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木馬電子報

2008-12-10

   本期主筆:「更多」卻無法「更好」的世界往哪裡去?

    木馬新書搶先看:《苦果

   木馬文化blog:藝文講座   粗獷與詩意──台灣戰後第一代建築

「更多」卻無法「更好」的世界往哪裡去?/傅月庵

讓個人薪資提高的因素,「不是國家財富的實際多寡,而是國家財富持續增加」,1780年代,亞當‧斯密這一經濟擴張概念,為工業革命確立方向,日後以資本主義發展為根本的「第一世界」也於焉逐漸成形;「發展是硬道理!」2003年,即將老去的鄧小平用這句話論斷中國改革開放,「發展」成為舉國一致的目標,「大國崛起」於是儼然在望!

18世紀到21世紀,短短三百年之內,「世界開化,人智益蒸,物質發舒,百年銳於千載。」發展再發展,成長再成長,早成為不論先進或後起國家共同一致的奮鬥目標:攻城掠地,攫奪能源,講效率、促生產,開發利用,無所不至。為的就是經濟能起飛,國家能現代化(工業化),以便創造更多的物質,累積更多的財富。因為,「更多」就是「更好」!

「更多等於更好!」這個觀念,幾乎主宰過去三百多年的人類經濟思維,隨著製造業的發展,城市一個接一個興起,在吸引諸多農村人口,創造出一陣的興旺之後,卻往往隨著世界體系成立,產業轉移,而一個接著一個衰敗沒落。城市垮了,農村卻未必復興。山窮水盡的,不僅是看得到摸得到的自然資源,更多的是,原本自給自足的在地社區。

新世紀以來,「全球化」趨勢,若決江河,沛然莫之能禦。與此同時,另一股「反全球化」,或者說「反世界體系」、「反全球分工」,甚至「反對無條件追求經濟成長」的反省勢力也愈行壯大。本書即可視為其中之一。作者從質疑「更多等於更好」、「財富增加等於快樂增加」開始,反覆論證三百年來人類經濟發展模式,以及所引發的種種弊端,從而建議其它幾種推動經濟的方式,用以減低能源消耗、降低排碳量,減少地球壓力,且還能讓人類更加滿足。其中心論述則在回歸古老的「在地經濟」,透過數據、經由實例,讓我們看到了一個「永續經營」的可能。

「成長的極限」、「發展的陷阱」,上個世紀60年代便已被提出,卻始終為主流勢力所壓制。為了工業成長,多少農業因此被犧牲了;為了追求發展,多少自然被剷除了。如今,「明天過後」的地球早已危若累卵,人類的幸福卻始終可望而不可即。此時此刻閱讀此書,一方面不免讓人感慨良多,另方面卻也鼓舞信心,相信黑暗隧道遠方的光亮之地,或者竟也有抵達的一天吧。

(編按本文轉載自網路與書12月文化首選《在地的幸福經濟》一文,感謝作者傅月庵和網路與書同意轉載 http://www.netandbooks.com/taipei/picks/0812_index.asp)

  

《苦果》Bitter Fruitt 

艾克邁‧丹果Achmat Dangor

黑與白,沉淪或救贖,報復還是寬恕,

不對味的人性掙扎,苦澀複雜的生命滋味!

南非小說家描述黑白種族人性衝突的代表小說。故事主角了解到自己是母親為白人警察強暴之後生下的孩子,面對疏離冷漠的父親,被過去折磨狂亂的母親,以及犯罪的白人警察,主角陷入苦悶的循環和糾纏……

得獎/推薦

〇〇三年IMPAC文學獎決選  二〇〇四年布克獎決選

南非波斯曼文學獎得主    郝譽翔 駱以軍聯合推薦

作者簡介

艾克邁‧丹戈爾(Achmat Dangor),一九四八年出生於南非約翰尼斯堡,之後進入羅得大學修習文學,曾出版兩本詩集與四部小說,其中又以《苦果》(二〇〇三年)最為有名,分別在二〇〇三年入選都柏林IMPAC文學獎決選,以及次年曼布克獎的決選,迄今已被翻譯成六種語言,在全球發行。此外,《卡夫卡的咒詛》(一九九七年)也廣受好評,曾獲得南非波斯曼文學獎。

他的作品與其個人生涯發展有密切相關。他高中畢業後曾在多個偏遠鄉間地區流浪,對於種族間的差別待遇及人類對於公平正義的渴求,有深刻的瞭解。大學期間他創設了「黑色思潮」社團,受到當局注意,到了一九七三年,他和另外十多位作家一同遭受「五年創作禁斷」的懲罰,不得書寫,且被軟禁在約翰尼斯堡,不能參加任何社會活動與政治集會。

他後來投入反對種族隔離運動,並將自己豐富的感情體現在創作中。因此,他的作品以社會寫實為基礎,能用幾近冷漠的立場來描繪人物澎湃的內心激盪,能反映南非當前多元種族、語言、歷史的衝突現狀,備受國際文壇的注目。

 自二〇〇七年起他接掌南非「曼德拉基金會」,致力於實踐公平與正義。接任這個職位之前,他先後擔任過聯合國愛滋病規劃署(UNAIDS)的「倡議溝通領導處」的處長,以及「全球對抗愛滋病運動」的主席。他也曾任「奈爾森‧曼德拉兒童基金會」執行長,並與南非多位政治、教會領袖(包含圖圖大主教)密切合作。

內容簡介

母親日記裡的幾行字,讓他生活了十九年的世界徹底崩解。

十九歲的麥奇,偶然在母親的日記裡偷看到自己身世的真相。而這個祕密,現在即將攤開在光天化日之下,讓整個社會檢視……

    他不是他爸媽生的。

    他是媽媽被強暴之後所懷的孩子。

    強暴案發生的當時,爸爸也在場。

出生在一個多元種族的家庭裡,父母關係冷淡,家庭生活無趣,他自己也陷入苦悶的循環。直到有一天,他終於發現,原來父母之間有一個潛藏多年的祕密,導致家庭貌合神離。

    多年前,白人警察當著米奇父親的面,強暴了母親。警察代表的公權力,踏碎了父親與母親完整的人格,過程中還留下他這個孩子,似乎是要見證整個社會的荒謬與命運的怪異。

    多年後,犯罪的白人警察即將前往「真相與和解委員會」陳述自己的惡行,以此換取刑罰的免除。時光變遷,米奇的父親塞拉斯現在已經是「真相與和解委員會」裡面的公務員了,塞拉斯知道,如果這個家庭醜聞在「真相與和解委員會」的機制下曝光,對自己的家庭會帶來極大的損害。但他又無力阻止。

    父親塞拉斯因此變得更疏離,更冷漠。母親莉迪亞更陷入狂亂,她知道自己即將遭受二度的、公開的羞辱。麥奇一面觀察父母的舉止,一面偷看母親的日記,終於知道「歷史,就是一種記憶的過程」,而這種記憶會帶來的痛苦,是難以形容,又不能免除的折磨。

 

藝文講座   粗獷與詩意──台灣戰後第一代建築
 
  這一代建築師的作品不是跟戰後美援、國共意識形態對抗有關,就是跟西方宗教傳播牽連,它們更是台灣經濟起步的表徵。它們手邊資源不多,卻兼負文化使命、創意無窮,最終以簡單素樸的材料傳達出建築的粗獷詩意。
   12/26(
)20:00-21:00  台大書店B1文學書區
   ●
主講/徐明松/銘傳大學建築系助理教授
   ●
主辦單位/木馬文化  2218-1417*156

    免費參加 自由入場

 

木馬文化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