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03.10.22
────────全 國 唯 一 教 育 專 業 報───────
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08-12-15
網址:http://www.lihpao.com/

★ ★ 本期目錄 ★ ★
拒絕投機的民進黨
藍營立委提案修選罷法
  井底蛙
  犧牲公共利益的垃圾焚化政策



【社論】
拒絕投機的民進黨
 
 

前(13)日「反財團減稅」遊行浩蕩上街頭,主要的訴求有「反對劫貧濟富」、「要求公平稅制」和「拒絕債留子孫」,抗議馬英九政府執政後一系列為富人、財團減稅的稅賦改革政策主張。不過令人錯亂與不解的是,前執政黨、亦是目前最大的在野黨民進黨主席蔡英文也現身遊行隊伍中,難道失去政權的民進黨真的已得到教訓、痛改前非、自我批判反省,而有徹底的改變嗎?還是民進黨仍將社會運動視為廉價的政爭工具?以為喊喊口號、走走街頭,鸚鵡學舌的說一些冠冕堂皇的話,就可以重新收編社會運動的力量嗎?

樂生療養院的抗爭,始於民進黨執政時期,蘇貞昌從台北縣長到中央擔任行政院長,對樂生的態度始終強硬、傲慢,與國民黨的周錫瑋大同小異;甚至當時的副總統呂秀蓮還責問弱勢的院民:「國家重大建設被耽誤,恁甘賠得起?」想不到日前樂生院遭強制拆除時,民進黨竟以新聞稿譴責馬政府,又開始高唱「人權」、「歷史古蹟」等價值,轉變如此之快,令人咋舌。同樣的,民進黨執政時以集會遊行法鎮壓社會運動,蘇貞昌也有句名言:「整頓治安從街頭開始」,變本加厲的濫用集會遊行法箝制人民的聲音,如今卻又信誓旦旦宣稱支持「野草莓學運」,要求修改集會遊行法。

退一步言,台灣社會運動的體質羸弱,無能與民進黨清算總帳,也還不到論功究責的時刻,亟需社會各界力量的聲援。不過,當下民進黨的種種行為,都與「反財團減稅」遊行的訴求相反,怎能如此投機、無恥的大玩兩手策略!國債高達新台幣13.8兆,主要是陳水扁執政8年的「政績」;民進黨在總統大選前推出的「一週一利多」,就是圖利富人、財團,而債留子孫的政策。土增稅減半、促進產業升級條例擴大適用範圍,也是陳水扁的「政績」;而民進黨立委李俊毅、張花冠等人,也是目前促產條例修正案加碼、延長的主要推手,與促產條例完全落日的遊行訴求大相逕庭。此外,遺贈稅由最高稅率50%降至單一級距10%也是民進黨立法院黨團所促成,甚至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謝長廷直接主張取消遺贈稅,這也與公平稅制的訴求背道而馳。

即使群眾既往不究,但民進黨至今仍言行不一,一方面討好,另一方面又出賣群眾,社會運動再怎麼羸弱、不堪,也該拒絕與唾棄如此輕蔑社會運動的投機政黨。

(回目錄)



【左右看】藍營立委提案修選罷法

【左看】
修法前 先修公民課本
厲卓正/學運工作者

若將選罷法視為民主實踐之工具,而不是一種不可挑戰的規則,則無論何時,「現行的選罷法」永遠存有未臻完善、需要視現況進行修改之處。例如早在林滄敏提案修法之前,就由許多團體倡議已久的廢除參選保證金、公費選舉等,便是既能降低實質參選門檻,又能減少候選人財力差距反映為得票差距的相對進步之主張。

耐人尋味的是,在國民兩黨陷入爭議的同時,前述各種進步主張卻未隨爭議延燒而重獲廣泛討論。對此,筆者認為在現行中學教育中或可略窺端倪。現行社會科教材中,雖有述及民主與選舉之專章,但教材內容卻只著重於各種投票制度以及政黨制度的並列陳述、只要求學生背誦「年齡與參選資格」等枝微末節,對於各種選舉制度之宗旨、影響等極少提及,甚至當教師有心將時事現狀引進課堂、納為討論材料時,還可能遭受來自家長或校方之疑忌。質言之,當「選罷法」對學生的意義恐怕只剩下考試材料、且接連好幾個世代的學生都普遍被培養成「對選舉制度與民主之關係冷感」的青年時,單靠少數進步團體的努力又如何能完成更具進步性的修法工作?

職是,若要打破「修法只是少數人的遊戲」之僵局,或許可從公民教材之變革著手嘗試?




【右看】
無罪推定之說 不倫不類
江仰德/文字工作者

國民黨立委林滄敏提案修改選罷法,主張將選舉訴訟由二審終結改為三審終結,並將涉賄選等案一審者有罪須停職修改為三審定讞才停職,引發綠營「為黑金護航」之質疑。國民黨團雖決定對這兩項主張採取暫緩推案之處理方式,但提案立委林滄敏在爭議過程中引用的「無罪推定」原則卻值得吾人藉機開啟更進一步之思考。

「無罪推定原則」首見於啟蒙運動時期,主張「未經審判證明有罪確定前,推定被控告者無罪」,從而認為被告不需負擔自證清白之責,改由原告負舉證證明被告有罪之責任。近百年來,此原則逐漸被認同、確立為受國際公約保護的基本人權之一。

無罪推定原則的確保障了基本人權,然而林滄敏引此原則為其修法草案背書,卻是十分不倫不類之應用實例——按「公職人員即是人民公僕」這項民主常識,參選人即為準公僕之身分,不僅應以更嚴格之標準審度其言行,參選人自身更應時時刻刻保持自覺,檢視自身作為是否合於人民利益。倘若因無罪推定原則而使判別「公僕是否適任」之工作變得更為困難,豈非誤開民主倒車?

顯然,國民黨團決定「暫緩推案」之理由固流於模稜兩可,但民進黨立委迄今提出的質疑也未免太浮面、太不到家了。

(回目錄)


井底蛙
■陳真

一位劍橋畢業的台灣人博士與我初識,十分抬舉,他說不屑跟非劍橋人「對話」;他說,若非在劍橋牛津或耶魯哈佛浸泡個三五年,不值得與之談學術。我本熱情相待,聞言驟然無語。也許你會說名校師生難免驕傲。非也,這只是台灣人的民族病,我倒沒見過哪個西方人會因自己是什麼「劍橋人」而自覺高人一等,但台灣人卻往往名校身段十足,虛榮到不行。事實上,一個人若非自卑或智能不足,斷然不可能以為自己很厲害。人的腦子就這麼一點大,能懂得什麼了不起的東西而能得意非凡?所謂廟小妖風大水淺王八多,封閉社會裏,只要自認有點小成就,往往就擺起身段;萬一進入名校,更視之為出身血統,看扁非我族類。

有位英國名校博士,留英期間因研究工作不順,自卑狼狽,我幾乎成為他的「心靈導師」,經常要聆聽其「痛苦心聲」。但他終究畢了業,返國後一帆風順,任教於「名校」,言行膨風造作架子十足,前後態度判若兩人。我問他說:「老弟才智平庸一如往昔,為何如此驕傲?」但他依然持續意氣風發,顧盼自雄。返國來到台大體系,類似感受很深,充滿功名慾望,卻無知識熱情,動輒以「血統」區分高低,自欺欺人。但台大不是排名世界一百七十幾嗎?等八百年後登上武林盟主再來擺姿態也不遲。離世界如此遙遠的一座小廟,卻自以為宇宙中心,實在不可思議。武俠世界裏,以名門血統自傲者大抵都不會是什麼人物,畢竟井底蛙鼓著肚皮是嚇不了人的。

相反地,西方人之平常心卻讓我折服;我不曾見過一個充滿虛榮的劍橋師生,沒有這樣一種怪物。即便得了諾貝爾獎,鄰居不會多看你一眼,醫生不會因此對你多加體貼,當事人也不會自覺不凡,當然也不會變成像李遠哲那樣一種凡事都能主導的「國師」。

在劍橋,一些出現在字典或教科書上的著名學者,往往平易近人,即便不相識,寫E-mail過去,照樣回信來,毫無架子。但在台灣,應對進退一概依身分地位而定,封建十足。比方說,哪個護士膽敢寫信問候院長?更不用說批評公務。

西方社會卻眾生平等諸事尋常,即便百萬人湧上街頭,千百師生被毆被捕或判刑,也不會有人說這是什麼「學運」,不會吃三天齋就想上西天,一粒田螺硬要煮九碗公湯,鎂光燈也不會為此特別閃爍,社會上更是波瀾不興,但人們依舊熱情從事其所信仰。或許西方之大正在於其小;西方若不凡,只因其尋常。一個社會,唯有由衷熱愛其所從事並看淡這些原本平凡無奇的人事物,方稱為大。

(醫師)

(回目錄)


犧牲公共利益的垃圾焚化政策
■謝和霖

國片「海角七號」著名的台詞:「飯店要BOT,山也要BOT,連海也要給我BOT」,道盡了政府藉用BOT制度將原本是全民共管共享的共有資源,轉為私人企業營利搖錢樹的不當。而我國率先實施這制度的,其實是環保署推動的垃圾焚化政策。環保署原於1990年規劃了21座公設的大型垃圾焚化廠,復於1996年制定了以BOO╱BOT為推動模式的「鼓勵公民營機構興建營運垃圾焚化廠推動方案」,再規劃了15座大型垃圾焚化廠。

根據廢清法的精神,生活垃圾的處理,原是產生垃圾的大眾們,授權政府統一執行的共同責任。廣義而言,這些垃圾也算大眾與後代子孫的共有資源,政府原有義務,以最適當的方式,藉由減量、分類、回收、再使用與再利用等策略,盡力保存這些共有資源,然而這些公僕們卻為了自己方便,以掩埋與焚化等破壞共有資源的方式行使其垃圾處理的責任,在遇到民眾抗爭時,不思此實乃焚化政策的不當所致,反以此理由,引進了以營利為目的的財團,以遂行其公部門的「私」意志,不顧民意,莫此為甚。

而為了「鼓勵」財團,該推動方案不只提供財團優惠貸款,更以垃圾保證量來保障財團的「合理利潤」,也就是保證提供一定量的「共有資源」供財團發電賺錢,而當「共有資源」不如預期時,也保證給付財團用來破壞這些「共有資源」所需的焚化處理費。這種慷全民之慨、保障財團完全無營運風險的政策,不就是圖利嗎?

更讓人不解的是,環保署提供縣市政府的制式合約,將此種涉及公共利益、並具公法上法律關係的事務以私法契約訂定,更損及社會大眾權益,包括縣市政府若因繼續執行合約反有違公共利益者而終止合約時,即算是違約,必須賠償廠商因此所生之損失外,且必須賠償廠商操作營運期間(20年)「預期可得利潤」,而不是循行政程序法第146條來終止合約,只須賠償廠商因此所受之財產損失;以及當有合約爭議時,須循仲裁機制,而非循有上訴機會、較有公信力且較會考慮公共利益的行政訴訟機制。

據報導,林內焚化廠因為縣政府於2006年8月以廠商重大違約為由終止合約,因廠商不服而循仲裁解決雙方爭議,結果仲裁庭於今年9月判雲林縣政府須賠償廠商29億。儘管仲裁結果不盡合理,雲林縣府卻苦無撤仲機會,又因財政困難而不得已求助於環保署,而環署提供縣府補助的前提卻是林內焚化廠必須依BOO╱BOT推動方案繼續營運,而不思雲林縣政府之所以會陷入此困境,難道不是環保署BOO╱BOT推動方案設計的不當所致?環保署難道不須為其錯誤的、圖利的焚化政策負責? (看守台灣協會秘書長)

(回目錄)



 

長期徵稿啟事

台灣立報網站討論區開張!讀者有任何話想說,都可以在這裡一吐快,同時歡迎對立報的任何批評指教。請由立報首頁點選「討論區」,或鍵入網址http://www.lihpao.com/phpbb/。

(回目錄)



本電子報內容由台灣立報社提供
地址: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
若對此電子報的內容有疑問或是建議,
歡迎您寄e-mail至:article@lihpao.com
欲詳完整內容請訂閱立報
電話:02-86676655
傳真:02-82191213
訂報:02-86676655轉214
地址: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1樓
每週一至週六出報,每份1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