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木馬電子報

2008-12-24

   本期主筆:一個有guts的法國老先生  

    木馬新書搶先看:保羅‧安德魯的北京國家大劇院

   木馬文化blog:藝文講座   粗獷與詩意──台灣戰後第一代建築

一個有guts的法國老先生  汪若蘭

 1999那年,法國建築師保羅‧安德魯來到北京,提案在古色古香的紫禁城附近,設計一個前衛非凡的「國家大劇院」,結果此舉比當年貝聿銘在巴黎羅浮宮入口處放置玻璃金字塔的設計更引發軒然大波,各方交相指責他忽略中國傳統建築特色,破壞了天安門與紫禁城周遭環境歷史文化的和諧。不但因此開工儀式被迫取消,還有一百多位國家級院士、建築學家與工程學家聯署抗議,要求「國家大劇院」先停工十五年。

但是當時高齡已經六十好幾的保羅‧安德魯,儘管一句中文也聽不懂,一個中文字也不識,面對這些難堪的場面,還有攻擊性的輿論跟流言中傷,既沒有勉強妥協,也沒有卑躬屈膝,反而依舊維持他火爆的性格,固執地堅持他的設計,一面跟中國負責的當局對幹,一面也跟指責他的人士砲火隆隆對罵。

據說有一次,在保羅‧安德魯的設計提案確定獲選之後,中國高層還是要他修改設計圖,把建築物的位置退後七十公尺,因為不可以從紫禁城的天安門看到他這顆「蛋」。結果他暴怒,叫囂說,「我不能把我的建築像傢俱一樣搬來搬去」!

在兩邊僵持不下的情況下,保羅‧安德魯被請到北京去,跟負責這項建築工程的人員一起開會。會中大家不斷提出他的提案中所有不行的地方,以及需要修正的地方。保羅‧安德魯是一個人去的,會中他一直做筆記,但改進批評的發言沒完沒了,終於他又爆發了,對著在場的所有人大罵:

「我的提案中總有一樣是好的吧?」「如果它真的是那麼糟的話,那你們幹嘛還要採用它?」

現場一片鴉雀無聲,然後第二天,他就上飛機回巴黎去了。

而在批評保羅‧安德魯的設計聲浪中,最顯著的莫過於是否有「中國特色」這一點。據說當初在競圖時,中國與其他國際許多知名建築師如磯崎新等都在設計提案中加入所謂的「中國」元素,例如中國宮殿式屋簷或是中國式建築造型等(有的被中國毒舌人是形容為「一隻綠色的大烏龜或蟾蜍」),但偏偏是保羅‧安德魯這個完全不帶中國元素的提案獲選。儘管各方強烈質疑,他還是大剌剌公開說,「我既不要法國特色,也不要中國特色」。他說,四十年前他在設計巴黎戴高樂機場航站時,就不甩別人跟他囉唆的「法國特色」,四十年後,他也不會做讓他「與建築靈魂和其深層本質背道而馳」的事。

這個法國老先生還真是有guts

結果整體工程完工並在200710月開放後,「北京國家大劇院」從之前被譏笑為「牛糞」、「鳥蛋」、「鴨蛋」、「水煮蛋」,變成「水上明珠」,還被評選為中國10大新建築奇蹟之一,與長城腳下的公社、CCTV新大樓、鳥巢、水立方等並列,同時在2008年,也被北京市民票選為北京十大新地標之一。

而設計者安德魯‧保羅現在則是大陸最炙手可熱的外國建築師,也是北京建築設計研究院的常客,還配有專屬的辦公室與助理呢。

  

保羅‧安德魯的北京國家大劇院

L’Opéra De Pékin: le roman d’un chantier

保羅‧安德魯Paul Andreu

曾經被譏為「鴨蛋」、「水煮蛋」,到中國10大新建築奇蹟的「水上明珠」,與長城腳下的公社、CCTV新大樓、鳥巢、水立方等並列為北京十大新地標,保羅‧安德魯身為北京國家大劇院的設計者、建築師、參予者,觀看它從無到有,從破土到完工,從批評到認同,本書可一窺建築師的內心世界和北京大劇院如何誕生的幕後故事。

得獎/推薦

漢寶德推薦

作者簡介

保羅‧安德魯Paul Andreu),1938年生於法國波爾多近郊的小鎮,父母親是在大學任教的數學與英文教授。安德魯從小便對建築與藝術有興趣,法蘭西高等工科學校畢業後,進入巴黎道橋學院和國立美術學院,主修建築與工程學,30歲不到,便完成巴黎戴高樂機場第一航廈設計案,成為交通運輸建築設計中的經典之作。接下來的40多年間,他前後設計了遍佈世界各地包括開羅、雅加達、杜拜、上海浦東等60多座機場航站,成為全球設計最多機場的建築大師。

除了機場建築之外,安德魯也設計過許多大型公共建築,例如巴黎拉德方斯新凱旋門、日本關西機場海上建築、日本大阪海洋博物館、法國冬季奧運跳台滑雪場等。近年來,他更在設計了「北京國家大劇院」走紅之後,承接不少在澳門及大陸各大城市設計案,成為現今大陸最受歡迎的外國建築設計師之一。

安德魯之所以能夠跨越東西文化藩籬,受到東西方國家青睞,主要在其「用建築說故事」的獨特方式,善於將光線運用作為一種建築語言,讓他所設計的巨大建築空間顯得神奇多彩,變得更動感,更具有想像力、感染力,不但不會令人覺得遙不可及,反而還賦予了建築特殊的生命力。

現年七十歲的安德魯,為法蘭西藝術院及建築院院士,曾獲法國國家建築大獎、佛羅倫斯Gould大獎、法國營建與美術協會「達文西」大獎、日本Nekkei BP技術獎、日本建築協會獎、法國航空航太協會特別獎、Aga Khan建築獎、英國建築技術協會特別獎、國際建築學會「水晶球」獎等。而除了理性的建築設計之外,他還曾寫過《我蓋了許多機場航站》(1998)、小說《記憶的群島》(2004),展現他人文色彩濃厚的感性一面。

內容簡介

1889年,巴黎艾菲爾鐵塔剛完工時,就像一個鋼鐵大怪物,壓在法國人的心上;100年後,當華裔建築師貝聿銘設計的玻璃金字塔放在巴黎羅浮宮的入口時,引發了軒然大波,咸認此舉褻瀆了法國文化。

10年後,法國建築師保羅‧安德魯來到北京,在古色古香的紫禁城附近設計了一個前衛非凡的「國家大劇院」,當然更是引發許多爭論,被指責忽略中國傳統建築風格,破壞了天安門與紫禁城周遭環境歷史文化的和諧,不但開工儀式因此被迫取消,還有100多位國家級院士、建築學家與工程學家聯名抗議,要求停工15年。

但自200710月完工開放後,「北京國家大劇院」從之前被譏笑為「鳥蛋」、「鴨蛋」、「水煮蛋」,變成「水上明珠」,還被評選為中國10大新建築奇蹟之一,與長城腳下的公社、CCTV新大樓、鳥巢、水立方等並列,同時也被北京市民票選為北京十大新地標之一。而設計者安德魯‧保羅現在則是大陸最炙手可熱的外國建築師,也是北京建築設計研究院的常客,還配有辦公室與助理。

本書由保羅‧安德魯親自撰寫及拍攝,敘述他是如何跨越東西文化的隔閡,構想出這座面積相當於二十座足球場五座奧運標準泳池的巨蛋結構,以及他如何經歷競爭激烈的競標,承受被要求修改的壓力,克服各項施工過程面臨的挑戰,完成這座全世界最大型的複合式劇院。

保羅‧安德魯在書中以坦率直白的文字,記錄了他在長達67年建造期間的心情轉折,例如面臨困難的沮喪挫折、各方輿論指責和謠傳交相攻擊的憤慨、施工品質未按標準的無奈,以及與業主溝通出現障礙的焦慮等等。

沒有深奧的建築思維,沒有難懂的文字論述,讀者從本書看到的是一位建築師真實的內心世界,還有這座充滿未來感的玻璃鈦合金巨型建築怎樣誕生的幕後故事。

 

藝文講座   粗獷與詩意──台灣戰後第一代建築
 
  這一代建築師的作品不是跟戰後美援、國共意識形態對抗有關,就是跟西方宗教傳播牽連,它們更是台灣經濟起步的表徵。它們手邊資源不多,卻兼負文化使命、創意無窮,最終以簡單素樸的材料傳達出建築的粗獷詩意。
   12/26(
)20:00-21:00  台大書店B1文學書區
   ●
主講/徐明松/銘傳大學建築系助理教授
   ●
主辦單位/木馬文化  2218-1417*156

    免費參加 自由入場

 

木馬文化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