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03.10.22
────────全 國 唯 一 教 育 專 業 報───────
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09-01-05
網址:http://www.lihpao.com/

★ ★ 本期目錄 ★ ★
安迪‧沃荷在台灣
胡錦濤發表六點主張
  哈巴狗電台:誰是梅蘭芳
  看守台灣:還是要找出污染源



【社論】
安迪‧沃荷在台灣
 
 

普普藝術(Pop art)的代表人物之一安迪‧沃荷(Andy Warhol)122件作品來台展覽,由於每幅作品皆價值不斐,弔詭的被稱為「普普藝術的經典」,或尊稱沃荷為「普普藝術的教父」。經典與教父,和普普(Popular)原本具有擁抱大眾文化、通俗文化的精神有些許扞格,但是在台灣似乎結合得天衣無縫,眾人絡繹前往「朝聖」。

普普藝術的主要主張之一,即肯定一些被視為毫無藝術成份的東西為藝術,直接由生活出發,把生活中的事物帶入藝術領域,以複製和重新創造、挪用取代百分之百著重獨特性的原創,用以表現商品充斥時代的精神,不顧傳統藝術強調的永恆價值。因此,沃荷選定的創作主題多為工業產物與政治、明星等人物影像,象徵美國千篇一律、重複又重複的現實生活,例如:康寶濃湯、可口可樂和瑪麗蓮夢露、貓王等,都是美國大眾消費文化的代表符號。只是不若法蘭克福學派對文化工業的悲觀和批判,沃荷本身即以廣告設計維生,甚至將自己的工作室取名為「工廠」,打破藝術的雅俗之分,正面肯定大眾日常生活中的(商品)元素,認為「在未來,每個人都能成名15分鐘」。

然而,認為一切都只是「短暫的流行」並且「可被消費」的沃荷,可能沒有想到自己會成為經典,不斷被模仿、複製,而不是引領風騷的流行先鋒。因為資本主義的特徵除了商品充斥之外,最重要的是「人」也成為商品,雖然商品、尤其是文化商品的特性就是多元,需要不斷推陳出新,不過正如沃荷自己亦注意到的,商品終究是要大量複雜、量產,不可能完全的多元、獨特。所以人作為一種商品,也不可能以原子式的個人成名,引領風潮,哪怕只有15分鐘,這是沃荷所忽略的。

安迪‧沃荷在台灣先是被尊為獨一無二的普普經典,與他「每人成名15分鐘」的名言背道而馳,卻又因為將他奉為經典,於是不加批判的根據他的名言,極端歌頌多元,將之視為絕對的價值,甚至認為「公共」不再,只剩「公關」。人人同中求異,拒絕集結為團體訴求公共,反而刻意放大人與人之間些微的差異而大作文章做公關,爭取自己的15分鐘。台灣如此「創意」,應是沃荷所始料未及。

(回目錄)



【左右看】胡錦濤發表六點主張

【左看】
應以人民利益為前提
厲卓正/學運工作者

胡錦濤日前針對兩岸關係未來發展提出6點主張。其中雖針對兩岸關係與未來互動方式提出過去未見的說法,但就整體內容而言,這套再三強調一中原則的主張,恐怕很難真正打動台灣人民,更遑論動搖民進黨主張台獨的立場。

在這六點主張中,對於「一個中國」的描述皆僅止於抽象的、從民族主義出發的道德呼籲。然而對台灣人民而言,其具體的日常生活樣貌——包括經濟、文化、民主政治等——是否會受到「一中」影響,毋寧是更重要的問題;「一中各表」之主張正源於此一疑慮。在無法見到「一中」具體內容的情況下,恐怕只有對民進黨的反感及對中國的民族情感能化為支持一中原則的動力。

另外,台灣人民對中國的疑懼心理,固然受到過去對馬列毛思想的刻板印象與迷思所影響,但中國底層人民的各種實存生活困境,更是這些迷思之所以迄今未破的重要原因——除非對台獨主張極度反感、或對中國具有極深的民族情感,否則誰不會浮現「真的要與『這樣的中國』走向統一嗎」之惑?此惑又豈能因奧運或少數繁榮樣板而化解?

要言之,若兩岸互動必須以一中為前提,「一中」便必須以人民利益為前提。若中國人民不能普遍擺脫貧富差距等各種嚴重的壓迫,又如何能吸引台灣人民相互往來、共謀發展?




【右看】
台獨基本教義妨和諧
江仰德/文字工作者

民進黨針對「胡六點」發表回應聲明,認為中國以要求放棄台獨主張為前提、漠視台灣人民對中國的感受等作法,不可能帶來真正的和諧發展。民進黨此份回應所描述的「台灣人民對中國的感受」中提到的武力威脅、外交封殺、經濟吸附等,在某種程度上雖確屬事實,卻也不代表民進黨能締造真正的兩岸和諧。

台灣人民對中國的觀感確實以負面居多,但這些負面認知之所以能廣泛地植入人民腦中,絕不能忽略民進黨無所不用其極的反中宣傳帶來的效果。當民進黨習慣於反中宣傳、倚賴仇中情緒作為取得政權的利器、甚至讓部分人士「見中就反」,則兩岸能保持各自為政、不相往來恐怕已是萬幸,怎可能創造真正的兩岸和諧發展?

更何況,若民進黨真企圖把「兩岸和諧發展」視為兩岸政策的選項之一,必有與之相應的各種具體主張、以及為凝聚這些主張而發起的各種廣泛討論。然而歷經政權交替的民進黨,迄今仍未發表過比阿扁的「四不一沒有」更具積極意義的主張或論述,如何讓人相信其「願謀兩岸和諧發展」的誠意?

最重要的是,連「最統」的胡錦濤都能認同台灣意識的存在價值、並希望以此作為互動基礎,苛責中國無法帶來真正和諧的民進黨,又何必死守「和中國沾上邊就是惡」?

(回目錄)


哈巴狗電台:誰是梅蘭芳
■陳真(醫師)

很久沒有這樣的感覺了。

電影就像三餐,藝術家們提供的菜色吃過一頓又一頓,波瀾不興,來去無痕,不過就是這樣那樣一些瑣瑣碎碎的悲歡,等而次之者,竟還說上一些道理。但《梅蘭芳》卻像原爆,彷彿在我心裏炸開一個可怕的無底洞,深淵裏,梅蘭芳的影子揮之不去。

誰是梅蘭芳?一個與我毫無瓜葛的歷史人物,為何驟然盤據我心?已經看第幾遍了,這回電影院裏只有我一名觀眾,散場已是午夜。離開戲院後,像掉了魂似的,決定回頭再去看看海報,哪怕只是多看一眼。

陳凱歌說,拍這電影是要「尋找一個人」,而不是尋找一代宗師;「重要的不是他做了什麼,而是他是誰」。我看陳要找的這個「人」,其實就是他自己;誰是梅蘭芳,誰就是陳凱歌。「他的所有,一切,都來自這份孤單。誰要毀了這孤單,誰就毀了梅蘭芳。」但誰的心裏沒有梅蘭芳?即便只是個影子。

少年凱歌在文革時期,曾當眾推打正被批鬥的父親(紅衛兵說他是國民黨特務),贏得大義滅親的喝采。稍後同學好友們來抄家,把陳家給砸了,抄出陳凱歌妹妹的一隻含有「資產階級毒素」的布娃娃,最後還搜出陳凱歌從小閱讀的許多書,在院子裏堆成一座山,一把火燒了。陳凱歌說:「我在恍惚間覺得,那些書陪我度過許許多多個黃昏午後,只不過是些夢,從今天開始才是真正的生活。」「夜裏一人躺在黑暗中,看得見屋頂茅草縫隙中的大星,聽著遠處林子裏鹿子淒淒的叫聲,偷偷掉過淚,夢中全是故人舊事,想想天還要亮,心就發慌。」

陳凱歌說,「梅蘭芳像水」,質樸但深邃,羞澀謙和卻又堅毅執著,連恐懼都能包容。他說:「說到底,我是想跟梅先生學點什麼。」因為這部電影,我彷彿也終於了解了陳凱歌,了解台上的角色們以及台下觀眾,他們被孤單所困,但在孤單這一點上,他們並不孤單。

因為孤單,於是無懼;因為世上沒有比孤單更值得悲傷害怕的事了。因為孤單,我們離自己更近了,遲早我們總要認識自己。像個存在主義者一樣,陳凱歌說:「認識自己就是認識世界。」很多人鄙視「我」字,以為理性在「我」之上客觀地存在;彷彿生命不是血肉,而只是一部部電腦,光憑著符號互動,便能寫下故事。但事實上,我們是在生離聚散的孤寂大海中,沿著歌聲前進,在永恆之日的黎明,相約彼岸。

(回目錄)


看守台灣:還是要找出污染源
■沈弘文(看守台灣協會理事)

高雄縣大發工業區在上個月(2008年12月)發生多次的臭氣污染事件;鄰近的大寮鄉潮寮國中與潮寮國小,在這幾次不明氣體侵襲事件中,有百多名師生因為臭氣,身體不適送醫治療,其中以潮寮國中受害最為嚴重。12月25日上午又發生第三次臭氣事件,造成潮寮國中28名師生、潮寮國小2名學生送醫,潮寮國小還因此停辦原先預計在12月27日舉行的運動會。

臭氣侵襲事件並未因此結束。12月29日又發生第四度的臭氣侵襲事件,多名師生送醫治療;高雄縣府教育處因應家長遷校上課的要求,12月30日決定兩校師生1月5日起遷移到附近學校上課。

大發工業區是經濟部工業局開發管理,受害的國中、國小與鄰近地區屬高雄縣轄區,環保署則為空氣污染防治的中央主管機關;因此,這次臭氣事件造成環保署、工業局與高雄縣政府三方對於權責問題與處理模式,出現不同的意見與口水。此外,政府與受害地區居民的溝通,也出現困難;環保署於12月28日邀集學者專家於大發工業區召開說明會時,由於鄉民不滿官員和學者「閉門開會」,而不直接面對鄉民說明,3、4百位鄉民數度企圖衝入會場,與現場員警發生推擠衝突,場面失控。最後,縣長楊秋興保證在10天之內談妥賠償條件,才化解了這段僵持了3個小時的衝突。

元旦假期期間,環保署仍於1月2日說明查證結果,環保署長沈世宏並召開記者會說明查證結果,共點名7家可疑工廠,但查證報告中仍認為「造成因素為多元」,因此,尚無法找出元兇來解釋12月各次短暫及偶發臭氣侵襲事件。

對於查證報告,被列為可疑污染源的廠商與工業局都表示「無法接受」,因為報告中所公布氣體成分遍及工業區,環保署無法確定污染來源及對人體影響相關性,廠商的責任有待釐清,不能徑判有罪;而對於地方停工要求,工業局表示大發工業區聯合污水廠處理534廠家所排放污水,停工等於讓工業區停擺。大寮鄉鄉民更對查證報告不滿意,認為環保署既不能確認禍首,卻一而再地公布「疑兇」,只是「模糊焦點」,因此打算向政府求償,不再針對個別廠商求償。

在這個事件中,可以看到2005年所爆發的彰化地區鴨蛋遭到戴奧辛污染事件的影子。當時,台灣鋼聯公司曾被點名為首要污染源,但也有人懷疑是飼料的問題,而居民要求政府補償的壓力更是強烈,可是直到今日,真正的元兇還是無法確認,結果,整個戴奧辛鴨蛋事件就這樣不明不白的落幕了。目前的大發工業區臭氣污染事件,如果最後也無法確定真正的污染源,被點名的可疑廠商,不可能會甘心受罰,而面對居民要求賠償的抗爭壓力,政府是不是還是要拿全體納稅人的錢來賠償了事?最後,大家關心的都是政治,又有誰關心環境問題有沒有被真正解決?環境正義沒有被伸張?

(回目錄)



 

長期徵稿啟事

台灣立報網站討論區開張!讀者有任何話想說,都可以在這裡一吐快,同時歡迎對立報的任何批評指教。請由立報首頁點選「討論區」,或鍵入網址http://www.lihpao.com/phpbb/。

(回目錄)



本電子報內容由台灣立報社提供
地址: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
若對此電子報的內容有疑問或是建議,
歡迎您寄e-mail至:article@lihpao.com
欲詳完整內容請訂閱立報
電話:02-86676655
傳真:02-82191213
訂報:02-86676655轉214
地址: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1樓
每週一至週六出報,每份1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