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慈濟大愛人物誌
 
慈濟大愛人物誌
2008.12.25/報主.慈濟基金會
慈濟高雄靜思堂東西兩側各有ㄧ座如意蓮花池,青脆睡蓮、浮萍、水草,涓涓流水,幾條紅白小魚悠游其中,寧靜優雅,在溫煦的冬陽下偶有小鳥駐足,更讓人心生歡喜,王添禧是這片園地的管家。民國82年,王添禧32歲的妻子罹患血癌往生,那時他37歲,同年10月,慈濟基金會舉辦首次骨髓捐贈驗血活動,摯愛的妻子因為等不到骨髓捐贈而早逝,王添禧ㄧ念救人的心不忍他人再受同樣的痛,當下即挽袖參與骨捐驗血,也與慈濟結下不解之緣。

15年來,王添禧父兼母職,獨立扶養三名子女長大,目前已分別就讀高中及大學,乖巧又懂事。原本脾氣暴躁易怒的他,在妻子病榻中皈依佛門,個性漸漸溫和平靜,也結束了經營多年的海鮮燒烤店,改行開計程車。在921大地震時,南投災區急需人力進行重建工作,王添禧義不容辭便投入災區大愛屋建造,也許是親身體驗到付出的可貴,自此便積極參與志工服務,更在民國九十五年授證慈濟委員。

「司機先生!還沒到咧,你怎麼停車了?」「對不起喔!那邊有二支寶特瓶,我要撿回去回收。」這是王添禧開計程車時常有的對話。以計程車為業的他把月刊放在車上,不僅隨時可以向乘客介紹慈濟,更可藉機宣導環保理念,此外遇有資源回收物就停車撿拾。白天,他把計程車當做接引民眾認識慈濟的菩薩車,同時也兼作環保車。晚上下了工,改開慈濟環保貨車,從鼓山、右昌、左營一路到處載運回收物,幾年下來,除了結識許多好朋友,對王添禧來說更重要的是與大家結好緣。

王添禧的回收內容除了一般的再利用的資源,還包含人家不要的廢棄物,通常他一定會一一檢視,若是還可以整修的,經他的巧手修理後,每樣都成了可用資源。王添禧笑說:「我身上的衣服、鞋子,家裡的家具、電視、冰箱、電器用品等,有五成以上都是回收再利用的,連西裝也是回收的。」通常王添禧會將回收的生活用品集中起,當有人需要添購物資一定會先向他詢問有沒有「存貨」。就連大愛台員工休息室裡的沙發、電鍋、微波爐、運動器材等等,也都是他回收整理來的,王添禧打開櫥櫃說:「這兒還有四台電鍋等著義賣呢!」愛惜物資,延續物命的他,知足少欲,過著輕安自在的簡單生活。

除了做資源回收之外,王添禧還主動認養大愛台週邊的景觀環境,看見蓮花池裡有枯黃的樹葉,他毫不遲疑穿上「青蛙裝」下到水池,修剪枯葉、刷洗青苔、打撈汙物。除此之外,園區的草皮、盆栽、高高低低的花樹、小花小草,王添禧一修一剪像是照顧自己的子女ㄧ般細心,從栽植、施肥、澆水、翻土、修剪,原本枯萎的盆栽,經過他仔細照拂,數日後竟意外地回復綠意盎然。

看到綠意盎然的花盆,許多志工總好奇的問:「這是什麼花啊?好美喔!」「這棵叫『麒麟送子』,三個月前我到大林慈院作志工,看它快枯掉了,央求社工讓我帶回照顧,妳看,它的形狀像艘船,我把它取名『慈航』。這裡的花啊!樹啊!連這許多花盆啊,都是我回收來的喔!」王添禧如數家珍的解說。

除了上班賺錢之外,其餘時間王添禧都勤奮的奔波在志工服務中絲毫看不出疲態,其實王添禧患有脂肪肝的毛病,為了能繼續為人群付出,身體健康是首要條件,現在的他仍秉持力行減碳、節約能源的原則,每天早晨六點半,從翠華路家中騎四十分鐘腳踏車上班前,先到游泳池晨泳,上工下班後就去當志工,對於這週而復始的日子,王添禧歡喜的說:「很滿足!」

 
本期內容:

 

 

 
報主的話
文:慈濟志工 陳淑音 圖:慈濟志工 蘇湘允
 

| 寫信給報主 | 留言板 | 電子報首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