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

媒 體 觀 察 電 子 報 〈第二十七期 2001.02.20〉

2001年媒體觀察志工營,新春開鑼!!

‥‥‥‥‥‥‥‥‥‥‥‥‥‥‥‥‥‥‥‥‥‥‥‥‥‥‥‥‥‥
‧訂閱人數:26,052 人
‥‥‥‥‥‥‥‥‥‥‥‥‥‥‥‥‥‥‥‥‥‥‥‥‥‥‥‥‥‥

˙台灣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網站: http://www.mediawatch.org.tw
˙媒體觀察電子報編輯: mediawatch@kimo.com
˙媒體觀察服務信箱: mediawatch@mediawatch.org.tw
˙訂閱/退訂電子報:http://www.edirect168.com/enewsv2/

===================== 編輯室手記 ==========================

開年後的臺灣媒體似乎充滿著具有強烈爆發力的議題:新新聞
事件的延續發展、台北書展中高行健與飯島愛極度對比的旋風、墾丁
漏油事件的新聞處理,乃至於奧斯卡金像獎入圍揭曉後,李安再度引
發的臥虎藏龍榮耀;先不論媒體在處理這些議題時表現如何,光看如
此"豐富"的菜單,我們便知今年的傳播界絕對是熱鬧依然!

熱鬧之餘,我們仍然期盼媒體的進步在"眾目睽睽"之下,能有
如菜單般精采的呈現。電子報出版至今,有愈來愈多關心的讀者來稿
,稿件也頗漸具專業水準,這是我們欣然見到的進步,在此感謝長期
關心的讀者,更謝謝經常來稿的『寫手』!!歡迎大家繼續支持媒體觀察!

=====================《本期精華》==========================

◎ 2001年台灣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志工營招募

◎ 從新新聞案看新聞自由的今昔對比

◎ 說靈山與靈肉,會不會太沈重?
–從飯島愛旋風與哈日文化談媒介省思

◎ 從環保八掌溪事件,看媒體責任

◎ 一週媒體動態:2001/02/08~2001/02/16

◎ 發燒話題:台灣電影百年一見的臥虎藏龍-李安

====================《基金會報報》========================

2001年台灣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志工營招募

媒體是我們看到社會的眼睛,如果這雙眼睛已經充滿了偏頗、
不再清澈,我們該怎麼辦?觀眾只能被迫接收這些劣質的節目和訊息
嗎?小朋友坐在電視機前的時間越來越長,身為老師的您,是否對於
現今台灣媒體亂象感到憂心,卻又充滿無力?

由台灣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為全國中小學教師所舉辦的媒體觀察營
將邀請媒體名人陳文茜、新聞實務工作者李四端及多位專家學者,帶
您一探媒體究竟,並共商媒體教育對策!

主辦單位:台灣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

對象:關心台灣媒體教育之國中小學教師

舉辦目的:培訓媒體觀察種子教師,推動媒體公民教育。

時間:2001年3/17(六)、3/18(日) 兩天一夜集訓

課程內容:
當前媒體政策、媒體與人權、青少年及兒童媒體教育、
媒體現況分析、解構媒體亂象、媒體觀察評論

招生名額:六十人(額滿截止)

營隊地點:富邦教育中心
(台北縣淡水鎮八勢里八勢一街39巷19號 捷運淡水線竹圍站)

費用:新台幣壹仟元整

報名方式:
(1)報名表,可至基金會網站下載http://www.mediawatch.org.tw/
填妥後郵寄(106台北市建國南路一段237號4樓台灣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
或 傳真(02-2703-4695)或 E-MAIL至mediawatch@mediawatch.org.tw

(2)報名費,請於2001年3月2日前劃撥,或親自到本會繳交。
劃撥帳號:19419651 台灣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

備註:
1.報到通知將於2001年3月7日至3月9日透過郵遞或E-MAIL寄達,
請務必填寫可以確定收件的通訊地址。
2.研習結束將發給11~15小時之研習時數(依各縣市核准)
3.洽詢電話:02-2703-4035 許小姐、翁小姐

=====================《專欄專評》==========================

*作者:賀德芬(臺灣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董事長/臺大法律系教授)

*主題:從新新聞案看新聞自由的今昔對比

新新聞與副總統的官司,峰迴路轉,讓所有百姓都驚駭莫名!

世紀交替,雖然日子是一樣的過,但總要由人賦予定義,
才能更豐富些。既是新世紀伊始,難免多所期許和祝福。
新新聞案,在進入司法程序後,以為大家都會遵守遊戲規則
,還給司法獨立審判的空間,也讓我們遠離無聊的八卦,還
給耳根片刻清靜。這才數起案情種種,還蠻欣慰的認為到底
民主時代來臨,處理方式大不相同。豈知,還來不及交稿,
竟見雙方卯足勁,文情並茂,更扯出竄改記錄的指控,企圖
訴諸輿論裁判。這種罪責,比諸說謊更要嚴重百倍,還陷司
法審判於毫無意義,模糊空間擴大,是非虛實難以釐清,對
社會的傷害更無法估計。

這案子的發展如何,且按下再談,不過,彼此間的攻防策
略,仍然可依我原意,因著改朝換代,大有比較的樂趣。
因為已有所聽聞,在新新聞以呂副總統為封面故事的715期
出刊的當天,我竟然焦慮得擔心雜誌會被查禁。大早,急著
看到報攤上陳列著呂副總統的大照片,這才鬆了一口氣。回
過神來,不禁莞爾,時空錯置,過去的陰影有時還是難免會
在內心深處混攪!到底是民主社會了,多麼慶幸呀!這在過
去,不管真假,竟然報導總統府的誹聞,還是副總統來傳播
,如此大逆,查禁,恐怕是最輕的處分,安上意圖叛亂、顛
覆國家、散佈謠言、擾亂社會等等罪名,也不為過。現在,
即使,果如新新聞所言,在出刊前,已承受了來自某媒體大
老的壓力,但,那畢竟是人情之常。台灣是個情重於理的社
會,一旦有事,最直接的反應總是希望有大老出面消災解厄
;大老,通常也是世故大於原則,樂於與人為善,否則也枉
稱之為大老。但這畢竟不是夾槍帶棒、逮捕判刑的公權力威
嚇,只要有膽識,終究可以挺得住。最終,不但總統不置一
詞、副總統沒有動用公權力,也沒公權力可動用,這種進步
,怎能不讓人欣慰的笑開來!

呂副總統的表現更現真性情,一如世俗百姓般平凡和正常。
震怒、駁斥,語氣強烈、兇悍,一心想證明自己的清白。繼
之,懷疑是否有人仿冒她的聲音(除了劉爾金,還能有誰?)
,再者,出於政治人物的本能,猜疑定是在野聯盟意圖妖魔
化她個人,以達奪權的目的。(百分百政治思考!)多麼的
人性化,我們該慶幸,國家領導人還沒有神化自己,這便是
民主!接下來的發展,亦非無邏輯可循,正應了權力使人腐
化的箴言。有義務效勞的國策顧問、資政組成龐大律師、顧
問團;尋求大老背書;利用三不五時上媒體的機會,展開攻
防策略;公私界限不明的使用國家資源,甚至,不惜犧牲人
權諮詢小組的公信力,召開記者會,夾帶個人官司議題,利
用人權小組為之背書等等作為,雖然算盡機關,也只是耍些
小手段,應該是在尚可容忍的特權範圍之中。至於,動員民
間團體(尤多選舉樁腳)登廣告支援,控訴遭政治迫害(統
治者遭非政治人迫害?),則不脫反對運動者慣用的手法。
有時換了座位會換腦袋,但深入精髓的行事風格和思考模式
,即使換了屁股,那僵化、有被迫害妄想症的腦袋,是未必
轉換得過來的。

至於新新聞的表現也堪為奇葩。接受調處,要有下台階;
明明自己就是新聞來源,卻以保護新聞來源為藉口,交不出
任何證據;當事人球員兼裁判,屢屢在深夜談話節目中當評
論員,談論自己的官司;反反覆覆的說詞更令人摸不著頭腦
,竟強辯以司法解決,是壓抑新聞自由;更離奇的是,當進
入司法階段時,竟能不須任何證據的說:證據被你污了。新
新聞已儼然是一媒體霸權,豈能以小蝦米自居?這是一場勢
均力敵的大戰,倒楣受害的只有我們平民百性,也許,司法
的威信,會再受一次踐踏。

時代流轉、政黨輪替,新聞自由的確有了不同的內涵。
不過,發展至今,或許,國家機器終究介入了媒體領域,還
是媒體用更大的謊言來掩飾其本不可被原諒的惡質?原來天
真的因新聞自由的進展而滋生的一絲絲喜悅,如果因真相未
能澄清,是非更為混濁,而將淪為更深沈的悲哀!

=====================《踴躍投稿》==========================

※投稿說明:歡迎來稿,文章經採用,將刊登於媒體觀察電子報中。

《投稿注意事項說明》
§來稿請附 真實姓名、職業、通訊地址及聯絡電話。
§請註明來稿題目;信件以600字以內為限。
§本會對來稿者有刪修權,不願刪稿者請註明。
§本會將不給予任何稿費。
§投稿信箱:mediawatch@kimo.com

竭誠邀請各方人士-發表對媒體的任何觀點及看法喔! ((^0^))

=====================《媒體觀察01》=========================

◎ 說靈山與靈肉,會不會太沈重?
–從飯島愛旋風與哈日文化談媒介省思 【文˙張惇涵】

2月2號飯島愛來台參與台北國際書展,並為其書《柏拉圖式性愛》
進行宣傳,引起各界大肆討論,筆者日前看到媒體將飯島愛的書
與同時來台的諾貝爾新科文學獎得主高行健相比較,並將其設定
在靈山與靈肉的議題上,到底靈山好?抑或是靈肉好?飯島愛的
赤裸告白真的會對青少年讀者價值觀有所影響嗎?還是台灣的
哈日風潮已經真的一發不可收拾?筆者試站在傳播學的角度提出
一些看法。

<價值觀的爭論>

飯島愛之所以會引發那麼大的爭議,源自於以往的AV女優身分。
無可避免,應該說如預期地受到許多衛道人士的抨擊,許多持
攻擊論的人指出,飯島愛的新書以及媒體的大肆渲染,不但會
增長台灣的哈日文化,更會影響許多年輕女孩的價值觀,認定
飯島愛的書裡提供了一種援助交際沒錯的交易理念,媒體不斷
重複地報導,透過電視的涵化會給予廣大閱聽人一種事後懺悔
可以粉飾一切的觀念。價值觀的改變,真或只是學者這樣說說
而已?

澳洲學者費思克(J.Fiske)認為文本具有多義性,閱聽人有
主動性;學者羅森袞(Rosengren)認為文本的意義來自於文本
與閱聽人之間的互動,應該從製碼者與譯碼者兩端同時考量;
摩利(Morley)在從事接收分析研究(Reception Analysis)後
指出,閱聽人可分成優勢型(dominated)、協商型(negotiated)
以及對立型(opposite);符號學學者皮爾斯(Peirce)認為符號
文本的真實意義來自於客體的解釋意義(interpretant),文本
的意義是應該由閱聽人所認定;綜上所引述,再再證明了閱聽人不
一定是專家學者所說的盲動盲從,傳播萬能論在1950年代已經死亡
,筆者以為文本的意義來自於閱聽人,媒體的大幅報導或夾著意識
形態(ideology),或帶著霸權主義(hegemony),但要到閱聽人
最後的認知階段,期間必須經過閱聽人本身與文本之間的框架競爭
、互動,許多學者認為飯島愛的書會造成哈日風潮一發不可收拾且
日益嚴重,甚或造成一種援助交際的合理化的暈輪效應
(Halo Effect),學者麥奎爾(McGuire)曾提出文化免疫理論
(McGuire's Inoculation Theory),認為外國文化引入一個國家
時,會有某種程度上的過濾,閱聽人並不會全盤地接收,而是會
以本身的國情、文化背景甚或個人認知等去面對外國文化;根據
選擇性理論(Theory of Selective Influence,Freedman)閱聽人
對於文本會有選擇性的暴露(expose)、理解(attention)、
認知(perception)、記憶(retention)等過程,縱上所述,
筆者想強調的是飯島愛《柏拉圖式性愛》書中文本,並不會等於
最後讀者所認知的;飯島愛的價值觀也未必會造成讀者心像的破碎
或重組,閱聽人是主動的,並且文本的意義透過閱聽人自己本身的
解釋義,連結於文本及客體之間。只是在這裡,筆者卻不得不對
某些特定團體及媒體的陰謀提出看法:


<媒介素養?媒體先以身作則做做看>

這幾天筆者攤開報紙、打開電視、轉開廣播,似乎只呈現了一種
敘述「日本AV女優飯島愛來台參加台北國際書展,並為其新書舉辦
讀者簽名會。之後各媒體又做了議題設定(agenda setting),將
飯島愛和新科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高行健湊在一塊兒,斗大的標題
【靈山與靈肉】出現在各大媒體的報導中,筆者所見媒體此次的
議題設定,實實在在地顯露出了台灣對於前科的刻板印象
(stereotype),媒體的心態可議,對於飯島愛小姐報導的偏差也
讓人懷疑。

筆者一直很納悶,我們的媒體為何那麼地不專業以及不留情,
飯島愛一直堅持其女作家的身分,並且直接地聲稱不歡迎把她
當作AV女優的朋友參加簽名會,那為何我們的媒體卻如此主觀地
將飯島愛就這麼地定位了,是否太過於假道學?是否是對於職業
的歧視?是否在報導之前就已經失去了客觀的報導原則?是否又
在進行一種女體污名化的行為?媒體所自傲的第四權、第四階級
在這個小細節上,筆者以為只是媒體專業性不足的圖窮匕現罷了
,在我們倡導媒體應該教育普羅百姓的媒介素養(media lietracy)
的同時,媒體是否應該先以身作則一番呢?

馬克思的衝突論似乎可以解釋某些既得利益團體的陰謀,媒體
運用衝突性的字眼來描述飯島愛的新書,並好心好意地提醒了家長
,看了飯島愛的書可能會影響你們子女的價值觀,並一直不斷地
重複著飯島愛以前AV女優的職業,筆者以為這是一種階級意識的
洗腦,透過媒體的意識形態涵化閱聽人的職業觀;甚者更認為
飯島愛充其量只是在做自我漂白的動作,年輕時所做的事情即以
一本書便想做一種自我救贖的動作,筆者更認為持這種論者更是
一種菁英霸權的看法,後現代主義的論者認為這世界的真理並
不存在,並認為在每個領域裡面,差異就是好,就該倡導,去
界定一個「真理」很快地就成為一種玩暴政的把戲,什麼是
「共同文化」?不過就是阿諾德式的菁英義涵。

是的,筆者認為職業不分貴賤,根據法國學者布赫迪厄
(P.Bourdieu)文化消費論的觀點,個體具有個人的文化資源,不能
因為文化資源而決定文化好壞、學者李歐塔(Lyotard)認為後現代
社會是多元真理存在並取代絕對真理的,反觀我們的媒體卻不斷地用
聲刺(Soundbites)來提醒閱聽人AV女優的身分,在其背後,筆者所
看見的是一種父系的沙文主義,窺視女體後再將其客體化、物化的現
實;筆者所見的是一種文化心胸,我們的文化就是無法將一個人以往
的所作所為和現在做一個區隔,從AV女優的職業轉換到作家就如此困
難,可想見我的的社會對於曾經年少輕狂的人,其將來的接受度。某
些人(團體)藉由媒體這個擴聲器來維護自己的既得利益,筆者認為
是極度不公平的,媒體加上一些既得利益團體在此時此刻的動作,是
藉著媒介內容選擇性的呈現,對閱聽人做深層的文化規範(Cultural
Norms Theory,Defluer1970),綜上所述,筆者以為媒介抑或新聞事
業最大的功能是在提供一個完整健全的公共領域,並教育閱聽人寬廣
的世界觀,絕對不是一種意識形態的宰制、菁英霸權、階級意識的洗
腦,從女性主義的觀點做個小結尾,我們的社會女性對於議題的能見
度一向不高,在看到飯島愛小姐勇於坦承自己的過去種種,並獲得社
會的注意,筆者認為或許也告訴了女性力量的抬頭,女性朋友應該勇
於站出來面對人群以及自己的生命。

<哈日文化?不是迷思,倒該反思>

在思考飯島愛旋風的同時,筆者不得不想起年前的V6事件以及台灣的
哈日文化。坊間有許多朋友都認為日本因為政治的因素無法對台灣做出
政治上的動作、反應(甚或是侵略),於是對台採取一種文化侵略的方
式,哈日文化到底如何,筆者以為其中牽扯的層面甚為廣大。

筆者曾經聽過陶晶瑩小姐對於電影導演唐季禮的訪問,訪問中唐導演
強調著台灣其實是需要一些屬於自己的商業片市場,筆者聽後覺得身有
同感,筆者在這裡不願意站在極左派批判大眾文化的種種,義大利哲學
家法提模(G.Vattimo)認為符號的多重性顛覆了符號的表意能力,人們
於是有了免於真理的自由,只是台灣本身的文化生態, 在有線電視快速
膨漲、市場壓力(market-driven)惡性競爭之下,使得我們的大眾文化
品質日益低落,演藝界形成家族勢力的現象,綜藝節目(新聞節目)
同質性過高、戲劇節目的主題拿捏和品質不見提升之際,筆者以為,
不能怪乎外國的文化溢界,更不能任憑外國的霸權侵略;哈日風也好、
韓流來襲也罷,甚至是好萊塢電影工業,台灣媒體所扮演的角色充其量
只是造成內憂的增加以及鼓吹外患的侵略。

這是一個雞生蛋、蛋生雞的邏輯,新科技的發達造成了消費至上的
資本主義(consumer capItalism,Mosco),在無法遏止全球化
(Globalization)浪潮的同時,筆者以為我們的媒體需要反思、我們的
閱聽人需要教育、我們的有關單位需要扮演倡導的角色;筆者並不是一味
地吹捧大眾文化能夠帶給閱聽人什麼,但在頻道普遍的同時,我們應該好
好思考頻道規劃的問題,朝向大眾化及分眾化雙箭頭進行媒介生態的改造:

◆就大眾化節目而言,應丟掉收視率的迷思,筆者主張收視率與收視質應
同時重視,對抗外來的文化侵略,媒介不應採取被動的防守方式,而應該
已主動、積極的手法將本身的節目透過良好的行銷策略,提升節目的包裝
及形象,使閱聽人注意本土的節目。

◆就分眾化節目而論,筆者認為應提供更多的另類媒介(alternative media)
或另類的管道,全方面抓住其他的閱聽族群、並關懷人文的層面,提高社會
弱勢團體的議題能見度,進而發展社區性、地方性的廣播或電視台社群,站
在另類的角度和主流媒體求得天秤兩端的平衡。
學者麥克魯漢(M.Mcluhan)認為人類的傳播已經過了口語傳播、線性的
印刷媒介到了目前的電子、網路環境,社會在去部落化之後會形成再部落化
(retribalization)的現象,演變成一個地球村(Globe Village)的大環境
,筆者以為站在樂觀的層面來看待台灣的哈日文化現象,以認真的角度來
觀摩他人的長處,轉化成一種文化刺激的作用,能使得台灣的資訊往良性的
方向再結構,在二次工業革命的當代,我們的媒體應該思索本身的彈性專殊化
(flexible specialisation),主動地、正向地面臨全球化的挑戰,哈日文化?
不是迷思(myth),反倒是台灣兩千兩百萬同胞應該的反思(reflexive)。

<<作者目前為學生兼設計工作者>>

=======================《媒體觀察02》============================

◎ 從環保八掌溪事件,看媒體責任 【文˙徐振傑】

屏東海域重油污染事件,政府當負最大責任

 去年七月廿二日發生的八掌溪事件,大家應當記憶猶新,由於政府各層級
互踢責任皮球的關係,才肇使「天災」引起「人禍」﹔或者說「權責劃分不當」
,引起「人禍」還更為恰當。而今,三萬五千噸的希臘籍阿瑪斯貨輪,從印度
運載六萬噸鐵砂欲往大陸南通,上月十五日晚因引擎故障,在鵝鑾鼻東方約一
公里海域發生觸礁擱淺海難。一來因為我國沒有處理海上重油的經驗,二來加
上交通部與環保署的互踢皮球,已至於「救油如救火」的事件,遲了二十四天
、污染海域擴大二十四公頃、長達五公里之後,民進黨政府才成立危機處理小
組,八掌溪的四條人命似乎沒有喚醒民進黨,老百姓再一次見到民進黨政府處
理危機的能力之薄弱。

<政府有難媒體砲轟,轉移責難最高招>

 「火上眉梢」才知道事態嚴重,常常是我們政府(國人)處理事情的方式。
「言語上的巨人,行動上的侏儒」,只會逞口舌之辯以擺離任何關係,而不會
群起救「環保」,再論權責過失,也是中國人特有的「人情味」!重油污染堪
稱環保的八掌溪事件,政府宣稱不要與之混為一談,然事實歷歷在眼前,想賴
也賴不掉。不遑多論的,此次事件,政府應負最大責任。然就當「國難」當前
,堪稱政府第四權的媒體,當然也不放過這次機會,不但字體加粗擺頭條,各
種特寫鏡頭、學者社論更是能上的全上,好似為全民「加菜」,要炒出漫天
香味,非讓全國上下同胞聞香色變不可。雖然媒體很盡責的滿足人民「知」的
權利,重油鏡頭一播再播,政府窘態一批再批,然政府二十四天前沒發現
「事態之嚴重」,媒體在二十四天前後又扮演了什麼樣的角色?

其實,當時少部分媒體是有報導此事,然因為「核四事件」正炒的火熱,
所以當重油污染只是小case,嚴重程度沒有被突顯出來,以至於「油在天邊
,不在眼前」,說一說「有那麼嚴重嗎?」便了事交差?如果當時有到現場
觀察並報導的新聞記者,應當知道此事之嚴重,然媒體各有政治、商業立場
,社長、總編一決定核四當頭條,小記者哪有插嘴的份?直至二十四天之後
,發現矛頭不對,才快點將議題「燃油引爆」,要大家知道,「這是政府的
錯,這是交通部與環保署的錯,媒體沒有錯」。然心想,如果二十四天前,
媒體就很重視此事件,將之正確並佔一定篇幅的報導,訴之於社會大眾眼前
,政府官員或許會因此「監督」而知事態之嚴重,趕緊救油去。媒體報憂不
報喜,只報大新聞,獨漏小新聞,新聞網有洞(News Net,not news blanket),
漏掉之後才知事態嚴重。國家有難,媒體也有責任,然政府有難就砲轟,
權責轉移的神不知鬼不覺,當稱媒體「隔空轉移」之最高招。

<媒體新聞三一律﹔獨缺環保議題>

 過去美國新聞的三一律─「名人、性、犯罪」,用在台灣媒體生態
當然也不為過。而此處名人,當然不乏政治、演藝界的人最多。事件
本身重不重要,還要看事發過程的精采程度斷定,然事件本身只要牽
扯到名人、過失、聳動、反常等因素,媒體鮮少注重的「環保議題」,
也可以鹹魚大翻身,變成明日的大頭條喔!

 之前說過新聞網有洞,只撈大魚,獨漏小魚,只重視機會新聞(機場
、會議等政治性議題),不重視人文環保議題﹔只重視立即性報導,不
重視延遲性報導﹔只呈現冰山之一角的事件事實,而無法呈現事件全貌
等,這些都是我們媒體報導新聞的準則。雖然此種缺失,已經在社會上
被學者以及評論家批翻天,然媒體終究囿於新聞事件必須即時性、政商
、上級長官的壓力,所以新聞議題報導「各媒體都一樣」,別人有的新
聞我們也要有,別人將核四擺頭條,我們也擺頭條。以至於各大報章雜
誌電視台做出來的新聞大致上都一樣,那要那麼多新聞台和報紙雜誌幹
嘛?因為商人想賺錢,而不是真的在作媒體,它運用的是「意識形態專
業」,而非「媒體專業」。

<當環保遇上政治,版面闖出一片天>

 雖然說,網際網路帶給了人民互通訊息的自由與快速性,然一重大議
題要被大眾快速知道,還是必須運用傳統的大眾媒體(報紙、廣播、無
線、有線電視)等來傳播,影響比較深遠及立刻。在重油污染事件發生
當時,因為大眾媒體沒有加強報導,所以很多人已經利用網路互通此訊
息,但囿於網路出口太多,屬於小眾傳播,大眾使用網路畢竟還不普及
,所以無法將此環保事件揭露出來。
 
可憐的環保新聞,如何出頭天呢?從過去的「美濃水庫事件」,以及
近日的「核四事件」看來,還必須仰賴環保議題牽扯上政治,才可以借
由政治議題呈現檯面。環保新聞,何其可憐,因為它的事件多屬延續性
、不立即重要、必須長時間觀察,所以媒體多將之放置後段新聞時間或
小篇幅報導,有些甚至不報。也因此國人想知道環保以及人文議題求之
無門,必須每天接受政治、社會新聞的砲轟,然後偶爾看看娛樂新聞來
暫時麻醉自己,以逃避獲得暫時的愉悅。
 
人家說「活到老,學到老。」小時後的教育者是老師,而出社會的教
育者便是媒體。然媒體重政治輕環保,突顯環保還要跟政治扯一腳,媒
體報導的種種「羶色腥」新聞,就是國人的社會教科書,環保議題如果
都要牽扯上政治才能被突顯報導,那也太過於偏頗與泛政治化了。國人
真的想接受這種「泛政治教育」嗎?並非人人喜歡政治,也有人關心環
保、人文和弱勢團體的社會教育啊!

<媒體議題引爆,當重視更多人文環保議題>

 媒體是社會公器,當有「鉅大效果」之影響。一件新聞事件的報導,
常常牽動著國內政治、經濟、社會、教育、人文各方面。也因此媒體報
導的新聞必須重視公眾利益及完整性,報導多元化的新聞內容。這次的
環保八掌溪事件,跟八掌溪事件一樣,媒體只做到「看門狗」的責任,
而沒有「救援」的動作。此救援不僅是立即性的發布消息,通知各相關
單位注意,還包括救援社會大眾的心,社會關心的議題以及社會風氣的
低迷。
 媒體大老徐佳士曾提到媒體報導的三多三媚,「多自由、多豐富、多
元化﹔媚俗、媚世、媚商」,雖然這是對當時媒體的一種警語,然現代
媒體情況每況愈下,更當以此為目標。其中多元化,更與傳播學者
McQuail所提出媒體多元化不謀而合,此多元化是指媒體必須具有內在
與外在多元。所謂內在多元,新聞報導內容的多元化,每個領域的議題
平衡報導,不偏頗政治或社會新聞﹔外在多元,當是媒體生態結構的解
放,不受政治、商業、同業、報老闆的多意見牽制,總編輯與記者共同
負起守門工作,並讓人民具有接近使用媒體的權力,讓內容更多元發聲。

<媒體監督政府,人民監督媒體>

 雖然,媒體從業人員也是人,凡人多半求個明哲保身,好好過日子就
好。尤其在這世事多變的紛擾年代,大家真的是「活一天,算一天」,
世風日下是隨人顧性命,想要做到「多元化」此境界已經很難,更遑論
聖人般的「三多三媚」。但就一位傳播學者有言,「真理難尋,但仍值
得尋尋覓覓」,所以聖人難當,仍值得其依循借鏡。所以,媒體不只當
人民的傳聲筒和看門狗,還必須適時監督政府,給予明瞭事情嚴重緩急
,就如此次重油污染事件,如果媒體適時告知政府並加強報導,或許即
時搶救了政務官的烏紗帽,也搶救了台灣最後一片美麗淨土。
 
媒體業者現在正面臨「走一步,是一步」的賺錢模式過生活,飯碗快
要不保,當然監督政府的能力也無法全面並深入。媒體生病了,政治的
行政、立法、司法三權,以及媒體第四權都發揮不了作用,此時「民意」
的第五權應該挺身而出,就像此次利用網路快速流通的現象一樣,人民
也可以近用媒體,作自己家園的主人,昭告天下此重油污染事件的嚴重
性。我想民眾還是存在許多良性面民意,因為社會太混亂、太黑暗了。
以前要近用媒體根本不可能,所以社會上出現的聲音都是傳統媒體打造
出來的一言堂﹔現在網際網路開始日臻成熟,近用媒體的現象已經如火
如荼的展開,當幾年後位元洪流透過寬頻大圳滔滔而來之時,人民跟媒
體的互動會更多元,人民可以藉以監督媒體,讓媒體知道民眾最感興趣
的議題是什麼?近而要求媒體作全面結構性的改善,並力求內在外在多
元,這才是一個可以正式監督政府,讓政府實現民意的媒體。
 
政府、人民、媒體,像是學者Defleur & Ball-Rokeach所提出的媒體
互依論(系統生態論)一樣,三者關係必須保持互相牽制與平衡,才能
使社會系統成良性反應,也因此「民意」終能透過三者互動逐一實現,
希望全民群起之。

<<作者目前為文化大學新聞系四年級>>
作者個人網站:http://mypaper1.ttimes.com.tw/user/jethrohsu/index.html

======================【相關文章】===========================

媒體在八掌溪事件所扮演的角色
http://www.mediawatch.org.tw/longterm/read.asp?index=59

====================《一週媒體動態》 ========================

◎「臥」片打破「美麗人生」創下的外語片入圍七項大獎的紀錄

 第七十三屆奧斯卡入圍名單於加州時間十三日凌晨揭曉,李安導演的
「臥虎藏龍」囊括了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外語片、最佳改編劇本
、最佳美術指導、最佳攝影、最佳配樂、最佳原著歌曲、最佳服裝、最
佳剪輯等十項提名,李安也因此成為第一位入圍奧斯卡最佳導演的亞裔
導演,「臥」片並且打破了「美麗人生」創下的外語片入圍七項大獎的
紀錄。

不過獲得最多項提名的是羅素克羅威主演的「神鬼戰士」,該片共入
圍了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最佳男配角等十二項,奧斯卡
頒獎典禮將於三月廿五日舉行。

【綜合整理/02/13】

◎新聞交流積極務實 緩和兩岸僵局

 大陸新華社記者范麗青與陳斌華八日抵達台北後,受到台灣新聞媒體
的高度關注,尤其是在兩岸政治互動仍陷僵局之際,兩岸新聞交流能向
上提升,也一定程度反映出兩岸關係的緩和與良性發展效應。

【綜合整理/02/10】

◎ 兩岸媒體交流 我應發揮示範作用

拖延多時,大陸記者首度駐台採訪終於成行,此不僅開啟兩岸新聞交
流的先河,藉此交流更有彰顯兩岸制度競爭比較的深遠意義。

 在大陸記者赴台駐點採訪之際,中共記協表示盼我取消諸多採訪限制
,為其採訪提供保障與便利。去年十一月,陸委會與新聞局曾聯合宣佈
,開放大陸記者來台進行「駐點採訪」,但此項措施被批評為「繁文縟
節、層層限制」、「有開放採訪之意、卻有許多沒有誠意的作法」等等
的批評,雖非十分公允,然卻也間接反應出政府對維護國家安全的信心
疑慮。

【摘錄中國時報論壇/02/10】

◎校園電子報 發行試刊號 想當記者 上網登記

 為因應網路時代來臨,提供北市學生資訊交流互動管道,北市教育局
規劃「北市校園電子報」系統即將完成,即起發行試刊號報導各校即時
動態,有興趣學生及民眾可上網訂閱,校園電子報同時招募駐校記者,
有興趣的學校師生均可上網登錄,成為記者後將擁有帳號及密碼可透過
系統自由投稿。

【中國時報/02/08】

======================【媒體人物:看見李安】==================

★ 李安 LEE ANG ,民國43年10月23日生 ,現職:電影導演

★學歷:
美國紐約大學電影製作研究所,美國伊利諾大學戲劇學士,國立藝專畢

★經歷:
電影「推手」獲38屆亞太影展最佳影片
電影「喜宴」獲43屆柏林影展最佳影片金熊獎,82年金馬獎最佳劇情片、
最佳導演等獎,電影「飲食男女」獲美國影評人協會最佳外語片獎,
電影「理性與感性」金球獎最佳影片、第46屆柏林影展最佳影片金熊獎。

執導作品:
推手(民80),喜宴(民82),飲食男女(民83),理性與感性(民84),
冰風暴(民86),與魔鬼共騎(民88),臥虎藏龍(民89)

*************************************************************
★【發燒頭條話題】

本週話題:台灣電影百年一見的臥虎藏龍-李安

對於李安所指導的「臥」片屢傳捷報,相較於萎靡不振的台灣電影
,您有何看法或感想呢?歡迎踴躍投稿!

※投稿說明:歡迎來稿,文章經採用,將刊登於媒體觀察電子報中。

《投稿注意事項說明》
§來稿請附 真實姓名、職業、通訊地址及聯絡電話。
§請註明來稿題目;信件以600字以內為限。
§本會對來稿者有刪修權,不願刪稿者請註明。
§本會將不給予任何稿費。
§投稿信箱:mediawatch@kimo.com

竭誠邀請各方人士-發表對媒體的任何觀點及看法喔! ((^0^))

*************************************************************

★媒體觀察電子報全文檢索可以瀏覽過去精采的電子報喔! ^(@@)^
http://lib.edirect168.com/enews/enews.asp?CH=202

══════════════════════════════          
      台 灣 媒 體 觀 察 教 育 基 金 會
──────────────────────
˙台灣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網站: http://www.mediawatch.org.tw
˙負責人:賀德芬 (mediawatch@mediawatch.org.tw)
˙「媒體觀察電子報」主編:沈世華、許景泰
˙媒體觀察電子報服務信箱:mediawatch@kimo.com

═════<易達網電子報發報中心>═════════════ 

˙欲訂閱或取消易達網電子報: http://www.edirect168.com/enewsv2/
˙收報、退報有問題,請洽易達網客服信箱: mailto:cs@service.edirect168.com
˙歡迎申請易達網免費電子信箱: http://www.edirect168.com
˙易達網電子報發報中心: mailto:news@service.edirect168.com
˙您想要登廣告: http://www.edirect168.com/html/ad.htm
˙本電子報文章與其相關連結由電子報報主提供,易達網負責發送。

═══════════作自己的媒體,唱自己的歌 ══════  


═<易達網電子報發報中心>═══════════════════

˙欲訂閱或取消易達網電子報: http://www.edirect168.com/enewsv2/
˙收報、退報有問題,請洽易達網客服信箱: mailto:cs@service.edirect168.com
˙歡迎申請易達網免費電子信箱: http://www.edirect168.com
˙易達網電子報發報中心: mailto:news@service.edirect168.com
˙您想要登廣告: http://www.edirect168.com/html/ad.htm
˙本電子報文章與其相關連結由電子報報主提供,易達網負責發送。

════════════════ 作自己的媒體,唱自己的歌 ══