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報】═══════════════════ |
教 育 專 題 深 入 報 導《2008-12-03》 |
本期內容 | |
◎教育論壇:等著看國民黨與民進黨有何兩樣──從考試院研議18%新案談起 | |
◎英語充電站:Bachman教授理論延伸的大學指考英文命題藝術 |
教育論壇:等著看國民黨與民進黨有何兩樣──從考試院研議18%新案談起 | |
■羅德水 | |
自民國94年10月當時執政的民進黨政府發動所謂「教育人員退休所得合理化方案」迄今已逾3年,由於前揭方案根本係不公不義的肥高官瘦小吏版本,這樣違反公平正義的版本不應妄稱改革,職是,以下討論均以「18%變革案」稱之。 今年520之後,政黨再次輪替,考試院自院長、副院長乃至於新任考試委員,率由國民黨主導的國會行使同意權後上任,自520懸缺的銓敘部長一職自9月1日起也由國民黨籍的張哲琛接任,補提名的考試院院長關中也已於12月1日就任。亦即,完全執政的馬英九政府,不僅完全掌握了行政權與立法權,考試院自院長以降相關政務官之任命,亦完全由國民黨主導。 因此,可以這樣說,民進黨執政時期假公假義的「18%變革案」究竟何去何從,就完全取決於國民黨的態度,完全執政的馬政府必須為「18%變革案」之善後負起百分之百的責任。 報載,考試院副院長伍錦霖已要求銓敘部擬出新方案,「首先是消除污名化,其次是將退休人員領取月退休金的上限調升至不得高於現職人員,也就是所得替代率百分之百」。 該如何看待馬政府的「18%新方案」呢?表面上,考試院看似要還在「18%變革案」中遭受抹黑攻訐的軍公教人員一個公道,實際上,如果新案仍以「現職待遇」當作所得替代率的分母,所謂「退休人員領取月退休金的上限調升至不得高於現職人員」云云,在本質上與前朝舊方案並無根本差別,要藉由這樣的新方案消除污名化,不啻是緣木求魚。 這得從目前軍公教人員退休制度與所謂「所得替代率」間的落差說起。 現行軍公教人員之退休給予分別係按《陸海空軍軍官士官服役條例》、《公務人員退休法》、《學校教職員退休條例》辦理,以學校教職員為例,合於退休規定者,退休時可依退撫舊制、新制年資之長短(85年2月1日為界),領取由雇主(即最後服務學校之主管機關)給予的舊年資退休金,以及由「退撫基金」給予的新年資退休金。其中,在新年資部分,無論退休人員選擇「一次退」或「月退」,其退休金計算基準,就如同軍公教人員繳納「退撫基金」提撥一樣,均以退休人員在職最後一年之「本俸×2」為基準。 問題是,「18%變革舊案」的基礎,亦即「所得替代率」之定義,竟然不同於現行退撫基金提撥與新制退休金計算方式: 其一,「所得替代率」之分子,即「退休所得」之內涵,在前揭月退休金、1/12的年終慰問金外,又加上公保養老給付優惠存款每月利息,易言之,這樣的「退休所得」內涵實係退休人員廣義的退休金,姑不論退休人員退休金與公保養老給付之給予係分別依《學校教職員退休條例》、《公教人員保險法》辦理,且退休人員在職時依法亦按月繳納「退撫基金提撥」與「公保保費」,將法定保險給付計入退休所得是否適當?由於公保舊年資部分適用優惠存款,使得退休人員廣義的退休所得將隨其舊年資長短而有所變動,以致於產生部分退休人員之廣義退休所得超過現職待遇之特殊現象。 其二,相較於將公保養老給付列入退休所得的爭議,有關「所得替代率」之分母如何定義,更牽動了整個「18%變革案」的改革基礎。誠如前述,無論現職人員之退撫基金提撥,或是退休人員之新制退休金給予均以「本俸×2」為基準,然而,銓敘部「18%變革舊案」的分母,即「現職待遇」內涵卻為「本薪+學術研究費+主管職務加給+1/12年終工作獎金」。於是乎,在計算現職人員退撫基金提撥,或退休人員退休金給予時,並無主管、非主管的差別;然而,由於在進行「18%變革」時係以「現職待遇」作為釐定所謂「所得替代率」的基礎,於是產生不公不義的「肥高官、瘦小吏」現象。 準此而論,考試院研擬中的所謂「所得替代率百分之百」新案,究竟是否符合公平正義尚在未定之天,如果新案仍以「現職待遇」當作所得替代率的分母,就算將替代率提高至百分之百,仍將產生高官、校長與大學教員分毫不減的現象,所謂18%改革的對象依舊只集中在基層公務員與中小學教師,果真如此,馬政府的新案與扁政府的舊案,又有什麼不同? 我們以為,馬政府至此已經完全沒有選擇的空間。要不,向社會說明所謂的18%問題,早在退撫新制實施時即已做過斷源性的處置;或者,就回歸退休現制,以「本俸×2」作為計算所得替代率的基礎,至少讓所謂的改革符合起碼的公平正義。 (教師) |
|
(回目錄) |
英語充電站:Bachman教授理論延伸的大學指考英文命題藝術 | |
■李振清、王毓芝 | |
今(2008)年11月20日,聞名國際的語言測驗大師Lyle F. Bachman教授蒞臨台大校園內,在「財團法人語言訓練測驗中心」(LTTC)的安排下,發表了一場發人深省的語言測驗學術演講。 Bachman教授是洛杉磯加州大學應用語言與英語教學系(UCLA Applied Linguistics & TESL)的資深教授,譽滿國際。這場題為「論證組織架構:應用語言學實證研究的新思維」(A Research Use Argument: an Alternative Paradigm for Empirical Research in Applied Linguistics)之精采演說與對談,不但指出測驗(testing)與評量(assessment)跟外語教學、學習的密切關係,更在Q&A(提問)中,深入論及時下大學指考與學測英文科命題的量化、質化適切性,以及其對英(外)語教育的直接影響。若能以Bachman的理論進一步研究當前的大學指考英文命題方式與策略,並深入探討英文指考的「測後效應」(washback effect),則對爾後指考與學測的英文命題方式,會有很大的啟示。 測驗是一種可能的藝術 Bachman在演講中強調,語言是一種現實世界中,人類用以進行溝通、結緣的另一種符號(another sign for communication and interconnecting the world)。為了達成這項目標,透過語言使用的現象(Phenomenon of language use),經由層層過濾(filter),再進入觀察(observation)、詮釋(interpretation),與普遍性的應用(Use: generalization, decision or action)。 這種由現象到使用的推理銜接(Inferential links from a phenomenon to a use),可用於詮釋英語文學習過程中,從基本的接受性語文能力(receptive skills)如閱讀與聆聽,到口語表達與寫作的產出性能力(productive skills)之互補與銜接關連性。至於學習成效的量化與質化分析,就得從英語教師的實用、啟發性創新教學,與合理的考試所衍生之客觀數據(如大學指考與學測)作為評量的基礎。 考試命題的合理性與客觀性,會影響到教師的教學,以及學生的學習策略。其中的用字遣詞(lexical choice)、語(文)法使用正確性(grammatical competence)、實用能力(pragmatic competence),以及社會語言學層面的言談分析(sociolinguistic competence)等面向,都是考試命題人,與英語文教師必須共同配合的語言教育工作。至於學生的學習,就是考試命題人與教師之間的「關係伙伴」(stakeholders)之一。這就是測驗學者特別強調的「測後效應」(washback effect),也就是俗稱的「考試領導教學」效應。 「考試領導教學」並沒有問題;問題在於命題人的專業知識與Bachman教授所指稱的「語言現象到使用的推理銜接」認知度。因此,Bachman教授在另一場輕鬆的學者聚會中,對在座的張武昌、張顯達、林耀福、蘇以文、高天恩、梁欣榮、施玉惠及筆者等,又提出另一項主張:「考試/評量是『可能』的藝術。」(Testing (Assessment) is the art of the possible.) Bachman教授參考H. Widdowson(2001)的著作:「溝通語言測驗:可能的藝術」(Communicative language testing: The art of the possible),從而提出「考試/評量是『可能』的藝術」之觀點,也就是要特別強測驗(考試)命題與教育「合夥人」之密切關係。 若將之應用於大學指考與學測英文科命題,以及其對當前高中英語教學的影響,則十分貼切。 大學指考英文科的命題藝術 Bachman教授的「考試/評量是「可能」的藝術」之觀點,也納入學習動機與測驗的後續效應。 早在1996年,E. Shohamy 就已提出「測後效應是測驗與學習的連結」(Washback is the connections between testing and learning)的主張。從大學指考的英語科中,可明顯地看出命題偏難,以及缺乏「鐘形弧線分佈」(Bell Curve)的測後效應,高中英語教師不再施行正常化教學,轉而實施填鴨式的不正常命題「考試導向」教學。影響所及,愈來愈多的高中生放棄了英語能力的正常培養。待進入大學後,英語文興趣快速喪失。 以Bachman教授所主張的「考試/評量是「可能」的藝術」之觀點,其實是強調考試命題人必須有「測後效應」的教育理念。如此方能真正落實考試與評量的目標。 考試的「測後效應」,影響中學英語教師的英語文教學,以及學生的外語學習動機和模式。這種長期困擾過去的大學聯考(1956-2001),以及當前的指考、學測英文科命題方式的問題,專家學者已經討論了半世紀。到頭來,台灣高中生及大學生的英語文能力,仍然受制於考試的「測後效應」,以致於在英語文學習的成效上,長期顯示與實用溝通能力背道而馳的教學與學習反常效果。我們(李振清、王毓芝)在討論過〈從大學指考探討高中生英文寫作能力的問題〉後(參閱2008年11月19日《台灣立報》),深覺有必要繼續以Bachman的測驗模式,與他跟筆者(李振清)間的後續e-mail討論,再度提出大學英文指考與高中英語文教學的互動關係。 再談高中英語教學評量的內涵 我們在《台灣立報》〈從大學指考探討高中生英文寫作能力的問題〉(2008年11月19日)中曾指出: 96年度(2007年)大學指考英文成績反映出更為嚴重的「低分單峰」問題,尤甚於過去5年的「雙峰現象」。結果逐漸導致國人在國際英語測驗如IELTS(雅思)、TOEFL(托福)、TOEIC(多益)等成績的滑落。在聽、說、讀、寫四種測驗中,台灣考生又以「寫」的能力最弱。這種結果,跟我們的研究發現,完全吻合。其實,IELTS與TOEFL的作文,著重觀念的表達、詞彙的有效運用、語法的掌握,以及文章結構的處理。這與Bachman教授的理論完全符合。 可惜2002到2007年大學指考命題難易度、實用性、鑑別度、深度與廣度之缺乏客觀性,造成今日台灣高中英語教育的嚴重偏差。此種現象的後遺症,又延伸到了大學的英語文教育。 我們也鄭重強調,寫作與閱讀乃一體之兩面。從寫作中可窺見英文學習問題之癥結。高中英文老師可藉此研究來深入了解高中生英文學習之瓶頸及困境,找出問題,對症下藥。 Bachman教授在即將出版的作品中也指出:「測驗的過程與應用,是出現在真實世界中的。」(The process of assessment and the use of it takes place in the real world.)我們的大學指考,好像有不食人間煙火之嫌。 指考考生英語動詞時式應用問題 從檢驗高中生英語文詞彙量、時式、及時態的知識,並以後設認知(Metacognition)的理論架構來分析學生對字彙使用的掌控能力,我們發現,民國95年及96年之大學指考作文中,考生大都僅能運用現在簡單式(佔20.85%),與簡單過去式(佔68.957%)寫出簡單的英文作文。到了民國96年,情況稍有改善,可是仍不太顯著。 至於日常英語普遍使用的文法時式,如現在與過去完成式之主動與被動語態、未來式主動與被動式等,學生的表現能力異常缺乏。此乃跟高中的英語教學法有關;而英語教學又受制於大學指考的命題模式。 假如大學指考能全面顧及難易度、普遍性,以及評量的常態分配,則按Bachman教授的理論,老師的教學與學生的學習,必然會自然地調適。 有效、客觀的測驗,可協助老師為學生設計出最適合之英文課程,然後有效地達成英語文教與學的統整學習成就,進而提昇當前高等教育及英語教學品質。如此方能循序漸進地在全球化的衝擊下,提升國內高教品質、增進學子們的國際競爭力。 莫讓考試摧毀了高中生的英文潛能 在整個研究過程中,我們也發現高中生中,英文寫作深具潛力者,大有人在。研究顯示,甚多比例的高中生,其實可寫出合理、清楚、合乎一般文法的英文。考試命題是一種高度的藝術與「可能」。若能依循Bachman教授的全方位測驗理論,作為大學指考英文科命題的準則,則高中的英文教育方法與學生的學習成效,必然可及時改觀。高中生的英語文核心能力之培養,切勿因大學指考命題的欠缺周全,而時失去信心。 從下列3篇高中生的大學指考作文中,我們可看出學生的潛能。高中英文老師不妨把這3篇作文,嘗試著由學生依詞彙、文法、結構、標點符號與內容等層面,逐一修訂(peer check)。說不定他們會寫出更好的作品來。 (1) If there were no electricity in our world, we have no light in the night, in summer, the air-conditions can't turn on, the transport were anoyance. Our world will bwcome dark. This is bad for world. Nowadays, everyone all rely on the electricity. For example, people who works with the computers, if we have no electricity, the economy in the world will get worse. Second, we can't do anything in the night, watching TV, studing, going out and so forth. So, if there were no electricity in our world, it will very terrible. (96-200012-03ab) (2) In this modern society, human beings can't live without electricity. The telephones, light, TVs...have been part of our life. Therefore, if we didn't have electricity any more, our life would be terrible. We had to go to word or school by walking. We won't have air-conditioning in summer. At night, we could only stay home and sleep, because we could not do anything without light. This world would be miserable without electricity. Our life style would go back to old age. For example, we had to spend more time on going to work, we could not talk to our friends constantly without telephone. We could not visit them whenever we want. Electricity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our life, therefore, I think we can't live without it. (96-200013-01ab) (3) If we don't have electricity in our world, I think it will very awful. However. All electricity devices don't use, for example, we can't do homework or reports by computer, we don't have light in night, and so on. Therefore, these events sound so terrible. No electricity in our world. Certainly, it is so bad. If no electricity, the Internet can't use, we don't have any news from other countries. And, we don't use cell-phone, it's a very big trouble. Because the cell-phone already plays a important role in our life. To sum up, I think "No electricty, No life." |
|
(回目錄) |
長期徵稿啟事 |
|
台灣立報網站討論區開張!讀者有任何話想說,都可以在這裡一吐快,同時歡迎對立報的任何批評指教。請由立報首頁點選「討論區」,或鍵入網址http://www.lihpao.com/phpbb/。 |
|
(回目錄) |
參觀立報: |
http://www.lihpao.com |
立報地址: |
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1樓 |
欲詳完整內容請訂閱立報 電話:02-86676655 傳真:02-82191213 訂報:02-86676655轉214 地址: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1樓 每週一至週六出報,每份10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