斯皇家美術館。


林布蘭出生在荷蘭的萊登(Leiden),林布蘭的父親是一位富有的製粉業者,曾參加過西班牙獨立戰爭,相當支持他成為藝術家,林布蘭也深受父親在追求自由與獨立等方面的影響,間接影響到他將來堅持獨樹一格的風範,拒絕依附主流,而終於導致晚年潦倒。
林布蘭26歲離鄉前往阿姆斯特丹,當時是17世紀初葉,正值荷蘭國勢和文化「黃金時代」,年輕的畫家在此時代成名、從畫壇盟主到無人問津、從結婚生子而花心家變,從日進斗金到貧無立錐,終而潦倒埋骨「西教堂」(Westerkerk)一角,獨留他固執的畫風絢爛至今。
看過林布蘭畫作的人,都會被他畫裡人物溫柔的眼神和充滿人道關懷的感情深深觸動心靈。他雖是畫家,卻能表現出比詩人更纖細的情感;他在畫中巧妙運用光線和陰影,他比攝影師更敏銳的光影觸覺,手法渾然天成,令人嘆為觀止。
現在購買《藍》,即可獲贈
林布蘭「音樂聚會名畫文件夾」乙個
‧介紹
將林布蘭1626年的作品「音樂聚會」以PP質材及高級彩印製成精美文件夾。大小適中,便於收入各式提包中,隨身攜帶更能突顯個人特質。
‧尺寸:15x21 C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