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南方 20081217】揭開進香與美食的面紗,新港旅行(豆腐魚)
南方電子報  
讓商業邏輯下失去戰場的理想在網路發聲  
今日主題文章

※「南方」歡迎各界投稿,投稿信箱為editor@esouth.org 。以下文章均不代表「南方」立場,如有正式回應,希望南方電子報刊出,請註明「投稿」寄到投稿信箱。活動訊息請寄到south@esouth.org

揭開進香與美食的面紗,新港旅行

作者:豆腐魚

新港新港,一個很多人聽過、卻不太清楚在哪裡的鄉鎮。

這裡有知名的奉天宮,是阿公、阿嬤熟悉的進香地,也是「雲門舞集」創辦人林懷民的故鄉。20多年前也因為林懷民的拋磚引玉,催生新港文教基金會,點燃新港人投入環境美化、文化紮根的希望之火。

◆雲門舞集回鄉公演 點燃新港社區運動20年

1987 年,「大家樂」席捲台灣,路邊一座小廟、一棵老樹,只要有一點「神蹟」,都能吸引無數民眾膜拜、徹夜守候問明牌,明牌若靈驗,有人一夜致富,就大肆裝修蓋 廟或請電子花車脫衣舞酬謝,奔相走告中獎奇談;明牌若不靈驗,有人賭到傾家蕩產,不是搗毀神偶、就是將神像「剁腳手」洩憤。

新港,這個樸實的鄉鎮,也難逃「大家樂」狂風。為了親人、回新港開診所的陳錦煌醫師,發現許多求診的鄉親,因為猜明牌而整天得失心切,陷入焦慮、頭痛、失眠,整個以農為本的新港鄉正在崩解中。

延伸閱讀

◎部落客,用旅遊幫助公益團體(陳豐偉)

◎娜娜的319鄉旅行日誌:娜娜@新港「娜娜專訪娜娜」

◎小鎮醫師陳錦煌 打造新港新故鄉(上)(劉湘吟)

◎小鎮醫師陳錦煌 打造新港新故鄉(下)(劉湘吟)

當時,陳錦煌醫師想出文化治療的對策——舉辦藝文活動,讓鄉親在「脫衣舞」的環境中,多一個選擇。恰巧,有著親戚關係的「雲門舞集」創辦人林懷民返 鄉掃墓,陳醫師力邀林懷民率雲門舞集回鄉公演。林老師當場答應,隨即進行籌備,在幾位鄉親的熱情捐助下,募得15萬元,促成雲門舞集到新港公演。演出當 天,新港國中湧進近三千名觀眾,幾乎擠爆了活動中心,林老師上台謝幕時,他表示,身為新港子弟,他要全數捐出演出費15萬元,藉此拋磚引玉讓新港人以後能 看到更多表演。陳錦煌醫師為了讓這15萬元發揮更長遠的功效,構思成立基金會,向許多鄉親募集基金,經過不斷努力,四個月後,就湊足了成立基金會的門檻 100萬元,成立新港文教基金會,開始推動許多社區工作。

二十年前的台灣還沒有「社區營造」的概念,但新港人就已開始面對社區問題、 著手解決。在「希望下一代不變壞」的號召下,許多鄉親紛紛加入基金會的志工行列,從環境綠美化、免費安親班、圖書巡迴車、到文化展演,新港更舉辦「新港國 際社區兒童藝術節」,將社區文化展現在世界舞台,一點一滴讓這座老鎮,有了新生。

新港新港新港

◆環境綠美化 新港人創意無限動起來

在與新港人的交談裡、在新港人的生活空間中,就能感受到這些社區營造工作如何日漸累積,改變新港、捲動新港人。

嗷網路雜誌

廣場之外,野草莓要往哪去?

「野草莓座談會」高雄場

解放界線—故事才要開始

‧時間:2008年12月20日(六) 下午13:00-17:00

‧地點:高雄醫學大學 N109 第一教學大樓 1F (高雄市十全一路100號) (可由自由路或同盟路側門進入)

在12月14日舉辦的台北場座談後。高雄場座談,我們決定把師生、NGO打散,打算從這次運動中有些有意思卻不太被深談的議題著手,分別討論「那條線:公民社會與校園」、「鏡頭下的野草苺 :科技、媒體與性別 」、「國境之南:故事才要開始」。

自從野百合學運的場合開始,就一直有著反省「那條線」的聲音--那是對學生與市民社會的區隔與關連的反覆思索。「那條線」在南、中、北各地的學運場合,都有很多民眾到場打氣支持,也呈現著不同的互動風景。線內線外,對訴求的認同,以及對運動的期待,似乎也有些沒有被說出來的情緒跟故事。「那條線」,在這場學運的意義究竟何在?

從這次學運的PTT鄉民集結,繼而採用網路轉播的創意操作,到隨時必須應付大量媒體惡意扭的報導,「鏡頭下的野草莓」,企圖解構學生運動的自我看待以及被觀看的問題。學生運用網路科技的創意與困境為何?又如何面對如媒體的政治生態下被利用、被扭曲的現實。而在高雄野草莓的場合,還有一個特別的討論,也就是女學生在自家網路轉播下被觀看的經驗與運動的反省,這樣的聲音,在爭取自由與人權的場合中,凸顯了一些微小卻重要的權力互動。

何明修教授在「學生運動的南方問題」一文中,提到「高雄的學生運動的確是南台灣太陽底下的新鮮事」,然而也提到這次NGO的集結,讓城市光廊「成為了南部公民社會具體而微的縮影」。「國境之南」企圖延伸這樣的討論:南方作為怎樣的時空背景,過去曾經是運動蕭條之地,如今的遍地開花意味著甚麼,又與北部有甚麼不同?高雄的學者們在這次的運動中開始興致勃勃地集結,究竟是有怎樣的動機與希望?

比較可惜的是,這次座談的設計與時間安排上,並無法完整地邀請到所有認真關注著這場運動的朋友到場,也可能省略了場邊民眾的聲音;然而我們也期待這個座談只是啟動更多思考與行動的觸媒。就像「嗷」的初衷一般,「我們希望繼承民間社會之中樸實的精神,讓它凝聚為一股可以期待的力量」。

主題及與談人:

「那條線」:公民社會與校園(12:30-14:00)

邱毓斌(高雄市NGO工作者工會研究員)、林家薏 (成大外文所學生)、葉品言(高雄市產業工會)、謝禎芳(人本教育基金會)、蔡依伶(成大台文所學生)

鏡頭下的野草苺:科技、媒體與性別(14:00-15:30)

吳易澄(嗷網路雜誌編輯)、蔡伊婷(彩色頁女性願景協會)、管中祥(中正傳播學系)、豬小草(部落客)、何忻蓓 (高醫性研所學生) 、楊雅清(中山大學社會所學生)

國境之南:故事才要開始(15:30-17:00)

李宇軒(文藻學院國際事務系) 、王宏仁(中山大學社會所)、邱花妹(地球公民協會)、游勝冠(成大台文所)、林智鴻(中山海事所學生)、蕭旦倫 (嘉義生物機電工程學系學生)

詳情請見

走在新港街上,一個街口、一個路邊的小花圃,志工們總能說出,原先這個公共空間是如何髒亂,後來如何與附近居民溝通,再發揮怎樣的創意、利用廢物布置,進行 綠美化:在雜亂的空地,有志工以廢棄的枕木、植栽,營造出綠草與黃花的小花圃,讓灰冷的馬路有了生命力;在人來人往的早餐店旁,有志工利用農家廢棄的酒 甕,營造出一個小小的生態池;在居民常經過的路段,新港大專青年的創意彩繪,讓冰冷的街牆,變身為有著鯨魚、花朵的趣味街道。這些驚豔的街景,所需經費不 多,花費最大的是居民的用心、創意與汗水,但也因為這些參與,讓民眾會在意居家附近的公共空間,產生更深厚的情感,即使後來環境又變髒亂了,民眾會主動照 顧,而非像那些政府大筆預算、發包改造的街道工程,完工後亂了、髒了無人管。

不僅在街上,若走到其他社區,也能看到越來越多的新港人挺身,營造屬於自己的社區故事,咬仔竹社區就是一例。

進咬仔竹前,會穿過一段令人印象深刻的綠色隧道,那四百多棵路樹,是居民們六年前親手種植的,有一年遇到颱風,公所的清潔隊準備將倒下的路樹鋸斷、移除,居民趕緊通報社區發展協會的幹部們,從清潔隊手中搶救下來,一天內,社區總動員用人力將一百多棵路樹扶正。如今,這些樹都已成高大綠蔭,讓居民、遊客可以快 樂的享受涼意。

咬仔竹的綠色傳奇,還有三角公園。那裡原本是荒廢、雜草叢生的低潭,常影響駕駛人的視線、導致車禍發生連連。後來,居 民討論,由社區發展協會和地主協調,讓居民們整理這塊地、改造為三角公園。三角公園不僅成了居民喜愛的地方,社區發展協會也以此作社區關懷據點,每週末辦 老人活動筋骨操、投籃、足球、槌球等活動,每年也舉辦「初二回娘家」活動,讓媽媽們休息、全村四十多戶都在這裡「辦桌」聚會,讓許多出外工作、久沒見面的 鄉親,重新聯絡情感。

這些故事,都是經營民宿的施大姐,帶我參觀咬仔竹時告訴我的,如果只是自己來,會覺得咬仔竹沒什麼,但若有社區 居民帶,就會有很不一樣的感受,從屋裡冒出來的雀榕、廟前的社區資源回收站、和獨居的90多歲阿嬤閒聊、參觀鄰居的農園,這裡看看、那裡聊聊,都會聽到很 多有趣的故事,一個早上還無法走出咬仔竹…..

新港人的創意,不只在社區綠美化,這幾年,他們也運用到「作生意」。一些傳統產業,融合新意,發展出許多有趣的新港玩法。

頂菜園社區協會,經營「頂菜園鄉土館」,讓大家坐牛車、體驗農村的童年記憶,還將老舊的豬舍改造成「豬舍客棧」,顛覆遊客對「豬」的刻板印象,在豬舍享用一 道道美味的農村美食;知名的工藝大師,設立「板陶窯文化館」,推展交趾陶文化,讓民眾了解一座廟宇誕生的過程,還能體驗交趾陶、剪黏製作,自己動手作可愛 的虎爺公仔、拼貼馬賽克、陶板畫;三兄弟經營傳統製香廠,有心傳承凋零的製香技藝,在事業有成後,成立「香藝文化園區」,讓大眾了解「香」的文化,不僅展 示香的典故、各國香料故事,更請師傅們現場製香,讓民眾明瞭,手上的一炷清香,是經過怎樣繁複的過程、多少的汗水而成。

新港,一個從打掃髒亂、綠美化、種樹開始改變的農村鄉鎮,有著熱愛家鄉、創意的居民,看似樸質、沒有太多炫麗,但新港的美麗需要放慢停留,聆聽這一個又一個故事,才能感受它的美麗。

精彩的新港,等你走進。

※新港在地組織長年推動社區工作不遺餘力,智邦生活館為鼓勵部落客貼近社區,特協助新港在地組織舉辦「部落客旅行團」。為鼓勵部落客報導社區,凡部落客參加旅行團後,前20位寫心得文章於部落格上,智邦生活館將致贈稿費500元。

————————-

「新港,部落客旅行團」2009年元旦連假,1/3-1/4就要出發!
活動網頁:http://npo.url.com.tw/homeland/
報名網頁:http://www.form.url.tw/index.php?sid=71&acv=click

*時間:2009年1月3日(六)、4日(日),兩天一夜
*名額:40人(名額有限,欲報從速)
*收費:每人2800元 (含食宿、當地交通工具、導覽解說、體驗材料、神秘小禮物)
*主辦單位:財團法人新港文教基金會、財團法人新港奉天宮、新港文化休閒產業發展協會、新港魅力商圈、社團法人嘉義縣扶緣服務協會、新港鄉農會、新港鄉公所

[留言 / 轉寄]

 
投稿文章摘要
 

葉老,再見

作者:anarchichi

猶原記得您上課時,會說好些有趣的事情,比如說,當您談到呂赫若時,形容他有多帥多風流倜儻,多麼受女生歡迎時,居然還俏皮地說,「用現在的話講,其實就是 『劈腿王』」,當時聽到您用「劈頹罔」的發音說出這三個字時,我還懷疑了一下自己有沒有聽錯,原來葉老您真趕得上時代,差點噗嗤笑出肚子裡的早餐。

那時候您的上課,就像是在講古一樣,說著各個文學前輩的軼事,說著自己當初如何在西川滿手下做事等等往事,感覺上就像是聽著一個活的歷史人物把好多遠古的事 情鮮活地拉到我們這些無知小輩面前。那時候上課,顧及您身體不好往返辛苦,兩週合併上一次,八點就開始,因為總得早起,不知道為什麼,我常常蹺課,很多同 學都是,我想現在應該很多人跟我一樣想著「為什麼那時這麼懶?」因為現在,想再聽您講講故事是再也不可能了。可是當時卻身在福中不知福,好浪費。

[留言 / 瀏覽 / 轉寄]

 

面對歷史,找尋世代出路——敬答趙剛與李丁讚  

作者:李立偉(清大社會所學生)

李丁讚和趙剛(本文省略敬稱)日前在中時發表幾篇討論野草莓的文章。我思考很久想要了解為何 我和這些我所尊敬的老師們在對於野草莓的認識上有這麼大的落差?為什麼這個運動的複雜性能夠用既有的詮釋架構不加思辨地輕易套用?我能夠理解李丁讚的苦 心,但顯然趙剛的文章更令人費解。我希望在這篇文章之中能對一些觀點做出回應,就先從趙剛的文章開始。

趙剛的文章有一個主要論點,他認為,論述貧血的野百合世代—野教授們—重新在野草莓身上打造悲情惡夢與報復慾望。奉勸野草莓應該弒父,而老師們「莫作之師,莫作之父」。.....

[留言 / 瀏覽/ 轉寄]

 
 

主題文章摘要

 

新港,一個從打掃髒亂、綠美化、種樹開始改變的農村鄉鎮,有著熱愛家鄉、創意的居民,看似樸質、沒有太多炫麗,但新港的美麗需要放慢停留,聆聽這一個又一個故事,才能感受它的美麗。

精彩的新港,等你走進。(本文責任編輯:周馥儀

 

 

 

 

活動訊息:

 



2008青年社區參與行動成果發表研討會(12/20)
根源與路徑:台灣文化研究十週年會議(10/26截止報名)
南風劇團 -- 聽見海潮演出(12/31)
1220樂生暖暖:送愛到樂生
屏東環境保護聯盟&綠農的家:小農徵求團購達人對抗不公平交易
TIFA、TIWA鎮重推薦:2009多元文化月曆預訂
淡水重建街深度之旅
探源尋幽菸樓鄉-第9屆新台灣史研習營開始招生
走,讓我們找火種去!2009美東教育之旅,招生中!
2008年度十大環境新聞票選回顧、抽獎送好禮!
徵人啟示:七星生態保育基金會徵活動專員兼企畫一名
「青芽兒」徵求新一輪的協力贊助戶:31期到36期
2009第四屆金甘蔗影展
人本基金會2009年寒假愛智之旅開始招生
2008秋季森林小學暨人本教育師資培訓
「原無疆界知識」讀書會(---2009/1/14)
2008年秋季社區學校工作人員人力招募
「流浪法庭30年 全台捐書救司法」活動
2008人本聚餐會《挺教育愛自己手工皂》限量100組,欲購從速!
「保護湳仔溪 反對高架橋  照片連署行動」緊急!!
節能減碳「我要生活單車道」連署
【徵人】人本教育基金會台北辦公室編輯部:採訪編輯,全職1名
花蓮縣外籍配偶家庭服務中心徵家訪員
智邦生活館「讓公益沒有數位落差」公益人文團體網路空間贊助方案
連署:搶救湳仔溝!還我清清小河不要高架橋!
人本台南辦公室急徵「執行企畫」一名

捐款公告


◎ 感謝陳豐偉捐贈稿費 1000 元。
(2004/12/23)
◎ 感謝陳豐偉捐贈稿費 1000 元。
(2004/12/30)
◎ 感謝陳豐偉捐贈稿費 1000 元。
(2005/01/06)
◎ 感謝陳豐偉捐贈稿費 1000 元。
(2005/01/20)
◎ 感謝潘忠政捐款 3000 元。
(2005/04/12)

◎ 南方需要您的捐款
◎ 直接進入南方信用卡線上捐款

請用南方免費撥接

電話號碼(第一線):
  • 全台灣(苗栗、台東、金門除外):4066-1234
  • 苗栗地區:4266-1234
  • 台東、金門地區:4666-1234

電話號碼(第二線):4496611
撥接帳號、密碼:esouth
初學者學習網頁
南方免費撥接協助 921 災區組織生存

南方電子報
出刊日期:2008/12/17

創刊: 1995 年 5 月 24日
執編周馥儀
顧問張育章 張釗維 陳文瀾
創辦人陳豐偉
編輯部信箱 :: 首頁
訂閱∕退訂南方電子報
姊妹報:南方人文報
閱讀來稿:blog 模式∕南方文章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