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時報,過去長時間是台灣的第一大報,更重要的是,它也象徵著「言論自由的堡壘」,堪稱台灣的報業典範。令人記憶猶新的是,就在不久前報老闆余建新才意氣風發的買入中視、中天等無線衛星媒體,積極擴張中時媒體集團的版圖,在台灣的媒體圈確實擺出了風光的架勢。沒想到過沒幾年,一下子就因為「經營不善」、「投資不利」等等經濟管理因素而應聲倒地,祖產轉手讓人,引起台灣社會一面嘩然。
令人遺憾的是,風光一甲子的中時集團忽然由盛轉衰不是它唯一的戲劇發展,在「頂讓出售」的過程中,買家從蘋果(壹傳媒)到米果(旺旺集團),有更多連串精彩的競爭談判戲碼、八卦故事,紛紛成為商週、天下等國內知名媒體的新聞題材。追根究底,中時集團的戲劇性事實上也意味著,台灣社會不同層面的恐懼正不斷的被撩撥。
對於這幾年堅守新聞崗位的中時員工來說,因為報業不景氣下的一波波裁員潮,再加上此次報老闆異主的暗潮洶湧,使得原本該專心為民喉舌的新聞工作者,總不得安寧;而有志之士更恐懼著,一旦讓政治的意識形態或者商業的營利思維,藉由經營植入了媒體組織,那不僅是「傳媒促進社會進步的的力量就沒有了」,可能成了米果報的中時媒體集團,或許也會成為企業家對中共輸誠的有利管道。無論如何,恐懼背後,對於我們社會的公共性與民主價值,恐怕是更深刻的損傷。
憂心於媒體因經營不善而引發許多的公共問題,近來可以看見諸多論壇,學者、資深媒體人齊聚討論。12月3日,世新大學新聞學系便舉辦一場論壇「中時集團被旺旺集團併購後,對未來新聞界/新聞學界的衝擊」,會中邀請兩位國內知名的傳播學者與資深新聞工作者,嘗試就中時變成米果報,提出一些深入的看法。
進入新聞產業別作夢
第一位與談者,師大大傳所陳炳宏老師指出:對於未來想要投入傳播業,特別是新聞業的學生,首先應該「先認清整個報業,甚至整個傳播產業的現狀,不要懷著夢想進入新聞產業」,整個報業事實上只有一個主導的力量:「就是經濟力」。 陳老師進一步拋出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目前台灣媒體似乎不是一項利多的產業,又為何特定人士(政治人物或者財團)還想要擁有媒體?
他認為,主要因為是,在積極目的上,這些人想藉此獲得政治影響力、經濟影響力、意識型態的建構能力;另外消極目的是,媒體經營者可以創造贊成或反對影響自身利益的政策,另外可以作為保護自身利益的利器,不論是聯合推廣商品或者形成自身的集體利益,傳媒都是一個很重要的管道。
如此回頭來看旺旺何苦購買持續慘賠的中國時報?用意何在?陳老師表示,不外乎可以歸納出四點:
首先,旺旺其實志在電子媒體,而中時也只是陪嫁。
其次,旺旺集團或許是被其他媒體同業策動,避免蘋果併吞了中時而成為新聞獨大。
第三,旺旺集團可能是向長期關心兩案意見市場的中國示好,藉此來保障在大陸投資,然而如此中時媒體是否在兩岸新聞上還能有公允的報導,恐怕就變成一個值得觀察的問題。畢竟,「新的中時報老闆旺旺在大陸有很大的企業當人質」。
最後,根據傳言,旺旺意在支持馬政府,希望透過中時集團的媒體力量,為官方散播正面的訊息。
新聞變成產業 新聞性與工作者皆失利
第二位與談者,中央社國內編輯部副主任羅廣仁也持贊同的看法。進一步他認為:「當新聞變成產業以後,所有管理階層的想法都聚焦在營利、成本」,而在節省成本的概念下,新聞作業普遍轉型成為大編輯台的概念。大編輯台一方面嚴重影響記者的勞動權,每個記者被要求要「單槍匹馬又寫又拍」;另一方面,為了迎合新傳播科技的新聞製作流程,往往許多新聞內容會被再包裝,形成其他的傳播內容,如此往往造成「我們的媒體是多元化,但是新聞內容是單一化的,所有內容都只是再包裝。限縮閱聽眾新聞接收,新聞分眾的發展上,在新聞平衡、公正就變得很難的。」,如此,「在困難的環境下,如何去進行新聞價值、倫理實踐的取捨,這或許是基礎新聞教育時,一件很重要的議題。」
新聞工作者何不學著自己作老闆?
第三位與談者,政大新聞所馮建三老師則認為,綜合報業的觀察與研究,像中國時報這樣,從原本的第一大報迅速衰退到經營不善程度的強況,確實是全球少見。因而,中國時報變成現在這樣的窘境,經營者的責任最大。
因此他進一步提出一個想像:既然我們都認同新聞報業具有公共理想,也有存在的必要,就應該思考如何讓報業繼續存在,假使追究報業經營不善,報業老闆必須負最大責任,那麼新聞工作者何不學著自己作老闆,如同前些年台汽客運面臨虧損倒閉,而員工透過集資認股方式成為股東,成功共同繼續經營該家公司。
馮老師的報業新想像,作為一條實踐的道路還涉及諸多問題,但卻也提供了一個思維的突破:事實上新聞工作者不需要被動的恐懼自己會喪失勞動權,同行間也能夠藉由創意的和集體的力量,突破困境。說不定哪天真能「自己作個好老闆」。
相關文章:
1.林倖妃.陳一姍(2008/11)<米果搶贏蘋果—旺旺收購中時集團>,《天下》第409期
2.陳鳳英、林瑩秋、尤子彥(2008/11/10)<米果打敗蘋果 旺旺老闆不到3天決定買中時>,《商業周刊》第1094期
3.郭石城(2008/11/03)<中國時報要旺了嗎?>,《中時部落格》
4.劉力仁、楊雅民(2008/11/28)<旺旺買中時 立委疑有中資>,《自由時報》
5.陳免(2008/11/19)<中時唱旺台灣 蔡衍明下達擁馬三指令 >,《今週刊》第622期
6.何宗勳(2008/10/29)<內幕消息 黎志英買下中天與中時 >,銅豌豆的日誌
|
|
|
中時媒體集團基於對社會的責任與使命,在經營環境日益艱困之際,為期永續經營發展,決定邀請旺旺集團蔡衍明先生接棒經營。蔡衍明先生表示,接手中時媒體集團目的在於維護具社會價值之媒體並善盡社會責任,未來將與余建新先生及時報集團員工攜手努力,開創更美好的願景,並繼續弘揚時報集團的價值理念。-中國時報聲明2008.11.15-
余家送走一甲子事業
不久前市場上才傳出壹傳媒將收購中時集團部分媒體的消息,震撼各界之餘,沒想到事態竟有戲劇性轉變,最後殺出程咬金-旺旺集團董事長蔡衍明以個人投資名義,傳言斥資204億買下中時集團旗下《中國時報》、《工商時報》、《時報周刊》、中天電視及中國電視等媒體,不含時報出版社、時報旅行社,而中時董事長余建新未來將擔任顧問,創報58年的中時報業(見註一)就此拱手讓人。
民國39年創報之初,余紀忠就宣告世人:「辦報最高的原則,就是要在任何關鍵時刻,發揮無私無懼的報人本色,為時代做見證,為歷史留記錄。」在他的領導下,中國時報曾撰文直指國民政府的《出版法》危及新聞自由,甚至不惜與國民黨政府決裂,在頭版刊出民進黨創黨新聞,為當時唯一刊載消息的平面媒體(張慧英,2002)。「自由、民主、愛國家;開明、理性、求進步」的文人辦報理念至第二代經營時,已經被商業投資給沖昏了頭。
投資經營不善成致命傷
余家第二代所面臨的環境或許較為艱鉅。新興媒體發達,國人閱讀習慣改變,報紙失去利基;蘋果進軍台灣掌握讀者口味,搶食市場大餅;全球經濟走下坡,廣告量減少等因素,在在考驗經營者能耐。然而,中時似乎無法不受這些變動影響。今年6月中國時報社長林聖芬表示,中國時報將裁員減張,風格轉向菁英報發展,三個月後中時實施人事精簡,地方新聞版被刪除,報紙張數縮減為十張。
對比面臨同樣困境的其他報社,上述理由似乎不足以解釋中時動作幅度為何如此劇烈,令人懷疑背後經營是否出了問題。
市場解禁推崇私有化之後,企業主普遍相信多角化與整合經營能節省成本,增加利潤,並且提供消費者更好的服務,因此跨媒體集團一個個壯大,而中時集團的企業版圖也已經跨足許多領域(見註二),影響力可想而知。雖然如此,由文人掌舵的企業經營模式並沒有因而如虎添翼,飛上枝頭。
光是中國時報本業,就已經自顧不暇。王尚文(2005)指出,中國時報培育不少人才,人脈關係建立良善,珍貴資訊與獨家報導取得不難,只要能充分運用,應可在飽和的市場中另闢藍海。但是由於經營理念與管理模式尚待調整,未能明確區隔目標市場,造成提供的服務不夠多元;且行銷策略模糊,沒有系統性的操作方式。於是中國時報在開放競爭的市場環境下日益虧損。
過去,余家還積極進軍大陸投資水泥、平面媒體等,但最後都因營運不善無疾而終,民國90年到96年間累積虧損高達六十億元。近幾年余建新以榮麗投資作為私人投資理財工具,開始進行跨媒體併購,中天電視台雖然帶來不少廣告收益,但是在余建新個人與中時集團財務左支右絀狀況下,終於垮台,只好緊急求售。傳聞余購買連動債受金融海嘯波及,損失幾十億元,才會斷送大好江山。而整個過程在經營權轉手他人之後才被媒體揭露。
媒體經營需回歸新聞本質
在經濟不景氣期間,疏於本業經營、投資不善、個人財務通集團金庫,是中時集團之所以迅速倒下的關鍵。尤其產業民主未能落實,資本家不願公開財務狀況,公司營運狀況起伏不定,容易造成員工人心惶惶。此外,為節省成本採取人事精簡,間接導致勞動控制,進一步惡化新聞從業人員的勞動條件、扭曲專業倫理。媒體身為第四權,為民服務,其經營者豈可不謹慎?
文人辦報落得如此下場,未來商人接管又能有何表現?前者雖不善經營尚且具備新聞風骨,而後者追求經濟效益,或許可以活絡市場,但若以《蘋果》為例,腥羶色走向就不是多數閱聽人所樂見。從此次交易期間,政商各界紛紛勸余建新打消與壹傳媒交易念頭,即可意會。那麼,棄蘋果選米果,在商業邏輯運作下會不會殊途同歸?或者真能如同聲明所述,「維護具社會價值之媒體並善盡社會責任」?還有待時間證明。
不過,在蔡衍明表態挺馬說法後,對比余紀忠「發揮無私無懼的報人本色,為時代做見證,為歷史留記錄」的創報理念,看起來很是諷刺。
(作者為傳播學生鬥陣成員,本文部分內容曾刊載於《台灣立報》2008/12/04 )
附註:
一、中時集團沿革
1950年-創辦《徵信新聞》,內容以財經為主。 1960年-《徵信新聞》改名《徵信新聞報》,正式邁向綜合性報紙之途。 1968年-《徵信新聞報》改為彩色印刷,更名為《中國時報》。 1978年-成立時報文化出版公司,發行《時報周刊》,創辦《工商時報》。 1988年-報禁解除,《中國時報》與《工商時報》同時擴版出報六大張,創辦《中時晚報》,成立中時網路事業發展委員會。 1995年-成立「中國時報系全球資訊網」,即中時電子報。 2001年-余紀忠卸任中國時報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由余建新接任。 2002年-中天電視所有權易主,由中時買下。 2005年-《中時晚報》停刊,中時透過榮麗投資收購中國電視公司、中國廣播公司、與中央電影公司等三家國民黨營媒體。 2006年-中時釋出中廣與中影股份。 2007年-余建新正式宣布成立「中時媒體集團」。 2008年-《中國時報》裁員減張,地方新聞停刊。旺旺集團入主中時集團。 ◎整理自張慧英(2002)、中時集團與中天電視網站、wikipedia
二、中時集團企業版圖
平面媒體-《中國時報》、《工商時報》、《時報周刊》、時報出版。 電子媒體-中天電視、中國電視、時報資訊、中時電子報。 媒體以外-中國時報旅行社、時藝多媒體傳播、時報國際廣告、時報育樂、台灣物流行銷公司、時報文教基金會、榮麗投資。 ◎整理自中時集團網站、商周1094期
參考資料:
王尚文,(2005),<新環境衝擊下報紙行銷策略之研究 : 以中國時報為例>,政治大學傳播學院碩士在職專班論文。
張慧英,(2002),《提筆為時代-余紀忠》,台北:時報出版。
《商業週刊》,<《中國時報》易主了!>,第1094期,頁54-58。
《商業週刊》,<三張關鍵骨牌 推倒余家王朝>,第1094期,頁62-66。
《天下》,<米果搶贏蘋果—旺旺收購中時集團>,第409期。
|
|
|
今年四月二十九日,公共電視晚間八點播出的頭條新聞,是八十九歲的知名作家柏楊病逝的消息,以當天的公視晚間新聞作為「自選日」參賽作品,與七月一日的「指定日」新聞,一起送進卓越新聞獎基金會舉辦的「電視媒體類」參與角逐,曾多次入圍卓越新聞獎電視類每日新聞節目獎的公視新聞,今年終於首度獲得卓越新聞電視媒體類「每日新聞節目獎」的肯定。 公視晚間新聞製作人余佳璋表示,公共電視從成立第五年開始製播每日新聞,他在當年進入公視新聞團隊工作,根據調查統計,晚間六至八點是民眾收視新聞的黃金時段,雖然公視晚間新聞在八點開播,但因堅持「適合全家人收視」的理念,向來要求呈現在觀眾面前的新聞畫面要乾淨,不讓跑馬和過多的動畫特效等「配角」反客為主,反而受到觀眾的肯定。 舉例而言,最近喧騰一時的扁案與消費券相關新聞,公共電視也未引用大量跑馬、聳動音樂或動畫,只在電視螢幕上的右上角出現一個小小的標作為提示。公視新聞只有一個不成文的約定,就是臨時發生地震或是重大天災時,才會出現跑馬新聞的空間。 2008年藍營勝選,政黨輪替之後,仍有觀眾持續批評公視的政黨傾向。余佳璋說明,「有人說你們怎麼還是那麼『綠』,或還是那麼『藍』,我們尊重不同意見與想法,針對政治議題,也儘量做到公平報導,仍以公共政策優先,並著重於環境和日常生活新聞。」
商業台向來習慣用收視率換算廣告收入的業績,提到收視率,余佳璋說,「如果天天做收視率零點多的新聞,也對不起納稅人以及大家。」雖然過去四、五年來,公視新聞的收視維持在0.1、0.2到0.25之間,但是在今年八月奧運時,收視率反而升到0.3以上,當社會發生重大議題如:奧運、風災時,民眾的開機率增加,收視率也會變高。余佳璋強調:「我們客觀持平地提供訊息,觀眾在危機與特別時刻看我們的新聞,對公視新聞是一種鼓勵。
在電視台人力分配方面,余佳璋分析,商業新聞台約有七成以上的人力忙著跑每日新聞,製作專題的新聞工作者比例僅剩三成,甚至更低,目前公共電視有《我們的島》、《獨立特派員》、《紀錄觀點》、《NGO論壇》等深度專題與新聞報導,工作人員比例占了公視五成以上的比例。 北京奧運、陸客來台、江陳會,今年兩岸情勢變化大,兩岸新聞也成為引起關注的熱門新聞,海峽對岸的復旦大學、廈門大學、北京傳媒大學等新聞傳播科系學生,也紛紛到公共電視參訪實習。余佳璋強調,以往獵奇式、揭簾式的新聞已不再流行,公共電視仍會堅守多元、客觀、公正並兼顧觀點的新聞與專題,在目前商業台新聞高速競爭的新聞激流中,還給觀眾兼具時效性、正確性的新聞空間。
|
|
|
「重建家園,都江堰雄起」、「地板倉儲直銷」,中國五一二汶川地震後八十天,斗大的重建標語和商業廣告,同時出現在坍塌的灰色水泥樓牆上,TVBS的採訪團隊李四端、張其強、謝賢熺、顏睿陞歷經數次開會討論之後,決定重返四川,紀錄災難過後的生命軌跡。
經過兩個月的申請等待之後,曾在1999年採訪過台灣九二一大地震的TVBS資深製作人張其強表示,在地震剛發生時,採訪到的新聞可能只是表象,經過一段時間的沉澱,或許可以有不同的發現,去探討除了天災之外,是否還有人禍?於是決定與重返川震災區,從坍塌房舍、臨時帳棚、逃難貓熊,拍到嚴重受損的都江堰二王廟,留下兩岸華人史上重大災難的歷史紀錄。
為了紀念李冰父子治理都江堰的貢獻,四川人建立了二王廟。地震過後兩個多月,土石穿過廟門與窗欞,李冰的石像被攔腰折斷,當道姑依舊穿梭在尚未修復的傾頹廟樓的同時,震後餘生的災民則當場做起了生意,招待成群湧入災區封鎖線的遊客,忙著比對照片「參觀」地震前、後的地貌遺跡。 「對於災民在苦難中展現的謙卑,我總有莫名的敬意」,謝其強說,此行前往四川只停留五天四夜,有時正當攝影記者忙著捕捉災區的各種畫面時,有些災民不願意面對鏡頭,偶而還伸手阻擋拍攝,儘管如此,採訪與拍攝工作依舊持續。其中令張其強印象深刻的是,有些年輕女孩們聚在一起,在缺乏物資的情況下,用手機充當音響播放起熱門音樂,在帳篷區中當場跳起舞來,展現隨遇而安的活力。
「賣花生!」遠處有一位騎著單車的婦人叫賣聲,吸引了採訪團隊的目光,地震後整整一個月,她的車上載滿一大包煮熟的花生,每天騎車沿街叫賣,一天可以掙三十多塊錢人民幣(台幣約一百五十元),看見台灣來訪的記者,立刻抓起花生豪爽地說:「你們那麼辛苦,我請你們吃。」張其強說,這位老婦人展現了平常看不見的生命韌性,令他深感佩服。 一位八歲半男童胡偉峰在地震中失去母親,迄今仍未尋獲遺骸,當記者詢問他將來長大以後做些什麼,小男孩只說以後想「救人」,甚至還天真地問:「媽媽在哪裡?我怎麼都摸不到她?」在這場地震中,需要關注的不只是災民,還有中國的四川「國寶」貓熊,這些「國寶」們從四川臥龍基地被護送遷徙到雅安,擠在板房(組合屋)的牢籠中,焦躁地來回踱步。
「只要人在貓(貓熊)在,一切就有希望」,這是在地震過後,四川鄉親之間流傳的一句話。張其強深刻地感受到,大自然的力量以及人類的渺小,儘管如此,災民們如同生命力強韌的小草,災難來時就像一陣風,小草則順勢彎下腰。「如果還有機會及更好的題材,我們還要去採訪,不應該放棄」,張其強語氣堅定地說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